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新一辈 第6节

  海州厂地处偏僻,距离市区还有其他单位都太远,在本厂找不到合适的,不知道又要蹉跎到什么时候。
  这姑娘啊,长得好,性格好,技术好,就是有时候太倔强了,不知道是不是从小没妈,一直跟着父亲生活的缘故,跟一般的年轻女同志所思所想都不一样,如今父亲也没了,跟老家那些亲戚都闹掰了,就一个人孤苦伶仃的过日子,还一门心思的只研究技术,不知道操心以后的事儿。
  唉,自己家那位跟她父亲有些交情,又是她的领导,又特别欣赏这个姑娘,少不得多替她操心。
  “有合适的,嫂子再给你介绍,咱们呀,被拘在这个厂子里,选择面太窄了,也不知道啥时候工会能组织跟其他单位的联谊会。不是我说,老书记在的时候,咱们厂的活动也挺多的,那个热闹啊,现在这书记一来……”
  颜丹霞从何嫚家出来的时候,天擦黑了。11月份了,天越来越冷,白天越来越短,梧桐树的叶子发黄干枯,时不时掉落下来一片,在马路上堆了浅浅的一层,自行车压上去吱吱地响。
  颜丹霞脑子不由自主地回想着《机械制图学》课本上的内容。课本是繁体的,但几乎难认的繁体字旁边都有简体标注。
  她出生没两年,国家就开始提倡使用简体字,等上到了上学年龄时,用的就是简体课本了,繁体字不能说一个都不认识,但阅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但有简体字标注就轻松了许多。
  那字体俊逸、有力,清晰、整齐,一律用蓝黑钢笔水写成,与课本上原本的字体和谐极了。
  这本书她看得很慢,需要理解,需要消化,需要反复琢磨。她只有初中学历,又是在农村学校上的,所学有限,基础太差,幸好有了这些年实践中的学习和积累,倒也能理解个七七八八,有些实在理解不了的,她都在笔记本上记录了下来,想着以后如果有机会,就跟秦工好好请教请教。
  还有就是,如果能够碰见他,一定要亲自地,真诚地跟他道谢,这本书,令她如获至宝,珍贵无比。
  “小颜同志。”
  颜丹霞脑子里头纷乱地想着,忽然听到有人叫她,忙伸出右腿,支住自行车,张望了下,才发现叫住她的人在正前方,正是黄健。
  “黄健同志你好。”为了表示尊重,颜丹霞从车子上下来,站住。这位男同志没有哪里不好,颜丹霞没有和他谈恋爱的意思,但也不讨厌他。
  黄健是跟着四五个年纪差不多的小伙子在一起,那些人挤眉弄眼地,一会儿看看颜丹霞,一会儿捅咕下黄健,一脸看好戏的样子。
  黄健有些紧张地拉了拉外套的领子,略有些结巴,“那个,小颜同志,你吃了吗?”
  颜丹霞点点头:“那你忙着,再见。”
  “啊?那行,你慢点,再见。”
  骑出去一会儿了,还能听见后面传来的哄笑声。
  她不知道的是,不远处的黄健,正在和伙伴们进行着一场对话。
  “……哥们,你行啊,颜丹霞你都敢招惹!”
  黄健摆脱了在颜丹霞面前的拘谨,笑着打了说话的哥们一拳,说:“她又不是母老虎,有什么不敢招惹的?”
