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新一辈 第101节

  那时候,他在学校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同学们没有心思学习。而他在一毕业就可能会去下乡的情况下,依旧在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凭的就是对学习的热爱,对于上大学的渴望。
  那时候,政策不明朗,便是秦志远和崔胜芳都不知道将来会如何,但秦今朝坚信,总有一天,大学会重启高考,招收大学生,他存着时刻准备着的心态。
  常师兄趁机教育儿子:“你们现在上学啥条件,你秦叔叔上学时啥条件?你们一定要惜福,珍惜学习机会,高考、上大学的机会!”
  说得两个孩子正襟危坐,不停地点头。
  秦今朝等常师兄教育完了孩子,才又开口,说:“两孩子聪明、好学,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常师嫂哈哈笑着说:“承你吉言,将来就靠你们这些当叔叔的提拔了。”
  秦今朝点点头,说:“为国家培养下一代的栋梁之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儿。”
  几人又聊了几句,常师兄便提起了秦今朝之前提过的,和交通运输局合作盖家属楼的事儿。
  从坐上桌,几人的话题就围绕着两个孩子进行,秦今朝一直没有机会提这事儿,听常师兄提了,他立刻便说:“交通运输局有意筹建第二批住宅楼,他们有地,就是资金方面有些困难,很愿意跟化工局合作。”他说着,就将写着自己那位同学地址、电话的纸条给了常师兄,说:“这位是我在党校的同学,你们两个单位抽时间见一见,具体详细谈一下合作细节。”
  常师兄连连感谢,将纸条收好。
  一餐饭吃完,宾主尽欢。
  第94章
  隔天, 秦今朝回到海州市,因快到下班时间,就直接回了生活区。
  隔着窗子望向厂区, 到处干净整洁, 秩序井然, 有种蓬勃的生气。墙上花花绿绿的标语,写着振奋人心的话语,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
  秦今朝嘴边含笑, 回到了家里,而后洗手作羹汤, 准备给几天不见的妻子好好做些好吃的,也不知道自己没在这几天,她有没有好好吃饭。
  瞧着家里头冷锅冷灶的样子,就知道自己不在这几天, 她肯定顿顿吃食堂。
  颜丹霞下班回来, 一看见轿车在自家门口停着,立刻高兴往屋里头跑, 一进屋就闻到满鼻香气,便在厨房里看见了几日不见的丈夫。
  “你怎么回来了?昨天打电话时怎么不和我说一声?”颜丹霞从后背抱住他, 高兴又嗔怪地说。
  秦今朝满脸都是笑,只觉得后背又软又暖又香,驮着颜丹霞的身体轻轻晃着,说:“想给你一个惊喜。”
  确实挺惊喜的,颜丹霞很快从他身上站起,探身往锅里头看, “炖的什么, 好香啊!”
  秦今朝笑着掀开锅, 用筷子从里面夹出一块牛肉来,吹了吹,送进颜丹霞嘴巴里,说:“从宝安市回来的路上,正碰上有人在卖新鲜牛肉,就买了一块回来给你补补。好不好吃?”
  颜丹霞欢快地咀嚼着,不停地点头,说:“太好吃了!”
