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出版书) 第74节
单于又伤心又怨恨,他虽然已经答应和新朝息兵,但儿子之死促使他继续派兵滋扰新朝边境。果然,新朝觉察到匈奴并没有履行约定,就派使者来询问,乌累单于一脸无奈:“这都是乌桓和匈奴的一些刁民干的,就好比你们中原的流民和盗贼,我刚即位,威信尚浅,难以禁止啊。不过请放心,我会尽力铲除!”
从边境报来的消息中,王莽辨识出这些入寇的匈奴兵强马壮,绝非盗贼,也就知道乌累单于在敷衍他。于是他又下令恢复边境屯兵,刚刚平息的边境烽火又燃烧起来。
王莽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匈奴如此言而无信。直到始建国天凤二年(公元15年),乌累单于派遣使者前来索要儿子登的遗体,他才明白前因后果。为了表示诚意,他决定向单于表达一个意思,当时杀害登并非自己的责任,而是因为将军陈钦的谗言。
王莽随便找了个借口把陈钦逮捕。陈钦与王莽有师生之谊,忠心耿耿,被捕时很是疑惑,但很快就明白了,这是王莽要改善与匈奴的关系,拿自己当替罪羊了。愤恨不已的陈钦在狱中自杀。
这就更成全了王莽,他盛殓登的遗骨,精选了善于言辞的儒生王咸为使者,带着陈钦已死的消息和更加丰厚的资财出使匈奴。为了显示新朝仍然是匈奴的宗主国,王莽在实质上向单于输诚的时候,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一条是要求匈奴进贡马万匹、牛三万头、羊十万头,并归还掠夺的新朝人口;二是要求乌累单于掘开乌珠留单于之墓鞭尸。
这显然不合情理,但王咸能言善辩,据理力争,把王莽的要求一一摆出必须执行的道理,单于都说不过他。当然,说不过不代表真的会执行。此后,乌累单于依然连年侵扰新朝边境,王莽苦不堪言。
始建国天凤三年(公元16年)五月,泾河的一处河岸塌方,把泾河堵住了,泾河水改道向北流去,沿岸的居民大受灾害。王莽派大司空王邑巡察。王邑去了一看,塌方的地方恰好是甘泉长平馆的西岸,涉及行宫的损害,就不能说是一般的水灾,而要考虑以灾异报告皇帝。王邑是最了解皇帝的,他不敢报灾异,而是说这符合谶纬《河图》所说的“以土填(镇)水 ”之意,是匈奴将要灭亡的祥瑞。
既然是祥瑞,王路堂里,群臣一片庆贺之声。
王莽也会心,大概是觉得王邑“讲政治”吧,就派并州牧宋弘、游击都尉任萌等领兵出击匈奴。当然,现在是奇怪战争,二位将军并没有出境,抵达边境后就地屯驻。
虽然王莽一直没有进攻,但准备工作更加繁忙,奇怪战争也就更奇怪了。他大量招募男丁、死囚、吏民家奴,号称“猪突豨勇 ”,这个奇怪的称呼看似是精锐奇兵,实则准备让亡命之徒当炮灰。军费膨胀得厉害,王莽新增了财产税,也就是把财产的三十分之一贡献出来。军马也不足,就命令公卿以下直到郡县,凡佩戴黄绶的比二百石以上官员,都要养军马,官阶越高的越要多养。
最奇怪的是,他还征召有特异功能的人帮助攻打匈奴,选上后能够越级做官。于是全国有上万人报名,有的自称渡河不需要舟楫;有的自称有药方,三军服药后可以不吃粮食;有的自称会飞,一日千里,可以去匈奴侦察敌情。
会飞?这也太奇怪了。王莽饶有兴趣地把他请来试飞。只见此人穿上用大鸟羽毛编织的翅膀,头上身上也都插满羽毛,浑身用带子缠结实,就开始飞。不知道他是从多高的地方起飞,总之据说是飞了几百步掉了下来。皇帝一看,这肯定飞不到草原嘛,不免失落,但一想古代有千金买马骨的寓言 12 ,为了吸引真正的奇能异士,依然封赏了这位飞人。
奇怪战争期间,匈奴的频繁骚扰和新朝的屯驻不出,使得双方的力量此消彼长。在西域,诸国被匈奴日益强大的压力所震慑,陆续背叛新朝,投入匈奴的怀抱。为了挽救西域,始建国天凤三年(公元16年)晚些时候,王莽选派五威将王骏,带领新任西域都护李崇、戊己校尉郭钦进入西域,尝试恢复但钦的事业。
