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新一辈 第98节
而海州厂的职工们看这些海报就像是明星画报一样,喜欢驻足在海报面前,评头论足,猜想是宣传部哪位同志画的。
而这次的文艺晚会,也很快就成了海州厂最热议的话题,纷纷撺掇那些能歌善舞的同事们报名,又猜测着奖品是什么,大家一致认为,奖品肯定便宜不了。
【作者有话说】
大概还有五六万字就完结了~
第91章
从秦今朝上任以来, 虽然做了很多改革,大家觉得身上的压力和担子重了许多,但不可否认的事, 福利待遇也更好了。
丰厚的奖品, 也是大家积极参与的重要原因之一。
趁着气氛正好, 刘大刚就大着胆子跟颜丹霞说:“师父,听说你以前在舞台上表演过徒手配钥匙,这回, 你表演啥绝活?”
颜丹霞在刘大刚等几位徒弟面前,是个严厉的师父, 而且关系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只限于在工作上的交往,不像其他人师父似的, 亲如父子, 徒弟没事儿帮师父家劈劈柴火,打扫下家务什么的。
她从不要求刘大刚几人帮她个人做些什么, 在工作之上耐心、细致地讲解、倾囊相授,绝少跟他们讲工作之外的事情。
刘大刚几人畏惧、敬佩颜丹霞, 日常跟她说话都是恭恭敬敬的,更不敢开玩笑,但他们听说了当年师傅在舞台上的风采后,就极想见识她的绝活。
旁人一听这话,也跟着起哄。
颜丹霞只是笑笑,摇摇头, 没有说话。
如今她不光是海州厂的钳工师傅, 还是秦今朝的妻子, 要顾忌着形象,顾忌着很多问题,再上台表演就不再适合了。况且,上次,她本来就是赶鸭子上架。
大家见颜丹霞不感兴趣,也不再再劝,很快就兴致勃勃地去撺掇其他人。
同一时间,高小萍抱着笔记本敲开了秦今朝办公室的大门。
“秦厂长。”
听到“请进”后,高小萍将虚掩的门推开,走了进来,笑得有些小心翼翼,说:“没打扰秦厂长的工作吧?我将新年晚会的节目流程拿过来,给你看一下,想请厂长在联欢会上致开幕词,我本来要给小涂秘书的,不过听说他跟着财务部出差了,所以我就直接过来了,请厂长审核下,看是否妥当。”
高小萍的头发不知道是怎么弄的,重新变直了,且变成了齐耳短发,用一只略有些土气的黑色发卡将头帘固定住,露出额头来,眉毛和唇色也以前淡了些,衣服也朴素了许多,冷不丁一看,倒是有些吴兆仙的样子。
自进了办公室,眼神就规矩得很,秦今朝抬头看了她一眼,淡淡地说:“放下吧。”
高小萍答应一声,双手将流程表放在桌子上,然后说:“厂长慢慢看,我就先出去了。”
说完,就退身出去后,将房门恢复成之前虚掩的样子。
这次,是吴兆仙主任专门让她过来的,是自上次在秦厂长这里丢了大丑后,第一主动出现在他面前。而吴主任派她过来的目的也很明确,一是向秦厂长表达自己从此之后,再不会有邪门歪道的想法,二是破除掉她心中的魔障。
自那次之后,虽然她已经下定决心听从吴主任的建议,将全副精力都放在工作上,争取早日做出一番成绩来,但深深的后悔和羞耻感腐蚀着她的心,让她无法安心工作,总是担心秦今朝对自己存了偏见,没等她干好工作、重新做人,就将她踢出海州厂,所以,就患得患失,草木皆兵,根本不敢出现在秦今朝面前。
吴兆仙对她很关注,一下子就发现了她的不对,想法设法地帮助、开解她,这才有了今天过来送流程表的事儿。
高小萍出了副厂长办公室,佯装出来的淡定一下子就不见了,觉得自己的腿都有些站不直了,只觉得秦今朝威严更盛,几乎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纳闷之前的自己,怎么就鬼迷心窍地以为能利用美色将对方迷惑住呢,真是愚蠢得可以!
