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新一辈 第38节

  秦今朝笑着说,“你想多了,就是正常的同事之间的交往。再说了,还没实现四个现代化,何以为家。”
  小涂知道他是在开玩笑,哈哈哈地笑着,说:“不至于,不至于,四个现代化要实现,家也是要成的,咱们这一代实现不了,还得靠下一代呢,是不是。我就是给您提个醒,您没看上她我就放心了。”
  秦今朝:“行,你的好意我明白了,赶紧去忙,早些做好交接,还有很多工作等着你做。”
  “行嘞,您瞧好吧!”
  小涂在燕市待了许久,学了一口燕市话,反倒是秦今朝,入乡随俗,学了些海州市的口音。
  两人听着对方的口音,都觉有些奇妙,不由得相视一笑。
  因着小涂有涂主席这层关系,又对海州厂上上下下非常熟悉,处理起技改办公室的内务来,要比张海洋还要得心应手。
  小涂不情不愿地被调回来,知道了沙厂长的命令不可违,在退而求其次的情况下,能来秦今朝这里是最好的选择了。
  后来,他特意跟秦今朝接触,畅谈一次后,就被他这个跟自己年纪差不多的年轻人给征服了,前所未有地激起了他的事业心,心甘情愿地听从安排,从办公室的内务做起,从部门服务性工作做起。
  半下午的时候,高小萍带着记者们过来,被安排到四楼的小会议室。
  采访中,秦今朝忽略了自己,将话题引到沙厂长和颜丹霞身上。
  说:“沙厂长一直劳心劳力,为了天然气的事情,四处奔走,小轿车轮胎都更换了好几回,走过的距离,粗略算算也得上万公里了,他这样的厂长,才值得大大报道,成为时代楷模。”
  “还有颜丹霞同志,身为一名女同志,在钳工这个男性更占优势的工种中,脱颖而出,不仅技术优秀,且求新求变,一直坚持自我学习,自强不息,不光服从厂里的安排,还愿意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无私分享给工友们,这才是新时代女性工人们的代表,她比我更有代表性,更有报道的价值。”
  秦今朝的一番话,说得记者们也直叹有道理。被他这么一说,还真觉得沙厂长和颜丹霞更具有采访的价值。
  不由得有些歉疚地对秦今朝说:“那秦工,今天的采访?”
  秦今朝笑,说:“今天不是采访,是走访,跟我了解下沙厂长和颜丹霞同志的先进事迹。”
  记者立刻哈哈笑,说:“是啊,是走访,那秦工,多谢你配合。”
  秦今朝:“不用客气,是我应该做的。”
  于是,在座谈会召开之际,关于海州厂长沙广军还有女钳工颜丹霞的先进事迹就陆续登上了《化工报》。
  《化工报》是化工部主办,面向全国化工行业的报纸,大大小小的化工类企业,就没有不订阅的。再加上这场全国性的,首次关于节能的座谈会的召开,所有无法到现场的相关人士,目光都通过报纸上的报道关注着,于是,沙广军和颜丹霞的名字,很快就在行业内传播开来。
  对于沙广军来说,是锦上添花的事情,毕竟是十三家大化厂之一的海州厂,在业内也是有一号的人物,也偶尔会被采访,见诸于报纸,但对于颜丹霞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可就不一样的,几乎就是一夜之间,成为了整个化工行业的名人。
  很多人都知道了海州厂有个自学成才,自强不息,将这些美国进口来的机器零部件研究得透透的,可以凭着一双手,车出比原件更好用的零件,还勇于打破思想桎梏,改良进口机器不实用的地方……虽然只是三级工,却拥有着大工匠的技术素质和思想觉悟。
  看到这篇报道,何嫚跟林玉峰感慨,说:“这篇文章要是早些上报,没准儿小颜就能评上今年海州市,不,赵北省的三八红旗手了。”
  “三八红旗手”的人选,头年年末基本上就确定好了,那个时候颜丹霞还没有进入技改小组,还是个名不见经传,只在海州厂里有些名气,还未必是好名声的小人物。
  而当事人之一的沙厂长,这两天可是相关报纸上,除了牛副部长、王司长等领导之外,出现频率最多的人物,再加上《化工报》那篇满是溢美、赞扬之词的采访报告,沙厂长的心情啊,可真是太美妙了。
  他对《化工报》也比之前更多了关注。这会儿看见了颜丹霞的报道,跟来家里做汇报的沈岳良感慨,说:“咱们厂里的年轻人,真是不简单啊,人才济济,看来,咱们对年轻人们的关注还是太少了!”