  说起颜丹霞,这些小伙子们其实都知道,维修车间的大拿,据说啥都会修,是海州厂顶传奇的人物。
  大小伙子们,经常会谈论异性,评选个十大美女什么的,比如广播员高小萍,就经常挂在他们的嘴边,但是对于颜丹霞这人,却极少讨论。
  “她不是母老虎,她是……”有个小伙子想着合适的形容词,一时之间没想出来合适的,“反正,就觉得她挺难接近的,跟咱们不是一类人。”
  “我头一回近距离跟她接触,没想到,她长得真挺好看的,比高小萍好看!”有人忽然说道。
  有人回想了下,说道:“高小萍脸白,嘴唇通红的,我还是觉得高小萍好看。”
  “这你就不懂了吧,高小萍擦的粉,抹的红嘴唇,我对象说,她要是不打扮,就是个普通人。”
  ……
  这几人的话题逐渐偏了,说到了高小萍到底是不是海州厂最漂亮的姑娘上去了。
  黄健没参与他们的话题,转头看了一眼,颜丹霞的身影已经消失不见了,心里头有些怅然。
  他有预感,颜丹霞应该是没瞧上他的。
  何嫚说给他介绍对象时,他根本没想到对方是颜丹霞。
  他之前对颜丹霞的认知跟其他人差不多,但一接触,就发现这人漂亮、大方,身上有股子说不上来的劲儿,很吸引人,虽然沉默寡言,但很有礼貌,脸上总挂着丝笑容。
  他想继续和颜丹霞发展,所以又单独约了她,颜丹霞把见面地点定到了他很少去的阅览室。
  两人一个看一本数学类的书籍,一个看小人书,久久都没有说话。
  黄健翻着小人书,心思却在旁边人的身上,积蓄了一会儿的勇气,才跟颜丹霞搭话,
  她不知道看什么文章,看得入了迷,听到自己的声音,转过头来时,眼神迷茫,好似在疑惑自己是谁,为什么要跟她搭话。
  那个时候,黄健就知道,两人是不成的。但总还有一丝丝的希望在,今儿个路上的相遇,算是彻底断了他的心思。
  她但凡对自己有些好感,也会顺着话题聊几句,哪怕问问自己吃饭了吗,从哪儿来,是不是回宿舍也行啊。
  唉,算了,她就像是天上的白云,看得见摸不着,还是别强求了!
  所以,等何嫚过来找他,笑眯眯地左绕右绕,说着恭维他的话时,他就知道何嫚的目的了。
  “是不是小颜同志觉得跟我不合适?”
  何嫚一怔,忙说:“哈哈,你也知道,都不错的两个人未必就能成夫妻。”
  黄健一笑,露出一边的小虎牙,说:“何姐,我知道的。”
  这多好的小伙子啊!怎么就跟颜丹霞没缘分呢,何嫚拍拍黄健的肩膀,说:“放心吧,以后你肯定能找到更合适的姑娘!”
  这个小插曲,颜丹霞自然是不知道的,以后偶尔在厂区里看见黄健,也都跟他友好地打个招呼,互相道声“你好”。
  79年底的时候,颜丹霞再次遇见黄健时,黄健骑着自行车,后座上带着一个很漂亮的姑娘,手指抓着他的衣角,两人在聊着什么,脸上都带着甜蜜的笑。
  跟颜丹霞擦肩而过时,彼此点了下头。
  颜丹霞不由得笑了,他们两个郎才女貌,看起来真的很般配。
  第10章
  秦今朝是9月份来的海州厂,而今已经整整三个月了。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说不上把这个厂子所有情况都摸清楚了,但了解得也不少了。随手记录想法、建议的本子写满了,被他锁进宿舍抽屉里。
  每每给家里写信的时候,他会详细地把自己这段时间的工作情况、厂里的情况,自己的想法、感悟都写到信纸上,寄给父亲。
  父亲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工作经验以及为人处事经验,每次的回信,总会给他启发,让他少走弯路,不过,父亲的建议,秦今朝会仔细的思考、借鉴,但不会全盘接受。
  父亲是他坚强的后盾,但他也不是脱离了父亲就不会走的小婴儿。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总有需要自己独立去思考,独当一面的时候。
  秦今朝去一楼收发室拿了自己的信还有包裹单,回到办公室后,就听张海洋说郭亮过来找他了。
  郭亮是厂长的专属联络员,也就是秘书,他来找自己干什么?
  “有没有说找我什么事儿?”秦今朝问。
  张海洋自从上次无记名投票落选,没有长成工资后,人就有些蔫哒哒的,干什么都提不起力气来,打水啊,搞卫生都不积极了。这会儿有人去倒水,发现暖壶里没水了,半开玩笑地抱怨,“老张,今儿咋没去打水啊?”
  张海洋往那边回了一句,“一会儿就去。”这才转头回答秦今朝的话,说:“没说,他过来听说你不在,就走了,我估摸着,是厂长找你。”
  秦今朝点点头。
  张海洋站起来,说:“要是厂长找你,你小心点,你可是外来派的。”
  外来派?秦今朝失笑,自己怎么就被安排到外来派里了?
  张海洋去打水了,秦今朝也忙着去找郭亮,两人没有继续深聊,一块出了门口便分开了。
  秦今朝去了三楼,一从楼梯上来,便感觉出氛围的不同,鸦雀无声的,他不由得也放轻了脚步。
  郭亮的办公室在楼道的左侧,紧挨着厂长办公室。
  厂长沙广军的办公室在最左侧,走廊另一头的梅书记办公室遥遥相对。两边的办公室门都紧紧地关着。
  郭亮办公室的门却是打开着的。秦今朝刚出现在门口,郭亮便看见了他。
  秦今朝敲了敲房门,笑着说:“听说您找我?”
