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大厨[八零] 第192节

  这丫头在港城,穿衣风格也颇有特色。她时常一件小衫配上牛仔裤,t恤外头穿件锦缎背心,或者是一件飘逸的斜襟衫搭上一条长裙。
  原本只有富家太太们才爱穿锦缎旗袍,现在港城的年轻姑娘们也开始穿起了锦缎。
  “嗯。”岳宁回到丝绸展台。
  她这是老鼠掉进米缸里,这年头,谁不把最好的拿出来给外宾看?
  看看这块龙凤呈祥团花纹锦缎,还有这块花罗……
  “你是……”
  一位工作人员有些疑惑,岳宁身上戴的丝缎条与她一样是工作人员的标识,但她穿的衣服又不像。
  “我是农产品展区的工作人员。我很喜欢丝绸,所以过来看看。”岳宁解释道,“同志,我自己看就行,您忙。”
  “好的,好的。”
  刚好有个外宾过来,那位女同志去接待了。
  岳宁看着一块绞罗,听女同志和外宾似乎有点鸡同鸭讲。岳宁想起乔君贤说,秀秀学了六七个月的外语,他就让她去处理进出口单据了。在内地,要找个会点英语的人实在太难了。
  他们俩都在说工艺,一个在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花纹,一个在说什么样的木机。岳宁听不下去了,走过去说:“先生,这块织锦缎的工艺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它的特点是经线和纬线同时显花,您看它放在灯光下流光溢彩……”
  岳宁介绍的时候,其他来宾也围了过来,听她解说。
  介绍完这块锦缎,岳宁又转身向来宾们展示她身上的衣服:“我身上穿的是另外一种锦缎,是妆花缎,彩色纬线在织物上以挖梭的方法形成花纹。它非常适合做东方风的高级时装。我的裤子是桑波缎,这种暗纹提花的缎面,素色也很好看,上面印花也很漂亮。”
  岳宁今天穿的是黄地折枝彩蝶妆花缎小衫,配上一条黑色提腊梅花暗纹的长裤。她本身个头高挑,常年健身,身材非常好,身上穿的衣服华丽飘逸,款式简约,既有东方韵味,又很时尚。
  有位外宾看着她,又看向展台上的工作人员,一律白衬衫黑裤子,就连女士都是如此。眼前这位年轻的、有着一口流利英文的女士,是现场唯一穿着鲜亮的中国人。
  “小姐,你是模特还是设计师?”这位外宾问。
  岳宁笑着说:“我是一位厨师,也是一位丝绸制品的爱好者。我希望您也能像我一样感受到丝绸制品的美妙。”
  “厨师?怎么可能?”
  岳宁见周文婷在招手,便说:“真的,我是一个很不错的厨师,所以我要去介绍食材了。”
  岳宁指向农产品展台,客人笑着说:“好吧!谢谢你的介绍。”
  回到农产品展台,岳宁问:“客人呢?”
  “马上到了。”周文婷回答。
  “面料好美啊!是不是展会上的面料可以买回去啊?我好像要哦!”岳宁跟周文婷说。
  “都是展览品,不能买。”周文婷说。
  岳宁有些失望,好希望像上辈子那样,展览会上的东西可以买回去,但是现在这里只是和外商达成采购交易,而不能面对个人。
  岳宁看着展台上的农产品,大米、黄豆、玉米、小麦,这些主粮。
  一年前,她还在西北,连一顿饱饭都很难有。十亿人口,有八亿连肚子都填不饱。周阿姨告诉她,农产品出口是大头,占了总出口额的24%,能多卖一点,就能多挣一点外汇。
  再看看丝绸展台,她刚才不遗余力地推销的丝绸,那是自己上辈子千金难买的,工艺大师用木机织的珍品。现在也摆在这里,求着洋鬼子买,也就为了换外汇。
  岳宁看见客人来了,立马带上笑容,跟人寒暄。这也是一家法国的一家食品集团,几位说他们在月初的里昂国际食品展上,见过她的精彩分享。
  他们原本来采购大豆和玉米作为奶牛饲料,但是在展会上见到了她的精彩分享,尤其是她说的中国的火腿和香肠制品,他们就想来看看。
  岳宁带着他们看现场展示的腌腊肉制品,说道:“今天我的团队在粤城,晚上你们可以尝尝这些菜品,感受一下中国火腿和香肠的美味。”
  “非常荣幸。”
  她在介绍的时候,已经注意到了,刚才在丝绸展台的外宾还在那里等着。她介绍完毕,正跟那位外宾打招呼:“您好!”
