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出版书) 第30节
刘欣证明了自己具有出色的能力。
四月丙午,刘欣即位当天就按照惯例尊王政君为太皇太后,赵飞燕为皇太后,大赦天下。王政君的尊位更上一层,但她与皇帝无血缘关系,又是隔代的“祖母级”,权力已被架空,只留名誉上的至尊地位;对赵飞燕来说,“皇太后”意味着得到了皇帝的认可,渡过了宫廷政治里权力更替的最难关,已无性命之忧。
刘欣的生母丁后和祖母傅太后也一定驾临了即位典礼。但她们的身份仍然是定陶王的亲眷,住在长安的定陶王邸。此时此刻,为孙子刘欣继位付出大量心血的傅太后,心里在想什么呢?
熟悉外戚传统,也与傅太后是旧相识的王政君,非常识趣也十分高姿态地做了两件事。第一,她命令王莽辞职,把大司马的位置让给新的外戚。王政君这么做显得很大度,颇有“至尊”的胸怀,也显出一种熟习旧例的汉宫旧主姿态。第二,她下了一道诏令,指示傅太后和丁姬都可以每十天到未央宫里看望皇帝。这则诏令虽然没有实质意义,但同样展示出她仁慈的风采,也是对皇帝的示好。
辞职这样的大事,王莽应该早就与王政君商量过,所以他立刻遵照王政君的诏令上书称病请辞。
刘欣治国理政的权力地图里确实没有王氏家族的位置,但当年王根支持刘欣为太子,而且王政君地位和威望都很高,王莽又是名重内外的贤哲,还有很多内外臣僚也都与王氏家族关系密切,所以不能在即位的第一个月就更换掉他。刘欣的权力目前还需要王政君和王莽的声誉来增饰。
于是他给王莽下诏,内有“诚嘉与君同心合意 ”的话,表示要与王莽同心同德治理国家。他还派遣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这两位“三公”、自己的老师左将军师丹、负责未央宫保卫的新贵外戚卫尉傅喜,也就是刘欣当前重用的人,一同去见王政君,转达了皇帝极为谦恭的意见:
皇帝闻太后诏,甚悲。大司马即不起,皇帝即不敢听政。 9
就是说王莽不来上班,皇帝就不上朝。
这句话确实非常有诚意,王政君就吩咐王莽继续担任大司马。
刘欣做出的谦逊姿态很容易理解,不立刻将王莽解职本来就是他的既定策略。但是,也应看到刘欣是努力在儒家礼仪和亲戚伦理的框架内进行决策,不想搞得腥风血雨,要和谐平稳地处理外戚问题。
与此同时,刘欣对王政君允许母亲丁姬到未央宫看望自己的示好也有了反应,他下诏令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廷议傅太后在长安城内怎么住的问题。
孔光对傅太后比较了解,不愿意傅太后和皇帝住得太近干扰政事,就建议住在较远的筑宫;何武可能慑于傅太后的强势,或是有意讨好皇帝,建议住北宫。北宫在未央宫的东北,且有“紫房复道”相通,也就是空中走廊。皇帝果然同意何武的建议。而傅太后也真如孔光所料,住北宫后,每天通过复道到未央宫,怂恿皇帝尽快解决她的名分问题,抓紧让傅氏家族封侯掌权。
刘欣即位还没出四月,宫廷局面已翻天覆地。一些嗅觉灵敏的大臣开始蠢蠢欲动。
高昌侯董宏第一个上书,以嬴政的父亲秦庄襄王为例,认为同时尊两个太后是有先例的。傅太后现在只是定陶王太后,但作为皇帝祖母,也应有尊号。当然为了与“太皇太后”有所区分,可上尊号为“帝太后”。
秦庄襄王的故事的确与刘欣的经历十分契合:他的生母是夏姬,在吕不韦的运作下,他被没有子嗣的秦国王子安国君和妻子华阳夫人收为养子。安国君后来继承秦国王位,秦庄襄王也得以成为一代秦王。即位后,他尊华阳夫人为华阳太后,尊夏姬为夏太后。这就是董宏上书的主要依据。
但是,在汉朝人眼中,秦朝极为特殊。汉朝本来就是“诛暴秦”“斩白帝之子”而建立的,不久前大家还在皇帝的登基典礼上见过这把“斩蛇剑”。在儒家的话语中,秦朝是汉朝的对立面,秦代表着残暴,汉代表着文明。特别是在今文经学里,秦朝的“德”犹如历法里的“闰”,不纳入五德终始,汉朝人认为自己接续的是周朝。
此外,秦庄襄王这件事由吕不韦运作,在后世眼中也不正当,充满着宫廷秽乱和阴谋诡计。堂而皇之比附汉廷皇帝,岂不是羞辱?
