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出版书) 第91节
清厉而哀,非兴国之声也。 11
这是演奏给上天的庙堂音乐,是这个朝代的雅乐、正乐啊。自古以来,音乐和诗歌有一个共同点,能反映时代的真实风貌,诗比历史更真实 12 ,音乐何尝不是?
因此,音乐“清厉而哀”,政事也相匹配。
始建国地皇元年(公元20年)正月,大赦天下。但同时下了一道令人难以置信的指令,称现在战事紧张,军法从严,到年底之前,如果有人在军队出征时奔跑吵闹,随时处死。
要知道,在古人的观念里,秋冬气候肃杀,所以才会在秋冬处死犯人,这是自有记忆以来始终未变的习俗,是对时令的一种遵循,好比春天就得耕种,不能误了农时。王莽此令一出,这年的春夏时节,熙熙攘攘的集市上时而杀人。百姓见此,大为惊骇,恐惧万分,甚至道路以目。
但王莽不以为然,为了基业永固,他正打算修建新朝皇室宗族的九庙呢。因为有方士告诉他,现在宜大兴土木。尽管绿林、赤眉已经声势浩大,王莽还是在长安城南划出了百顷土地。
九月,他亲自到工地,“亲举筑三下 ” 13 ,类似后代的奠基仪式,正式营造九庙。所谓“九庙”是礼制上的称呼,真正规划的宗庙不止九座。1950年代,人们在这里发掘出十二个建筑遗址,就是说九庙共有十二座。按照顾颉刚的看法,其中有九座是皇帝之前的祖宗,剩下的三个,一个留给自己,两个留给后代。 14
宠臣如崔发、张邯,对此很热心。崔发称规模一定要宏大才能宣示天下,要“万世之后无以复加 ” 15 ,这句话明显是在模仿萧何。当年高皇帝远征归来,看见高大壮丽的未央宫,一度动怒,萧何说,“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 。崔发模仿萧何,是一种很高级的恭维。
一些儒臣如侍中常侍、执法杜林,也热情地投入其中。多年以后,杜林将凭借深厚的儒学修养和参与修建九庙的实践经验,当上刘秀的大司空。
具体的建造就靠广大群众了,王莽从天下——他还能控制的地方——征来了工匠、画师,授意官吏百姓捐款捐粮集资,百姓捐助米六百斛以上授以郎官,郎吏则可以增加品秩,最高的赐爵至附城。听说朝廷要卖官鬻爵,一时间往来于长安的道路上行人络绎不绝。为了加快工期,王莽不顾大雨,把长安西边的建章宫等十几所汉朝修建的宫殿拆除,把材料运到南郊。说来也奇怪,拆汉宫的时候,这场大雨连连绵绵下了六十多天。
人们传说,王莽不顺时令,拆毁宫殿,羞辱汉家,惹怒了汉家先帝。
似乎,沉寂已久的对故汉的思念又有了苗头。
始建国地皇二年(公元21年),正是王皇后、王临、王安等人去世的那段时间,魏成郡大尹府 16 的一个小吏跑到长安,向皇帝举报一份谶书,上面赫然写着:
文帝发忿,居地下趣军,北告匈奴,南告越人。江中刘信,执敌报怨,复续古先,四年当发军……十一年当相攻。 17
意思就是汉文帝正在地下召集军队,已经告知北边的匈奴、南方的越人,四年后,将会有刘氏从荆楚一带发兵复仇,恢复祖宗基业。
这一年还出现过汉宣帝的衣冠从宗庙的寝殿跑到正殿的怪事,据说衣服自己站在那里,就好像里面有个人!再加上这条谶语,汉家先帝真的发怒了!
小吏还说,这些谶语是他的上司魏成大尹李焉让他抄写的。此番逃亡举报,只能随身带着一小部分简牍,而整部谶书有十几万字之多。不仅包括汉文帝地下发兵这样的事,还对今后刘氏复兴给出了“时间表”,哪一年什么人发兵,哪一年星象有何种变化,连新朝主要大臣的命运吉凶以及生卒日期,都一一载明。
王莽听了大概会想,这岂止是谶书,还是造反的“战略规划”和“战犯名单”啊!于是赶紧逮捕李焉。经过审讯,是李焉信任的一个方士王况制作了这些谶语。王况告诉李焉,新朝成立以来,滥改货币,频繁征兵,四面打仗,百姓怨恨,因此汉家必定复兴,而李氏将成为汉家的辅佐。
处死李焉、王况后,王莽并不放心。有天晚上,他做了个怪梦。长乐宫放倒的铜人有五个自己站了起来。虽然是梦,但他醒来后心有余悸。这些铜人突然站起来,寓意难道是汉朝复起?他又想起铜人身上刻着铭文,其中有一句是“皇帝初兼天下”,新朝已经定鼎十多年,显然不是“初兼”,所以,又有个皇帝要出现?