  沈岳良:“是啊,颜丹霞同志确实优秀,去了一趟机械二厂,让人家那边的老师傅赞不绝口,昨天管厂长还给我打电话问起她,还没死心,想要把她调过去,说会想办法给她把职称升一升,她现在才是三级工,跟她的能力不相符。”
  沙厂长将胳膊架在桌子上,依靠着椅子背,悠闲地看着报纸。
  这两天密集地开会,王司长主持会议,牛副部长,还有另外几名化工部领导,以及赵北省的,海州市的领导,加上化肥化工行业的权威人士,每个人都对自己客客气气的,各种夸奖的话,他听得比这一辈子加起来都多。
  他知道这是托了自家是东道主的福,还因为在座谈会上王司长表扬了海州厂,表扬了自己这个厂长。废水利用装置切合了节能的主题,海州厂自然就成了节能领头人。
  不管人家是真心还是假意,反正这些夸奖他是听得美滋滋。
  他喝了口喷香的茉莉花茶,说:“那就给她往上涨一涨,别让人家寒了心,真去了机械二厂。”
  沈岳良有些为难,说:“她工龄不够啊。”
  沙厂长:“主席都说,思想要更解放一点,步子要卖得更大一点,要不拘一格用人才嘛!开动脑筋,想想办法。对了,可以跟秦主任取取经,他点子多。”
  沈岳良听着这话耳熟,这说话的风格好似越来越像秦今朝了。且小秦都不叫了,直接叫秦主任,心里头为秦今朝高兴。
  “好的,我们商量看看这事怎么办,回头跟你做汇报。”
  沙厂长点点头,说:“先不急,等忙完了座谈会的事情再说。”
  沈岳良点头:“是。
  沙厂长将报纸放在一边,摸索着烟盒,一会儿又将烟盒推到一边,摸出一块酸三色水果糖来,塞进嘴里,问着:“秦主任今天晚上是不是请化工大学过来的专家们吃饭呢?”
  沈岳良:“是的,本来想邀请咱们两个去的,不过我想着,有咱们在,他们老师学生的有些话不方便说。”
  沙厂长:“你考虑得对,化工大学教授们几乎都是评审组的成员,有了秦主任这层关系,咱们也算是上面有人了。”
  沈岳良:“对,专家教授、化工部咱们都有自己人了。”
  沙厂长爽快大笑。
  与此同时,秦今朝正在宴请化工大学这次过来参会的两名教授,一位是机械学教授,国内权威专家常四海,另外一位是化工学权威专家祝焕之。都是秦今朝在化工大学时的老师,最尊重的师长。
  秦今朝之前没有看参会名单,也是等他们都到了之后,才知道这两位也来了。
  这两位瞒得也够紧的,秦今朝跟他们一直书信往来着,却愣是没有透露半句,大概是想给他一个惊喜。
  秦今朝请两位恩师吃的是海州特色菜。海州下面的华县靠海,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海鲜类菜肴做得还不错,不过以炖煮为主,喜欢用大酱,口味有些重,不讲究品相,用粗瓷大盆装着,有些粗犷,但味道很不错,出了海州市,很难吃到这样的特色菜。
  秦今朝为了招待两位恩师,专门开了厂里的小轿车,驱车来到市里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老字号国营饭店。
  安排好丰富的菜肴,秦今朝给两位恩师倒上温好的本地白酒,自己也倒了一杯,站起来,举起酒杯,“感谢两位恩师为了我远道而来。”说着,一饮而尽。
  两位恩师笑了,也将他敬的酒喝了。
  常四海教授笑着说:“我们两个早就想来海州厂看看了,正好部里邀请我们也来参加这次座谈会,索性就一起过来了。”
  祝焕之:“今天上午,你在座谈会上的报告很好,我为你骄傲,这么看来,你当初从化工部下来,是正确的。”
  常四海:“是啊,这两天可是听到了你的不少事儿。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里,你就在海州厂打开了局面,我也以你为荣!”
  ……
  三人回忆了在化工大学时的情形,聊起了班里的同学们,聊起了两位教授目前带的学生们,聊起了国际上最前沿的技术……
  秦今朝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认真聆听者两位老师的教诲,从他们身上汲取营养。
  座谈会一共三天,第三天下午,王司长做了总结发言后,大会圆满结束。
  当晚,工人俱乐部二楼的桌椅被全部撤走,举办了一场隆重的联欢会,庆祝座谈会圆满完成,并欢送各位与会人。
  海州厂选出一批代表过来参与联欢,颜丹霞也是其中之一。
  刘艳娟自告奋勇地表示要帮她打扮,在她的衣柜里挑了一件红色的针织毛衣,配上黑色的毛呢裤子,又将她的头发披散下来,梳成个公主头,将稍微长长一点儿的刘海儿用水打湿,编成几个小辫子,再拆开之后就成了弯曲的头帘,轻薄蓬松地覆盖在额头之上。
  颜丹霞自己照着镜子,便觉自己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刘艳娟仍然不满意,跟她商量说:“我还是帮你把眉毛拔一拔吧。”
  颜丹霞的五官都长得很好,只是眉毛稍显杂乱,要是能修理整齐,她的美貌便都能显露出来了。
  颜丹霞看着镜中的自己,犹豫了一会儿说:“行吧,那你轻点。”
  刘艳娟连忙去拿自己的工具,听了她的话,笑着说:“你这人,也不知道你是怕疼还是不怕疼。看你手掌心儿里那一层一层的老茧子,是一次又一次磨破皮才形成的,那不比拔几根眉毛疼得多了?”
