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消 第51节
万俟重将她抱回卧房安睡。
第46章 素未谋面的二哥
翌日天色微明,晨雾弥漫。
空无一人的长宁街道上已停着辆马车,侍卫在车前等候着。
片许后,衣着金贵的男人上车,侍卫流金在旁低声道:“太子殿下,齐王好像去了趟幽州。”
太子身形微顿,搭在车框的手指轻叩。
则转而问道:“本宫找的人呢?”
流金躬了躬身,神色为难。
太子收回视线,行止利落地入了马车,织锦帘子落下时传出话语:“去查查。”
侍卫流金应声:“是。”
之前选秀未成,太子遇刺,齐王府连同萧淑妃因谢家秀女的息事数日。人是萧家推举的,为了保全推了个征选官出来顶罪。
马车徐徐离去,晨时薄雾浅浅被朝阳消融,天光清明起来。
-
盛夏酷热,夜里也热。
整整一晚容珞都被太子搂得身热,偏她挪出来,但男人总能想方设法地拉她回身边。
待到清晨太子离开,醒来的容珞浑身都汗乎乎的,一早屋里便唤了水擦身。
虽然寒冬的时候,贴着太子很暖和,但是暑夏就会很燥热,偏偏这个男人非要近身搂她。
等到擦净汗意,容珞感到清凉许多,梳妆时瞧着逐渐照映庭院的朝阳,想着什么时候等下一场雨,凉爽些。
在容珞盼着落雨的这段时日里,被接回了李府住着,落霞居是小院,大婚之时作为准太子妃应从李府正门被接出去。
此前李府遭事时,门可罗雀,各家回避,而今府上钦定了个太子妃,以往有点关系的人家都拜帖过来恭贺。
尚服宫的女官来过一趟为容珞丈量尺寸,绣制嫁衣和翟服、各式常服。
此前曾以长公主的身份筹备过这些,常服还好说,嫁衣等就得重新改制了。
容珞待稼这一个月里,叔父李棹总早出晚归的,不知忙着什么,时常见不着人。
前些日子,容珞问太子请了梁太医来看李夫人的病,院子里常通风透气,夫人近日来身子好了多少。
这日看望在李夫人时,难得见到李棹在旁,他忽然提道:“趁着事事好转,六月十九观音诞去京郊的灵云寺祈拜一番吧。”
屋内静了静。
观音诞灵云寺,到时想来是热闹的。
只是李棹是个不信神佛的人,提及这个有些意外。
李夫人搭话道:“之前儿媳去灵云寺为李家求过化吉签,如今峰回路转,想来寺里还是灵验的,让儿媳和县主同往吧。”
看向李棹,他神色平和。
想来是为了给李夫人求个平安康健。
正好容珞不愿一直闷在府里,等到入了东宫,她成为太子妃,出行不如现在这般容易。
她曾想过宫外清闲自在的日子,但好像她此生要和清闲无缘了,她想和太子成为夫妻,但却没准备如何好当一个太子妃。
越临近婚期,她便越紧张起来。
去灵云寺散散心也好,于是便答应了下来。
容珞回到暮秋斋,总想太子殿下陪她去灵云寺走走,到时想来人会很多,他贵为储君又怎能随她轻易出入庙会。
待嫁期间与太子私下相见,若被人认出来,恐是要被谏官谏言的。想想太子的冷颜,这种事他不会依她的吧。
算罢,还是随卫娘子一行吧。
待到隔日,容珞让贺熹备了车马,带着贴身丫鬟,整理行物出了京师城。
-
京郊灵云寺,位置坐落得高。
马车一路行来都熙熙攘攘的,趁着观音诞来祈福的百姓。
叔父李棹不信神佛,但卫氏尤为相信,拿着上次求的佛牌祷告。
她对容珞说:“听闻观音诞求子很灵验,姑娘试试,早日得皇嗣,位置才坐得稳固。”
容珞听言一端,不自然地别开目光,去看外面景色,脑子里想到的却是和太子的亲热。
自幼在太后身旁,她看惯了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对祈福求神之事皆不太信。
求子跟神仙有什么关系,她要嫁的人又不是神仙。
马车到达灵云寺前,寺门不如京城内的金台寺宽阔大气,但
进进出出许多人,买卖香火的不在少数。
走到佛殿前,