紧张过后,就是兴奋、欣慰,她发现自己面对秦今朝时,真的一点非分之想都升不起来,只有对于上位者的尊重、畏惧,还有崇拜。
她想,吴兆仙的办法是非常管用的,秦厂长应该看出了自己的改变,他大人有大量,不会难为自己一个走偏了路的小女子,自己以后大概也可以将这段乌七八糟的过往给忘掉了。
办公室里的秦今朝拿起流程表看了眼,又放到一边,工会组织过多次这种活动,非常有经验,还有涂主席亲自把关,不会出现大问题的,而这样的流程表,只是一个初稿,根本不需要他这个副厂长来审核,所以……
他猜出了高小萍过来这一趟的目的。稍一思考,就知道背后给高小萍出主意的是吴兆仙。如果高小萍有这么的智慧,就不会将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乱遭。
别说,吴兆仙还真是个人才,能让高小萍这样的人也开始改变。
秦今朝嘴角挂上一抹笑容,深觉自己看人的眼光真是不错。
在各部门、车间都开始为新年联欢会的节目排练、忙碌时,胡鉴带着开办双氧水厂的预算表来了秦今朝办公室。
“辛苦了。”秦今朝笑着让胡鉴坐下,便开始翻看这份有四五页报告。
在秦今朝的牵头下,抽调财务部、技改办还有技术处的人手组成了一个双氧水项目筹备组。分别负责预算、具体实施计划、市场调研等工作。
昨天,技改办和技术处的人已经将双氧水厂具体实施方案递交上来。
这是他们考察了国内生产双氧水设备的厂家,还有两所双氧水厂后,根据海州厂实际情况,汇报上来的。
秦今朝仔细阅读之后,发现这份实施方案非常全面,合理。稍作改动,便可以参照着实施,再加上财务处的这份预算报告,只要资金到位,双氧水厂便可以立刻开始着手创办了。
而以小涂为首的调研组也已经将我国目前双氧水的产值还有市场情况调查出来,得出结论就是市场严重不饱和,市场上对于双氧水的需求很大,大有可为。
这一调查结果令秦今朝信心倍增,只是看着预算表上的一项项数字,还是觉得心里头发沉。资金缺口太大了!不可能等海州厂攒够了钱再建厂,需得想办法筹集资金才行。
我们七十年代之前,使用的都是电解法生产双氧水,但之后电解法因为耗能高逐渐被淘汰,现在使用的是蒽醌法,经过氢化工序、氧化工序,最终形成过氧化氢,对于储存、运输的条件要求都很高。
秦今朝将预算报告翻到最后一页,看到统计出来总预算。
问胡鉴,“你的意见如何?”
胡鉴是这个筹备小组的组长,三个小组的报告他都看过,而且也跟着天南地北地走了很多地方,做实际调研,越调研就越觉这个项目的可行性非常高。不过,他是财务出身,性格谨慎小心,但他知道秦今朝不喜欢模棱两可的话,想了想,回答说:“我认为投资回报率很高,可行性很高。按照宝安市双氧水厂走市场经济的定价来说,如果投入年产四千万吨的项目,大概三年,就能实现盈利。只是,前期投入的资金……”
如果成立双氧水厂,就是海州厂的二级厂,按照政策来说,不算是计划经济范畴之内的,完全可以按照国家政策现行“价格双轨制”的政策,自行定价,也就是说有20%的价格浮动权,除了上缴给国家的一小部分外,盈利全归海州厂所有,就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可是,唯一的阻碍就是修建厂房、购买设备的资金从哪里来。
其实,对于资金的来源,秦今朝早有打算,只是想法过于大胆,除了沈岳良外,还未和其他人提起过,不过,这会儿也是时候了。
秦今朝说:“我准备向银行贷款。”
胡鉴一惊,看向秦今朝,他对厂里财务情况最清楚,厂里目前能够拿出来的资金一百万,而建造一个年产4千万吨的双氧水厂总体造价是三百多万,也就是还有二百万的资金缺口。
银行一直有信贷业务,可对于海州厂这样的化工部下属大厂来说,却从来没有银行信贷打过交道。
凭着对秦今朝的了解,在接到做预算任务时,胡鉴就知道他肯定已经想好了资金来源,以为他是准备向化工部申请拨款。之前引进“带压封堵技术”完全是海州厂自筹资金,依照海州厂如今在化工行业的领头羊和标杆性的地位,这次如果向化工部开口,获得部委领导支持,成功获得资金支持的几率非常大。却没想到,这位年轻的厂长,竟然想的是向银行贷款。
胡鉴稍微想想,就知道秦厂长的用意,自筹资金,也就意味着绝大部分收益都由厂里自行分配,自由度大多了,可以干的事情也就多了。
胡鉴想着,心跳不由得加速起来。他知道,此时秦今朝跟他露底儿,是在争取他的支持。因为向银行贷款这样的大事儿,不是秦今朝一个人能决定的,得在厂长会议和党委会上集体表决通过才行。
他犹豫了一会儿,出于对自己调研结果的信任,对于秦今朝这个人的信任,他咬了咬牙,说:“我看行!”
