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新一辈 第100节
秦今朝笑了下,说:“温馨、干净”,然后又夸奖了房间的布置,夸得常师兄妻子眉眼都是笑,说:“还是秦厂长有眼光,不像你师兄,觉得我弄这些纯粹是闲的,白占地方。”
秦今朝的夸奖,可不是空口白牙,房间布置得确实不错,小小的空间里,分区明确、装饰淡雅,还养着花草,在冬日里开出艳丽的花朵来。
常师兄插嘴,说:“可不是占地方,家里总共才多大,咱们要是也能住上百平米的楼房,我随便你怎么摆弄!”
嫂子不高兴了,不过顾忌着秦今朝在,只开玩笑似的跟他说:“听他说的,跟谁不想住大房子似的,就这房子,还是我们单位分的呢,在这栋筒子楼里,已经算是最大的了,要不是我跟老常的级别都还行,还分不上呢。”
常师兄一个副局级的干部,他媳妇也是处长级别的干部,也只分了套四十平米的筒子楼,由此看来,宝安市城里的住房情况确实很紧张。
常师兄夫人从食堂里带回了一盒盒现成的饭菜,摆放在折叠餐桌上。常师兄解释说:“我和你嫂子我俩手艺都不行,你嫂子他们单位的小炒还行,就让她抄了几个菜带回来。”
常师兄夫人笑呵呵地说:“刚刚我猜着你们快要回来了,就隔着热水,加热了一回,这会儿吃着正好,咱们赶紧上桌。招待不周啊,秦厂长,别见外。”
这明显为了招待他,提前准备的,这怎么可能是招待不周?秦今朝连忙道谢,坐到餐桌上,说:“嫂子别跟我见外,叫我小秦或者今朝就行。”
不大一会儿,上初中的小儿子回来,秦今朝给了十块钱的见面礼,孩子高兴得不行,一劲儿跟他道谢。
常师兄说:“这是我小儿子,老大在上高中,中午不回来吃,说是浪费时间。我老大梦想是跟我一样,考化工大学,这小子成绩不错,考上化工大学应该有戏。我也支持他考,他爸我怎么说也是化工系统的,不过我当个副局长顶天了,将来恐怕还得靠你们这些师叔帮帮忙。”
常师兄两口子能痛快地答应帮忙,一是看着老师祝焕之的面子,二是想和秦今朝结个善缘。秦今朝才二十多岁,就坐上了海州厂副厂长的位置,又在这个岗位上干得风生水起,将来前途不可限量,跟他交好,卖个人情,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秦今朝忙说:“自家侄子,有需要帮忙的,我肯定义不容辞。”
一听这话,常师兄夫妻两个都笑了,对秦今朝的态度又热情了几分。
因为下午还有事儿,三人都没有喝酒,只是喝了些汽水饮料。常师兄夫人给秦今朝介绍了赵北省人行总行几位领导的情况,介绍了内部的一些规则还有信息,比如,直接找闵副行长办这事儿就行,他能直接拍板,再比如,人行目前有足够的资金储备,一次性借贷200万问题不大,再比如,国家目前有对信贷的宽松政策,按照不同的贷款政策算,里外里可以差出来0.03个百分点,但换算成利息,就是比不小的数字了……
这些信息,都是外部人员所不能了解到的,秦今朝再一次感慨自己来找常师兄的做法是正确的,有了她的指点,自己少走很多弯路。
第二天上午,秦今朝就见到了赵北省人行,分管信贷业务的闵行长。
在会议室里,谈了两个多小时,就敲定好了信贷业务,之后,留下两名财务人员在人行办理后续手续,通讯员小赵跟在秦今朝身后先行离开了人行。
路上,小赵不停地瞄着秦今朝的脸,欲言又止,而后终于忍不住了,问道:“厂长,之前你说,这次谈判可能会很困难,可我看你今天,跟那位闵行长也没怎么谈,他怎么就答应了呢?”
是不是私下里给这位闵行长送礼了?小赵强行咽下了这句话,没有说出来。
秦今朝笑了笑,说:“因为我跟他谈的每一句话,都在表示我对于赵北省人行目前状况的了解。如果咱们不了解人行目前的情况,他可以随便选个诸如存款不丰、上面有政策不允许等作为借口来搪塞咱们,可在我们非常了解人行状况之下,还要为难咱们,就是明晃晃的结仇了。闵行长并不想无端树敌。”
其实说白了,还是闵行长不想因为公事,而和他秦今朝结仇。这次借贷的事儿是秦今朝全权主导的,他把自己和海州厂绑定在了一起,为难海州厂,就是为难秦今朝本人。
在整个赵北省的行政系统中,谁不知道这位三十岁不到的正处级干部?