隔着远远便瞧见佛殿内有熟悉的人。
青衫华服的齐王殿下,在他身旁还有一位女子,跟着两个小厮。
听闻因选秀未成,齐王的婚事未定下,近来宫里除了太子殿下的婚事,便是在筹备为他挑选王妃。
容珞正犹疑时,齐王回眸瞥见了她,目光直直地望过来,毫不避讳。
自上次于长宁街被太子接走,她便与他再无见面,定下婚旨后,落霞居被护卫守着,齐王更不可能像之前那般来寻她。
既然已相互得见,容珞便不再犹疑,走进佛殿祈福,倒是身旁的卫氏顿了顿。
齐王旁边的女子正在拜佛,似乎察觉了他神色异样,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
容珞已至殿内,满殿的香纸气息,佛前的和尚正在为施主摇签,声响嗒嗒。
“小…”
齐王开口,却又改口:“丽安县主,许久不见。”
如今她成了准太子妃,小姑姑喊不得,再往后便得她一声皇嫂。
未曾想那份婚旨来得那么快,他满心妒嫉,父皇只会偏爱太子,把容珞给了她。
容珞福了下身:“齐王殿下也会来祈福敬佛呐。”
齐王蹙下眉头,身侧的女子往他身后躲,暗自端量来人的模样,是她非要来,他本就因此烦躁她。
容珞亦不禁将目光投向那女子,荼白色的衣裙,身量与她差不多,颜容如玉,婷婷玉立,眉眼间带着一抹温婉。
她记得齐王有位伴其两年的妾侍,随他从漠北到京城,至今未离身。
容珞并不关心齐王的私事,自也想不起来他身边的妾侍叫什么,“这位是……?”
齐王见容珞看向身后的苏妤,便与她拉开些距离,端视容珞片刻,开口道:“我那妾侍妤娘。”
却没从她眉眼里看出一丝别样的情绪,甚不在意,视若平常,他只不是无谓的试探。
苏妤看向齐王的神色,黯了眸。
上前行礼:“妾身苏妤见过县主。”
容珞道:“苏妤,挺好听的名字。”
曾有人说这位妾侍与她有些相像,但在她看来,并无相像之处。
容珞还未与她多说几句,齐王便道了告辞,气氛微微尴尬,苏妤则低了低眸,紧随男人的身影离开。
-
齐王走后未有多久,佛殿外下起大雨来,雷声阵阵,夏季的雨总是如此,突如其来,雨大如豆,冲刷着台阶下的青石地面。
容珞为李夫人求了康健签,同时默默在心底给她和太子祈愿平安,和照莹一起站在佛殿门前等雨停。
卫氏拜完佛走到她身边来,只道这雨来得突然,让人没有准备,来往上香的香客都淋得湿透。
容珞数日前盼着下雨,能凉爽些,偏偏在她来灵云寺这日,下这么大的雨。
这一等,便等了良久。
寺内的香客逐渐减少,和尚在敲着木鱼,雨势都不见停。
照莹在檐下伸手触雨水:“这要下到什么时候去了,”
寺内住持上前来请二人去后院的禅房歇息,还备有茶水和斋饭供她们解饥渴。
那住持是个年长的和尚,远近闻名的仁善,见这雨着实下得厉害便没有推辞。
寺内的庭院十分静雅,常有香客来灵云寺留宿,排解郁闷,听引路的小和尚说:“正住着三位施主。”
容珞若有所思,忽道:“方才在佛殿里的齐王殿下,可是也暂住在寺内?”
小和尚却是道:“小僧不知。”
容珞知他是无权告知她们,并未多问。
来到禅房,陈设简朴素雅,散着一缕淡淡幽香,让人触觉不到的幽香。
一位白衣和尚正在诵经,容珞疑惑为何带她们来有人的禅房,卫氏开口:“莫扰了师父静修,还是换一间禅房吧。”
引路小和尚未言,示意二人入门,像是故意带她来见他。
容珞犹疑片刻,看向禅座蒲团上的白衣和尚,不知为何,她走进了禅房。
照莹唤了唤:“主子……”
她紧跟在容珞身后。
临近后看清和尚的长相,他是带发修行,年纪三十几岁的样子,面容明朗隽气。
他持着鱼椎的那只手好似受过烧伤,皱巴可怖的皮肤蔓延进僧衣里。
见容珞进来,他神态自若地放下鱼椎道:“容珞姑娘请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