越想越不安,王莽立刻传唤尚方,令他派人去长乐宫,不管铜人是否站起来,身上“皇帝初兼天下”这六个字要凿掉。同时又让虎贲武士到汉高帝庙,拔剑向四面击打,使斧头砍坏门窗,用能辟邪的桃木煮汤洒到墙壁,再用红色的铁鞭鞭打墙壁;命令轻车校尉住在庙的正堂,中军北垒校尉住在寝殿。
种种措施,都是以方术来压制汉帝特别是刘邦的神祇。做了这些之后,王莽获得了暂时的安全感,他登仙的念头又冒了出来,就询问身边的方士,八风台建造都十多年了,自己怎么还没有登仙?
没人告诉他,局势沦丧,八风台上祭祀用的珍禽已经很难得到,现在是用家鸡代替大雁、锦鸡,用田园犬代替麋鹿,怎么还能登仙?
于是有人提议,说黄帝登仙时,有“登仙华盖车”引路。王莽马上敕令修造,要赶在九庙落成前造好。这车子的华盖有九重,高八丈一尺 18 ,骨架由黄金打造,盖伞是珍禽羽毛,有隐藏机关可以上下伸缩,很是华贵。
始建国地皇三年(公元22年)正月,九庙建成,仅其中的太初祖庙,东西南北就各四十丈,高十七丈,其他八个庙减半 19 。九庙雕金饰银,以铜为柱,穷极工巧,耗资数百万,征发修建的人死者过万。
如此宏大的工程落成,朝廷当然要举行盛大典礼,把皇室的祖先牌位请进九庙。
在百官的注视中,皇帝的銮驾缓缓出现,驶向九庙。为首的,正是六匹马拉的“华盖登仙车”,三百名身穿黄衣黄帽的力士护卫着,车上有人击鼓,拉车的人根据节奏大声喊:“登仙——”
随后是十辆战车,再后面是王莽的銮驾,装饰也很奇异,套上的六匹马披着五色毛纺织成的龙纹衣,马头上戴着一只长三尺也就是60厘米长的假角,应是模仿麒麟。
百官们看了,小声说,这分明是出殡,哪像登仙呢?
显然,王莽对登仙的迷恋,已经严重影响他的理性。加之长期以来被灾异、谶语所昭示的新朝的黯淡前景所折磨,造登仙车这件事,可以视作他精神逐渐进入疯癫状态的标志性事件。
注释:
1 《西京杂记》《汉武帝内传》《武帝故事》,见《西京杂记(外五种)》。
2 《汉书·郊祀志下》“作乐其上”,按沈展如之说,“作乐”不仅是音乐,而是“各种游戏娱乐,耍乐,享乐以至于淫乐音乐等”,此说可从,见《新莽全史》,第370页。
3 今陕西兴平市一带。
4 沈展如:《新莽全史》,第380页。
5 朱谦之:《新辑本桓谭新论》,第14页,中华书局,2009。
6 见《金楼子·杂记下》,《龙溪精舍丛书》本,亦转引自《桓谭年谱》,第224页。年谱以为甄邯墓中出土的是威斗,但甄邯死在始建国四年,王莽铸威斗是在五年后的始建国天凤四年。如果记载属实,只能说陪葬的是类似北斗星的铜质器物。
7 董涛:《王莽威斗及相关天文信仰问题考察》,载《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8年第5期。
8 沈展如认为像熨斗。
9 新朝以夏历十二月为岁首,八月约是夏历七月。
10 《汉书·扬雄传》,第3585页。
11 《汉书·王莽传》,第4155页。
12 当然,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诗”,指的是“诗剧”。
13 《汉书·王莽传》,第4161页。
14 黄展岳:《关于王莽九庙的问题》,见《考古》1989年第3期。关于十二庙的用途,未有定论。
15 《汉书·王莽传》,第4161页。
16 即原来的魏郡;大尹就是原来的郡守。
17 《汉书·王莽传》,第4167页。
18 八丈多高,大概二十米,或有夸张。
19 按此面积,太初祖庙每边长90多米,1950年代发掘的九庙遗址中,位于最南侧被认为是初祖庙遗址的边长是95米左右,差别不大,因此这个记录是可信的,由此推知,祖庙的面积近7000平方米,是今故宫太和殿的三倍;其他十一个宗庙边长减半,与考古发掘也差不多一致,都是50米左右。祖庙高度30多米,与今天安门城楼差不多高。参黄展岳:《关于王莽九庙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