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新一辈 第14节

  说实在的,他对梅书记的观感,还不如沙厂长呢,可谁让沙厂长不管这事儿呢,可谁知道,梅书记他躲回家去,且拒绝他去家里探望。
  沈岳良说不上失望,只剩下冷笑了。
  秦今朝拿着最新一版的设计图敲门进来时,沈岳良正提着毛笔在报纸上练大字。
  秦今朝瞄过去,报纸上写的是主席诗词: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笔锋犀利,力透纸背,这是生了多大的气啊!
  “你来了。”沈岳良放下毛笔,有些愧疚地看了眼秦今朝,亏得自己之前信誓旦旦,可惜出师未捷。
  秦今朝点头,“我将设计图按照您的建议修改好了,拿来叫您看看,批评指正。”
  沈岳良惊讶,“这么快就改好了?”他只给一处提了修改意见,其他的只觉有问题,却没有思路,没想到,秦今朝效率这么高。
  他连忙去洗脸盆洗手,又用了香皂,将手上沾着的墨迹洗掉,又在脸盆架子上方挂着的毛巾上把手擦干净,这才开始看新的设计图。
  仔细看了好一会儿,不由得拍了下桌子,称赞道,“好,这样改动好多了,你真是……”他一时之间没有想到合适的形容词。
  秦今朝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下,谦虚地说:“我认为还是有些不如意的地方,我争取在项目批复之前把最终的设计稿定下来。”
  一听这话,沈岳良脸上的喜意褪去,说:“立项,大概还需要一些时间。”
  他也不管那么多了,将沙厂长和梅书记的表现如实跟秦今朝说了一遍。
  秦今朝说不上失望,他也知道这会儿不是提这件事儿的好时候,但时间紧迫,不得不提。
  沈岳良安慰秦今朝,说:“你不用担心,专心做你的事情,实在不行,就组织召开职工代表大会集体讨论,或者去上部里找关系往下压!”
  练字没能让他平静下来,心里头乱七八糟想了很多主意,甚至还想到给老书记刘利民打电话,他的话对沙广军是很有影响力的。
  秦今朝:“沈总,我想去试试看能不能劝劝沙厂长。”
  沈岳良想起沙广军车轱辘话反复说那个气人的劲儿,不想让秦今朝去碰壁,怕打击年轻人的信心。
  “还是算了,你就负责设计图,其他的我来弄,我还就不信了!”
  秦今朝笑了下,说:“不瞒您说,我上次陪沙厂长去部里,是去争取,让海州厂成为明年三月份,一个名为‘全国十万吨以上合成氨企业节能座谈会’举办地的,不过,化肥司王司长考虑将举办地放在西部城市,理由是那边注重技术创新,正在研究和节能有关的项目。”
  “咱们这次的设计,正好是和节能相关的,如果能够立项,尽快将设计图纸生产出来且节能数据如咱们预测的那样,回收尿素达到五千多吨,虽说数量不是特别巨大,但却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我想,以此为优势,再去和王司长申请,说不定真的可以成功。”
  还真是啊!王司长说西部城市更注重技术创新,自家海州厂比他们搞创新的时间更久,他们正在研究,而我们已经出成果。
  谁优谁劣,这还用说吗!
  “所以,我想用这个理由去说服沙厂长。”秦今朝总结道。
  沈总工真是咋看面前这个年轻人咋稀罕,你说他技术强,有头脑,能搞机械设计,有主观能动性就得了吧,人家在处理事情上也有一套,他几乎可以预判到,秦今朝肯定能成功。
  沙厂长专门跑了一趟他最不愿意去的部里,就说对这事儿多看中吧,本来是没有任何希望了,有了这个项目,成功率一下子就能达到80%以上,他傻了才不答应。
  沈总工笑呵呵,说:“去吧,去吧,我等你回来,完了咱们再商量明天怎么对付梅书记!”
  秦今朝又叮嘱沈总工,“沙厂长不想让别人知道他上次去化工部的目的。”
  沈总工立刻明白秦今朝是什么意思,笑着说:“我保密。”
  秦今朝出了总工办公室,便往厂长办公室而去,还是先到郭亮办公室。
  一块去了一趟化工部,郭亮对秦今朝的态度有了很大的变化,对他恭敬、亲近了许多。
  秦今朝说想见见沙厂长,郭亮立刻说,“沙厂长这会儿正好有时间,我帮你敲门。”
  说着,便殷勤地去帮着敲门。
  于是,自化工部门口分开,相隔几天,秦今朝又看见了沙厂长。
  去燕市一来一回,路上颠簸,加上回程因着心情不太好,晕车症状很明显,沙厂长无精打采的,幸好梅书记搞出来了事情,像是给他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看见了秦今朝进来,虽说没想上次那样夸张,但脸上也露出了亲切之色。
  “小秦啊,找我有事?”
