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新一辈 第99节

  秦今朝:“同喜同喜!”
  不管是开办双氧水厂,还是跟银行借贷款的计划,颜丹霞都是第一个知道的。
  不管是哪个想法,颜丹霞都非常支持,她从来没想过干不成或者干不好。
  从个人情感上来讲,她非常信任秦今朝,相信她一定可以做好。
  从客观角度来说,他做过详细的市场调研,深入了解了一个行业,知道行业目前现状,确定有巨大的市场空间;知道从无到有建立一个工厂需要经历些什么,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在如此全方位的规划之下,怎么会可能干不好?
  他将跟沈厂长承诺的,如果出现问题,由他全部承担责任的事儿跟颜丹霞说了,问她:“到时候我大概会引咎辞职,背上个挥霍集体资产的骂名,你怕不怕?”
  颜丹霞:“这有什么可怕的,无愧无心就好了,别人说什么就当耳旁风!”
  她想了想,忽然笑了,说:“万一你要是因此辞职,咱们就去干个体,报纸上不是说了吗,粤省那边私营、个体经济发达,咱们可以到那边开个修理铺,我负责修理电器,你就负责往家里拉客人,管后勤,我相信凭着咱俩得能力,很快就能成为万元户!”
  秦今朝笑得不行,盘亘在心中的压力、不安,忽地就烟消云散。
  他虽然自信,虽然知道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但毕竟是如此重要的大事儿,他的内心并没有像他面上表现来的那样平和、淡定,但自家妻子轻描淡写的话语,无所谓的态度感染了他。
  心中忽然就踏实无比,不在患得患失,内心和表面达成一致。
  为了庆祝成功踏出得这步,夫妻两个晚上吃了丰富的一餐饭,吃得撑了,又在床上运动到深夜才累极睡去。
  接下来,秦今朝就开始忙碌着建厂的各项事宜。
  【作者有话说】
  完结倒计时了,请小天使们收藏下《绿茶成长实录》哦,下本开。
  第92章
  在原有的项目筹建小组基础上, 重新组建了双氧水厂筹建项目组,分成设备组、统筹组、会计组,又抽调曾经参与过海州大化厂基建的职工, 新成立工程处, 负责双氧水厂基建工作。由总会计师胡鉴做项目组的组长, 权利下发到各个小组的组长,各司其职。
  秦今朝则专心负责贷款工作。
  安排好厂里的工作后,他准备去赵北省会宝安市出差。目前的银行有人民银行、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和国家银行, 除了人民银行外,其他几家银行都有信贷业务, 借贷条件、利率、额度有所区别。
  二百万的贷款,不知道一家银行是否能够全批下来,不行的话,就得找两到三家银行借贷。
  这种事情, 必须得由他亲自去。
  胡鉴安排了财务处的两名同志带好厂里的各种资质、证件陪同一起前去。秦今朝则带了厂办秘书处的一名男通讯员前去, 小涂是双氧水厂筹备小组的一员,做了设备组的副组长, 肩负着设备采购工作,自然没有办法陪同秦今朝一起出差。
  他心里头有些失落, 又很开心,失落的是自己在秦厂长身边才不到两年的时间,还没待够、学够,开心的是领导开始为自己的以后铺路了,这次既是对自己的历练,也是认可他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如无意外, 双氧水厂筹备小组的这些成员, 都会是厂里的管理层或者是骨干人员。
  在出发之前, 秦今朝接待了白举明局长的来访。
  他此来,带来两个好消息。
  一是已经确认刘福根捡到的那枚印章就是西汉的文物,跟报纸上刊登的川省农民捡到的那枚印章,是同一时代,都是皇帝赐给有功武将的,那么就可以就此判断出之前被损毁的西汉墓群主人的身份。
  二是海州市公安局在讯问王二癞子爸还有他的狐朋狗友后,认为这是一个有组织,成规模、分工明确的,以盗墓、倒卖文物为目的犯罪团伙,目前已经抓捕成员十余名,也发了协查通报,请沪市公安协助抓捕并审讯王二癞子,以其将流窜在沪市的犯罪分子们一网打尽,并追回被他们倒卖的文物。
  “秦厂长,要不是,要不是你……”白举明搞了一辈子文物挖掘和研究工作,一肚子学问,却不太擅长交际,语言有些贫乏,但对于秦今朝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说到公安局说有望追回流失的文物时,眼睛都红了,险些掉下眼泪来,对于秦今朝也是不知道该怎么感激好。
  “赵北日报社的记者,明天要来文物局采访我们,我希望你能够一起参加,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没有你,就没有这件珍贵的文物,也就没有了盗墓贼的线索,你才是最应该被采访的那个!”
