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新一辈 第39节
秦今朝让到一边,将颜丹霞的身影露出来,而后稍稍推了一下她的胳膊,让她上前一步。
“这是……”
常四海盯着颜丹霞看,见是一个略有些腼腆的,高挑、漂亮的姑娘,第一感觉就是:这是秦今朝谈的对象。
立刻又推翻了这个想法,笑着问:“这就是颜丹霞吧。”
颜丹霞有些惊讶,常教授居然知道自己的名字,忙说:“教授您好,我叫颜丹霞。”
常教授脸上带着微笑,站起来跟她握了握手说:“之前听秦今朝几次提起你,对你赞不绝口,你很不错,勤学好学,自强不息!”
颜丹霞瞄了侧方站着的秦今朝一眼,脸颊像是染了胭脂微微有些红。她迟疑着,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想谦虚两句吧,觉得常教授说得真心实意,谦虚反而辜负了人家。
秦今朝适时开口,对常教授说,“她正在自学您编写的那本《机械原理》。”
“哦?”常教授听着,来了兴趣,目光从颜丹霞身上滑到秦今朝这里,问:“是你做的笔记?”
常教授给秦今朝这批学生上课的时候,并没有合适的教材,都是常教授手写的,学生们再记录下来,所以,秦今朝给颜丹霞的,是他的课堂笔记。
这项课程里,包含了很多机械的基础知识,比如机械的结构分析,平面机构的力分析等等,对于有了一点数学和物理基础的颜丹霞来说,可以同时学习这些内容了。
秦今朝点点头。
常教授看向秦今朝的目光就有些意味深长,而后转向颜丹霞,和蔼地问了几个问题。
颜丹霞虽然有些紧张,但还是提高了些声音,慢条斯理地一一回答了。
常教授边听边点头,称赞着:“不错,不错,自学能学到这个程度,很好,是可造之材!”
颜丹霞:“多亏了秦工,我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去请教她。”
常教授又将目光落到自己最得意的弟子身上,他正看着颜丹霞,而后转过头来,脸上的温柔之意未褪,对常四海说:“她很崇拜您,正好有机会,我就带她过来见见您。”
常教授微笑点头,说:“等回去燕市,我让人把机械学院的课本都邮寄过来一份给你。是我主编的,内容比今朝他们学习的时候又丰富了一些。”
颜丹霞惊喜不已,连连鞠躬道谢。
又聊了几句,颜丹霞便识趣告辞,不打扰他们聊天了。
见颜丹霞走了,常四海借口出去抽烟,拉了秦今朝陪着他下了楼,找了个背风没人的角落。
“你对那个颜丹霞有好感?”常四海直截了当。
秦今朝一怔,脸上发热,没有否认地“嗯”了一声。
常四海点燃了一根烟,轻吸一口,缓缓吐出一口烟气,说:“那你打算怎么办?”
秦今朝:“我目前一心忙着工作,她也是,全副心思都想着学习,提高技术,对于那些扳手、铁块更有兴趣。如果结婚,很快就会要孩子,会耽误她进步。我想着,两年内,我们维持现状,两年后,彼此事业都能更进一步,我就追求她。”
常四海点点头,说:“你一向是有成算的,但你没谈过恋爱,不懂,感情这种事情,是最难计划的,就像你来海州厂之前,会想到这么快就喜欢上一位女同志吗?”
秦今朝承认,常教授说得很对。
这次来海州厂,爱情、婚姻都不在他的计划之中,喜欢上颜丹霞确实在意料之外,但这样的意外却不令他惶恐、慌张或者抗拒,他明白自己的心意后,就欢喜地接受了。
颜丹霞这样的女孩子值得他喜欢,她有天赋,又积极进取,又漂亮,又可爱,是他平生仅见,能令他心动的姑娘。
这份感情,颜丹霞这个人,他都非常珍惜,他不想让颜丹霞的天赋、能力被埋没,想让她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要她得到的和付出成正比。
短时间内,他只想默默地帮颜丹霞保驾护航,让她走得更顺利,更安稳些。
秦今朝:“老师,感情上我确实没有经验,也不能肯定百分百一定会按照自己的计划发展,但是,我会尽量的。”尽量克制自己的感情,以工作为重。
常四海见秦今朝是真心的,只好又告诫说:“如果不能和人家姑娘走在一起,就不要轻易许诺,否则,你可以抽身里开,那姑娘的处境恐怕就困难了。”
秦今朝点头:“我明白的,谢谢老师提醒。”他见常四海抽烟,将烟气吸到肺里,再从肺里呼出来,忙提醒着,“您这样吸烟对身体伤害太大,不是都改了吗?怎么又这样了。”
常四海刚还一本正经地教训人,马上又被人教训了,有些讪讪的,说:“一时给忘了,平时都记得的。”
座谈会后,海州厂恢复了平静。
化工部将这次座谈会上的成果总结,陆续刊登在《化肥工业》杂志上。海州厂作为积极革新技术的典范成为整个化工行业内的典范,隔段时间,就有行业内的代表团过来参观、学习。
接待任务被交给了技改办公室,秦今朝带着小涂、张海洋等人,无私地传授自家总结的经验、成果,同时也在吸取别人家的优势,取长补短。