  郭亮将钢笔放进墨水瓶里,站起来迎出,笑着说:“别您您的,我听着怪别扭,咱们岁数差不多,你叫我的名字就行。”
  秦今朝从善如流。
  郭亮:“是厂长想要找你聊聊,你先稍等一会儿,我问问他这会儿方不方便。”
  秦今朝答应着,被郭亮安排坐在门口靠墙的一排椅子上,郭亮去隔壁的厂长办公室敲门进去。
  秦今朝随意地打量着这间房间,房间不大,有个二十来平米左右,只放了一张办公桌,靠墙却放了一排七八把套着浅灰色座套的椅子,靠后墙的柜面上放了四五个铁皮暖壶,还有十来个带盖的杯子,显然,这间屋子也当等待室用。
  不多一会儿,郭亮回来了,说:“秦工,厂长空出时间来了,正等你,我带你过去。”
  秦今朝便随着他走进厂长办公室,经过一间三十来平米的会客厅,便看见了坐在宽大办公桌后的沙广军。
  他的外貌很符合奔五十岁中年人的样子,中等个子的,皮肤略白,两颊爬着些许红血丝,虽然脸上皱纹不少,但仍能看出年轻时也是个帅小伙,头发很浓密,但黑得有些不自然,人不胖不瘦,略有些啤酒肚,在暖气供应充足的朝南房间里,只穿了一件浅灰色的的确良衬衫,搭配一件深灰色鸡心领毛背心。
  “厂长,秦工来了。”
  虽然沙广军已经看见了秦今朝,但郭亮依旧尽责地介绍着,又马上退了出去。
  “厂长好,您找我。”秦今朝沿用了郭亮的称呼,没有带上“沙”这个姓。
  沙厂长脸上带上了笑,很亲和的样子,说:“是啊,我没记错的话,你来了三个月了吧,来,坐,坐下说。”
  “是,有三个月了。”秦今朝按照沙厂长手指的方向坐到了办公桌对面的皮面沙发椅上,跟沙厂长隔着办公桌相对。
  秦今朝自入职以来,跟沙厂长没有太多接触--当然,以他目前的级别,还没到跟沙厂长直接接触的地位。
  这段时间,根据同事们的描述,根据各种有关于厂长事件的分析,他认为沙厂长是个典型的技术出身的领导,身上带着他们特有的通病,过于自信,甚至是自负,很难听见别人的意见,忽视管理的重要性,过分迷信技术的重要性。
  秦今朝每次看见他时,他都板着一张脸,满脸的严肃,好像随时随地都在生气一样,处理厂子里的问题时,通常冷硬、一刀切,欠缺了些方式方法。
  可今天他这笑容可掬的模样,秦今朝看着倒像是梅书记的风格。
  他真挺好奇沙厂长找自己来是做什么的,但也没多话,板正地坐着,等着沙厂长再开口。
  “时间也不短了。”沙厂长说着,从桌子边上摸出黄色包装纸的官厅卷烟,慢腾腾地从里面抽出一只,而后又拿起一盒火柴,火柴盒正面上硕大的“白头”两个字正好对着秦今朝。
  秦今朝依旧安静地坐着。
  沙厂长自己划了火柴,点燃香烟,抽了一口,才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将烟盒递给秦今朝,“抽一支。”
  秦今朝摆摆手,“谢谢,我不会。”
  沙厂长将烟盒收回去,又抽了两口烟,才说:“最近回家了吗?”
  秦今朝:“回去过两次。”
  沙厂长点点头,又猛嘬了一大口,好似要将烟气吸到肺里面似的,而后有些享受地将烟气从嘴巴、鼻子里面吐出来。
  他几口就迅速地将烟抽完,而后将烟头按灭在烟灰缸里,这才继续说:“回去的时候有没有去部里看看?我上次去化工部,还是去部里跟王司长汇报工作。”
  他说的王司长是指化工部化肥司的王建宏司长,是海州大化厂的直属领导。
  一听这话,秦今朝对沙厂长今天的谈话有了猜测。
  秦今朝:“回去了,带了些海州的特产过去。巧得很,在部里偶遇了王司长,听说我来了海州厂,勉励了我一番,让我多多跟您学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