  沙厂长坐在外面会客厅,披着豆青色布面的沙发上,正在吞云吐雾。
  “是,找您有点事。”秦今朝自觉地坐到他对面。
  “行,说吧”,沙厂长两口抽完了烟,将烟头在烟灰缸里暗灭。
  秦今朝也没再绕圈子,说:“我设计一款装置,用于回收尾气再利用,起来节约能源的作用。”
  沙厂长表情没什么变化,说:“沈总找过我,我的态度你应该知道的。”
  秦今朝继续深入,“明年,部里那次大化肥企业的座谈会主题是节约能源。”
  沙厂长这才有些明白,微微坐正了下,“你继续说。”
  秦今朝便将之前跟沈总工说过的那番话重复一遍,又说道:“在化工部的时候,我就有了这个想法,想用这个装置为资本去争取,但当时这个装置只是个构思,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回来之后,我就找了沈总工,经过他的指点,多次修改后,我非常有自信,可以将构思转化为现实。那么咱们海州厂就是第一个开始向技术改革进军,并且取得重大成果的,如果王司长说的考量标准是真的,那您想,不选择在咱们这里开,还能去哪里呢?”
  王司长所说的自然是真的,他没有理由哄骗自己。
  沙广军手下意识又去摸烟,摸了好一会儿没摸到,也就算了,他问:“你有多大把握能搞成这个?”
  “只要您同意且支持,组建起项目组,我必全力以赴!”秦今朝神情坚定,年轻的脸庞上是不同于年龄的沉稳,让人很是信赖。
  沙广军低头沉思了一会儿,说:“必须得尽快才行啊,不然将开会地点定下来,再想改,就不容易了。”
  秦今朝:“是,设计图基本完善,接下来就是生产、实验、改良,如果项目组里都是厂中最优秀的人才,争分夺秒的话,应该能在春节之前完成。”
  2月15号是除夕,2月16、17、18号,放假三天。
  沙广军:“能不能在2月之前完成?”
  “我们加班加点,争取,不,一定完成!”秦今朝语气肯定地说,不怕沙厂长提要求,提要求就说明这事儿能成。
  沙广军:“你先回去,我再想一想,尽快给你答复。”
  秦今朝站起,“厂长,那我先走了。”
  沙广军又叮嘱:“那个设计图,你跟沈总再研究研究。”
  秦今朝明白他的意思,立刻应承。
  他和沈总工不同,沙广军不懂机械制造,那张图拿给沈总工有用,拿给沙厂长却起不到什么帮助,所以他连图纸都没带,只凭一张空口说。
  且沙广军的关注点也不是这个设备的实质意义,而是由此产生的利益。
  从厂长办公室出来时,郭亮又出来送他,勾着他的肩膀,颇有些哥俩好的意思,他没问秦今朝过来是什么事儿,就是闲聊天,说些无关紧要的。
  秦今朝分明看见书记秘书室旁边,有个脑袋一闪而过。
  他笑了下,脑子里头忽然冒出一句话: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
  他们搞出这些幺蛾子,现在看来,倒不算坏事。
  沙厂长因为这件事,对梅书记有所求,梅书记因着工作报告的事儿,对沙厂长也有所求,两者都有所求,那就可以互相妥协,达成平衡,可以预料的,未来一段时间,厂办和党办这两套班子肯定是团结无比。
  果然,随着项目获得批复,工人们对于工作报告的负面情绪也没那么强了,全都开始写了起来,不管写几行字,用铅笔还是用圆珠笔、钢笔,是否文字通顺,反正只要交上去就行。
  事情发展到现在,梅书记原来的计划显然失败了,他也不在乎工人们到底写了些什么,只要交上来,代表一份态度就行。
  而对于沙厂长来说,只是少看了梅书记两天热闹而已。他毕竟是一厂的党委书记,要是真看着他被工人们弄得下不来台,传到部里去,自己这个厂长也少不了责任,少不得被按上一个不团结同志,没有集体主义思想的帽子,所以,见好就收,还能换得梅书记对节能项目大开绿灯。
  是双方得利,皆大欢喜的事儿。
  很快,在梅书记列席的厂长办公会上,沙厂长宣布,成立技改小组,秦今朝被任命为副组长,负责具体事务,沈总工担任组长,负责监督、协助小组工作。
  会议结束后,秦今朝跟着沈总工来到办公室,想跟他聊一聊小组人员配置的问题。