到了六月份,烈日炎炎的季节里,化工部机械二厂的废水利用装置生产在顺利进行着。
应用于30吨以上合成氨设备的废水利用装置都已经生产完成,陆续送往全国各地,装备在机器上,发挥作用。
13套大化肥设备平均每年可以节省5000吨液体氨,每年共计节省65000吨以上,在这个各项能源都比较紧张的时期,是一笔极大的数字。
用于大化肥的废水装置完成后,机械二厂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生产应用于中小型机器上的,之后会继续生产应用在其他化工机器上。秦今朝和颜丹霞、徐良等人又专门出差去了机械二厂,指导他们的工作。
从机械二厂回来,技改办公室又开始进行新项目的实用性测试。
这个新项目相对于废水利用装置,算是一个极小的改良,就是颜丹霞提议的管道连接处的更换。
前期,秦今朝并没有因为这项改良是颜丹霞提出的,就徇私,而是组织人手进行了充分的考察,评估更换管道的可行性、是否有经济价值等,出具了一份详细的报告。
汇报到厂里,经过批复,才开始实施。
到了7月份,机械二厂在生产废水利用装置外,也开始生产这个被命名为“国产管道”的小部件。
这个小部件的应用范围比废水利用装置还要广泛些,因为欧美的管道连接处全是采用这样的工艺,国内所有进口进来的机器都可以更换,尤其是应用在生产腐蚀性比较强的工厂里。
因为这项虽然很小,但作用却不可小觑的改良,颜丹霞的名字再一次刊登在《化工报》上,后来陆续被《工业肥料》、《中国妇女报》、《海州日报》等报纸、杂志采访。
刘艳娟手里头拿着最新一期的《中国妇女报》,瞧着上面颜丹霞穿着工装,笑盈盈的照片说:“以后要帮你专门做个剪报本,把你的报道都剪下来,收集在一起。”她翻着着厚厚的笔记本,接着说,“也不知道这个本子够不够用。”
颜丹霞被她逗笑,“哪儿会有这么多报道?这次不过就是赶巧了,也不知道怎么得,‘国产管道’格外受重视。”
刘艳娟找出剪刀,细心地沿着边沿把关于颜丹霞的报道剪下来,而后贴上浆糊,细心地粘在笔记本上。
她说:“我觉得吧,只要秦主任还是你们技改办公室的头,咱们海州厂,还有你一定能经常上报纸。”
秦今朝可不是做了好事不留名的人,做了贡献,就得让人家知道,且得到相应的回报才行。
对外,给海州厂争取利益,对内,给技改办公室的干部、职工争取利益。现在秦今朝在厂里的威望空前之高,很多职工甚至私下里讨论说,海州厂可以没有沙广军,却不能没有秦今朝。
颜丹霞忙说:“你们可别这么说,这么说对秦工不好。毕竟他只是技改办主任,又不是厂里的大领导。”
今年后半年开始,市面上的书籍多了起来,很多书籍重新刊印,大化厂图书馆、阅览室里的藏书也丰富起来。
颜丹霞不光学习专业的知识,也开始借阅这些书籍。她看的书籍很杂,像只掉进密封罐里的小蜜蜂一般,疯狂地汲取着里面的知识。
人从书里乖,看多了书籍,以前很多想不明白的事情就都融会贯通,豁然开朗。
就比如秦今朝如今的处境,她唯恐秦今朝功高盖主,被沙厂长所忌惮,那可就不妙了。
正如刘艳娟所说,她也是这么认为的,海州厂这一系列的变化,都是秦今朝带来的。
工厂里,但凡有些脑子的人也能明白。秦今朝过来海州厂之前,海州厂一直中规中矩的,按部就班,无功无过,说明以沙厂长为首的领导,就是这样保守的性子。要不是秦今朝来了,他们还不知道海州厂还可以更好。
以前他们是以海州厂为荣,是人人羡慕的海州厂职工,但经历了缺乏天然气,被迫减产后,虽然大家都有等着、靠着的心理,觉得国家肯定不能不管他们,可那种骄傲、自信却也减弱了不少,增加了些许惶恐。
而后,随着废水利用装置推广至全国,随着座谈会的召开,随着海州厂被报纸、杂志频频报道,海州大化人的自信、骄傲又回来了,且比以前更盛。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而且,风气使然,海州厂内没有秘密,竟然将这几次事件中,秦今朝起到作用知道个个七七八八,就将如今能再次昂首挺胸,做个光荣海州人的功劳全都算到了秦今朝身上。
这让秦今朝知道后,也只能暗叹无心插柳,这不在他的预料之中。
在豫东油田的事情上,他并没有想居功。一是因为海州厂情况紧急,他身为海州大化厂的一员,有能力可以帮大化厂的忙,义不容辞;二是雪中送炭,向沙厂长进一步展现自己的能力。
没想到这份功劳在工人们口中,又落到了自己的身上。
自己这件事情上起到的作用只有几个人知道,沈总工,郭亮,还有小罗司机。不知道是他们中的哪位,是有意还是无意透露出去的。
他知道沙厂长这个人并不是胸怀多么宽广的,自己也不想风头太盛,本来是想压一压的,可是如今的状况之下,也只能让自己变成海州厂不可或缺的人物,便是沙厂长忌惮他,也要依赖他。
所以在听了颜丹霞比较隐晦的提醒后,秦今朝笑了起来,说:“知道了,我会注意的。”望着颜丹霞的眼睛,又补充道,“放心,我有分寸。”