  “厨师小姐,我也对你们的火腿和香肠很感兴趣,怎么办?”这位外宾问。
  “马修先生,我很荣幸可以和您共进晚餐。”刚才的法国客人笑着说。
  “你们认识?”岳宁惊讶。
  “去年十月份那次秋交会我们就一起来的。”食品集团那位说。
  食品集团的那位开始用法语跟马修攀谈起来,在场也没有法语翻译,岳宁只能静静地等着。
  她也不知道那位马修为什么频频往她这里看来,突然食品集团的那位说:“岳小姐,马修想问,如果他想要兔子皮,应该找哪位?”
  岳宁听马修说起现在欧美流行皮草,兔毛皮手感好,染色简单,最主要价格便宜,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所以他这次想要来中国看看是否有这样的机会。
  在边上听他们交流的进出口公司领导,马上转身,去边上的展台叫来了人。那人拿来一块灰兔皮,岳宁接过:“马修先生,是这个吗?”
  马修接过这块兔皮说:“对,就是这个。”
  带兔皮来的那位同志推了推眼镜说:“我们的兔子养殖和兔皮出口已经初具规模了,尤其是四川成都,有成规模的兔子养殖场,也有兔皮初加工企业……”
  岳宁听周文婷跟马修先生介绍这些,不禁想起上辈子四川著名小吃麻辣兔头。麻辣兔头就是因为成都双流一带都是兔子收购站和兔子屠宰场,其他肉要凭票供应,剥了皮的兔子肉价格便宜还不要票。成都人开始吃起了兔肉,最后成就了川味小吃经典。
  第226章 范秀琴大闹李家
  农产品进出口公司的同志有些解释不清楚的地方,岳宁帮忙解围。马修听了中国兔毛皮的价格后非常满意,当场和农产品进出口公司签订了兔毛皮的小批量订单。
  订单不多,不过大家都很开心,有一才有二嘛!大家都相信以后会有更多订单。
  那家食品集团签下了购买大豆和玉米的意向。在连人都吃不饱的年代,我们却把粮食出口,只为了换取外汇,再用换来的外汇买设备。上辈子读书时,这些内容只是课本上的文字;而这辈子,岳宁是真饿过,此刻她正亲眼见证这些粮食被卖作牲口饲料,心中五味杂陈。
  “宁宁。”
  听见周文婷叫她,岳宁回过神来,抬头看见陈主任和一群人站在一起,正对着她招手。
  岳宁快步走过去,只见他们中间有一位颇有气势的领导。陈主任指着岳宁介绍道:“罗部长,这就是小岳。”
  “知道,”罗部长笑着点头,“有缘千里来相逢。乔老先生让孙子去接这个姑娘,结了姻缘。”
  岳宁低头一笑。
  罗部长打量着她,笑着问:“小岳今天也是来采购的吗?”
  “不是,”进出口公司的领导连忙解释,“小岳今天是来给我们做救兵的。刚刚她促成了法国sa集团购买兔毛皮的生意。”
  “豁!你们这个面子可真大,把大老板拉过来做救兵?”罗部长笑着感慨。
  “这个功劳可不归我,”岳宁连忙摆手,“马修本来就是来找兔皮的。”
  进出口公司的领导又补充道:“那接下去法国的杜兰德集团总裁要来访问,这总归是你的功劳吧?”
  “小岳是自家的姑娘,”陈主任笑着说道,“她在港城推荐内地的产品,还请港商来内地多看看。她甚至在港城放话,未来十年的机会在日本,未来乃至她有生之年,最大的机会在中国。”
  罗部长听前半句时颇为感动,听到后半句却忍不住笑出声,谁不想有那么一天,不过脚踏实地来说,当务之急还是让老百姓能填饱肚子。他说:“好,希望真能这样。”
  “一定会的。”岳宁信心满满。
  送走罗部长一行人后,岳宁继续为农产品展台站台。
  刚才在福运楼吃饭的几位大马华商走了过来,刚才听她介绍饭菜的林先生一眼认出了她:“岳小姐也在?”
