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新一辈 第37节

  张海洋有些惊讶,问:“就咱俩?”
  秦今朝肯定,“对,就咱俩。”
  张海洋有些高兴,但又有些不好意思,说:“秦工,您老请我,要不这回我请你。”
  秦今朝笑,说:“还是我请你吧,我一个人赚钱一个人花,你的钱还是留给闺女买糖吃好了。”
  说着,不由分说就带着他去了小食堂,且让服务员开了个包间。
  小食堂在没有领导视察或者接待事宜的时候,都会向员工们开放,不过如果想要进入包间,还是需要一定级别的,张海洋还是头一回进来这里。
  食堂外表看着一般,跟工厂主题的建筑风格相符,但小食堂内部装饰得却相当不错,大白的墙面,地上铺设的是水磨石地砖,桌面铺着红绒桌布、椅子上套着同色的椅套,墙上挂了主席诗词,还有几张招贴画。
  服务员热情地将他们带进包间里,说:“秦主任,你们就两位,在这间小包间里可以吗?”
  秦今朝:“可以,就这间吧。”
  服务员将用硬纸板夹着的手写菜单递过来,主动地点着上面的菜名:“秦主任,这是菜单,今天后厨有羊肉、猪肉,也有鱼,这些菜都能做,对了,还有饺子,主食吃面条或者米饭也可以。”
  秦今朝询问着张海洋想吃点什么。
  张海洋:“我吃什么都行,别点太贵的。”
  秦今朝点了羊肉、猪肉,青菜,还有饺子。
  张海洋心里头算计着价格,忙说:“咱就俩人,不用点那么多,吃不了。”
  秦今朝笑:“难得今天后厨有羊肉,咱们要是吃不了就带回去给孩子吃。”
  张海洋便没再推辞。
  饭菜很快上来,两人就着茶水,吃东西、聊天。
  两人聊着海州厂和机械厂的合作,聊着秦今朝这次去豫东油田的所见所感,聊着张海洋最近的工作所得,还有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秦今朝这才开始进入正题。
  “咱们技改办公室以后的工作会越来越多,你也看到了,大家技改的兴致高昂,这几天又收到几条建议,需要评估它的价值和可行性,以便寻找下一个重点研究项目。对外,和机械二厂的合作会持续跟进,还会将改良的技术成果继续量产推广。”
  “而你的工作很繁重,也很重要,对内和对外,还有内务、杂事都压在你身上。咱们做的不是一锤子买卖,不是这一个项目做完了就可以休息的,为了长远计,咱们需要更多的人手,而小涂过来,可以分担你的工作。”
  张海洋放下筷子,聆听秦今朝说话。
  其实今晚秦今朝专门找他出来,请他吃饭,跟他解释,他的心情就已经好多了。
  “我想的是,让你将内务和部门管理类的工作交给小涂,技改项目初步评级筛选,还有对外,与机械二厂的沟通合作暂时还是由你负责。不过,等到部门人手更充足些,我准备让你专心负责对外的合作。”
  也就是说,秦今朝实际上是把杂事从他这里剥离出去了,以后会让他专心管一摊,且是他最喜欢工作。
  是的,如今,他才知道自己最喜欢这些外联工作,在那里,没有人知道他混到快要四十了还只是副工程师,在技术处,是个只能干杂活的边缘人物,可以挺胸抬头地代表海州厂。
  秦今朝问他:“你的意见是?”
  张海洋连忙回答:“我听秦工的,我相信你的决定是充分考虑了技改办公室还有我个人发展的。”
  秦今朝说:“你明白就好。”
  热气腾腾的饺子也上来。
  服务员:“秦主任,你点的菜上齐了,后厨多包了半斤饺子给你,你们慢慢吃,有需要再叫我。”
  秦今朝忙说:“替我谢谢大师傅,也谢谢你。”
  “不用谢,我们可都听说了,这次多亏你和沙厂长,咱们海州厂才又能和以前一样了。”
  “都是沙厂长的功劳,我就是陪同他去了一趟而已。”
  张海洋笑呵呵地听着两人对话,深切地感受到了秦工、技改办公室在厂里的地位真是不一样了。
  而同一时间的颜丹霞,正在林玉峰家里头吃饭。她从燕市带了些东西给何嫚还有家里的孩子们,也有一些事情想要和林玉峰说。
  本来是吃过饭,过了饭点才过来的,结果林玉峰家里头因为一些事情,晚饭吃的迟了,来时正赶上一家人在吃饭。
  何嫚看见她很高兴,热情的不行,非要邀请她过来再吃点。颜丹霞推辞半天推辞不了,只好象征性地拿着筷子坐到餐桌上。
  等一家人吃了饭,帮着将碗筷收拾下去,颜丹霞才聊起这次来的目的。
  “……机械二厂那位八级钳工高师傅,自己总结发明出了两短一长的划线方法,我从他那里学会了,想要分享到全车间。我专门请示了高师傅,他很支持我,他不保守,而且非常希望能将自己这种简便又实用的方法传播出去,让所有的钳工都受益。”
  林玉峰对于这种划线方法很感兴趣,颜丹霞便将这种方法简单的跟他说了一下,林玉峰听完,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说:“是个好办法,又简单准确率又高,值得向全厂推广!”