  说话间,饭菜都做好了,两人拾掇桌子,盛饭、吃饭。
  不知道是饭菜太好吃,还是终于看见了想念的人,以至于胃口大开,两人都吃撑着了,秦今朝便找出之前工人送过来的山楂,洗干净后,将籽去掉,放在锅里熬煮,熬出粘稠的汁水,倒出来,放上白糖,便是很好的健胃消食糖水,两人一人一杯,挨靠在一起,有一搭没一搭地喝。
  颜丹霞犹豫了下,开口说:“我听说,现在厂里关于你的闲话不少,对开办双氧水厂的事情,说什么的都有。”
  颜丹霞是从刘艳娟那里听说的。
  刘艳娟让她捎不要票的出口转内销布料回来,颜丹霞专门跑了一趟,帮她精挑细选地挑选了三块市面上很少见到的布料。
  刘艳娟让颜丹霞给捎布料,并且放出豪言,让可着她两个月的工资买,可电话才打完,就听说了厂里新年要发布料当福利的消息,她立时心里头一“咯噔”,想要再给颜丹霞打了电话,让她少买两块就行,可又觉得本来就是求人帮忙的事儿,一会儿一个主意的,太招人烦气了。
  虽然她嘴上不承认,但内心里却非常清楚,颜丹霞已经不再是可以随意指使的同宿舍小姐妹了,而是厂里唯一一位七级钳工,还是副厂长夫人,自己跟她的感情也在逐渐变化着,不知不觉间就多了些忌惮与隔阂。
  颜丹霞愿意跟自己如之前那般的往来,自己却不能不注意分寸。
  要不是自己太想买那些不用票的出口转内销的漂亮布料,也不会求颜丹霞帮这个忙。
  刘艳娟想来想去,便忍着没再给颜丹霞打电话,心里头却不停地祈祷着,希望颜丹霞别听自己的,少买两件就行。
  等见到颜丹霞,得知她只给自己买了三块布料时,不由得心里头狂喜,恨不能大喊一声“万岁”,看见那三块布料,更是惊喜不已。
  心中顿觉颜丹霞就是自己的知己,然后脑子一热,就将最近厂里人在背后议论秦今朝的话跟颜丹霞讲了。
  颜丹霞本来就和其他人少有私下往来,而且,以她和秦今朝的关系,别人说秦今朝坏话,也说不到她耳朵边来,是以,她还是第一次知道这些事儿。
  听到后,心里头发闷,觉得委屈,觉得难受,要是别人背后说她,她可以泰然处之,不往心里去,就当没听见,可放在秦今朝身上却不行。
  没人比她更明白秦今朝准备建设双氧水厂的初衷是什么,为了这个厂子,费了多少心力,又搭上多少人情关系,可这些受益者,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说出些或者唱衰,或者看好戏的话语来,真是让人寒心!
  秦今朝轻啜了一口山楂水,笑着问:“生气了?”
  颜丹霞靠着他的肩膀,轻点了下头,说:“生气,觉得他们都没良心!”
  别的不说,自从秦今朝来了之后,大家伙的福利就比以前高了不少,光棍们纷纷组成家庭,住上楼房,每天早晚上下班高峰期,隔十分钟就有一辆公交车准时准点儿的来……
  这都是秦今朝一力促成的啊!
  秦今朝将自己的水杯和颜丹霞的水杯都放到桌子上,而后将她搂进自己怀里,轻轻摩擦着她的头发,说:“咱没必要生气。任谁这一辈子,不被人背后说嘴?即便是伟人,都不能避免。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无愧于心就好了,时间会证明一切的。”
  颜丹霞蹭蹭他的肩膀,这些道理她也明白,只是心里头还是觉得不舒服,替自家丈夫难受。
  秦今朝嘴角嗪上笑容,抚摸颜丹霞的手越加温柔,说:“每个人所站高度不一样,所处位置不一样,思想境界不一样,感受也就不一样。咱们不能奢求工人们统筹全局,为海州厂,为将来去做考虑。他们很多人,都只看眼前利益,也不能说是错的。”
  他嘿嘿笑了两声,声调有些跳跃,说:“如果每个人都如同我这般高瞻远瞩,岂能显出我的能力来?”
  颜丹霞被他这句话逗得笑了起来,刚刚有些憋闷的心瞬间好了许多。
  秦今朝见她终于笑了,心中也是一松。
  他抱着颜丹霞坐到自己腿上,和她面对面,捧着她的脸庞,说:“我不会因为职工们的背后议论而难过,却会因为你难受而难受,你明白吗?”
