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大厨[八零] 第206节

  蔡致远把岳宁跟他说的事,顺带讲了自己的看法。
  乔君慎勾住蔡致远:“宝儿姑姑不是回港了吗?她接了蔡家的律所。还有美月姑婆,在英国和港城都能说得上话。两位都是愿意为女性发声的人。现在的港督也是愿意做实事的人。从政府层面往下推,你只要配合政府追踪报道,让舆论发酵,社会关注,让那些人知道,这是政府的决心。”
  蔡家在港有两支,蔡致远是大房一脉,做生意,涉及金融、地产和传媒;蔡家二房一脉则是华人中的律法和政界翘楚。蔡致远的太叔公是获得英国授予keb勋章的大律师,这位太叔公的女儿蔡美月大法官,女承父业,是港城第一代女性大律师,她打的第一场官司,就是在三十年代初,为自己打了一场离婚官司。
  蔡宝儿是蔡家第三代,之前一直在英国,也是有名的华人大状。
  乔君慎把蔡家二房三代解释了一遍,岳宁眼睛一亮:“君慎哥哥,不愧是咱们的大哥哥,最最聪明了。”
  乔君慎跟蔡致远说:“你找宝儿姑姑去,这种事,以她的性格,能不接?”
  蔡致远有些为难,他最怕宝儿姑姑了,这位姑姑那张嘴从来不饶人。乔君慎啧了一声:“最多被你姑姑骂两声嘛!反正你皮厚。”
  “哥哥,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可以救很多人的命。”岳宁用仰望的眼神看着他。
  蔡致远被她看得心里发毛:“你别这样看我。”
  “我还欠你一个四十五度的仰望啊!”岳宁继续仰望,“哥哥。”
  “行了,行了!怕了你们了,我去。”蔡致远上车。
  蔡致远开车离开,乔君慎搂着崔慧仪:“我们进去吃早饭了。”
  “这都几点了,哥哥姐姐还没吃早饭?”岳宁问道。
  乔君慎微微一笑:“昨晚睡得晚了。”
  崔慧仪伸手掐住他腰上的肉,乔君慎叫起来:“哎呦,哎呦……”
  “最近腰上肉多了。”崔慧仪说道,“别没到中年就发福,你看看君贤。”
  乔君慎往弟弟那里看了一眼:“我们家有他扛蛇皮袋就好了。”
  乔君贤不好意思地笑,崔慧仪噗嗤笑出声:“君贤,你这个扛蛇皮袋扛得好,爸爸昨天可高兴了。”
  “爸爸高兴什么呀?”乔君贤不解。
  “昨天下午你扛蛇皮袋的照片就上了电视。有记者来采访妈妈了。问她,宁宁让她儿子这样扛蛇皮袋,她什么感受?你知道妈妈怎么回答的吗?”崔慧仪问道。
  乔君贤摇头。
  几人一起进餐厅,乔君慎拿起桌上的一份报纸给乔君贤:“看吧!”
  乔君贤展开报纸,这个版面上有两张图片对比:一张是乔君贤扛蛇皮袋的照片,另一张是乔家和年轻时候扛麻袋的照片。
  “乔叶应漪回应:仔仔像爸爸。”
  乔家和扛麻袋的照片来自于一份1943年的报纸,这张图片主题是,讲述二战期间,海外华人反对日本侵略,用各种方式支援母国,在美国的华人青年积极参加美军,对日作战,照片里的乔家和他穿着制服,肩上扛着物资奔跑。
  乔叶应漪公开表示,当年乔家、蔡家和叶家的女眷孩子都去美国避祸,大家玩在一起,她从没觉得乔家和有什么不同,直到看到了这份报纸,她喜欢上了乔家和。这份报纸她保存了三十多年。
  “爸爸昨晚笑就没停过。”崔慧仪跟他们两个说。
  岳宁被喂了一嘴狗粮。
  这时佣人来问:“大少爷、大少奶奶,二少爷、岳小姐,昨天老太太做了焖肉,可以吃苏式焖肉面,也可以做海鲜粉,另外粽子也可以吃了,有豆沙、蛋黄肉和大肉的。”
  “兰姨,我和宁宁吃过早饭了。”乔君贤问岳宁,“宁宁,吃粽子吗?奶奶做的粽子可好吃了。”
  “我要蛋黄肉的。”岳宁问,“奶奶还在包粽子吗?”
  “对,在后院凉亭里包呢!”
  “我去看看。”
  第242章 吃粽子
  凉亭里,乔老太太与蔡老太太正一同包着粽子,乔家大姑奶奶乔淑仪在一旁给两位老太太打下手。
  乔老太太感慨道:“如今的孩子们都不愿学包粽子了,等我走了,他们恐怕就吃不到宁波碱水粽了。”
  “妈,您还能给孩子们包三十年呢。”乔淑仪赶忙宽慰老太太。
  “你们家有了宁宁,还怕吃不到正宗的江南粽子?”蔡老太太看着走过来的岳宁,笑着说道。
  岳宁走进凉亭,弯腰在乔老太太脸上亲了一口:“奶奶好。”接着又转向蔡家老太太,甜甜地喊了声:“嫲嫲好!”
