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大厨[八零] 第194节

  范秀琴摇头:“我师傅确实有气势,人也不错,就是守着旧观念,想着我一个女同志,把面食做好了,有份稳定的工作,以后在家带孩子就好了。”
  她推了推何运邦:“不像阿邦师傅,他手里有什么,都会教你。”
  正走回来的陆永定听见了这话,何运邦先看见,说:“秀琴,你师傅找你。”
  范秀琴转身,看见陆大厨,脑袋缩得像鹌鹑:“师傅。”
  “明天上午有空的话来粤城宾馆,我们爷俩说说话。”陆永定说道。
  范秀琴点头:“哦!”
  陆永定转身往外走,心里满是秀琴丫头的话。
  当年他收秀琴那丫头,只因她出身特别好,还有就是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说法,他也得响应。
  可自古以来,大厨都是男人,他们陆家也基本上是传男不传女。他自认为给这孩子找了条好路,让这个孩子专攻面食。女孩子嘛,只要有一门手艺,在单位里凭着这个手艺有饭吃,又不累,不刚刚好吗?
  丫头到了年纪,看她这么跳脱,相亲找对象又不是一下子就能找到的,他催着她找,不也是为她好。
  这丫头闹着要去港城,他特地拍了电报给侄子,侄子承诺一定会照顾好这丫头,他才放了她去。
  谁想到侄子不亲自带这个丫头,另外给她找了新师傅。
  他一直以为侄子稳重靠得住,谁想到会乱来?他回来想找秀琴,想约她明天早上问问情况,没想到听见丫头这么说。
  自己不也是为她好吗?看着她对着她那个新师傅这般亲近,他心里憋得慌。
  “老陆。”
  听见老董叫他,陆永定快步走过去。岳宁和宋自强一起请两位大厨入座。
  岳宁刚才去粤城宾馆,跟罗部长聊了港城情况,尤其说到如今港城的移民潮。
  罗部长对岳宁的红树林,固沙的说法很赞同。只是这次他行程繁忙,不能多留她说话。
  岳宁跟罗部长汇报之后,下楼的时候碰上宋自强。
  宋自强一见她,就说实在是巧,北京的两位国厨也在,要介绍他们认识。
  岳宁在宋自强的引荐下,见到了陆培德的二叔,还有一个她心里清楚,那是锦莹姐的同母异父的二哥。
  本来宋自强就想请两位国厨来福运楼指导工作,碰上岳宁那不是巧了吗?
  宋自强跟两位大厨说:“别看小岳年纪小,她做生意可是有一套,在港城接连开了好几家店了,马上宁宴第二家也要开了吧?”
  “七月份。这次我没让陆哥过来,就是因为宁宴陆府正在装修,陆哥需要和苏菲姐一起协调这个酒楼的装修和其他细节。”岳宁招来了服务员,“这两天福运楼太忙了,没办法做复杂的菜,咱们也吃一个四人餐。”
  董大厨说:“岳老板安排就好。”
  她抬头跟服务员说:“牛河让小范师傅炒,加一份春饼卷合菜,让阿邦师傅炒合菜。”
  岳宁站起来给他们倒水:“陆哥和秀琴姐,都叫我‘宁宁’,宋局长和陈主任他们叫我‘小岳’,两位伯伯都是行业里的前辈,就别跟我见外了。”
  “对啊!两位大厨,我们都叫她‘小岳’。”宋自强说道。
  陆永定笑着说:“我就不客气了,想问问小岳,培德这孩子最近怎么样?这孩子来信,说他很好,我也不知道他是真好还是报喜不报忧。”
  “陆哥刚开始的时候,确实很难。他不会粤语,在港城可以说是寸步难行。去各家酒楼应聘厨师,都认为他一个连粤语都不会说的人,怎么可能会做粤菜。从港城到澳城,是一位开粉面馆的老爷子收留了他。老爷子人特别好……”岳宁跟他们说起陆培德在港城遇到的难处,“转机是在他参加了《港澳厨王大赛》。”
  这时候烧腊和卤水拼盘上来了,岳宁说:“两位伯伯,这是我们的特色脆皮玻璃烧鸭,这个皮是我参考了北京焖炉烤鸭的方法做的。”
  陆永定夹了一片烧鸭皮进嘴里,酥脆到了极致,当牙齿轻触的瞬间,鸭皮立刻碎裂,油脂溢出,清甜的鸭香瞬间弥漫口腔,却丝毫不觉油腻。他又夹了一片连皮带肉的,鸭肉不用蘸料,已经有咸鲜味。
  这烧鸭不能说可以跟国宴上的鸭子比,但放到北京城里,那也是数得上号了。
  他说:“这个烧鸭好。”
  “这个烧鸭算不得好,要是去他们港城的宁宴吃,那烧鸭才叫美呢!”宋自强说道。
  陆永定再问:“培德参加了比赛后呢?”
