九锡 第173节
在旬阳城稍作休整之后,王家的车队进入旬阳城东南面的望梅古道,往东边的淮州逶迤而行。
经过这一年多靖淮两地官府的努力,双峰山脉内部的三条古道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休整和拓宽。
尤其是最南边的旗岭古道,山壁两侧修筑了遮挡,道路在原有的基础上平整加阔,宛如一条横穿大山的官道,让淮州和靖州的沟通往来更加便利。
紧要时刻,两地的守军可以通过这三条古道进行大范围的迂回机动,而且速度不算慢。
山中景色雄伟瑰奇,放眼望去但见怪石嶙峋,草木繁盛,纵然是深秋季节,依然可见大片大片的青苍迭翠。
山风穿过林海,宛如一曲清脆协奏,延绵不绝。
居中那辆马车上,丫鬟锦书掀开车帘,一双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外面的风景。
王初珑身着月蓝色长袄,倚着靠枕,右手捧着一卷描述燕齐交界地区的地理志,脑海中浮现临行前王安的嘱托。
“初珑,此行既要向南齐展现我们王家的诚意,又不能底牌尽交再无周旋之地,个中分寸你要谨慎把握。陆沉虽然年轻,心思却极深沉,他能将七星帮那些绿林枭雄手拿把攥,可见绝非鲁直之辈,你莫要被他唬住,行事需收放自如。”
王初珑嘴角微微勾起,其实她并不认为陆沉偏爱那种玩弄人心的手段。
锦书放下车帘缩回脑袋,望着小姐脸上浅淡的笑意,不禁好奇地问道:“小姐,你好像一点都不担心?”
“担心什么?”
王初珑秀气的眉峰舒展开来,将那卷书放在旁边的小几上。
锦书欲言又止。
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丫鬟,又是王家的家生奴仆,从记事开始就在王初珑身边侍候,从来没有离开过王氏大宅。比起那些布衣钗裙的农家女儿,她的生活算得上锦衣玉食,但是放在如今这个百年未有的乱世之中,仍然只是一株随风倒伏的小草而已。
对于即将到来的陌生环境,以及善恶难辨的南齐军人,小丫鬟心里自然忐忑不安。或许是考虑到这一点,王初珑在出发前本不想带上任何一人,除了那些负责保护她的护卫之外,只一人孤身南下。锦书按下心中对未知的恐惧,不顾一切地执意跟随,反复劝说之后才让王初珑勉强点头。
她犹豫了片刻,小心翼翼地说道:“不知那位陆公子究竟是怎样的人。”
王初珑莞尔道:“伱希望他是怎样的人?”
锦书显然已经不止一次思考过这个问题,满怀期盼地说道:“希望他温文尔雅,善解人意,尊重和体谅小姐的不易,可以接受小姐的建议。”
“那如果他刚愎自用,狂悖无礼,对我从无言语上的礼貌呢?”
“那……那我就跟他拼了!”
王初珑忍俊不禁,悠然道:“你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女孩,怎么跟一个杀人无数的将军拼命?你就不怕他让下面那些军汉,将你捆起来关进地牢?”
锦书缩了缩脖子,脑海中浮现那个可怕的画面,不由得怯怯地说道:“他不会这般粗鲁无礼吧?”
“自然不会。”
王初珑伸手归拢她鬓边散乱的头发,柔和地说道:“从过往的那些事迹来看,陆沉不是那种轻狂的性子,但他同样不会是对女人言听计从的男子。其人虽然年轻,胸中自有丘壑,遇事极有主见,这样的人又怎会是唯唯诺诺的性子?”
锦书眨巴眨巴眼睛,没想到小姐尚未见过那位陆公子,就对他有这么高的评价。
“我知道你未必能理解这些,但这并不重要。”
王初珑往后靠在枕头上,缓缓道:“与你说这些,只是希望你明白,如今是王家渴求得到南边的接纳,我们有求于人,便要放低姿态,切不可在外人面前摆架子。将来我和陆公子相处时,你万万不可带着以前的骄纵脾气,记住了么?”