  “你有什么想法?你自己用的人,最好自己选。”办成了一件大事儿,虽然还没有见到成果,起码是个好的开始,沈总工非常振奋。
  自己的项目,当然要选择合适的人选,否则,岂不是给自己找麻烦?秦今朝将自己的笔记本摊开,放到沈总工面前,说:“这是我想抽调的人员,您看看,合不合适。”
  沈总工忙接过笔记本,从一个个人名上划过,而后笑着说:“看来,你来海州厂时间虽然不长,但对职工情况却很了解啊。”
  秦今朝也笑,说:“也说不上多了解,就是平时多关注了下。”
  沈总工目光又落回到那份名单上,财务一名,技术员一名,内务一名,钳工一名,车工一名,加上秦今朝,总共只有6人。
  “人数时不时少了点儿?”这五个人里,财务和内务都是搞后勤,起到的作用有限。
  秦今朝:“人虽然少了些,但都是精英,人太多了,反而不好指挥。”
  沈总工没多说什么,相信秦今朝有自己的考量,如果后期发现人手少了不够用,也能随时加人,不是什么大事,他点了点名单上,颜丹霞的大名,说:“确实是精英,就她一个,就能顶上几个工种了。”
  其实,早在秦今朝在车间见识到了颜丹霞本事时,她就在这份名单里了。她是理想的,惊喜的,他相信,有了颜丹霞的加入,自己的设计必然能够精准制造出来。
  是的,制造,他的设计需得制造出零部件,然后组装起来。工厂维修车间这些人里,也就颜丹霞和那位六级车工陈向阳有这个本事了,两人都是全能型人才,不过颜丹霞的天赋、悟性更高,而陈向阳的经验更丰富,两人分工合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过,让张海洋当内务,合适吗?小秦,不要被人情掣肘。”沈总工直白地说。
  秦今朝知道,沈总工是好意,在教自己做事。不过他选择张海洋,还真不是因为人情,他说:
  “张海洋这个人,从本职工作上来说,确实有很多欠缺的地方,但搞内务搞得极好,能自觉为同事们服务,有眼力价,保障工作环境的卫生、热水供应,且,和总务的人关系都很好。”
  他总是帮着同事或者技术处去办事儿,那个老好人的样子,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人心都是肉长的,久而久之,就不好意思刁难他了,反而跟那些部门的人成了老熟人。
  一个项目要想成功,后勤保障也是不能欠缺的。
  秦今朝是觉得,张海洋这个人并不是一无是处,反而有许多别人没有的优点,只是没有被放在合适的岗位罢了。
  上次他涨工资失败,非常沮丧,平时为大家做服务,日复一日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却没想到只有区区五票,他很是心灰意冷了一段时间,不过最近又逐渐恢复了。
  秦今朝倒不觉得大家没把票投给他有什么不对,张海洋确实技术不行,要是他当选了,那对其他技术好的人就不公平了。
  这次将张海洋选到小组来,一是他本人确实适合,另外一方面也是帮他寻找新的职业定位。
  听了秦今朝的理由,沈总工欣慰地笑笑,将笔记本还给他,说:“接下来,会以厂办的名义往下发文,抽调这几个人进入项目组,你放手去干吧,有什么需要协助的,协调的,随时找我!”
  “谢谢您!”
  谢啥啊?设计图是秦今朝设计的,立项也是他想办法弄成的,自己啥忙也没帮上,就帮着上下做些衔接、协调的工作。后生可畏啊!沈总工欣慰又有些惆怅,不由得想起了主席的那句话: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著1)
  希望寄托在年轻人身上,但是他们这些朝着西边走的太阳也不能就此消沉,要为年轻人保驾护航,护持着他们成长,一代代地,为四个现代化的建设培养生力军!
  【作者有话说】
  著1:1957年,主席在莫斯科对中国青年留学生们说的话。
  第20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