  颜丹霞回答说,“那不一样。”
  “那不是一样的疼,还分个三六九等啊?”
  她很快找出个小镊子来,是颜丹霞改良过的,改成了齐头、平滑的,用来当小夹子,夹眉毛一夹一个准儿。
  颜丹霞疼得“嘶”的一声叫出来,感觉眼泪都要冒出来了。
  “忍着点,为了美这点疼算什么!你现在可是咱们厂里上过报纸的名人,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让他们看看咱们海州厂的女同志,不光能干,还漂亮!”
  颜丹霞被她逗笑了,闭上眼睛,忍着火辣辣的疼痛,由着她一根根地拔掉那些多余的眉毛。
  “好了,看看吧,多漂亮!”
  就在颜丹霞的眼泪快要流出来的时候,刘艳娟终于完事儿了,她将小镜子递到颜丹霞面前,说:“你早就应该修理下眉毛,现在的你就像是洗去了脸上的尘土,漂亮多了。”
  颜丹霞手拿过镜子,确实漂亮了很多,忍受着疼痛,倒是也值得,只是眼皮上斑斑点点的一片红,好像还有些肿,她忙去弄了些凉水冷敷。
  刘艳娟还准备贡献出自己花了两块钱从海州市百货大楼买回来的口红,“我再给你抹点口红,就更完美了。”
  颜丹霞连忙拒绝,“别了,这样就挺好的了,抹了那种东西我肯定一会儿就给吃了。”
  第40章
  从位于生活区的宿舍楼到厂区的工人俱乐部, 这一路,颜丹霞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很多认识、不认识的都跟她打招呼, 目光一劲儿往她的头上、身上瞄。
  本来照着镜子的时候, 颜丹霞觉得挺好看的, 只是被这么多人盯着看,她就有些发毛,疑心是自己哪里不妥当了。
  她理了理垂在胸前的头发, 理了下卷曲的头帘,又摸了摸依然有些火辣的眼皮, 这才走进了工人俱乐部二楼。
  欢迎会还没有正式开始,人们三三两两,或坐或站,轻松愉悦地聊着天儿, 大喇叭里头播放着时下最流行的歌曲《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灯光很暗, 颜丹霞悄无声息的进来,便找了个位置坐了, 安静地等着联欢会开始。据说工厂里的文艺骨干们,排演了好几个节目, 准备送给参加座谈会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记者们。
  没多一会儿,颜丹霞便发现面前多了一个人,抬头一看,却是笑吟吟的秦今朝。
  她立刻站起来,叫了一声,“秦工。”
  秦今朝朝她点点头说:“常四海教授也来了, 想不想见见他?”
  常四海教授啊!
  颜丹霞最近在看的, 秦今朝新送给她的课本就是常四海教授自己编写的, 她正认真地学习当中。忍不住跟秦今朝表达了对于常四海的崇拜之情,当时秦今朝就说有机会带她去跟常四海教授见面,没想到今天就能见着了。
  颜丹霞有些激动,理了理自己的头发,发现秦今朝的一直盯着自己看,忙有些紧张地问:“我这样是不是很奇怪?”
  秦今朝轻咳一声,稍稍把目光移开,说:“不奇怪,很好看。”
  是真的很好看!
  他知道颜丹霞晚上也会来,所以一直有注意门口,颜丹霞一进来,他就看见了。换下了常年穿着的工作服,头型也变得不一样了,比平时更加漂亮了几分,亭亭玉立,光彩照人,身上仿佛发着光一样,吸引了他的全部视线。
  听了秦今朝的肯定,颜丹霞整理头发的手,放下来笑着,跟了秦今朝穿过人群,往稍微里边一点的位置走去。
  常四海身边也围着人,正跟他聊天的,是海州市机械厂的领导。
  王四海虽然没有担任行政领导职务,但是机械行业内的权威,机械行业内很多评审工作,必然会邀请他来担任小组成员,在行业内的地位可见一斑。
  海州机械厂作为海州市重点企业,也列席参加了座谈会,不过会议议程安排得比较满,就今天晚上才抽出时间来,凑到常教授身边跟他聊聊天,倒也不是求他办事,就是混个脸熟。
  大概是他的话不太对路子,常教授态度稍显敷衍,但机械厂的领导是个善谈的,依旧话说个不停。
  这会儿背景音乐换成了《祝酒歌》,曲调明快,让陆陆续续走进俱乐部大门的人脚步都变得轻快起来,不自觉地跟随着歌曲的节奏而行。
  秦今朝带着颜丹霞在身边儿站了一会儿,待等到机械厂领导的话语终于告一段落,才带着颜丹霞上前,叫了一声:“老师,我给您介绍一个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