见他有所准备,颜丹霞便放了心。
八月,病假休了小半年的梅书记终于病好,回归到工作岗位上。
本来,他想在座谈会上之前就病好的,可惜,通过唐杰的描述,知道自己那会儿过去,座谈上轮不到自己发言,接待众位领导和化肥行业同仁的事情都被分派到海州厂各人身上,他现在病好返岗,纯粹是自讨没趣。
反而让人更加确认,他就是为了逃避外出找天然气,才装病的。
索性,就继续在市医院高级病房里住着,寻找合适的节骨眼儿回归。
这么一等就等到了现在。天知道他每天看着报纸上海州厂出风头,沙广军、秦今朝、颜丹霞、沈岳良的名字被频繁提及,甚至那个最没用的涂元材都上了报纸,他这心里头有多难受。每天都跟被猫抓挠似的,高档病床也躺不下去了,营养丰富的病号餐也吃不下去了。有些后悔自己当初装病来逃避了。
他深知,现在回去,就是丧眉搭眼的,灰溜溜回去的,整个海州厂都已经被沙广军、沈岳良、秦今朝这几个人把持住,他这个海州厂党委书记,堂堂的一把手,彻底被边缘化了。
尤其是他在看到今天出版的内参后,上面刊登了邓主席18号在国企改革中的讲话,上面提到,要确切落实厂长负责制。
梅书记的心愈加拔凉,有种“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之感。
他思考许久,将自己最忠实的属下唐杰叫来,如此这般地叮嘱一番,唐杰乐颠颠地听令而去。
这半年来,世态炎凉,什么叫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什么叫落配的凤凰不如鸡,没有谁比唐杰体会更深了。
他堂堂一个党办主任,挤不进厂里的决策圈子里,大家都不带他玩了,很多事情都是最后才知道,就说这次的座谈会,竟然没被安排进筹备、接待小组里,只能主动地去做些会间服务,端茶倒水的工作。
他最盼的就是梅书记早点回到厂里,重新拿回属于他的权利,这样他就可以恢复到从前那个在厂里横着走的党办主任了。
回了海州厂后,当晚,他就约了秦今朝来家里吃饭。
秦今朝知道他的目的,不过也没有拒绝,晚上,便带着礼物来了唐杰家。
至于两人聊了些什么,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9月初,到了海州厂例行停产大检修的时候,这次轮到了合成氨车间。早在几天之前,她就发现6号和9号发动机组推力轴承温度过高,其他机组多多少少也存在类似问题,她跟车间主任兼党支部书记董学农建议,停机检查。
可董学农犹豫了好久,跟颜丹霞实地去探查了机器,将手掌在轴承位置试了试,犹豫了好一会儿后,还是没有答应。现在生产任务这么重,如果停机检查的话,就意味着至少会耽误一天的工作,合成氨车间的工作停了,那么尿素车间、造粒塔、运输部门等的工作也就都耽误了。
颜丹霞劝说着,但董学农并没有听她的意见,她想着马上就到大检修的时间了,正好趁着那个时候再去看看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就好。
终于等到这天了,她早上吃饭还惦记着推力轴承的事儿。可路过合成氨车间的时候,却发现里面依旧热火朝天地工作着。
她连忙又去找董学农,问他:“主任,今天是停机检修的日子,为什么还不停工?”
董学农摊摊手,表示着自己的无奈,说:“现在工作任务太紧张了,运销部那边天天催着我出货,我跟沈总工还有沙厂长都请示了,检修的时间延后,我跟林主任说过了,他没跟你说吗?”
颜丹霞还没有回维修车间,自然还不知道。她忙忙地说:“董主任,不能再拖了。轴承温度过高,说明机组运行之中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如果不能把原因找出来,修理好,继续这么运行下去,轻则轻则损毁整个机组,重则……会发生更加严重的后果。”
董学农就笑了起来,说:“哪儿有你说得这么严重。小颜师父啊,你认真负责的精神我很佩服,可咱也不是不修,就是推后几天,让我们先把生产任务完成了再说,好不好。”
颜丹霞:“你前两天也是这么说的,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得什么时候才能修理啊,难道真要等到出了事儿才后悔吗?”
董学农嘿嘿笑了两声,调侃着说:“小颜师父,你平时话不多,沉默寡言,今天我这一眼,原来你这口才也不差啊。小颜师父,你放宽心,真没你说的这么严重,真要是出了事儿,我老董一力承担责任!”
他说着,心里头很是不耐,要不是颜丹霞维修技术好,很多时间都得敬着她,再加上她此时在海州厂地位不同以前,还真没有那么多耐心跟她说话。
颜丹霞呼了口气,说:“要是因此产生了爆炸,就是重大安全事故,主任你承担得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