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新一辈 第13节
伴随着上班铃声,颜丹霞嘴角噙着一丝笑意,操作起了折弯机。
同一时间,秦今朝收拾好图纸,带好笔记本,往总工办公室而去。
“进来。”
秦今朝轻敲三声门,门里面传出沈总工的声音。
推门进去,随手关好门。
沈总工正坐在办公桌前,手里拿着份《人民日报》在看,右手边的茶杯盖子打开着,冒着热气,散发出独属于茉莉花茶馥郁香味。
“沈总,早上好。”秦今朝走上前来,笑着问候了一声。
“小秦啊,请坐。”沈总放下报纸,笑着指了指办公桌对面的位置。刚上班的这段时间,默认是领导们喝茶看报的时间,如果没有着急重要的事儿,很少有人会选择这个时间过来,秦今朝又是个靠谱的人,沈总下意识就重视起来,目光看向他手中的图纸卷儿,问:“有事啊?”
小秦点头,将图纸卷儿上系着的绳捻儿解开,调到正面,放到沈总跟前,说:“沈总,这是我设计的,废水改造装置,可以起到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作用。”
沈总意外地看他一眼,连忙将图纸移到自己跟前,推了推眼镜,认真地看起来,越看,眼中的光亮越盛,眉毛皱起来,沉浸其中。
秦今朝计划改变,给沈总的不是最初那一稿,而是改进过几版的。一是加快项目进度,二是存了些小心思,一方面检验下沈总的水平,看看他能不能发现这张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另一方面是很清楚上位者的心思,留出了让他提建议的余地。
不一会儿,沈总将图纸铺在桌面上,双眼挨近了看,一只手指头不自觉地在桌面上敲着,过了好久,才抬起头来,笑着连说了两声:“好,好,好啊!”
他站起来,走到秦今朝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又绕着桌子走了两圈,这才又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而后又站起来,去给秦今朝沏了杯茶。
目露慈祥地盯着秦今朝喝了一口,脸上的激动之色稍微缓和,这才指着图纸的几个地方,问他的设计思路是什么,每个部位的功能如何。
秦今朝一一详细解答。
沈总工不住地点头,脸上露出欣慰、欣赏的表情。
两人聊了一个多小时,才聊完了关于设计图的问题。
秦今朝的设计思路,这个装置将要达成的目的,沈总工便都清楚了。
沈总工的每一个问题都切中要害,秦今朝便知道,这是个真懂机械的。
“小秦,好些年没见到你这种勇于创新,勇于改进,且有能力将想法变成实际的年轻人了!我心甚慰啊,咱们国家要是多几个像你这样的年轻人,何愁四个现代化不能实现!小秦,你知道吗?有了你们这些愿意去钻研,愿意搞技术的人,咱们国家总有一天会超过西方国家的!”
说着,说着,沈总工的情绪又有些激动起来,带着些与荣有焉的骄傲。
秦今朝:“谢谢沈总的肯定,我也坚信这一点。如今,改革的号角已经开始吹响,未来,我们的计划经济的模式也有可能会改变,国外那些技术更先进,产能更高的企业有可能会涌进来,到时候,我们的海州厂生产的化肥还能供不应求吗?”
秦今朝这番话是临时起意说的,他看出来了,沈总工的思想比沙厂长更趋于开放,且某些观念上,和自己是一致的,他相信沈总工能理解自己的担忧,绝对不是杞人忧天。
果然,沈总工沉默良久之后,点点头,叹息一声,说了句听起来跟这次谈话无关的,“这个世界终究是你们年轻人的,后生可畏!”
而后又说,“你说的那些,虽然为时尚早,但未雨绸缪,才是正确的!”
秦今朝脸上浮现出笑意,继续说:“对,我担忧的那些,咱们还危机不到海州厂,但另外一个困境却马上就要到来了。”
沈总工看着他,忽然笑了,说:“能源短缺。”
秦今朝也笑:“对,能源短缺。不管是咱们大化厂的主要原料天然气,还是别家厂用的煤炭,都面临着短缺,而这个节能装置,恰好能为节约能源出一份力。”
这些数据,但凡关注下《能源报》就能判断出来,产能逐渐下降,供应量下降,目前只是初见端倪,但显而易见,短时期内,这种情况不会改善,只会越来越差。
沈总工脸色有些发红,双眼晶亮。经历过科技停滞、无技术人才可用的那些年,身边的人,包括自己,都成了只知道按部就班,按计划去做生产的人,大家都习惯了谨小慎微,不去做任何改变现状的事儿。
这是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造成的,如今拨乱反正,国家政策正朝着一个与之前不同的方向而去,种种迹象表明,这次的改革是坚定的,一贯的,那么,他们这些人,也要朝着国家的指引的方向而去。
而秦今朝的这个设计,是节约能源的现实需求,也是海州厂走向新时代的第一步!