  “他第一次出场就以绝对的优势淘汰了我爷爷的三徒弟,爆了个大冷门。”岳宁继续说陆培德的事,听得两位的心都跟着吊了起来。
  董大厨闻到一股子香气,一盘炒合菜被端上了桌。
  “这是我们何大厨的炒合菜,尝尝味道。”
  董大厨揭了一张饼皮,卷上一筷合菜,塞进嘴里,韭菜的辛辣,豆芽的脆嫩,酱香浓郁的粉条,滑嫩的肉丝,还有一股子粤菜炒菜特有的烟火气。
  他咽下这口春饼卷合菜,跟陆大厨说:“这火候功夫,可真够厉害的。秀琴丫头的师傅,有本事。”
  “陆哥也跟阿邦叔学炒菜。”岳宁继续说她怎么配合陆培德参加大赛,最后陆培德赢得了厨王头衔后进入宝华楼。
  她看向陆永定说:“所以宁宴新店是以陆家菜为特色,叫‘宁宴陆府’,开业后陆哥就是这家店的总厨,而且他有这家店的股份。”
  “你给他股份?”
  “是。”岳宁点头,“他带着手艺和名气加入宁宴,自然得有股份,否则他哪里来的积极性?”
  陆家在解放前经营陆家菜一百多年了。陆永定当然知道股份意味着什么。
  “我和他商量,陆家菜是陆家公中的牌子,我们要用陆家菜的名头,但是不能占了他,所以用了‘陆府’这个招牌。”
  陆永定心里也清楚,岳宁这话说给他听,是免得他们家里打侄子的这些股份的主意。他说:“阿德凭着手艺得到你的肯定,这是他的本事。”
  短短的相处时间,岳宁差不多了解了这位陆大厨为人正派,不过观念有些守旧。
  岳宁说:“陆哥除了要忙宁宴陆府的事,还有一件事,是他要带刚从台湾来的鲁菜大厨,让她尽快适应宝华楼,学宝华楼的基础菜。”
  董大厨看着岳宁问:“台湾来的鲁菜大厨姓陈?”
  第228章 董家三兄弟
  岳宁点头:“对啊!说来锦莹姐姐跟董伯伯您应该有渊源,她的爸爸陈德祥大厨是您师傅黄炳刚大厨的师兄。”
  董大厨的心微微一荡:“这位鲁菜大厨是女的?是我师伯的哪位千金?”
  “锦莹姐姐排行第五吧?”岳宁说道。
  董大厨强压内心的激动,这个小妹妹一直是他们兄弟三个心里的牵挂。
  当年他们的爸爸去世了,一家子的顶梁柱没了。他妈一个女人,三个儿子最大的八岁,最小的三岁。
  兵荒马乱的年代,母子四个怎么活命?老三还小,记不得事儿,他妈想把老三送人,可真要送了,他们母子四个哭成一团。
  大哥求他妈,要不就送了他吧!至少还记得事儿,能回来看他们。自己跪下求妈,送了自己,大哥没两年就能去拜师学艺了,就能挑起这个家了,少了自己能省口粮食。
  妈看看哪个都舍不得。这时候,他爸的老板,也是师傅找上门了,不知道跟他妈说了什么。他妈看着他们三个,想了两天两夜,去他们爹的坟上跪了又跪。
  他们一家四口终于能吃上饭了,很快也有风言风语传了过来,他们被胡同里的其他孩子骂,说他们妈不要脸。自己气得跟人打架,被大哥拉回了家。
  他才知道,他妈为了养活他们,答应给那个陈德祥生儿子,只要生了儿子,他妈就能给陈德祥做小,陈德祥愿意养活他们弟兄三个。
  大哥眼里含着泪说:“妈舍不得咱们三个,那就只能舍了她自己。”
  那种憋屈又无可奈何的感觉,他们要活下去,一定要活下去啊!