王骏是前锋,又有和匈奴打交道的经验,他的军队主要是征发自莎车、龟兹的七千西域兵士。进入西域后,各国纷纷出迎。王骏发现,上次杀害西域都护但钦的焉耆也投降了,寻思找个机会攻杀焉耆,给但钦复仇,就命令戊己校尉郭钦另外带一支军队,以备万一。但万万没想到,焉耆是诈降,还没等王骏动手,焉耆的伏兵已经先发制人,杀死了王骏。
等戊己校尉郭钦赶来,焉耆等国的军队主力已经撤走,只剩下打扫战场的老弱和辎重。郭钦对这些老弱病残杀戮一番,挽回些许颜面。西域都护李崇收拢剩余军队,收缩势力范围,在龟兹驻扎。
知道王骏死难的消息,王莽心情复杂。他知道,这次行动实质上失败了,但依然对郭钦大加褒赏,封为“剼胡子 ”,子是子爵,“剼胡 ”是彻底剿灭胡人的意思。这个爵号显示了王莽的内心独白:必须彻底剿灭四夷。
不过这已经不再重要,因为从这一年起,郭钦、李崇的消息越来越少,直至杳无音信。新朝彻底失去了西域。
始建国天凤五年(公元18年),乌累单于去世,弟弟呼都单于即位,匈奴和新朝终于又等来一次改善关系的机会。新单于表现得很亲善,特意派了两名使者到长安,这使者不是外人,一人是须卜当夫妇的长子,名字叫“奢”,一人是王昭君次女当于居次的儿子。就是说,两位使者都是王昭君的外孙,其诚意可见。
接见完使者,王莽却没有立刻答应与匈奴改善关系。他有了上次乌累单于反复无常的教训,觉得呼都单于也难以信任。要想一劳永逸解决匈奴问题,还是要靠战争,并且单于一定得是自己人。
皇帝召集廷议,讲了自己的设想:匈奴贵族里,真正心向中原的只有一个人——须卜当。所以,新朝应该把须卜当养在长安,立为单于,然后大军出击攻破呼都单于,再送须卜当过去即位,从此边境永宁。
此时,严尤已经升任大司马。他当廷提出反对,理由是:须卜当在匈奴是很重要的人物,控制着匈奴右部,他控制的地方从来不侵扰边境,并且单于一有动静就给我们报信,好比高级间谍。如果把他安置在长安,那和一个普通的胡人有何区别?比较利弊,还是维持现状比较好。
王莽不听。
随后,新朝以奢的名义,邀请奢的父母也就是须卜当夫妇来到边境。新朝派去的说客是王歙。史书说,王歙“以兵迫胁 ”须卜当夫妇到长安。此颇为可疑,很难想象王昭君的侄子会用军队迫使王昭君的女儿和女婿,而且王歙是由奢陪同前往边境的。更可能是王歙和奢赞同皇帝的策略,并劝说须卜当夫妇同意,鉴于这是极为重大的政治决策,夫妇俩并没有马上同意,内部可能还产生了激烈的分歧,以至于夫妇俩的次子没有一同去长安,而是掉头返回匈奴。但最终,须卜当夫妇跟随王歙和儿子奢抵达长安。
他们再也没能回到故乡。
王莽倒是火速履行承诺,封须卜当为须卜单于,封奢为后安公爵,对父子二人极为尊宠。后来,须卜当去世,奢继承单于之位,更受尊宠,还娶了王莽的私生女。
按理说,走完这一步,王莽应该派大军横扫北境了。
王莽的确指派严尤与廉丹这两位名将出征,号“二征将军”。廉丹是刚刚从西南边境战场上赶回来的,虽然打过几场胜仗,但终于未能平息益州的叛乱,整个西南边境的局势与北部、西部一样,已经糜烂难收。
严尤和廉丹的出兵,需要整个北方战线的全面配合,毕竟奇怪战争已经持续快十年,就为了这次毕其功于一役。但是,如此漫长的边境战线是很难调度的,不是这里军队没准备好,就是那里粮草又不足。地皇二年(公元21年),王莽勒令全国每个郡缴纳百万谷帛给前线,但军事行动仍然没启动。延宕之际,内地的叛乱也起来了,关东的流民号称赤眉 13 ,开始攻城略地。
呼都单于见自己的使者去示好,非但没有换来什么利益,反而给自己培养了一个竞争对手须卜单于,其恼怒可想而知。须卜当走后,他原本负责的匈奴右部换成了单于的人,于是整个北方战线从东到西,都在遭受匈奴的袭击。
边境的流民逃到内地,发现内地也开始动荡。
然而王莽始终不愿意与匈奴息兵,严尤几次上谏都不听。直到最后一次,严尤力争征伐匈奴已经不是新朝的首要任务,当下应该关注关东的赤眉军。但恰恰是这句话惹怒了皇帝,他立刻免去严尤的大司马之职,还把匈奴问题的责任推给严尤:匈奴不绝,盗贼不息,都是你不畏天威,不听从我的诏命!