出处一家大型工厂领导者的位置,沈总工身兼专技和行政两重领导身份,考虑得便多了些。
沈总工站起来,走到窗台处,双手拄在冰凉凉的石灰窗台上,抬头久久地仰望着被蓝天包围住的造粒塔。
秦今朝没在出声,悄声地啜饮着热茶,由着沈总工的思想往更远处蔓延。
过了好久,沈总工才转过身来,严肃地说:“我会向沙厂长和梅书记汇报,会尽我全力促成这件事情。”
秦今朝笑着站起来,朝着沈总工鞠了一躬,“谢谢沈总!”
沈总工往旁边避了一下:“不用谢我,这是我身为总工应该做的,我惭愧啊。”他没说在惭愧什么,话语一转,脸色稍缓,又拿了图纸看起来。
过了一会儿,指着其中一处说:“这个设计可以改进一下。”接着,他跟秦今朝说了自己的改进意见,又指了另外一处,觉得有些问题,但没有好的意见可以提供。
秦今朝此时才算真正认可了沈总工的能力,他指出的地方,正是自己改进过的地方。
他点着头,说:“我回去尽快改进,将新的图纸交给您指正。”
沈总工笑着,又拍了拍他的肩膀,看过去的目光像是在看自家子侄,慈爱又充满了鼓励。
“我会知会你们处长,让他最近这段时间不要给你安排工作。”
秦今朝点头道谢,将图纸卷号,重新用纸捻儿系上,告辞。
沈总工伸出手来,说:“去吧。”
秦今朝忙伸手和他相握。
沈总工手掌冰凉,手心处确实滚热的,他久久握着秦今朝的手,而后拍拍他的胳膊,说:“好好干。”
秦今朝重重点头,“定然不会辜负您的期待!”
【作者有话说】
下本开:野百合的春天,求收藏,谢谢!
第19章
回去技术处办公室的路上, 秦今朝脚步轻快。
这位沈总,比自己想象中更有能力,更有担当, 有这位在, 他未来的路可能会走得更顺畅。
回到办公室, 同事们立刻七嘴八舌地问着:“怎么样?沈总同意了吗?”
秦今朝笑着,“沈总同意了,觉得我们有想法, 有身为单位主人翁自觉。说会帮着我们跟厂里说!不过,也指出了我的设计图有很多不足之处, 还得好好修改才行。”
几人立时欢呼起来,说:“那你赶紧修改去。”
这正是秦今朝想要达到的效果,那次分享会就是他迈出的第一步,引导着同事们产生错觉:这个项目不秦今朝一个人的, 而是他们大家集体的智慧。避免因着他这个新人太过冒头, 有人产生不满或者嫉妒情绪,再给搞破坏。
需知, 成一件事儿难,但毁掉一件事却很简单。
秦今朝目光从每个同事脸上掠过, 见他们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便也笑着,融入他们。
他从小到大,虽然一帆风顺,没有承受过什么挫折,但经历过的, 见过的, 听说的人心险恶却比绝大多数人都多。
他信奉“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人之心不可无”,一直秉承着“防患于未然”的原则。
他想,他能如此顺利,大概也和一直秉承着的这两项原则有一定的关系。
关于要求工人们写工作总结和计划的事件还没有解决,还在持续发酵着。从那个通知发出来到今天,已经有4天的时间了,梅书记和他的办公室主任还没有决定好到底该怎么办。
这几天,梅书记吃不好睡不好,搞得神情憔悴,头疼病又犯了,这两天一直待在家里,没去工厂上班。
唐杰来到梅书记家里时,正好碰见厂医院的保健医生从家里离开,拉着医生问了下书记的情况,知道他是因为睡眠不好引发的,身体没大问题,这才放心。
梅书记在二楼书房里坐着,除了唐杰之外,谁也不见,就是有来探病的也打发了。
“领导今天感觉怎么样?”唐杰坐到一边问着。
梅书记指指自己脖子上揪出来的血道子,沙哑着声音说:“还是那样。”
唐杰心中感叹,自己这位老领导胆子真是太小了,这点事儿都扛不住,早知如此,当初何必要跟人家沙厂长争权?好好的当个正职到退休不好吗。
梅书记要是知道他心中的腹诽,肯定会回答他,这不就是站到这个位置上了,忽然成了正职,手上也能有实权了,就忽然膨胀了,犹如穷人乍富,催发了野心嘛。
手掌权利的滋味可太令人迷醉了,上瘾啊!