能做到行长级别的人物,在人情世故上都太老道了,明白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道理。
再说了,风水轮流转,山水有相逢,焉知以后他没有求到秦今朝,求到海州厂的时候呢。
正是因为从常师嫂那里了解到了闵行长的性格,生平,他才采用了这样的策略,果然有效。
小赵回想着秦厂长刚刚在人行里的一言一语,这会儿才觉,原来每句都是大有深意,他不由得愈加佩服,而后心里头生出感慨,觉得自己真是太差劲了。
本来,秦厂长从厂办秘书处那么多的秘书中选择了自己,他高兴得好几晚都没有睡着。他看出来,最近这段时间小涂秘书都在单独行动,没跟在秦厂长,他觉得小涂应该要被放出来做其他工作了,那秘书的职务就空缺了。
不光他看出来了,秘书处的其他人也都看出来了,大家都牟着劲儿想要争一下这个位置,明面上一团和气,但私下里都在想办法拼命向秦厂长展示着自己的优势。
这次秦厂长选中了自己,就代表着自己距离那个位置又近了一步。他提前跟小涂秘书请教了很多秦厂长的习惯、爱好等等,小涂对他倾囊相授,且夸奖了他一番,他自我感觉挺好的,可没想到,跟着秦厂长上了一次谈判桌,就露怯了。
他自问智商不差,也很聪明,怎么就居然没听出秦厂长这话语间的深意呢。一时之间,他大受打击。
秦今朝笑着说:“没什么可沮丧的,以后多学习、多思考,会有进步的。”
秦厂长本就跟他的年龄差不多,相处的时候也很和气,很少摆出领导的架势,但此时此刻,小赵才深刻了解到了自己和厂长之间的差距,为啥人家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副厂长,而自己还只是个通讯员。
第93章
小赵是秘书处, 写公文、稿子水平最高,以前沙厂长在时,郭亮这方面的能力欠缺, 很多稿子都是指定他来写。他想, 要是沙厂长不调走, 自己是最有机会接替郭亮,成为下一任秘书的。
在他眼中,郭亮这个厂长秘书, 除了给沙厂长拎包、拍马屁外,可以说是一无是处。他总是畅享着, 如果自己处于郭亮那个位置,会如何如何,越想,就越觉自己是怀才不遇, 欠缺机会。
而同样, 他对这位年轻的副厂长,也没放在眼里。他认为, 秦厂长的成功,全是沾了家庭背景的光, 虽然不知道秦厂长父母具体是做什么工作的,但他很笃定地认为,自己有他那样的经历,肯定也会非常成功。
这会儿,他才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幼稚、狂妄、可笑,仿佛是井底的青蛙, 只看得见那么一小片天空。
他收敛了脸上的表情, 捂了捂发烫的脸庞, 点头说:“厂长,以后还请多多提点我,我会努力进步的。”
秦今朝笑着点了下头。
他对于秘书的需求并不高,很多事情都喜欢亲力亲为,但秘书这个岗位又是不能缺少的,可以帮着办理很多自己不方便出面的事儿。
小涂这个秘书当得很称职,自己叮嘱的没叮嘱的,他都能做得很好。一直待在身边亲自教导着,逐渐改掉了有些浮躁的性子,做事也认真负责起来,已经可以出去独当一面,秦今朝便不再将他绑在身边,给他往上发展的机会。
小涂走了,便要考虑下一任秘书的人选。对秘书处这几位通讯员,秦今朝都稍有了解,但都了解不深,看到的都是些表面的东西,比如这位小赵,有些才华,却为人傲气,在厂办秘书处,人缘很不好。
当然,像小涂这样,在海州厂混得如鱼得水的少,他有先天条件在。而且,秘书处,几乎是厂里人际关系最复杂的部门之一,每个人和每个人之间都是竞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除非没有一点争抢、上进之心,否则,人缘不好才是正常的。
秦今朝是愿意给给予每个人机会的。
不过,通过今天小赵的表现来看,他不合适做领导秘书。
他为人死板,欠缺灵活性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而且,不太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喜怒哀乐都表现在脸上,轻易就让人看出心中所想,还是更适合搞文字性的工作。
秦今朝:“我等下有些私事要办,你不用陪着我,是回宾馆还是去哪里?”