于是,王莽、师丹激烈反对董宏的主张,认为刘欣既然早就被立为汉成帝的太子,就已经不是诸侯王的身份,更不宜拿已经灭亡的暴秦来寻求依据,要求严惩董宏。
这番交锋发生在王莽首次辞职被留任之后。刘欣刚刚挽留了王莽,多少要表现出纳谏的态度。把问题抛出来的董宏,也早就做好了被牺牲的准备,他被收走高昌侯印绶,废为庶人。
刘欣对董宏的处理如此严厉,既展示自己在舆论前的谦逊,也突出王氏家族的霸道,还故意激怒了傅太后。果然,傅太后勃然大怒,更加频繁地通过复道来宫里找刘欣索要“尊号”,刘欣把这个难题故意抛给王政君,请她以“至尊”身份来定夺。这就形成了一种博弈局面:
刘欣支持王莽,处理董宏,也没有给傅太后上尊号,向王氏家族表示了谦逊;王政君和王莽不愿意尊傅太后,但皇帝这么谦逊,他们不得不后退一步,把皇帝的父亲也就是傅太后的儿子定陶恭王追认为“恭皇”。
藩王承继大统带来的名分问题本身就是政治的一部分,后世亦屡见不鲜 10 。刘欣的处理显示了他的老道。
此时,王莽已经明显感觉到时代变了,作为内廷首领的大司马说话也不那么管用了,他硬着头皮处理政事,这段时间多少值得记上一笔的是向皇帝举荐了老朋友刘歆。
五月,刘欣按照惯例封妻子傅氏为皇后,同时尊傅太后为恭皇太后,母亲丁姬为恭皇后,各置左右詹事。有趣的是,皇太后赵飞燕的弟弟、侍中赵钦也在此时被封为新成侯。
五月的内廷,王、赵、傅、丁四个家族一时齐备,四位太后各有一套服务自己的班底,纷纷扰扰,蔚为大观。普通人家四世同堂尚且产生各种矛盾,何况皇家?最跋扈的傅太后“与成帝母语,至谓之妪” 11 ,敢当着王政君的面称呼她为老太婆、老妈子,其情形可想而知。努力维持王政君身份地位的,内廷里也只剩王莽了。
这些矛盾终于在六月份的一场宴会中爆发 12 。
刘欣在未央宫举行登基以来最盛大的一次宴会,王政君、傅太后均出席。少府的内者令负责布置,把傅太后的帷幄设在王政君旁边,也就是并尊的意思。王莽见到后,极为不悦,斥责内者令说:
定陶太后藩妾,何以得与至尊并! 13
把已经被尊为恭皇太后的傅太后斥之为“藩妾”,也难怪傅太后会称王政君为“老妪”,两事不知道哪个在先,但关系之剑拔弩张,略见一斑。
王莽是大司马,内者令只是少府属官,是内廷的低级官员,竟然不事先向王莽问清楚,说明王莽的权力已经式微。但大司马已经开了口,内者令也只能把傅太后的帷幄另外设坐。此事大大激怒了傅太后,她拒绝参加此次宴会,并对王莽深恶痛绝。
傅太后不来赴宴,一场宴会不欢而散。皇帝如何表现,史书没有记载,但一定很不高兴。因为这件事情过后不久,七月,王莽第二次申请辞职。
王莽在权势日消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得罪傅太后呢?直接的原因是他别无选择,他和元后同在一条船上,不论得罪傅太后与否,将来迟早要被罢免。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王莽非常在意这一行为对自己声誉的影响,如果不这么做,对元后就是不孝,对傅太后就是谄媚,那么他备受众人褒扬的德行就会大为消减。
从四月首次请辞被留任,到七月第二次请辞,三个月时间说长不短,宴会之事王莽处置不妥亦有责任。皇帝因此欣然允准,为了抚慰王莽,特别是照顾王政君的脸面,刘欣给了王莽极高的退休地位和赏赐:
黄金五百斤 ——这是钱;安车驷马 ——这是“专车”,是历来给功勋老臣退休的待遇,安车即矮车,乘客可以坐在车里,而当时的车很多是站立其中的;中黄门为莽家给使 ——从内省拨一个侍从驻在王莽家中服务;十日一赐餐 ——皇帝每十天请王莽吃一次“未央宫外卖”;益封莽三百五十户 ——增加封邑,也就增加了王莽的年收入;位特进,给事中,朝朔望见礼如三公 ——退休后的“行政待遇”,王莽仍然有权出入禁省,与在任大臣同列时位次等同于三公,每个月的朔望两天可以上朝,见皇帝时可以行三公之礼;车驾乘绿车从 ——绿车是皇孙之车,皇帝出行时允许王莽乘绿车随从。
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此次王莽“罢就第”,人仍然在长安家中,说明不是以罪免,不必“遣就国”,没有远离政治中心。
在赏赐王莽的同时,王氏家族的曲阳侯王根、安阳侯王舜,以及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都同时增加了封邑。整个朝廷里弥漫着其乐融融的气氛,王莽的主动辞职,皇帝的优容赏赐,也传递出儒家伦理所推崇的谦让之道。刘欣成功地和平处理了王氏家族势力。
而且,空出来的大司马职位,刘欣也并没有给外戚担任,而是让自己的老师师丹担任。
王莽当了不到一年大司马就被罢免,没有人知道他此时在想什么,是心有不甘,是坦然平静地接受,还是准备东山再起?这些都有可能,但考虑到当时刘欣正富于春秋,且傅、丁两家不乏男性;而王政君六十四岁,已是超长寿命,所以王莽最可能的心理是坦然接受这一命运,回到砥砺名节、激扬声誉的道路上,并争取在朝廷中担任个其他职务就心满意足了。
15.王莽被逐出长安
昔年汉宣帝厚葬霍光后,就逐渐剥夺霍氏家族的权力,最终将其族灭。这大概给了刘欣不少启示。
仅仅在王莽等人增加封邑一个多月后,司隶解光突然上奏弹劾曲阳侯王根和成都侯王况!措辞非常严厉,把王氏家族前番的种种不法之事都翻了出来。细看这份奏折,贪污敛财是一方面,但最主要的是僭越。
宅邸的装饰僭越,前面汉成帝微服私访时曾被气得不轻的“赤墀青琐”再次被提及;排场的规格僭越,王根让自己的家奴穿战甲持弓弩,陈列如军人;权力的范围僭越,王氏家族把近亲故吏送到禁省担任尚书,欺上瞒下,垄断皇帝视听,还违禁交接诸侯,败坏国家制度;私生活上也僭越,王根公然把皇宫的女乐官娶到自家唱歌跳舞,王况更大胆,聘娶掖庭的贵人也就是先帝的嫔妃为妻。
解光是谁?
解光是一个小人物。他得以史书留名,要从“司隶”这一官职说起。司隶校尉是《周礼》上记载的官职名称,掌管监察巡察。汉朝时,汉武帝第一次设立,手下还有兵,因此称“司隶校尉”算是实至名归 14 。后来渐渐不再掌兵,成为专门的监察官员,至汉成帝时被撤销。
有趣的是,刘欣即位后在官僚机构上做的第一个调整,就是恢复这个职务,将其定为大司空也就是原来的御史大夫手下的监察官,秩比二千石。因为不再掌兵,所以改名为“司隶”,当然有时候大家还是俗称“司隶校尉” 15 。
刘欣设置这一新职位是有意图的,解光因为“明经、通灾异 ”为其所注意,被任命为首任司隶。所以,解光的劾奏基本可以认定是刘欣的授意。王莽名誉极好,已经荣休,王政君和王莽对这份不涉及自己的奏折想必不敢有意见;而王氏家族的其他人就不得不被“拉清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