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新一辈 第19节
依照着上次去部里,判断出的,王司长的脾气,如果不答应会直接说,犹豫了,就说明这事儿还是有戏的,大概还是需要多方面考虑。
秦今朝自然希望能够争取上,这样这台废水利用装置就可以迅速在化肥行业内推广使用,给他非常大的助力。但如果不能争取到,那他也无所谓,反正技巧小组已经成立,废水利用装置已经基本完成,便是没有达成沙厂长的目的,他也不能因此再将项目停掉。
这个技改小组的成立在职工中备受瞩目,他也是要给广大职工做个交代的,让大家知道,花了这么多人力物力到底干了些什么。
没隔两天,沙厂长又去了燕市,这次,他只带了郭亮,是乘坐火车去的,依旧是头天去,第二天回。秦今朝远远看见他,只觉得脸色阴沉得很。他当时还以为是沙厂长的提议被部里拒绝了,但他一直没有被沙厂长召见,便觉自己猜测错了。
联系着现在减产的现状,秦今朝恍然,沙厂长是去部里化缘去了,但显然,情况不乐观。
对于原料供应减少的情况,一是节流,一是开源。节流就是节能,就是他们即将干成的事儿,至于开源就有些难了,天然气减少供应,肯定是出了什么困难,定点供应单位出了问题,就得将触手往外伸了。
回到小组办公室,秦今朝就开始翻看同学录,同学录上有每位同学的工作单位和通讯地址以。他的同学们除了公派留学生外,都在化工系统上下游单位工作,肯定有了解相关信息的。
他在其中找到两位,分别写信。在挂号和平邮之间选择平邮,倒不是省那几分钱的邮票钱,而是这并不是着急就能解决的事儿,真要发了挂号信,同学们准得以为自己发生了啥十万火急的事儿。
在其位谋其政,这暂时不是自己能管得了的事儿,秦今朝也就不去操心了,专心技改小组的事儿。最近颜丹霞虽说不再加班加点了,但她效率高,按照她的速度,大概再过两三天就能把全部零部件制作完成,到时候就能将整个废水利用装置组装完成了。
他经常在想,颜丹霞简直就是自己来到海州厂最大的收获和惊喜,他的一帆风顺,就是因为总有这样的助力,推着自己在坦途上行走。
对于这些人,秦今朝感谢、感恩,一辈子铭记,总想着要去回报一二。
“秦工,有你的邮包,我去帮你取回来了。”
海州市邮局在海州厂区里有个不算大的分局,海州厂职工不管是打电话,还是邮寄挂号信、打电话,收发包裹、汇款、取款都可以在厂区的邮局里完成。
张海洋捧着用白粗布缝起来的邮包,给放到秦今朝桌子上。
一看地址就知道是秦工家里头寄来的,沉甸甸的,得有二十来斤,他是用自行车一路给带回来的。
“谢谢。”秦今朝道声谢,连忙拿起剪子,想要将线头都剪开。
张海洋见状,连忙阻止道:“我来,我来。”
他怕秦今朝将线头剪坏,这种线很粗,很结实,拆下来能分成好几股,缝补衣服好用着呢!
秦今朝便将剪子递给他,瞧着他耐心地将剪子头戳进线缝中,将线一节一节地挑出来,最后拆出来一条一米多长的线。
张海洋颇有成就感地展示给秦今朝看,然后又撕了块废纸,叠了几折,卷成个长条形的纸卷,将那条线绕了上去,笑着开玩笑说:“一针一线当思来之不易!”
秦今朝佩服地说:“还是张工会过,向你学习!”