  白举明微胖却粗糙的双手紧紧握住秦今朝的,眼神满是真挚。
  秦今朝被他抓得有些疼,忙挣脱了下,说:“白局长,我只是举手之劳,在采访的时候不必提我的名字。”
  他在化工行业受到的关注已经够多了,实在没有必要在文物界也留下姓名,况且,真的只是举手之劳,没有必要得到不相配的赞誉。
  白举明还待要劝,被秦今朝打断,说:“文物贩子们没有被抓起来,这是群亡命之徒,还是不要让他们知道是我断了他们的财路为好。”
  这理由,让白举明哑口无言,想了想,觉得秦今朝说得非常有道理,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秦今朝这是撅了他们的根啊!这么一想,他对秦今朝的感激和愧疚之心的越重了,他忙说:“就公安局梁局长知道这里面的不对之处是你看出来的,其他人都不知道,我会要求他帮你保密的!”
  秦今朝忙向白举明道谢,将他客客气气地送走。
  转天,秦今朝便带人出发去了赵北省省会宝安市。
  在政府招待所落脚,吃了些饭,梳洗一番后,秦今朝交代跟过来的通讯员小赵,还有财务的两名同志,可以自由在宝安市逛一逛,便自己开车奔向了赵北省化工局。
  到门口,给工作人员看了工作证,说了声:“我找常副局长”。
  工作人员笑着说:“是海州化肥厂的秦厂长啊,常副局交代了说你今天要来,要你直接去办公室找他。”说着,走下岗亭,热情地指着正前方的苏式三层红砖小楼,说:“就是那边,你直接上三层,倒数第二间办公室就是了。”
  说着,便手动将大门打开,让他直接将车开进了化工局大院。
  赵北省化学工业局是1978年重新开始恢复局长领导体制,组建党委的。才恢复工作四五年的时间,整个大院还显得有些破旧。上班时间,大院里几乎没有人,直到秦今朝将车在办公楼前停下,进到里面,才感受到人烟气。
  秦今朝直接奔着三楼倒数第二间办公室去,敲敲门,听见里面答了声:“请进。”便推门而入。
  “常师兄。”
  秦今朝笑着,朝办公桌前,正抬头往过看的中年男人笑着说。
  “呀,今朝小师弟,你来了!”
  中年男人忙站起,迎出来。
  这位常师兄是赵北省工业局的副局长,也是祝焕之教授的学生,只是,两人差了将近二十岁,之前,两人在祝焕之教授家里见过。那次祝教授过大寿,这些天南地北的学生们能赶过来的都赶过来了。
  经过了十年的沉寂,大家遭遇不一,有的已经重返工作岗位,有的还在等待平反,但能相聚在一起,就说明大家的情况都好了许多,至少前途是光明的。
  那时候秦今朝还在化工部工作,被祝焕之郑重地介绍给了诸位师兄们,这位常师兄当时只是赵北省工业局的一名处长,也是最近两年升职成为副局长的。
  秦今朝快走两步,被他的大手握住,而后胳膊也被亲昵地拍了一下,“等你一上午了!”
  “抱歉,我先去招待所梳洗了下,要见师兄,怎么也要体面一些才行。”
  常副局长哈哈大笑,说:“怎么住招待所去了,我都跟你嫂子说了,去家里住,家里有地方,都给你收拾好了。”
  秦今朝忙笑着道谢,说:“谢谢嫂子的好意,这次就算了,我这次来是公事儿,还带着其他人,还是住招待所方便些。”
  常副局长:“那行,下次来,一定住家里。”
  秦今朝:“一定。”
  两人寒暄着,坐到房间一边的沙发上,秘书进来给上了茶,两人对面而坐。
  按照惯例,招待客人,是先去喝酒吃饭,然后在酒桌上谈事的,但这位小师弟的事迹常副局长听了太多,从老师祝焕之那里听的,从公开发行的报纸、内部刊物上看到的,还有从化工系统同僚那里听来的,种种迹象都表明,这是位不喜欢酒桌文化的,于是,就干脆让秦今朝来单位找他,也没跟他套圈子,聊了一些生活上、工作上的闲事儿后,便进入了正题。
  “……你嫂子虽然在人行工作,但也就是个小领导,手中权利不大,话语权不大,但到底也在银行系统干了二十多年,多少还是有些面子的,可以替你引荐人行赵北省总行,负责信贷业务的副行长。”
  没错,秦今朝这次过来,就是来找关系,走门路的。
  他是可以凭着海州厂副厂长的身份,直接要求和银行领导见面,谈贷款的事情,但化工和银行系统是两个不相关的行业,彼此之间没有交情的话,事情能不能办下来,多长时间能办下来就不好说了。
  倒不是秦今朝以小心置信度君子,而是看过太多这样的事儿,便想用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处理。