秦今朝没用专职司机,以前是小涂兼任,这次小涂没跟来,是他自己开的车。
小赵想了想,说:“我想去宝安市中心的百货商店逛逛。”
秦今朝点头,将他放在附近的公交车站,自己开车奔着市公交运输公司而去。
上次因着公交车的事情,欠了自己这位同学的人情,这次来宝安市,怎么说也得见见他,亲自道声谢,请他吃顿饭,再顺便说说给公交运输公司和化工局牵线搭桥的事儿。
再次见到常师兄一家,是在两天后的宴宾饭店,这是宝安市最有名的国营饭店,秦今朝设宴,专门请他们一家吃饭。
这次来宝安市的任务算是圆满完成,秦今朝让两名财务还有小赵先海州市。
为了方便起见,赵北省人行总行会将贷款划拨到海州市人行,海州厂和海州市人行还有一系列的手续要走,之后会分批将贷款取走。
双氧水项目筹划小组的工作就可以正式展开了。
秦今朝留下来,是为了还这段时间欠下的人情,包括公交运输公司那位同学的,还有宝安市双氧水厂厂长的。
按理说,海州厂即将成立双氧水厂,和宝安市的双氧水厂会形成竞争关系,但就如同海州厂尽力帮助豫东油田的二十吨合成氨项目一样,宝安市双氧水厂也给与了海州厂非常大的支持,几乎可以说倾囊相授。
两者都是国有企业,即便是生产的同类型的产品,也是各有各的市场,各有各的销路,不会彼此抢生意,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宝安市双氧水厂领导跟秦今朝有私交。
这次来宝安市一趟,秦今朝专程见了他,两人一起吃了饭,一块聊了很久。
这是位安于现状的领导,坚信自家厂子这种“三管”,也就是国家管原材料,管销售,管定价的模式不会改变,自己身为厂领导,就是个“看大门”的,不需要动什么脑子,只需要按照国家要求去做就好了。管他外面政策、社会风气怎么改变,也不会波及到宝安市双氧水厂这样的工厂,工人们按部就班工作,每月拿着固定工资,旱涝保收,小日子就挺圆满了。
不过,他对于秦今朝这种敢想、敢干的作风也是挺佩服的,用他的话说就是“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有你这样的,就得有我这样的。要是大家都和你一样,全闹腾着要改革,国家还不乱了套?要都跟我一样似的,就图个安稳日子,咱们国家改革就只是一句空话。所以啊,我和你之间,无所谓谁对谁不对,就是性格不同罢了。”
他这么说了,秦今朝便点头表示同意,他跟这位厂长只想论私人交情,并不想争论工作方向上的对或者错,于是就引着他聊工作之外的话题。
秦今朝绝对是个很好的聊天对象,不管对方聊什么话题,他都能跟得上。当天,这位厂长喝个酩酊大醉,秦今朝将他送回家,他还不停地拉着秦今朝的手,说自己好久没这么痛快的跟人聊天了,不舍得和他分开。
搞得厂长家人一劲儿地跟秦今朝道歉。
明天秦今朝就回海州市了,在宝安市停留的最后一晚,他用来招待常师兄一家。点了一桌子宴宾饭店的招牌菜,看着一道道菜上来,常师兄夫人极为不好意思,说:“怎么点这么多菜,太破费了,咱们总共就五个人吃,吃不了这么多的!”