  他看向颜丹霞,脸上流露出异样的表情说:“小颜呀,成长了,进步了,很不错!”
  待颜丹霞走后,林玉峰跟何嫚感慨,说:“这孩子真是不一样了!不愧是参加了技改小组,又出去首都见了世面的,眼界见识,思想境界都不一样了!”
  何嫚也听到了两人的谈话,自然知道林玉峰感慨的是什么。
  “是啊,这孩子以前好是好,就是有点不合群——她不合群,也不是她自己的原因,主要是你们车间以康明强打头的那帮人欺负人!”
  这事没有比林玉峰更清楚的,这些年他没少护着颜丹霞,也是颜丹霞自己技术高,不然早被康明强那帮子人给挤兑走了。
  可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她还愿意把学到的知识分享出来,这就不得不说,她的思想境界之高了。
  要知道,不管是她从别人那里学到的,还是自己总结的,只她自己会就是独门秘籍。没见康明强当年给颜丹霞当师傅的时候从来都是遮遮掩掩的,不肯教授她任何技巧性的东西吗?唯恐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以前的颜丹霞也只会自扫门前雪,可现在不一样了,有大局观,不保守,会站在全厂的角度考虑问题了。
  何嫚说:“让我把我学到的知识,教给我的仇人,我可办不到!便宜康明强那老小子了!”
  林玉峰却说:“我百分百肯定康明强那小子就是学会了,他也不肯用!他那人技术虽然不行,但是厂里独一份的六级钳工,颜丹霞没来之前,也是咱厂里的权威,那机器他说一句修不好就得请省里的专家过来!”
  “自从小颜过来,那修不了的机器能修了,他不会的技术人家会了,他心里头就不平衡了。偏偏人家只是个20出头的年轻人,还是个女的,他心里头就更不舒服了,这才想方设法的针对小颜。”
  “也是小颜自己厉害,被针对了这么多年,愣是没让那些人落下好处。自个儿跟个南山松似的,我就坐在这,任凭你们东南西北风刮过来,我就岿然不动!人在身边跳跳嚷嚷,她该干什啥还干啥。所以我说她是当大将的料,肯定能成才。”
  何曼非常认同自家丈夫说的这些,点头,“可不嘛,我第一眼见,就觉得她是块料。”
  第39章
  他们第一次见到颜丹霞是在厂医院, 那时候颜丹霞的父亲处在弥留之际,她从下面的公社里赶过来跟父亲见最后一面。
  父亲交代让她接班过来海州厂上班,叮嘱她一个人以后好好过生活, 便撒手人寰。
  颜丹霞在忽然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之下, 还能想着跟厂里商量父亲的安葬事宜。
  那时候他们就知道这个孩子坚强, 有韧性,有主意,有主见, 分得清主次,是个心明眼亮的好姑娘。
  林玉峰说:“人啊, 她就是能成才也得有机会呀。我看啊,她就是从去了技改小组之后才变得不一样了。你是不知道,她这回代表海州厂去机械二厂传授经验、指导人家生产,再回到我们车间, 车间那些家伙对她的态度完全不一样了!以前老是给康明强充当急先锋的那一小撮人, 都恭恭敬敬的,开始管她叫姐了!”
  林玉峰想到自己从办公室里瞄到的情景, 就直发笑,拍了拍大腿说:“过瘾得很!”
  何嫚:“这么说都是秦今朝的功劳?就是他把小颜选到技改小组的。”
  她马上又否定了自己的说法, “小颜是咱整个海州厂技术最好的,他要是选了康明强,康明强也得是那块料啊!”
  这话说的,等于没说。
  林玉峰瞄了妻子一眼,说:“小颜是千里马,秦工就是伯乐, 他们两个是互相成就, 缺一个, 咱海州厂这个废水利用装置就不能成事儿。”
  何嫚觉得,丈夫这话说的中肯。脑中忽然浮现秦今朝和颜丹霞两人的身影,心中一动,说:“你别说,他们两个站一起,还真挺合适的,你说我要不要给他们两个牵个线儿?”
  林玉峰忙阻止她,“你个老娘们可别瞎整,两人不合适,差着岁数呢,各方面条件差的也多。你这对象给介绍了,要是不成,俩人以后还怎么见面?这不是坑了小颜吗?”
  何嫚想想也觉得是这么回事,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又听林玉峰说,“与其琢磨着让小颜找秦工当对象,我觉着还不如让他帮着把小颜级别往上升一升,康明强那样的都是六级钳工,小颜比她差哪了?”