离开了大司马的职位,离开了对匈奴作战的任务,严尤是否会想起,早在形势尚好之时,他曾经给皇帝的一封上书。
在那封上书里他提出,自古以来,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征伐没有上策。周代,把他们撵出边境,属中策;汉武帝兵连祸结三十年,虽然将其打服,但内耗严重,属下策;秦始皇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长城,但御敌功效不大,是无策。
而王莽打的奇怪战争,比无策更差,把全国的兵粮调到荒凉的北方边境,大量粮草被消耗;先抵达的军人没有仗打,吃住艰苦,瘟疫流行,士气耗尽,还骚扰百姓;运输粮草不仅疲惫吏民,还占用本可以耕种的牛马。做了这么多准备,却不打仗,还要承受匈奴的破坏侵扰,而匈奴又间接促成了东北、西域以及西南所有边境的叛乱。
王莽到底图什么呢?
答案是:“儒家圣王”的功业,即“儒家国际秩序”。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
天无二日,土无二王……(汉)其定诸侯王之号皆称公,及四夷僭号称王者皆更为侯。 14
从安汉公到王莽,来自四夷的祥瑞是王莽得以成功的必要条件,因此,他必须代表华夏,把与四夷之间的关系按照儒家学说贯彻下去,“天下”有且只能有一个王者,就是他自己。不是他不想与四夷保持和平,而是这种和平必须得按照“内华夏而外夷狄 ”的国际秩序来构建,秩序优先于和平;就像在国内的经济领域,哪怕“儒家改制”破坏了经济,但改制的政治仍然优先于经济的稳定。
皇帝不这样做,就不会被认可为儒家的圣王,他受禅的前提、新朝的合法性等,都会受到根本损害。所以,即便打不赢,他也不会放弃政治上构建这一秩序的努力,整个新朝期间一直与匈奴保持着这种奇怪战争的局面。
与四夷关系的全面崩坏,是新朝在不具备国家能力的前提下,建立儒家国际秩序必然导致的结局。建立新国际秩序的失败,当然也就消解了以往积攒的祥瑞,王莽不是那个怀柔远人、万里贡赋的圣王,他甚至不能守住汉朝羁縻蛮族的遗产。
直接的影响显而易见:军费开支迅速消耗着昭宣以来积攒的财富,导致征税越来越重,臣民不仅要承担更重的经济负担,还要放弃耕种出兵打仗,这就使得财政收入进一步减少,税收压力更大,形成了恶性循环。当流民四起,社会趋于动荡,人们仿佛回到了汉武帝时期连年征战不得休息的极端状态里。
但王莽是否具备汉武帝的能力,并拥有他的幸运呢?
奢和他的母亲云一定知道答案。王昭君的这位女儿和外孙,一直留在长安等待有朝一日去北方即位,直到新朝灭亡之时,死于乱军之中。
注释:
1 长安北方,今内蒙古自治区西段。
2 此时,车师后王应该已被王莽降格为侯,但史书依然记为王,这里也继续称之为王。
3 《西域传》称乌贲都尉;《匈奴传》称乌桓都将军。两者可能是匈奴同一职事的不同译名。
4 匈奴没有南将军,应该也是匈奴职事的汉译。
5 王国庆:《匈奴单于位继承初探》,见《赤峰学院学报》2012年第9期,该文对匈奴继承情况做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