秦今朝笑,说:“尽量吃,吃不完的话,嫂子你打包带回去。”
常师兄上高中的大儿子也过来了,跟秦今朝见过面,收了秦今朝给的十块钱见面礼后,就跟弟弟坐在一起,目光一会儿瞥向秦今朝,一会儿瞥向桌子上的菜。
上初中的小儿子之前见过秦今朝了,对他的好奇心没有哥哥那么强,桌子上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对他更有吸引力。
常师兄两口子又说了两句客气话,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秦今朝见已经上了四个菜了,便拿起筷子,示意大家开吃。等大家都动了筷子,随便聊了几句饭菜的味道后,秦今朝便端起酒杯,站起来,说:“师兄,嫂子,我敬你们一杯。”
常师兄和常师嫂连忙放下筷子,也端起酒杯站起来。
常师兄虽然还不到五十岁,但已经有了高血压的毛病,平时很注意身体,滴酒不沾,秦今朝在外面一向有个不能喝酒的名声,所以这次的宴席,大家就统一喝的是汽酒。
秦今朝说:“这次的事情,多亏了嫂子,我代表我自己,还有海州厂敬你们!”说着,扬起酒杯一饮而尽。
常师嫂忙说:“可别这么说,我就是说了点我知道的事情而已。”
秦今朝摇摇头,说:“可是嫂子您要承担的风险却很大。”
他是常师嫂引荐过来的,知道那么多厂里的事情,闵副行长不用想,都知道这些信息是谁泄露给他的。虽然秦今朝在跟闵行长沟通之中,数次暗示过自己有很多消息来源渠道,也无法撇清常师嫂的关系。
这事儿说大也大,是“吃里扒外”,是泄露人行内部信息的行为,虽然这些信息并不涉及到人行机密,但确实有可指摘的地方。
秦今朝是担心闵副行长因此而对常师嫂产生不满,从而影响她的前途,尽管在跟闵行长沟通之前,他就将自己的计划跟常师嫂说了,且取得了她的理解和同意。
常嫂子摇摇头,不在意地说:“我们单位,跟我同级别的,不是某某人的儿子,就是某某人的儿媳妇,一个个背景深得很,我这没背景的到这个级别就算是到头了,我本来也没打算着能更进一步。所以,闵副行长是不是对我不满,我不在乎。反正,他也没有权利开除我,我一个在行里干了二十多年,这么大岁数的女同志,他也不好意思给我穿小鞋。”
常嫂子说话的时候,颇有些肆无忌惮,你奈我何的意思。
秦今朝观察了下她的表情,这才笑了,朝着常嫂子举杯,说:“敬你!”
这要是自己的职工,秦今朝大概会有些苦恼,要衡量一番,是不是有改造的价值,如果有,会解决她的顾虑,端正她的思想,可这是别人家的职工,这烦恼就不存在了。
而常嫂子如此这般,也是跟常师兄一起衡量过的,自然知道帮着这样会讲闵行长架起来,让他不得不答应秦今朝的要求,闵行长自然不会将火气往秦今朝身上撒,却又可能迁怒自己,但那又如何?
迁怒不迁怒的,结果都是一个样,闵行长既不能给自己升职,也不能将自己开除,或者坐冷板凳,她无所谓,还不如用这些,换秦今朝一个人情。
这么想着,她将目光落在大儿子身上。大儿子正在埋头啃排骨,面前骨碟上堆着不老少骨头还有虾皮,她看着儿子,目光柔和欣慰。
自己和老常这辈也就这样了,她所做这些,都是希望将来秦今朝能帮一把儿子。
同样都是祝焕之老师的弟子,但老常和秦今朝在老师那里的待遇可是不一样。这位老师在行业内的能量非常大,这些年老常一直努力维系着,才没让这份师徒之情断掉。他能升任副局长,也和有祝焕之这位老师当“靠山”有一定的关系。
秦今朝却不同,老师会主动帮忙,把他当成自家子侄来看待。
有老师的帮忙,再加上他自身的能力,秦今朝未来不可限量。
这次秦今朝找上常师兄,夫妻两个几乎可以说是喜出望外,正愁找不到机会让彼此之间的关系更进一步,这不,机会就来了!
常师嫂咳嗽一声,叫着正在吃东西大儿子的名字,说:“还不敬你师兄一杯?将来你考上化工大学,进入化工行业,就得靠你师兄提携了。”
那孩子也是聪明,赶紧放下手中剥了一半的虾,拿手绢在手上、嘴巴上抹了把,端起果酒杯站起来,还有些腼腆地朝着秦今朝举起来,不大好意思地叫着师兄,说:“请多多关照。”
秦今朝连忙站起来,笑着说:“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国家化工行业的栋梁之才!”说着,喝了一口果酒,然后坐下来,笑着对常师嫂说:“我和常师兄的辈分是不是乱了?”
常师嫂说,“不乱,不乱,各论各的,我们家老大要是真考上化工大学,那也是老常的师弟!”
众人笑了一会儿,秦今朝跟常家老大聊了起来,问他想考什么专业,问他现在的成绩如何。这十六七岁的大小伙子虽然人有些腼腆,但说话的时候却是大大方方的,目光平视着自己,声音还带着少年人的清脆,显得单纯、热情。
从字里行间中,都听得出来他对化工大学的向往和化工专业的热爱。
秦今朝露出笑容来,对常师兄说:“是个好孩子,看见他,倒让我想起我上高中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