会过就是会过日子的意思,是节俭持家的代称。张海洋不光努力地为技改小组争取利益,还能根据需求,将小组内的物品合理分配,规划着使用,这要是放在古代,绝对是做管家的好材料,要是放在海州厂嘛,如果培养一下的话,不输于现在的总务后勤主任。
风气使然,那位主任的工作也显得有些懒怠。当然,也可能是秦今朝要求太高,照他本人来说,人家就是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罢了,虽然无大功,但也无错。
拆开了邮包,里面的东西就暴露出来,上面一层是吃的,都是不容易受损的东西,有奶糖,有袋装奶粉、麦乳精这些。
秦今朝揉揉鼻子,他妈担心他在这边吃不好,总邮寄这些营养品。他将小二斤的奶糖袋子拿出来,大手一抓,抓了一大把递给张海洋。
张海洋连连摆手,表示不要,被他直接塞进干部装的大口袋里,说:“带回去给孩子吃。”
又给其他人每个人的办公桌上放了一大把,最后自己剩下的,也就一小把,随手剥了一颗放进嘴里,又去翻看其他物品。
张海洋按按装满糖的衣兜。总是吃他的好吃的,家里头孩子一听秦工的名字,都知道是那个经常给他好吃的好叔叔。
虽然每次收到秦今朝的好东西,心里头特别欢喜,但不好意思也是真的,自己也没什么能回报他的,只有越发努力的工作。
秦今朝又翻出来两件用布包好的里衣,这才看见了自己最期待的。
他从里面抽出两本书来,大步朝着颜丹霞那边去。
颜丹霞今天没去车间,她遇到了一点难题,这会儿一边翻转着手腕,活动筋骨,一边对着图纸研究,另外一只手指探向那堆糖,摸到一只,单手撕掉糖纸,刚送进嘴里,便听见秦今朝带着些兴奋的声音。
“颜师傅,这两本书送给你。”
颜丹霞猛然抬头看过来,双眼圆圆,有些迷蒙,奶白色的长条形糖块一半露在外面,一半被吃进嘴巴里,红润的嘴唇微微撅着,而后将另外半块吞进嘴巴里。
秦今朝只觉得心脏“砰”地一声,像是被什么猛烈地撞击了一下,同时脑袋发涨,耳朵“嗡嗡”,喉头不自觉地上下滚动着,听见自己声音柔和下来,才又重复着:“这两本书送给你。”
又接着说:“是初级物理,还有高中数学。都是机械专业的基础。”
颜丹霞惊喜,连忙站起来,双手接过。
放在上面的是《初级物理》,厚厚的,却轻飘飘的一本,封面本是豆青色的,微微有些褪色,翻开来,纸张泛黄,透着股子浓浓的草纸香味。
颜丹霞来不及道谢,迫不及待地翻了几页,又将下面那本拿过来,又翻看了几页,这才将这两本书抱在怀里,微微仰头,对着大概比他高了多半个头的秦今朝感激地笑着。
然后不停地道谢。
总觉得秦今朝帮助自己良多,一声“谢谢”也未免太轻飘了,她一向不习惯单方面接受别人的好意,这会让她负担,必须想方设法还回去才行。她目光瞥向了自己做的那个一帆风顺的摆件,想到秦今朝爱不释手的样子,决定再去找些材料,帮他做一个更好的。
打定主意,颜丹霞心里头坦然了许多。
就听秦今朝说:“这些都是高中课本,你先学习着,学完了告诉我,我再让给寄新的来,有问题随时问我。”
秦今朝的心脏、大脑已经恢复正常,他将自己刚刚的异常解释为正常年轻男性的怦然心动。一个单身的,没有恋爱经验的年轻小伙子遇到美丽的姑娘的一种正常反应,虽然他并没有经历过,但上大学时,没少听那些比自己大上几岁的同学们诉说爱情的感觉和恋爱滋味。
只因刚刚的颜丹霞太好看了,好看又可爱,像是猛然被唤醒的精灵,太过于美好,让自己这个凡人也动心了。
不过他明白,也仅限于瞬间的动心罢了,他对于自己的事业、婚姻都有规划,准备先立业再成家,起码五年之内,不会考虑恋爱、结婚的事儿。
颜丹霞小鸡啄米般,不停点头,心想,给秦今朝的摆件一定要用心、再用心才行,一个不够,就做两个!
秦今朝看向颜丹霞的目光愈加欣赏,多么好学,多么聪明啊。
他有些好奇,问:“恢复高考后,你没有考虑考大学吗?”
