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新一辈 第7节

  沙厂长抬头看了秦今朝一眼,在他脸上停留了两秒,手不自觉又摸向香烟盒,从里面抽出来一根香烟,在鼻子底下不停地闻着,闻了好一会儿,才将香烟夹在耳朵上。
  “小秦,来厂里这长时间,觉得厂子里咋样,有没有什么需要改善的地方,有没有好的建议什么的?我这人啊,爱和你们年轻人交流,你们身上有股子闯劲儿,是老同志们不具备的。”
  沙厂长到底没忍住,将香烟又从耳朵上拿下来,再次划根火柴,点燃了。
  秦今朝鼻子里头充斥的全都是香烟的味道,不过他对这种味道已经很习惯了,办公室里头也有几杆老烟枪。这些烟味极具有附着性,每天晚上回到宿舍都得洗头发、换衣服,不然这烟味总都散不尽。
  秦今朝身体微微动了动,活动了下坐姿。
  沙厂长这话,要是技术部的领导,甚至是副总工、总工来问,他都不觉奇怪,关心下属的工作、思想,本来就是领导们工作中的一部分,可沙厂长是一个管理着二千来人大厂的厂长,副厅级干部,亲自来过问一个没有行政职务的工程师,就未免小题大做了。
  秦今朝正襟危坐,说:“那厂长,我就把这段时间我的一些体会和感受跟您做个汇报。”接着,他便从工人人文环境、职工面貌、技术水平还有生产效能等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对于海州厂的认识,全是溢美之词,当然,里面夹杂了一些无关痛痒的小建议。
  所谓在其位谋其政,目前他只是个新入厂的工程师,人微言轻,真的把自己真实的想法说出来,按照沙厂长的意思提意见,只会让人觉得他年少轻狂,瞧不起海州厂。
  最后,秦今朝表示以后一定会为海州厂的发展添砖加瓦。
  第11章
  沙厂长很耐心地听完了他的话,不知不觉间又摸出一根烟来,满意地点点头,说:“海州厂就需要你这样有文化,有技术的年轻人,小秦,我很看好你,希望你以后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来帮助海州厂争取利益!”
  沙厂长这句话的重心放在最后一句上,秦今朝自然明白沙厂长的意思。
  他笑了下,说:“但凡有用得到我的地方,我一定义不容辞。”
  “好,好!”沙厂长将那根烟又放下,站起来到靠墙的位置拿了暖壶,亲自给秦今朝倒了一杯水。
  秦今朝连忙站起来,双手捧着接过来,而后轻轻呷一口。
  沙厂长好似这会儿才觉出办公室里烟雾弥漫,走去窗户边,将窗子轻轻开了一条缝。
  也就在这个时候,秦今朝双腿微微抬起,往沙厂长办公桌里面看了一眼,果然看见压在一份红头文件下的,正是自己的个人履历表。
  他不动声色地坐下。
  沙厂长很快走回来,又随意地闲聊几句,便让秦今朝离开,走前叮嘱说:“我也是搞技术出身,这些年一直关注着国内国际大化肥行业,你有什么意见、想法,可以随时来找我。”
  秦今朝自然表示感谢,说着:“您留步”,走出了厂长办公室。
  郭亮听到动静走了出来,“聊完了?”
  秦今朝点点头,笑着说:“我先走了。”
  “我送你”,郭亮说着。
  秦今朝猜测,作为沙厂长的秘书,处于厂长的职位上,有些话不好说,就得郭亮这个秘书替他说。
  两人沉默地走着,秦今朝往楼道的右侧瞄过去。
  虽然楼道很长很长,但依旧能看见书记办公室旁边的秘书室的门跟郭亮的办公室一般,都是大敞着的。
  秦今朝收回视线,两人走下三楼,郭亮便低声说:“你知道沙厂长和梅书记知道有些意见相左吧?”