  乔家与蔡家不只是姻亲,更有着上一代的深厚情分。乔君贤一直跟着蔡致远称呼蔡家老太太为“嫲嫲”,岳宁也就跟着这么叫了。
  随后,岳宁又跟乔淑仪打招呼:“大姑姑好。”
  低头一看,只见两位老太太,一位拿着毛笋壳包粽子,另一位则拿着粽叶包粽子。盆里的米呈浅黄色,岳宁不禁问道:“奶奶和嫲嫲在包碱水粽呀?这碱水是江南的豆壳灰还是潮州的黄荆叶灰呢?”
  乔淑仪笑道:“妈,看看专业人士来了吧?您之前还担心以后孩子们吃不到正宗的粽子呢。”
  乔老太太笑着说:“这是用黄荆叶灰泡的碱水汁,这里哪有豆壳呀?你爷爷不太喜欢豆沙粽和大肉粽,就爱吃老家的碱水粽。到了港城,我上哪儿找黄豆壳去,于是就跟你们蔡家嫲嫲学了用黄荆叶烧灰来泡糯米。”说话间,她手里的粽子就包好了,是个用竹箬壳包成的三角粽。
  而蔡家嫲嫲用粽叶包成枕头状,她抱怨道:“我们家也是,就老头子爱吃这一口。现在外头买的碱水粽,好多都是加小苏打和茶叶水,他一吃就吃出来了。”
  碱水粽相比大肉粽、豆沙粽、白糖粽,一直是比较小众的存在。可没想到,千里相隔的潮州和宁波,竟有着风味如此相似的粽子。
  这时,乔君贤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两个刚出锅、还热气腾腾的粽子,辨认之后递给岳宁一个:“你要的蛋黄肉粽。”
  岳宁接过粽子,剥开粽叶,咬下一口,糯米包裹着一大块五花肉,带着油润的咸香,油星子渗进每一粒米芯。再咬一口,沙软的蛋黄在舌尖“噗”地化开,咸鲜的油汁与糯米混合,再加上粽叶的清香,让人无比满足。
  岳宁吃了一口,往乔君贤那边一看,惊奇地发现他手里的粽子和自己的不一样:“咦,你怎么有双烹粽?刚才我没听兰姨说有双烹粽啊!”
  双烹粽,咸甜各半,半边是深棕的咸蛋黄、虾米和三层五花肉,半边则是豆沙拌着碎花生和芝麻,表面还嵌着颗亮晶晶的蜜枣。在很多地方争论粽子该吃咸还是吃甜的时候,潮州人却把甜粽子和咸粽子合二为一了。
  “你也喜欢双烹粽吗?”乔君贤说,“我们家只有我和我妈喜欢吃双烹粽,我外婆是潮州人,妈妈从小就吃潮州的粽子。奶奶包粽子怕味道不够潮州,就让蔡家嫲嫲一起过来包。”
  “我都喜欢。”岳宁说。
  乔君贤站起身:“我再去拿一个?”
  岳宁举起手里的粽子:“我还有这个呢!吃不完。”
  乔君贤把粽子递到她嘴边:“给你咬一口。”
  “我吃豆沙的一边。”岳宁说。乔君贤换了个角度,岳宁张嘴咬了一口,咬到了一角豆沙,豆沙混着猪油渣的油润,还带着一丝肉粽的咸味。
  “好吃吧?”乔老太太问。
  “好吃。”岳宁点头。
  乔老太太对佣人说:“给宁宁放几个双烹粽进去。”
  “是!”佣人应道。
  乔家虽然豪富,但乔老太太就像普通人家的祖母一样,记得孩子们的口味,会亲手做糕点吃食给孩子们。她隔三差五让乔君贤给岳宁送吃的,岳宁也就不客气地收下了。
  蔡老太太看着这对小情侣互相喂粽子,叹气道:“现在就致远这个混账,不知道怎么想的。好好的姑娘不知道珍惜,把人给错过了,现在说他几句就嫌弃我唠叨。”
  乔老太太何尝不心烦:“我也觉得那位苏小姐人很不错,他们都相处了这么多年,要是能在一起不是最好吗?现在只要有人跟致远说让他重新追回来,他跟本就不听。”
  这话说到蔡老太太心里了,她说:“是啊!我一直挺喜欢苏小姐的,早就跟致远说……”
  “妈,你们俩别想了。苏小姐已经有新的恋情了。”乔淑仪说道。
  岳宁正想着怎么跟两位奶奶解释,不是哥哥不想追苏菲姐,而是苏菲姐不想跟哥哥在一起,突然大姑姑说出这么一个重磅消息,她怎么不知道苏姐姐找对象了?