颜丹霞有些不好意思,说:“考虑来着,可惜我的基础太差,又没找到复习资料,那段时间车间工作又忙,有特别紧要的维修任务,我去考了……但没考上。”
她不太好意思跟说自己考了多少分。
秦今朝很感慨,要是赶上好时代,以颜丹霞的资质和努力程度,绝对能考上超一流的好学校,可惜,她小时候没有学习条件,没有考试机会,恢复高考了,还是没有学习的条件。
要是能有系统的,重新学习的机会,颜丹霞一定会非常珍惜。可惜,海州厂成立时间还欠,没有自己的职工技校,而市里的职工夜校虽然重新开办起来了,但教授的东西太过浅显,只用于提高学历,颜丹霞需要的是数理化三科更加高端的知识。
秦今朝:“分数不代表能力,你不比那些考上大学的差。”
颜丹霞笑,嘴角露出一丝羞涩。当初去参加高考,她很清楚自己应该是考不上的,但还是去考了,因为报名参加了高考,被以康明强为首的人冷嘲热讽的,没少说酸话,得知她没考上,那酸话就更多了。
虽说她将这些话都当成耳旁风,但人都是生活在人群中的,谁又能真的一点都不在意呢?
厂里有人考出去了,她心里头有些不甘心,但很快也就释怀了,安慰自己,便是出去上大学了,学成之后,也还是依旧要做钳工的,这是她的兴趣所在,也是一辈子想要从事的工作,做一个高学历的钳工和低学历的钳工对于这个工种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但她心里头明白,还是有差别的,尤其是认识秦今朝后。
不过,有了有了这些课本,有了秦今朝这个好老师,她就有了学习的条件,她认同秦今朝那句话,自己不比那些考上大学的差。
------
梅书记这阵子心里头非常不痛快,被迫跟沙厂长妥协,自此之后,就有些受他钳制的意思。
沙广军频繁往燕市跑,想也知道他不是去玩儿的,一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瞒着自己,联想到他为了技改小组的所谓废水回收装置,竟然选择帮助自己,将这两者联系起来,便觉肯定是跟这项技术有关的,莫不是抢着去部里头争功了?
也不对啊,他本来就是负责技术和生产的,不管功劳是谁报上去的,都是一样的,都少不了他这个一厂之长的功劳,完全没必要像现在这样偷偷摸摸的。
他保密工作做得太好了,他和唐杰多方打听都没打听到。海州厂啊,虽说人人都长了一张大嘴巴,但真要是沙广军要求保密的,那还真没人会透露出去。
这一点上,他不得不佩服沙广军这个“本土派”,天时地利人和的。
梅书记抓耳挠腮,却又无可奈何。
想起这件事儿,他就不得不想起秦今朝,这小子,没良心,滑得像个泥鳅似的。他给老同事老陈打过去电话,将这件事跟他说了,隐晦地告了他一状,想着让老陈去秦今朝父亲那里去上上眼药。
老陈却跟他说:“你跟他是不是有误会?那孩子我认识好几年了,我们单位从上到下,从老到幼就没有不喜欢他的。你也知道,我是老寒腿,那孩子跟他妈回姥姥家时,听说有种野草擦洗专治老寒腿,还专门采了老多给我带回来,你说,这么有心的孩子能说他没良心吗?年轻人嘛,有时候说话、做事莽撞了些,咱们作为老同志要包容、引导着他们成长,多些耐心嘛,不要着急下定论。”
放下电话,梅书记又运了一肚子气,本来是想要告状的,谁知道又被人教训了一顿。这顿电话他就不该打,老陈是秦今朝他爸的下属,肯定向着他说啊!亏得老陈还专门打电话来拜托自己照顾他。
他早该清楚这小子就是个滑头的,从一开始就没按照自己的计划走!
他特意叮嘱让这小子直接来家里,就是想让人家知道他是自己这个阵营的,想着,等到秦今朝被排挤、工作干不下去的时候,自己再对他伸出援手,这样他就能对自己死心塌地,他毕竟是化工部下来的大学生,家里头又有那么好的背景,用好了就是自己的强大助力。
可谁想到,他至今也搞不清楚,沈岳良那么照顾他,是因为他化工、机械双学科大学生的身份,还是因为他跟自己的关系。要是因着自己的关系,他却从来没跟自己露出半点邀功的样子,他是做了好事不留名的人吗?