  秦今朝语气惊讶:“是吗?我倒是未曾听说。”
  郭亮笑了笑,就当他是没听说,有些好哥俩背后说人是非的语气道:“咱们厂长是搞技术出身的干部,梅书记是搞政治出身的,不太懂咱们大化肥行业。同一件事情,内行人和外行人有不同的处理态度,当然,这都是为了工作。”
  秦今朝就认同地点点头,没有插话。
  郭亮:“厂长他一向偏向搞技术的--唉,你也知道,搞技术的人往往性格刚直……大家都是自家人,厂长多次在面前提起过你,非常欣赏你。”
  秦今朝:“谢谢厂长的青睐,我也很感谢厂长对我的照顾。”
  郭亮欣慰地笑了笑,话题到此结束。
  回去的路上,秦今朝想,沙厂长相对来说,确实算是“直”的,不用过多思考,便能明了他今天叫自己来的目的。
  第一,是探问是自己在化工部的关系还在不在。俗话说,朝里有人好做官,沙厂长是外地官,对比部里的情况、动向并不能实时掌握,且真到了部里,虽然级别比那些小干部们高了一大截,但人家未必就会买账。
  这一点上,秦今朝没有任何隐瞒,他确实跟部里的同事们一直来往着,且上次去部里,被王建宏司长叫到办公室里,深入地交谈许久。
  可以大言不惭地说,在化工部,他一个小小的工程师比沙厂长这个副厅级还要好办事。
  这是秦今朝的优势,他也想利用这个优势,增加自己的话语权,才好完成自己的目标。
  而沙厂长的目的之二,就是想拉拢自己的同时,给梅书记下蛆。
  根据海州厂这个风气,自己曾经去过梅书记家的事情肯定已经被很多人知道了,自己“外来派”这个标签大概那个时候就已经订好了。
  沙厂长通过郭亮的口告诉自己,梅书记是个油滑的政客,外行指导内行,而沙厂长是正直的,受迫害的。自己是技术出身,应该回归到沙厂长这一阵营中来。
  秦今朝去梅书记家,是因为父亲的一个部下,以前在吉化厂工作过,曾经跟梅书记共事过,听说他要来海州厂,让帮着捎些东西过来。当然,父亲的部下是想帮助他,隐晦地让梅书记关照他。
  没来海州厂之前,秦今朝看了很多厂里的资料,但任何一个资料里都不会告诉他,一个成立才没几年的大厂内部斗争居然如此激烈。
  他对于梅书记的某些做法,并不认同。一个工厂里,生产技术和思想管理同样重要,正是因为梅书记和沙厂长彼此之间争权夺利,才让一个冉冉升起的新星般的大厂充满了腐朽气息。
  他并不想被打上某一派的标签,他也不倾向于哪一派,只想着真能干出实事来。但是想要干成事儿,光他一个小小的工程师是干不成的,必须得有领导的支持,所以,还是得靠着沙厂长和梅书记,他两边都不能得罪。
  如果猜得没错的话,很快,梅书记会找他的。
  果然,只隔了一天,秦今朝就被邀请去梅书记家里吃晚饭。
  恰好赶上周末,秦今朝专门搭乘厂里后勤采购车去了趟市里,在百货大楼买了些礼物,这才去了梅书记家。
  梅书记家住在“小洋楼”区域,两层的小楼,有了大概六七十平米的院子。比家属院其他区域的条件好了许多,不光住房面积更大,附近的路面、绿化更好,还有有上下水,集体供暖等。
  家里只有梅书记,夫人还有保姆在。两口子有一儿一女,都还在吉化厂工作,梅书记调来海州厂主持工作之前,就分别成家了,梅书记调到这里来当一把手,没把他们调到身边来。
  梅书记的夫人没有外出工作,是个很慈祥的家庭妇女,长相、说话、处事风格都和梅书记很像,热情地招呼着秦今朝吃饭吃菜。
  梅书记肤色有些黑,瘦高型,谢顶,但从外貌来说,他倒更像是搞技术的,但他不管听谁说话,脸上都是面带笑容的,像个忠厚长者,从不大声训斥别人,但结合他干的那些事儿,便知道这人绝对是个心口不一的。
  “本土派”的同事背后叫他“笑面虎”,倒是蛮贴切的。那天秦今朝所见,沙厂长那慈和带笑的面容,像极了他。
  秦今朝觉得有些好笑,沙厂长这是知道自己输在了哪里,所以开始跟对手学习了吗?
  秦今朝陪着梅书记浅酌了一杯,喝的是全兴大曲,川省那边的酒,价位中等,用来招待秦今朝这个小辈儿倒也合适。
  梅书记不是个贪杯的人,秦今朝也不好此道,不过是应个景罢了。
  吃完了饭,梅书记带着秦今朝去了书房,拿了书房桌子上的茶叶罐准备沏茶,秦今朝便接过去,说:“您尝尝我泡茶的手艺。”
  梅书记笑呵呵地由他去弄。
  不一会儿,秦今朝将茶泡好,递到梅书记面前,将杯子把儿转了个方便抓的方向,说:“您尝尝。”
  梅书记惯爱喝绿茶,不过北方地区,更习惯喝茉莉花茶,绿茶不大好买,这些茶叶是上次秦今朝回京,专门跑去国营茶庄买的竹叶青,也是梅书记老家的特产,有股子特殊的香味。
  将自己送的茶叶摆在好取放的位置,说明经常会喝,说明很喜欢他送的礼物,进而也表示对送礼物之人的亲近。
  这是梅书记展现出来,想要让秦今朝看见的。
  秦今朝便也表现出了梅书记想要看到的样子,有些惊喜,有些感动。
  梅书记脸上的笑容更盛,轻呷一口茶,便满意地称赞,“不错,水温掌握得很好。”
  秦今朝也给自己倒了一杯,喝了一口,便主动跟他聊起了工作上的事儿,用些无关痛痒的问题请教他。
  梅书记很耐心地帮他解答了,两人聊着,杯中的茶水喝完,秦今朝又给添了一次水,梅书记菜终于开始进入正题。
  “听说沙厂长找过你?”