“沈岳良,沈总工今天又过来找您了,看着挺着急的,还说要来家里看你,被我拦住了。”唐杰说着,顺手从果盘里拿起一颗红通通的大苹果,用水果刀削着。
这种大苹果,在海州市可不多见。
梅书记:“没说是什么事儿?他找我能有什么事儿。”
唐杰:“我问了,他没说。”
梅书记:“先不管他,现在我这样,也没精力管他。”
唐杰削苹果的技术很好,很快,一根长长的苹果皮落在手中,他将苹果递给梅书记,将苹果皮放进嘴里吃了。
梅书记看着苹果,没什么胃口,不大想吃,但还是没有拒绝唐杰的心意,咬了一口,味如嚼蜡地吃着。
唐杰将水果刀放下,犹豫了下,开口道:“领导,要不然,我私底下找找沙厂长?”
长期以来的默契,让梅书记很快理解了唐杰的意思,先是不悦地瞪了他一眼,而后双肩一耷,问:“你可知道这样做的后果。”
唐杰是想跟沙厂长服个软,让他帮着做做工人们的工作,这样起码梅书记在工人面前,不至于失了面子。可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从此以后,梅书记在沙广军面前,就没法再强硬了,相当于被他抓了把柄。
唐杰点点头,他自然是知道的,可这已经是他能想到的最好办法。
“领导,万一不向他低头,他去鼓动那些工人,闹出更大的事儿来怎么办?工会涂主席看起来是咱们这边的,可那人就是个随风倒的,保不齐就又站到他那边去了。”
梅书记皱眉,寻思了好一会儿,说:“他没那么大能量,党代会,职代会他都操控不了,说到大天去,他这个厂长也得归党委管,难道还能造反,把我这个党代表推下去不成!”
也是,沙厂长要是有那个能力,梅书记就不会来海州厂,也不会在有良好一线工人群众基础情况下,被梅书记处处掣肘。
可怎么办呢,事情不能老这么僵着啊。
梅书记倒是因着自己那句话想通了,他说:“你回去跟沈岳良说一声,就说我明天会去上班,让他9点来我的办公室。”
看见唐杰迷茫的眼神,梅书记心里头叹口气,解释道:“这个时候,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沈岳良的倾向很重要。”
唐杰恍然,朝着梅书记比个大拇指。
沈岳良听到唐杰传达的话后,却没什么喜悦之情,轻轻地叹口气。
昨天,秦今朝走后不久,他便去了沙厂长办公室,怀着激动的心情,给厂长讲述了那套装置有多么大的意义,对海州厂,对整个化肥行业甚至化工行业的意义,从小到大,从点到面,结合着改革政策,行业变动,掰开了揉碎了讲,嘴巴都快烧干了,却只换来沙厂长的一句:“梅书记要是同意,我没意见。”
见他脸色不好,还解释说:“你也知道我如今的处境,什么事儿自己都做不了主,但凡一开党委会,就能给我否了。”沙厂长摊摊手,“沈总啊,你说的这些,我都认可,可我也是没办法。”
梅书记惹下个大乱子,又像缩头乌龟一样,躲回家里不敢来上班,乐得沙广军心情迅速好转,极大安慰了他在化工部受到挫折的心。
沈岳良见不管自己再怎么劝,沙厂长都是这句话,车轱辘般地来回说,只好无奈地转身出去了。
一走出门口,沈岳良便抚抚胸口,只觉得憋闷得慌。从没有一刻像是此时这样,觉得这样的人真不应该坐在领导的岗位上,完全是将个人情感凌驾于企业之上,没有大局观,像个老娘们,不,女中也有豪杰,他连老娘们都不如!
这么狠狠地再心里头想着,沈岳良才舒服了些。
在沙厂长这里受挫,只能再去找梅书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