  面对两位老太太和岳宁的目光,乔淑仪说:“昨天,我在中环巡店,偶遇苏小姐。她身边有个男孩子,对她体贴照顾。那个男孩子虽说不是什么贵公子,但样貌端正,也颇有气度。如果苏小姐无意嫁入豪门,找一个家境普通、和她一样念过书的男孩子,两个人一起打拼,也是个很好的选择。”
  “那也没办法了。”蔡老太太颇为遗憾地说。
  乔老太太转头问岳宁:“宁宁,你知道苏小姐的男朋友是谁吗?”
  岳宁摇头:“我不知道,我回去问问。”
  “我只是随口说说,别去打扰人家。”乔老太太说。
  蔡老太太无奈地说:“所以运通夫妻还是看得清楚,战后回来重建电影公司后,他们夫妻又回了美国,如今几个孩子都是做医生或者搞投资。演艺圈里乱花迷人眼,又有几个人能有定力呢。”
  佣人过来回禀:“老太太,已经给岳小姐准备好了。”
  乔君贤站起来说:“奶奶、嫲嫲、姑姑,宁宁已经一周没回公司了,我送她回去。”
  岳宁带着大黑回家,本来这些天一直在外忙碌,她打算洗个澡、睡一觉再去公司。可那颗八卦的心,催着她去公司。一路上,她想着是直接问姐姐是不是找男朋友了,还是间接打听。
  这会儿还没到十点,宁宴后厨的人已经到得差不多了,大家看见岳宁,纷纷打招呼。
  “这些天辛苦大家了。”岳宁跟后厨人员说。
  看见陈锦莹在,陆培德不在,她问:“锦莹姐,陆哥呢?”
  “苏小姐找阿德去办公室了。”陈锦莹回答。
  岳宁去办公室,走过会议室时,会议室门打开,陆培德探出头:“宁宁,我们在这里讨论装修进度。”
  岳宁进去,苏菲正在跟施工方讨论。见她进来,大家停止了讨论,苏菲把基本情况跟岳宁汇报了:管理公司办公室的装修已经完成,现在卡在宁宴陆府最后装修的小细节上,还是做不到岳宁要求的效果,苏菲和陆培德都不肯让步。
  “岳小姐,实在找不到这样技巧的木匠。”施工方说道。
  “你找过几个渠道?”岳宁问。
  “现在实在不兴这样的花窗。我找的是给电影公司搭建古装场景的木匠,但是做出来的效果不好。”施工方解释道。这个年代的古装剧,场景很粗糙,确实很难做好那样细致的木匠活。
  岳宁静静地听着,还在想办法,施工方就说:“岳小姐,我也知道这样不行,我跟苏小姐和陆大厨提议,我们可以重金聘请日本匠人来做这个效果。”
  “日本的匠人带着日式风格,放在中式场景中非常不妥。宁宴陆府是纯粹中式风格的酒楼,以倭代华我不接受。”
  岳宁想到莫伯伯家族中有人是建筑设计大师,他们兴许有人脉,“我先试着自己找找看。”
  既然岳宁这么说了,这件事暂时有了说法。陆培德去后厨准备午市。
  岳宁去苏菲办公室,听苏菲跟她汇报这些日子的事。有苏菲在,她当然不用花太多心思在日常管理上。她满脑子盘算着怎么问苏菲那件事,刚好电话铃声响了,她接起电话:“蔡先生,你找宁宁?”
  岳宁接过电话,蔡致远说:“我跟宝儿姑姑聊过了,她对这件事很有兴趣。原本我想带你下午去她办公室,她说你如果去她那里,整个港城还以为你惹上天大的官非。所以她想晚上陪美月姑婆一起来宁宴吃饭,我作陪。”
  岳宁惊喜地说:“好的,好的。致远哥哥,宝儿姑姑和美月姑婆有什么喜欢的、有什么忌口吗?”
  “没什么特别的,两人吃西餐比较多。宝儿姑姑在伦敦待了十多年,美月姑婆平时也以西餐为主。她们中餐都吃,最好你能中西合璧。”蔡致远说道。
  岳宁连忙应下:“哥哥什么时候过来,我先做好准备。”
  “六点半。”蔡致远说完,又说,“宁宁,帮我跟苏菲说一声,我很高兴她有新的开始。”
  岳宁正愁没借口问苏菲,蔡致远这一句酸溜溜的话来得正好,她佯装不知:“啊?”
  “你就这么说。”蔡致远说了一声,挂断了电话。
  岳宁挂了电话,看着正在看文件的苏菲,说:“苏菲姐,致远哥哥让我跟你说,他祝贺你有了新的开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