  后来妈终于怀上了,他们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难过。
  陈德祥一个劲儿地送吃的给他们妈,那几个月,他们三个顺带也吃了不少,猛长个儿。他们妈终于要生了,妈妈难产,他们听她叫了一天一夜,孩子终于生了出来。陈德祥听见是个女儿,脸色立马就变了,也不管他妈大出血。
  大哥去求陈德祥救救他们妈,陈德祥才找了个大夫来,可惜太晚了。妈已经只剩下一口气,她说对不住陈德祥,没能生个儿子,求他好好待这个女儿,也求他能给他们三兄弟一口饭吃。
  陈德祥口头答应,等妈咽气,连个丧葬费都出得不情不愿,把妹妹抱走,根本没想过要管他们弟兄三个。
  倒是陈德祥的师弟看不过去,见大哥已经是个快十岁的小子了。师傅决定收了大哥做徒弟,给他们弟兄三个一口饭吃。
  师傅没有自己的店铺,只是一个鲁菜大师傅,家里也有几个小子丫头,家境远远不如陈德祥,再养他们兄弟三个,也很吃力,好在很快解放了。
  只是陈德祥带着一大家子去了台湾,他们的小妹妹也被带去了台湾。
  大哥一直担心着小妹妹,这陈德祥极其重男轻女,不知道小妹妹在台湾过得怎么样?
  妹妹成大厨?他忍不住露出惊喜的表情:“是吗?”
  “是啊!锦莹姐很厉害的,她得了陈大厨的真传。”
  这简直不敢相信,陈德祥居然全力培养女儿。
  小妹从出生到现在,他们兄妹都没见过面,大哥念念叨叨的,也不过是想知道妹妹好不好。小妹现在到了港城,想来是跟爱人一起来港城的吧?也凭着自己的本事进了宝华楼,这样他们兄弟三个就放心了。就不要去打扰妹妹现在的生活,让她知道还有这么三个同母异父的哥哥,没什么意义。
  这是他今天听到的最好的消息。
  接下去一道鳗鱼红烧肉,岳宁请两位大厨品尝:“为了出菜快,每天套餐里的大菜,都是用的大锅炖烧的菜,中午是神仙豉油鸡,就是豉油鸡烧猪蹄。这晚上呢?太湖白鳝焖红烧肉。一大锅烧好了,来了只要转进砂锅里收个汁就行了。”
  董大厨夹了一块鳗鱼放在碗里,这鳗鱼煎出了虎皮纹,挂上了红烧肉的酱汁,夹开来,里面还是雪白的鱼肉,吃一口鳗鱼肉里带着花雕的酒香。
  “这鳗鱼是用花雕酒腌制过的?”董大厨问。
  “用绍兴花雕酒腌制大半天,先煎后炸再文火慢煨,配的五花肉选的是湘西黑猪肋条,肥瘦比例四六开,与鳗鱼同煨才能渗出胶质,才有这样丰腴的口感。”岳宁说道。
  陆大厨已经吃了半块鳗鱼说道:“七分鳗香三分酱,这收汁的火候,就是老钱来了,也要夸一夸。”
  “老陆说的老钱,是淮扬菜的钱大厨。”董大厨说道。
  岳宁连忙说:“能得这样的夸赞,我都不知道怎么说才好了。”
  “两位大厨,这鳗鱼红烧肉还不是小岳的招牌,那道濑布鳝,在港城多少人要预约?”宋自强不遗余力地向两位大厨介绍宁宴的厉害之处。
  董大厨环视了一周,看边上的几桌也都上了这道菜,他说:“老陆啊!来福运楼吃了这么一顿,我觉得咱们做事没用脑子。咱们的人在粤城宾馆支援,想过推套餐吗?想过做这样的大锅菜吗?这可省下了多少时间?鲁菜和你们的陆家菜,那都是以焖烧见长,最适合做大锅菜了。”
  陆大厨大笑道:“所以啊!今天咱们不是来指导的,是来取经的。”
  岳宁让人拿来五天一轮回的套餐菜单给两位大厨看:“这个套餐五天一个轮换,午市和晚市不同,又分成偏中式和偏西式口味两种……”
  岳宁和他们边吃边解释。
  两位了解清楚了岳宁的思路,陆大厨说道:“春交会还有半个多月呢!等育德他们晚市结束,我们和他们好好聊聊,也整个菜单出来?让孩子们也轻松些。”
  “这菜单,我们就拿走了。”董大厨说道。
  “好啊!”
  一盘干炒牛河端了上来,岳宁看向服务员,服务员说:“小范师傅炒的。”
  “陆大厨,尝尝秀琴姐炒的干炒牛河。”岳宁请陆大厨先尝。
  陆永定夹了一筷子干炒牛河塞进嘴里,自然没有炒合菜的火候掌控精妙,不过也是有模有样了。
  董大厨说:“跟我那几个小徒弟的炒功,已经差不多了。秀琴过来也没多久啊!这丫头就是聪明,学什么都好。”
  “那也得师傅肯教。何大厨在她身上花了不少心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