  何嫚自然也知道如今秦今朝在工厂里的影响力,但级别的提升可不是个简单的事儿。当初颜丹霞入厂一年就从学徒工转到正式工,转正就是三级工,固然是她技术水平太优异的原因,林玉峰从中也是出了大力气的。
  从三级工再往上提升,甚至升到康明强的那个高度,那可比当初的难度大太多,不是林玉峰这个车间主任就能做到的。
  “能行吗?这么大的事儿,人家得出多少力呀,这么费力,自己个儿又得得不到啥好处的事,谁能干啊?”何嫚说。
  林玉峰:“看吧,回头我找机会跟秦工说说。这事儿,咱也不明说就,透露这么个意思,他要是能把这件事记在心里头,有好机会能想着着小颜,咱的目的就达成了。”
  从3月12号开始,就有参加座谈会的化肥厂领导自全国四面八方远道而来,座谈会筹备组更名为接待组,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开始忙碌起来。
  要说涂主席这个人还是有些能力的,难怪能做到工会主席这个位置。
  考虑到天南地北的化肥厂同仁需得先到燕市中转才能来到海州,为了更加方便他们,为了体现海州厂的热情好客,海州厂跟海州市汽车运输总站租了辆大轿子车,每天往返于燕市火车站和海州厂接人。
  这一举措,使得各个化肥厂领导赞不绝口,连连道谢。
  他们都来过燕市,但绝大多数都没有到过更北方的地方,交通不方便、人生地不熟的,甚至语言都可能无法通畅地交流。天知道他们下了火车,就看见了“海州厂接待站”的大条幅时,心里头有多踏实。
  从涂主席身上,秦今朝愈加确定,只有用不好的人,没有一无是处的人。
  到十三号这天下午,最为偏远几个省市大化厂的参会人员都已经到了。参加这种级别会议的,不是厂里的一把手就是二把手带队,带上一两个单位的技术骨干,组成一行三四人左右的队伍。
  化工部的报纸、杂志,还有海州市的媒体也已经驻扎进来,在厂区里,开始进行前期的采访、拍照,寻找素材。
  薛洋和高小萍因着形象气质佳,又经常担当大型晚会的主持人,为人外向,谈吐大方,被涂主席安排着,专门负责接待这些媒体。按照涂主席的指示,两人专门将这些记者们往生产车间带,让他们看到海州厂热火朝天大生产的场面。
  晚些时候,高小萍来了310办公室找秦今朝。说是《化工报》的记者听说了他的事迹,想要采访他。
  “秦工,我给记者讲了你组建技改小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了技改方案,制造出了废水利用装置,又贡献出自己设计的图纸,无偿给国家,还为了海州厂缺气的事情,东奔西走。他们听了你的事迹,觉得可以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非常有报道的价值。秦工,你今天有时间吗?稍晚一些,我安排记者们过来?”
  高小萍仰头,脸上带着笑意,让人一看见这样的表情,就知道她对眼前的男子崇拜又爱慕。
  秦今朝听她说话的时候,目光一直往门口的方向瞄着,想看看薛洋是不是跟在后面。
  “高同志,谢谢你这么为技改小组说话,肯定我们的功劳。”秦今朝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说:“我全力配合记者们的时间。”
  高小萍笑容愈加灿烂,她好似知道自己怎么笑才是最有魅力的,忽闪着大眼睛,带着些娇俏地说:“呀,谢谢秦主任这么支持我们的工作,要是都像你这样,我们的工作就好干多了。”
  秦今朝:“客气了。”
  高小萍却还没有走,压低了声音说:“为了欢迎各位参加座谈会的人员,晚上7点,电影院播放彩色电影《神秘的大佛》,据说是咱们国家第一部 武打片,晓庆演的呢!上个月首都才播放的,咱们涂主席想尽办法才找来的。我有两张招待票,一起去看呀。”
  秦今朝又往门口瞄一眼,心说薛洋今天怎么还没过来呢?
  他说:“谢了,晚上我得加班。”
  高小萍不死心,“那明天呢?明天还会再放一天,我去找两张明天的票。”
  秦今朝这下干脆没说话,只是朝她摇摇头。
  “那好吧,那等座谈会开完。”高小萍瞄了一眼不远处的小涂,只好悻悻地走了。
  才调过来,正跟张海洋交接工作的小涂,一直竖着两只耳朵,盯着这边的动静,待高小萍一走,立刻凑过来,笑嘻嘻地说:“我说主任,这姐们又看上你了?”
  秦今朝回头看他,“别胡说,败坏女同志的声誉。”
  小涂:“我可不是胡说,想当初我差点就跟她好了,后来才知道,她是看中了我爸是工会主席。这个女人,心上的人始终都是薛洋,只不过薛洋一个干部处的普通干事,前途也就那样,她不甘心罢了。秦工,您要才有才,有相貌有相貌,找啥样的找不到,可别着了她的道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