  “岳小姐推荐的套餐确实很好吃。”林先生笑着说道。
  岳宁从展台上拿出一盒咸酥花生糕:“各位是大马华人,想来祖上也是粤省或者福建的。这是咱们闽南的花生糕,试试味道?”
  “不了,不了!”对方连忙摆手,“我们是来进陶瓷的,看见你在,打个招呼。”
  “尝尝嘛!”岳宁不由分说地将花生糕往他们手里塞。
  一位先生笑着说:“走得有些口渴了,不知道能不能讨口水喝?”
  “当然,当然。”岳宁连忙和工作人员一起给他们泡陈皮茶,拉过椅子请他们坐下,“喝茶,喝茶。”
  其他客人见状也围了过来:“可以喝口茶吗?”
  “都来,都来!”岳宁笑着回应。
  粤城交易会已经办了二十多年,但问题依旧重重:宾馆住宿紧张,客人只能在走道里加床,甚至被安排到三四十公里外的顺德、佛山、番禺;各家饭店吃饭排长龙,这些问题二十多年都未能解决;就连场馆里的休息区也不够用,茶水供应也是不足。
  其他客人见状也想来喝茶,几个工作人员不得不和岳宁一起忙着倒茶。展台上的几个热水壶很快就见底了,杯子也不够用,几个人只能不停跑出去打水、洗杯子。
  两个工作人员忍不住嘀咕起来:“这是我们给自己喝的,就算是接待,也接待有意向的客商。现在好了,买螺丝钉的都过来喝茶了。”
  岳宁也知道这样不行,她对周文婷说:“阿姨,我离开一下。”
  周文婷正想批评那两个工作人员,见岳宁要走,连忙追上来:“宁宁!”
  “我让福运楼送两桶竹蔗茅根水过来。”岳宁说道,“福运楼会给排队的客人准备茶水,先让他们拿过来,晚市的再煮也行。来逛我们这片区域的大部分是对农产品有意向的客商,他们只要在咱们展台上停留的时间越长,我们就有更多机会介绍产品。得想办法把人留下,多聊聊才能聊出生意。”
  周文婷见她不生气,这才放心,转身回去跟领导汇报。
  岳宁打电话回福运楼,张经理说马上安排。电话快挂断时,张经理突然说道:“小岳,小范去人家门口敲水桶骂人,你知道不?”
  “不知道?”岳宁佯装不知。
  张经理告诉她,范秀琴午市结束后去李家所在的竹筒楼骂人,自己还不知道他们之间的恩怨,岳宁便主动帮忙补充细节。
  张经理叭叭叭地把前因后果说完,又补充道:“你还别不当回事,对方硬气得很!李家的大女婿在街道里当领导,得知我是福运楼的领导后,要求我把何运邦和范秀琴师徒俩除名。我说我做不了主,他就说派能做主的来,否则何运邦别想出来,范秀琴也得留在街道。小岳啊!三点多了,四点要开晚市呢!”
  岳宁从张经理的语气中听出了几分看好戏的意味,淡淡说道:“张经理……”
  张经理笑了一声:“我可以去找局领导,但没你面子大。”
  岳宁挂断电话,正要给二商局的宋局长打电话,却见陈主任走了进来。
  “陈主任您找我?”
  “跟我走,一起去粤城宾馆,罗部长想跟你了解一下港城的情况。”
  能有机会和大领导聊天,岳宁知道机会难得,但她现在还得把师徒俩弄出来,福运楼晚市不能缺了两位大厨啊!
  “陈主任,福运楼还有事。我带来的两个厨子,一个是福运楼出去的,另一个是国宾馆陆永定大厨的女弟子,现在一个被抓进派出所,一个被留在街道。我得去把事情解决了。”
  陈主任看着她:“这港城什么东西都有,过来也不遵守我们这里的规矩,难道是……”
  “您瞎想什么呀?”岳宁言简意赅地把阿珍的事跟陈主任说了一遍。
  只要不是那些败坏道德的事,他就放心了。陈主任点点头,拿起电话拨通:“朱副市长,我这里有一位港商,您认识的,就是和福运楼合资的小岳……”
  陈主任打完电话,转头问她:“可以了吧?”
  这点小事,竟让这么大的领导亲自过问?岳宁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嗯。”
  “走了。”陈主任说道。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