秦今朝就笑着朝他点点头。
等胡鉴离开,秦今朝就带着几份报告去了沈岳良办公室。
沈岳良正在研究修改之后的《宪法》,这是刚刚结束的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通过的,是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转型宪法。这次□□其实从80年就开始了,经过多次讨论,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并在今年四月份在报纸上刊登了《关于公布<宪法修改草案>的决议》,向全国人民公布,并动员全民讨论,而最终成型。
沈岳良作为国家干部,也积极参与了讨论。他对于最终公布的《宪法》非常关注,逐字逐句地研究条款。
看见秦今朝进来,才将新配好的老花镜摘下,换上近视眼镜。一直听人说得了近视就不得老花,等自己老花眼了才知道,近视眼和老花眼是可以并存的。他便在两幅眼镜之间不停切换。
秦今朝看着他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还有心得体会,不由得笑了起来,说:“沈厂长,您已经把《宪法》研究透了。”
沈岳良笑,说:“稍有研究,比不上专家。不过,看这趋势,以后啊,越来越讲法治,公检法的工作也逐步恢复,走向正轨,咱们厂有必要设立法务部。”
秦今朝:“我同意,明年咱们可以招几名法律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进厂。”
两人聊了两句法律上的事儿,秦今朝便将拿过来的资料递给沈岳良,说:“双氧水厂的前期调研工作基本完成,得出的结论和我们之前设想的基本相同。投产4千万吨双氧水厂,需要300万元的投入,预计三年即可实现盈利。”
沈岳良又戴上老花镜,一一细看。
其实,这个项目小组的工作进展,秦今朝都持续地向沈岳良一一汇报,报告里面的很多内容,他都已经提前了解过了,所以看得很快。
不一会儿,他摘下老花镜,换上近视眼镜,看清了秦今朝的脸,问:“还是打算跟银行借贷款?”
秦今朝点点头。
沈岳良叹口气,说:“你做双氧水厂,我是支持的,只是,让海州厂一下子背上两百万的债务,每个月还要负担那么高的利息,三年之后能盈利,还清贷款还好,可是万一呢?成了,全海州厂职工跟着受益,可万一不成,都是你一个人责任,秦今朝同志,你要慎重再慎重啊!”
沈岳良活了一辈子,连跟人借钱的时候都少,有时候身上实在没带钱,又紧急用钱的时候,迫不得已,会开口跟别人借,可从这一刻起,身上就跟背上了一个沉重包袱似的,时刻想着得还人家钱,走路记着,吃饭记得,睡觉也记得,恨不能把还钱两个字写在自己手背上。
等回了家,第一时间把要还的钱放进口袋里,等终于把钱还上了,才会长呼一口气,觉得浑身都轻松了。
他自己借别人几块几十块都如此难受,别说一下子就要背上2百万的债务了。所以,一听见秦今朝跟他说这个想法时,他想都没想,就坚决拒绝。借钱过日子,这就不叫个事儿!再说,海州厂如今日子过得风风火火,干嘛非要给自己找不痛快,要实在想开办化工厂,那就攒攒钱,三年五年的总能搞得成!
海州厂目前有两条固定的财路,一是双轨制的收益,二是和机械二厂合作项目的分红。和机械二厂的合作一直在持续进行,除了早期的废水利用装置,现在的一段炉烧嘴改造项目,还有其他的小型改造项目,一直都在盈利之中,每月固定几万块的分红,一年下来也有几十万。
这样攒个几年,就能把投入双氧水厂的资金攒出来了,到时候再开干不行吗?