  秦今朝目前的人际关系里,还没有赵北省银行系统的,也是后来才想到常师兄的夫人是赵北省人行的中层干部,于是便提前跟他打了电话,寻求帮忙。
  常师兄很痛快便答应了帮忙。
  秦今朝忙道谢,常师兄的夫人能帮忙引荐,他就已经非常感激了。
  两人聊了一会儿,等到常师兄中午下班,便载着他一起回了家里。
  常师兄家住在人行家属院,距离化工局不远,开车五六分钟就到了,是四层的筒子楼。
  常师兄指挥着秦今朝在楼前停了车,说:“家里头条件简陋,比不得你们海州厂啊,听说你们现在盖起了家家带厕所的楼房?真让人羡慕啊。”
  “化工局不打算盖家属院吗?”秦今朝停好车,问道。
  常师兄说:“化工局职工太少,自己盖,盖不起来,我正琢磨着找哪家单位一块合伙。局里不缺钱,就是没地。”
  赵北省化工局下属有几家化工厂和化工公司,是个不缺钱的单位,但单位人少,又没有属于自己单位的土地,自己建家属楼,得向上面申请批地,也正因为人员少,土地批下来的可能性很小。
  秦今朝一听,便说:“我有位同学在省公交运输公司工作,我听他说,运输公司有建家属楼的打算,我帮你们联系一下,看看有没有可能一起合作。”
  常师兄一听就高兴了,“你一定得帮我上心问问。你嫂子天天跟我念叨,说是这筒子楼住够了,就想搬到楼房去!”
  秦今朝点点头,说:“等我银行的事情办完,就找个时间去找他说说这事儿”。
  这次找常师兄夫妇帮忙,本就欠了他们人情,要是能帮他们办成这事儿,也是还了人情。
  找人帮忙,不管关系再好,人情都不是白欠的,总要找机会还回去的。
  再说,这是互惠互利的事儿,一个有钱,一个有地,如果能合作成功,不管是化工局还是公交运输公司,都能受益。
  秦今朝下车,绕到后备箱,将从海州带过来的礼物一箱箱地拎下来,把常师兄吓了一跳,“怎么带这么多东西?我可不能要,太多了!”
  秦今朝将一个纸箱子递给他,说:“给嫂子和侄子们带些干货特产,都是些不值钱的。”
  常师兄被迫接过,看见包装箱上写着的对虾虾干字样。
  这些东西虽然价钱不低,但都是平时吃用的物品,走亲戚送礼的话,这样的礼物也不算太过于昂贵,再看看秦今朝后备箱的其他物品,也都是类似于这样的,便安心了。
  “让你破费了。”
  秦今朝又将一个小箱子摞到常师兄的箱子上面,自己也提了两个箱子,才将后备箱关上,跟随着常师兄一起进楼。
  筒子楼里的灯光发暗,楼道里堆满了炉子、煤块、柴火,还有乱七八糟的物品,只留下一条窄窄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的小道。
  家家都在楼道里炒菜、做饭,油烟子弥漫,吵吵嚷嚷。
  无数双眼睛都在往秦今朝身上瞄,往他和常师兄两人手上的东西瞄,几乎每个人都会问:“老常,这你家亲戚啊?”
  常师兄耐心笑着回答:“是我一个小兄弟。”
  “这是来看你的啊,长得真气派,结婚了没?”
  ……
  几乎想要把秦今朝姓名、年龄、职业、家庭背景打听得一清二楚。
  常师兄一路上哼哼哈哈地敷衍,不一会儿,脑门上就出了汗。他指着其中一间关了的房门说:“那就是我家了。”
  两人快步往前,正要敲门,门就从里面打开了,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女人推门探出头来,目光扫过常师兄,而后落在秦今朝身上,立刻笑了起来,说:“这位就是秦厂长吧,猜你们就快回来了,赶紧进屋,哎呦,怎么带了这么多东西,老常,你也真是的,怎么能要呢……”
  她一气儿说了一大推话,几乎让人没有插话的空间,秦今朝等她说完,才叫了声:“嫂子。”
  常师兄的夫人身上有股子干练、直爽劲儿,一副职业女性的打扮。
  常师兄替秦今朝将他妻子的问题一一解答了,将带来的东西一一堆放在墙角,指着隔成两室一厅的房子说:“家里条件简陋了些,让你见笑了。”
  这套两室一厅的房子一眼就能看完,总共大概有四十来平米左右的样子,他站在其中,只觉得极为逼仄,再结合着刚刚走过的楼道,就知道化工局建楼,从这里搬出去的需求对他们这家人来说多么的迫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