  颜丹霞微微点头,朝他笑,“我明白。”
  她心中的难受、委屈、憋闷一扫而空,心中暖暖的,很舒服,
  秦今朝将她搂进怀里,两颗心紧紧贴在一起。
  感受着对方心脏有些快的心跳声,安宁、幸福萦绕在宽敞的房间里。
  弯弯的月儿挂在天空上,同一片天空下,有人欢笑,就有人忧愁。
  家属院新盖的楼房,二楼靠右的单元里,在发生着一场争吵。
  第95章
  这是劳务处马良的家。是两室一厅, 六十平米的房间,住了一家四口,屋里有厨房, 有厕所, 居住环境很宽敞。
  马良的档案关系, 一半在劳务处,一半在归于车间,是干部待遇, 就是负责发放车间工人的工资、劳保,在车间和办公楼之间当一个传递往来的角色, 工作极为琐碎,他自己说自己就是个碎催。
  这些年来,颇有些怀才不遇之感,没少说抱怨话。
  “我看那个秦今朝, 是要把海州厂这点家底都败光!”马良吸溜一口, 将酒盅里面的白酒喝干,朝着已经吃完饭, 在一边忙碌的妻子抱怨说。
  妻子瞪他一眼,撵着自家两个刚放下饭碗的孩子回屋去写作业, 等两个孩子进屋去,她才朝着丈夫横眉立目,说:“刚喝了二两马尿,又开始胡说!”
  马良不服气,朝着妻子瞪眼睛,说:“我哪儿是胡说, 他从银行借了200万, 200万啊, 我几辈子都赚不到这么多钱!以后海州厂就得勒紧裤腰带还贷款了,大家伙的福利都得削减,你说这不是败家是啥?人家秦今朝人脉广,认识的大人物那么多,据说家里也有背景,到时候见贷款还不上了,自己一拍屁股走人了,还不是给海州厂留下一大屁股饥荒!”
  马良的妻子赵桂莲在备品库工作,是何嫚的副手,两人关系很好。能成为好姐妹,自然就是一路上,性格有相似之处,想法也都一致。
  她跟丈夫马良不一样,是秦今朝这位厂长的坚强拥护者。就为这,不知道跟他发生了多少次争吵。
  马良这人,满嘴的抱怨话,平等地看不上每一位领导,大领导小领导他都不放在眼里,恨不能他们都下台,让自己上去才好。
  以前,赵桂莲都不在意,由着他去说,她知道自家丈夫志大才疏,这么着说说抱怨话,过过嘴瘾,心里头能好受些。
  可马良这人,居然又开始讲究起秦今朝来,这就让赵桂莲难以忍受了。两人因此吵了两次架,马良吵不过自家媳妇,又被媳妇警告着,就不敢在她面前说秦今朝的坏话了,今天高兴,喝了点酒,却又没忍住。
  赵桂莲走过去一把夺过丈夫手里头的酒杯,说:“可别拿你和秦厂长比,人家出面,能从银行借出来二百万,你有吗?双氧水厂还没开起来,你就料定还不起贷款了?你可真能,你这么能断,咋不去大桥底下给人算命去!”
  酒杯被抢,马良面子上过不去,又被媳妇言语一激,顿时火气就直往脑门子上冒,但他瞧着媳妇一脸生气的样子,火气顿时被浇灭不少,说:“我才不去跟银行借贷款,有这二百万,我发给职工不好吗!还办啥双氧水厂?”
  赵桂莲冷笑,说:“要是你这样的当了厂领导,海州厂早就散摊子了!我说你这人,就是不讲良心,咱们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都是谁的功劳?人都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我看你是上了房就抽梯子!”
  马良一听这话,有些气虚,但还是梗着脖子说:“我能住上这房子是因为我运气好,抽签抽到了!”
  赵桂莲:“要没有秦厂长批钱,办手续盖好这些楼房,你运气好顶个屁用!”
  马良平时在外面也算是挺能白话的,但在赵桂莲面前就总是气虚,虽然装出个怀才不遇的样子,但真是的自己几斤几两,他心里头清楚,赵桂莲也清楚,有些牛,能跟外人吹,在最熟悉他的人面前,却是吹不起来的。
  马良哑口,半天才回了一句,说:“就算他之前做的都是好事,可办双氧水厂,我觉得就是瞎折腾!”