“小姐放心,婢子绝对不会乱说话。”
锦书乖巧地点头。
王初珑便不再多言,拿起那卷书慢慢地看着。
数日后,这支由两辆马车、十余名骑士组成的车队抵临望梅古道的出口,在接受此地广陵军一部的盘查后,继续往东边行去。
才走出十余里,前方便出现二十余名骑士拦住他们的去路。
片刻过后,一人在王家护卫的引领下来到马车旁边,平和的语调传进车厢:“小人谭正,现为陆家护卫头领,奉我家少爷之命前来迎接王小姐。”
车厢里传来一个温婉的声音:“有劳谭头领。”
谭正目光中正,见礼道:“不敢。这是陆家商号的凭证,以及我家少爷的私印,可以证明小人的身份,请王小姐查验。”
两样物事被王家护卫递进车厢,稍后便送了出来,还多了一张五十两面额的银票。
随即便听那位王小姐说道:“有劳诸位一路护送。如今天气寒冷,这里有五十两银子,请诸位打点酒暖暖身体,万万莫要推辞。”
谭正心中微动,这位王小姐的行事可不像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深闺小姐,他跟在陆沉身边自然不会眼皮子浅,不至于因为这点银子就失态,于是坦然道:“谢王小姐赏钱。我家少爷军务繁忙,无暇亲至相迎,托小人向王小姐致歉,还祈谅解。”
车厢内的女子柔声道:“此乃正理,不敢劳动陆公子大驾。”
谭正便和王家护卫交洽一番,这辆马车仍然由王家人护卫,他带来的人手则在外围保护。
车队没有进入广陵城,而是从西北方向的直道转入南北向的官道,再斜插宝应府然后抵达来安府境内。
一路无话。
十一月上旬,一个纵有阳光依然寒意凛凛的午后,马车畅通无阻地进入来安城,又在城内走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在陆家的宅子外面停了下来。
谭正与在门外等候的管事打了一声招呼,随即目送马车从侧门进入陆宅,这才松了口气。
这一路上他并没有刻意的窥视,却也知道那位王小姐从始至终都待在那辆宽敞奢华的马车里,白天赶路时几乎没有见过车帘掀开,可见其人安分守拙耐得住寂寞。
谭正如今已经进入陆沉身边的核心圈子,对很多事情都非常了解,也知道自家少爷和那位林姑娘已经定亲,此刻不禁有些好奇,这位新来的王小姐看起来也不是简单角色,只盼将来少爷的后院不会出什么乱子。
有这样想法的不止谭正一人,后宅仪门处,站在陆沉身边的宋佩凝望着那辆缓缓驶来的马车,心中亦是百折千回。
虽说她至今还没有开脸,仍然是以丫鬟的身份待在陆沉身边,但是有过陆沉之前的承诺,她对自己的未来并不担忧,只是希望将来可以遇到一位大气的主母,倒不是为她自己考虑,而是希望少爷不用烦心家里的事情。
毫无疑问,她心里自然会偏向林溪,对前方马车中宛如天降一般的世家大小姐难免会带着几分不安的审视。
换来驾车的婆子将马车停在仪门附近,随即满脸堆笑地放下木阶,打开车门。
宋佩忽地有些紧张。
便见一位十五六岁的丫鬟当先出来,然后扶着一位十八九岁的女子走下木阶。
那女子身量苗条娉娉婷婷,似有一股天然隽永气质,虽然衣着并未刻意华贵,妆容亦相对简单,仍然可以感受到世家大小姐的大气从容之风姿。
其人面似芙蓉,眉如柳叶,清丽的眼眸中泛着皎洁的光彩。
只这一眼望去,宋佩竟有些自惭形秽的情绪。
王初珑神色恬静,似一片柔和的云彩向前几步,抬眼望向对面的男子。
她心里略有些惊讶,陆沉虽然身段颀长,却非那种寻常意义上的魁梧猛将,反而如翩翩公子一般,哪怕只是一身简便的月白色圆领袍衫,仍旧显出温润如玉的气质。
又见他剑眉星目,丰神玉朗,脸上带着浅淡的笑意,这一刻王初珑孤身南下不为人知的些许不安悉数消散,上前福礼道:“见过陆公子。”