  秦今朝点头,说:“是,就是问问我有没有回化工部看看。”
  梅书记点点头,表示了然了沙厂长问话的意思,说:“沙厂长是看着海州厂从无到有建立起来的,对海州厂的感情非常深,总想着多为厂子争取些,这也无可厚非。但是吧,化肥司下属大、中、小型化肥厂几十家,大化厂已经占尽了天时地利,如果再去和那些中小型化肥厂争利,未免显得小家子气,还是要综合全局,不能只为一家一厂考虑,要有大局观。”
  这话说得,真是大义凛然,大公无私,虽然没有直接点名道姓的说沙厂长的不是,但是那句小家子气,没有大局观不就是骂他的吗?秦今朝都想给鼓掌了。
  只是梅书记偷换概念的本事真的很强,直接把沙厂长定性为一个只知道为自家厂子谋利的自私、狭隘的小人。
  可是,为自己厂子谋利,说到大天去也说不上是错,至于有全局观,那是化工部该考虑的事儿,而不是一个厂长的责任。
  秦今朝心中腹诽着,却更加踏实,且验证了之前对于这位书记的推断,这位领导,夺权之心重,城府看似很深,但也不过如此,不然也不会被人取了“笑面虎”的外号。
  梅书记:“我听老陈信上说,你以前就经常在《化肥工业》、《化工报》上发表文章?”
  秦今朝有些赧然,“没想到陈叔叔连这个都跟你说了。就是没事儿爱写写东西,不过十投稿九不中,偶然碰到运气了,侥幸发表,也就那么一两篇而已。”
  “哈哈哈”,梅书记大笑,说:“你呀,太谦虚了,以后,你就多多写,需要什么资料技术支持,需要哪些部门配合,都可以来找我。我虽然不是技术出身,但到底是海州厂的一把手。”
  秦今朝感激地道谢。
  梅书记继续说:“我跟老陈是老同事,老朋友,老陈跟你父亲又是这样的关系,我也不把你当外人看。你的年纪比我儿子还要小上几岁,看你就如同看到他。你到了海州厂,就相当于回到了自己的家,凡事有我给你撑着。”
  秦今朝立刻站起来,朝着梅书记鞠躬,同时拍胸脯保证自己一定好好干,不辜负梅书记的拳拳呵护之心。
  从梅书记家里出来,秦今朝深深地呼出口气,那口气立刻凝成白霜,有凛冽的空气进入到口腔中,冷不丁地呛了一下,咳嗽两声才好,连忙将羊毛围巾围严实了。
  明显,两边都在拉拢他。沙厂长是因着他在化工部的关系,恐怕不久的将来就会用到他,而梅书记是知道了沙厂长在拉拢他,唯恐被拉拢去,把他叫过来,坚定他的立场,告诉他,沙厂长这人前途有限,他能给的自己都能给。
  自己忽然成了香饽饽,这也没什么不好的,起码自己想做的事儿,会进行得更顺利,但需要把握和这两边的关系,别一不小心把两边都惹恼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但,这也是最难的啊!
  第12章
  晚间,秦今朝在桌子上画了会设计图,又给父亲写信。
  信中,告诉父亲设计图的进展,“……整体设计基本已经完成,不久就会设计完成,我有信心,这个尿素废水改造装置,如果真的投入使用,每年可回收尿素至少五千吨……”
  又说了自己与沙厂长和梅书记的两次见面,说了自己的困境,准备如何突破困境。
  信写完了,思路也就清晰了,心里头轻松极了,有了种尽在掌握之中的松弛感。
  周三上午,秦今朝在四层小会议室里和技术处的同事们讨论用“钼蓝色比法”测定合成氨尾气中的硫化氢。这是种很新鲜的测量法,技术处的同志们头一次听说,都非常感兴趣,索性就一起去会议室,让他给详细讲一讲。
  钼蓝色比法是化学实验中的方法,就是通过试剂测试反应,根据颜色,判断出浓度,颜色越深,硫化氢含量就越高,反之,含量就越少。
  秦今朝特定去车间取了合成氨装置的尾气,亲自给大家伙做实验。
  看着溶液显露出来的颜色,众人有些吃惊,这尾气中,硫化氢的含量不低啊!
  大家都非常清楚,硫化氢是一种有毒物质,虽然尾气测试出来的浓度不足以致命,且将来会排放到空气中,被空气一分解,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有些人心大,觉得无所谓,有些人却开始担忧起来,长期吸入这样的气体,也不知道会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还有的人立刻说:“我说一到厂区就闻到一股子臭味呢!”
  还有人说:“老美是不是故意的,在卖给咱们的机器上动了手脚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