说白了,沈岳良支持秦今朝开办双氧水厂,认可他的分析判断和规划,只是不支持他用借贷的方式办厂。
对于沈厂长这样的态度,秦今朝早有预料。沈厂长本就是个趋于保守的人,海州厂目前又处于最好时期,不愿意冒险是人之常情,但他知道怎么去说服他。
首先,需得为海州厂的将来考虑,居安思危。虽然目前的海州厂是处于最好的时候,每月不光能把国家计划指标的化肥生产出来,还能按照市场价生产一大批化肥,丰富自己的“小金库”,但短则两三年,长则四五年,待豫东油田自己的大化肥项目建立起来,生产原料便不再充足了,能否完成国家的生产计划,还难说。
虽然,自从听说豫东油田要建立自己的大化肥项目开始,海州厂就一直在寻找新的天然气供应,可我国本就是贫油国家,再寻找一家可以大批量提供天然气的油田,且本省没有用气大户的,谈何容易?只能东家进一些,西家进一些,无形之中,运输成本就增加不少。况且石油天然气的存储量有限,万一采完了呢?
秦今朝不可能一辈子都在海州厂当厂长,也许在他的任期之内都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可是他走了之后呢?他不可能拍屁股走人,不管海州厂以后的发展。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理一家工厂就和培养人才一样,要从长远计。他秦今朝过来海州厂走一遭,总要给海州厂留下些财富。
关于未来政策、大环境的改变,海州厂即将面临的困境,该怎么样走出困境,确保海州厂的长久的生存乃至于发展,秦今朝跟沈岳良讨论过无数次。这些话,都是已经重复过许多许多次的了。沈岳良恐怕都已经听得耳朵起茧子了。
秦今朝重点说的是第二个理由,就是风险由他秦今朝一力承担。
“如果真的出现问题,我一个人承担,沈厂长,你知道,我有这个能力。”
这样的话一出口,沈岳良就是有再多劝阻的话也说不出来。
秦今朝愿意为了海州厂的将来承担风险和责任,他这个厂长还能说什么?况且,当初他承诺过,会一直支持他,总不能反而去扯他的后腿。
他只能同意了,这会儿再问一次,是做最后的确认。
秦今朝听了他的话,笑了下,说:“放心吧,沈厂长,我已经考虑得很清楚。”
沈岳良点点头,说:“那好,我会尽快召开厂长办公会和党委办公会,我会在会上投赞成票,至于其他人同不同意,我就不好决定了。”
秦今朝点点头,说了声:“谢谢厂长支持。”
接下来的几天里,秦今朝陆续通过找了一些人谈话,厂长、党委合并的办公会上,全票通过了贷款开办双氧水厂的决议。
这几天,秦今朝的动向,沈岳良有所耳闻,虽然决定支持秦今朝,虽然秦今朝也说了有风险他一力承担,虽然他相信秦今朝的能力,也知道他这人言出必行,但心里头还是沉甸甸的,吃不好,睡不好。
一睁眼就想到,会有二百万的沉重债务压在海州厂的头顶上,简直比焦心孩子成绩不好,可能考不上心仪的大学还要难受。
私心里,他是希望秦今朝争取不到大多数人支持的,却没想到,他将所有人都说服了。
要知道,这可是关系到海州厂每个人的个人利益的,贷款200万,在将厂里积攒的100万资金投入进去,就意味着,一段时间内,海州厂职工的福利待遇没有以前那么好了。这些钱本可以用福利和奖金的形式发放给职工们的。
沈岳良感慨着秦今朝的能力还有执着,同时也很欣慰。不管厂里这些领导干部们是怎样被秦今朝说服的,但能同意修建双氧水厂,同意贷款,就说明他们没有只局限于眼前利益,还是有长远目光的,有这群人一起努力,有秦今朝把握大方向,保驾护航,做坚强后盾,双氧水厂一定会向大化厂一般,迅速发展,成为行业标杆和领头羊!
下班时,颜丹霞一看见意气风发的秦今朝,就知道这事儿成了,不由得笑了起来,秦今朝也朝着她笑,两人默契地没有说话,并排骑着自行车,回了家,关上院门,进了屋子,颜丹霞才开口问,“成了?”
秦今朝笑:“成了!”
颜丹霞:“恭喜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