  赵桂莲白他一眼,说:“秦今朝之前给海州厂做了那么多的好事,就因为跟银行借了二百万的贷款,有可能因此少发些给大家伙的福利,你们这些人就背后说他坏话?”
  马良:“这事儿还小吗?那个什么双氧水厂能不能办起来,办起来之后咋样还不好说,可福利却是实打实的,给发得少了,大家能不说他坏话吗?”
  赵桂莲:“那我问你,秦厂长来之前,大家伙一年发多少福利,他来了之后,一年又发多少福利?”
  马良再一次哑口,说:“是,我也知道,秦今朝来了之后,大家伙的日子好过了许多,福利也发得更多了,所以我说啊,现在的日子这么好,何必要折腾呢,又是借贷款,又是办双氧水厂的,受累不讨好!”
  赵桂莲听得心里头这个气啊,却也知道,马良的想法正是海州厂很多职工的想法,她缓了缓气说:“秦厂长要是和你们的想法一样,海州厂混不了几年就得关张!”
  她这个级别,很少能了解到关于厂里的大方向、规划性的东西,何嫚有林玉峰这个当车间主任的丈夫,了解的更多些,她从何嫚那里知道了不少,但也是一知半解的,但并不影响她明白秦今朝这是在为海州厂的长远发展做的规划。
  在马良面前,便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俯视态度,教训起马良来,愈加理直气壮。
  “要都是你这样想,老书记还办什么大化厂,守着个小化肥厂过日子就算了!我看你就是小农思想,山猪吃不了细糠!秦厂长办的哪一件事儿不是为着海州厂长远考虑?”
  她掰着手指头,如数家珍般,一一列举秦今朝自从1979年9月份来到海州厂后,给海州厂办的大事儿。
  这些事情都是实打实的,几乎都是靠着秦今朝自己个人能力完成的,便是马良想睁着眼睛说胡说,也无法反驳。
  听着听着,他头垂得越来越低,不细数不知道,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秦今朝竟然办了这么多事儿!联想到以前的海州厂,再想想现在的,他不得不在心里头承认,秦今朝确实了不起!
  “……别的不说,就说海州市纺织厂,在咱们大化厂开起来之前,那可是整个海州县最好的工厂,谁要是能去纺织厂上班,能让人羡慕死!可是现在呢?我听说欠了好几个月的工资没发,还是他们厂的厂长求到咱们厂这里,买了他们积压的纺织品,才有钱给工人发工资的!我琢磨着,要是秦厂长没来咱们厂,做了这么些的个事儿,咱们厂早晚也得跟纺织厂似的!纺织厂这回把工资发了,以后还不定怎么着呢!”
  两人不约而同地想起了海州厂那次因着天然气突然供应不上,差点停工的那次。当时这些信息工人们并不知道,事后,等生产恢复正常后,才听说了原因。
  工人之中,很多人都觉无所谓,认定海州厂不会出事儿,认为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国家不会不管他们这二千来号的工人,有种事不关己的态度。
  可是等到纺织厂出了这次的事情,大家才恍然间有了些感同身受之感,原来堂堂国营大厂也有可能发不出来工资,端上了铁饭碗的职工,也有失去吃饭家伙的风险。
  “要是以后,天然气真的供应不上来了,海州厂还有双氧水工厂,大家还能有口饭吃!咱家孩子以后也能有个班上!”赵桂莲说着,又用手指头点着自家男人,说:“你们这些人,不去夸奖秦厂长也就算了,背后还骂他,你们就是没良心!”
  被媳妇这么骂着,马良倒是也不生气,只是用惊讶的目光看着赵桂莲,问:“你啥时候懂这老些了?”
  第96章
  赵桂莲没少去参加吴兆仙组织的课程, 有文化课程,有技能课程,还有就是单纯的座谈会。
  大家围坐在一起, 每人面前都放着茶水、花生、瓜子、糖块之类的吃食, 有厂里的, 或者外聘的一些妇女干部跟大家讲话,不是照本宣科那种,而是跟日常聊天似的, 每期一个主题,聊聊自己针对于这个主题的看法、想法什么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