梅书记觉得不是,凡是手里头有些权利的,哪个不是一肚子心眼,看点啥事都是有目的的?看来,这个沈岳良就是看中了秦今朝,他对改革小组的事情那么上心,也就能说得通了。
妈的!梅书记,骂了一句脏话,感觉现在他们这些人都抱成一团儿,把自己给孤立了!
第24章
沈岳良并不知道有人在背后把自己揣测成个唯利是图的小人, 这会儿他和总会计师胡鉴、工会主席涂元材等几人正在沙厂长家里开会。
讨论的就是现如今正面临的天然气供应不足的问题。
大型尿素化肥所需要合成氨的制作,有两种不同的原料,一种是煤炭, 一种是天然气。
海州大化厂用的是天然气, 由位于同在赵北省区域内的“648”厂定点供应, 648厂是前几年的叫法,近些年来,保密级别降低, 通常都称呼其为港口油田。
港口油田,距离海州市下属的华县非常近, 也是目前华北地区唯一的油田,主要开采石油,天然气作为石油的伴生物,之前一直能够充分供应大化厂需求的, 不知道为什么, 忽然减产,供应不上了。
“目前海州厂面临的巨大困难已经摆在诸位面前, 同志们集思广益,看看怎么度过这次难关。”沙厂长抽着烟, 目光在海州厂众位领导身上转了一圈,缓缓说道。
沈岳良看看其他几位,都低着头不说话,想了想,清清嗓子,问:“港口油田给的理由是?”
他这句话问了相当于没问, 除了产量问题, 不会有别的原因。
港口油田的油井深, 采油气难度大,虽然技术人员和工人都是大庆油田支援过来的优秀人员,但架不住地质条件太差,所用设备和技术又有些跟不上。
沙厂长使劲儿吸一口,说:“他们的李厂长打电话过来,说是开采困难,已经在尽力供给咱们了。”
总会计师胡鉴:“厂长,我提议,咱们过去一趟,亲自了解情况,看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内情。”
工会涂主席涂元材:“这事儿,是不是得跟梅书记汇报下?他是最高领导,该怎么办,还是得由他来拍板。”
沙厂长瞄他一眼,知道他是因为儿子小涂的事儿,怪上了自己,虽然不敢旗帜鲜明地站到梅书记那边,但还是希望梅书记能站出来扭转局面。
他现在不想管他是站在自己还是梅书记那边,只要有人能提出好意见,解决海州厂目前的困境就行。但瞧着涂主席这样子,分明没把心思放在帮厂子解决问题上。
他招手叫来坐在一边,随时准备端茶倒水的郭亮过来,说:“你去梅书记家,请他过来一趟,讨论下原料供应不足的问题。”
郭亮应声,迅速跑着出去,不过一会儿就气喘吁吁地跑回来,说:“梅书记夫人说,他今天身体不太舒服,吃了些感冒药,早早睡下了。”
沙厂长微微点头,目光看向涂主席。
涂主席轻轻咳嗽一声,手肘拄在椅子的扶手上,手指头支着脑袋,不言语。
在接到港口油田开始限量供应天然气的通知后,沙厂长第一时间给油田领导打去电话,还没多说什么,就被迫听了一耳朵诉苦的话,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不可抗力,他们也不想的,没办法。
沙厂长放下电话,就叫郭亮派人去买火车票,两人连夜去了化工部求助。
化肥王建宏司长一看见沙厂长就皱眉头,以为他又是为了举办会议的事情,听了沙厂长的求助,他皱了眉头,说:“这是两个系统的事儿,我们只能跟石油工业部去协调,而不能强行命令港口油田如之前那样继续供气。”
前年,也就是78年,燃料化学工业部的两大下属部门,石油工业部、化学工业部正式拆分成两个独立的平行部门,成为了两个系统,彼此之间打交道起来,就没有以前那样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