陆沉还礼,微笑道:“王姑娘一路舟车劳顿长途跋涉,辛苦了。”
王初珑微微摇头。
陆沉便道:“府中已经备好独立的院落,请王姑娘稍事休息,过后再叙正事。这是府中的内管家宋佩,由她来帮王姑娘安排。”
王初珑应道:“多谢。”
“请。”
“好。”
走在这座陌生的宅邸中,王初珑望着前边宋佩的背影,又打量着周遭雅致精巧的环境,心中愈发安宁下来。
虽然在锦书面前表现得平静淡然,可是这次南下担负着艰巨的职责,还要应对一切未知的风险,她心中又怎能毫无忐忑。
现在看来,似乎比自己预料的局面要好很多。
如是想着,她眼中不由得多了几分轻柔的笑意。
第224章 【蕙质兰心】
来安城终究比不得广陵那般繁华富庶,城内建筑远远谈不上寸土寸金,因此陆沉居住的宅院颇为宽敞,单论面积甚至要超过广陵陆宅。
王初珑住在东跨院,宋佩在请示陆沉之后,在此处多添了几名丫鬟和粗使婆子,又往厨房那边打过招呼,在菜谱中新增一些北地的风味。
她看着仆妇们帮忙搬运王初珑带来的行李,除了主仆二人需要用到的衣物钗饰和各种用品之外,便只有六个沉甸甸的箱子,纵然四人一起抬仍旧有些费力。
虽然有些好奇,宋佩并未多问,反倒是锦书见众人小心翼翼的样子,主动说道:“诸位不必太过小意,这些箱子里面装的都是我家小姐的书,动作粗一些不妨事的。”
宋佩不禁暗暗称奇。
待大致收拾妥当,她便进到里间,对王初珑行礼道:“姑娘若有需要办的事情,只需跟婢子吩咐一声即可。”
王初珑微笑道:“有劳宋姑娘。初次相见,别无长物,一点心意还请姑娘收下。”
话音未落,锦书便捧着一个小匣子,当着宋佩的面打开,只见里面放着一只光华温润的玉镯子。
宋佩如何敢收,连连推辞道:“姑娘,这可使不得。”
王初珑走上前,从匣子中取出玉镯,不容分说地塞进宋佩的手里,柔声道:“我会在这里住上很长的时间,往后要劳烦你的地方不少。你收下这点心意,我方能安心住着,你就当是给我几分薄面,如何?”
宋佩虽然也学过不少待人接物的诀窍,此刻面对这位世家大小姐如此坦诚的态度,顿感难以拒绝,只得垂首道:“谢姑娘赏赐。”
王初珑又道:“我对衣食住行不甚苛求,纵有一二忌讳处,稍后让锦书说与伱听。”
宋佩应道:“是。”
王初珑让锦书取来十余张面额二两的银票,一并交到宋佩手中,让她分给外面搬东西的仆妇们。
人人皆有赏钱,自是皆大欢喜。
虽然陆家这些下人经过陆通的教导,几乎没有那种眼皮子特别浅的人,但是伸手不打笑脸人,拿到赏钱之后自然会觉得这位新来的贵气女子品格极好。
东跨院这边正房五间,庭院清幽静谧,室内窗明几净,虽无特别奢华的陈设,但是一应家具皆为新品,瞧着倒也令人心情愉悦。
锦书里里外外转了一圈,不禁感叹道:“小姐,这边的准备很齐全呢。”
王初珑颔首道:“陆家乃是淮州有名的富商,当然不会在这些细节上疏忽。”
锦书终于放下心来,甜甜一笑道:“婢子去让人给小姐准备热水。”
王初珑应道:“好。”
接下来这一天陆沉都没有再出现,宋佩说他去了都督府,萧大都督有事相商,王初珑自无不可,主仆二人洗漱完,简单用了一顿晚饭便安寝歇息。
次日上午,陆沉终于出现。
王初珑请他至正堂相见,锦书奉上香茗后便站在王初珑身后,眼观鼻鼻观心极其乖巧。
昨日匆匆一见,这对年轻男女对彼此的第一印象还算不错,因此今日的谈话从一开始便有一个和煦的氛围。
陆沉当先开口道:“王姑娘这一路跋山涉水想必颇为疲累,我本不该这么快就前来叨扰,只是有些事情拖不得,还请姑娘见谅。”
“陆公子言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