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新一辈 第5节

  之后,办事员到底找了机会跟车辆调度打了一架,之后两人彻底掰了,互不理睬,领导没办法,只好又将办事员调离运销处。
  但车辆调度的名声也算是臭大街了,谁还敢和这样的人来往?
  这事儿,很快传遍了海州厂,大家都当个笑话来听,这是后话了。
  当天下午,林玉峰就给颜丹霞等八人每人发了一张调薪申请表,让尽快填好交上去。
  颜丹霞拧开钢笔,打了些蓝黑色钢笔水,很快填好,去了主任办公室。
  林玉峰先对她表示恭喜,又鼓励她几句,拿起表格,仔细检查了一番,笑着说:“你这一笔字,是真好,填得挺好,可以了。”
  “那麻烦主任了,我先回去工作了。”
  颜丹霞转身,刚走到门口,就听见身后传来“呀”的一声,转头,就看见林玉峰颇为懊恼的拍了下自己的脑门,说:“小颜,等一等!”
  颜丹霞转头,有些不解地等着。
  “哎呦,我这记性,真是耽误事!”林玉峰嘴巴嘟囔着,弯腰去侧手边的柜子里头翻着,不一会儿,从里面找出一本书来。抬手掸掸上面不存在的灰尘,又吹了一下,这才歉意地拿着书走过来,递给颜丹霞。
  “小颜呀,实在不好意思,你也知道,我这人记性不好,最近事儿又多,就给忘了,忘得死死的。”
  这话说的,没头没尾的,颜丹霞疑惑地看去,一行老式印刷体繁体字映入眼帘:机械制图学。
  颜丹霞吸了口气,连忙接过来,细细看来,是本五六成新的旧书,化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五十年代的大学教材!
  “这是上回……就是秦今朝秦工给咱们带燕市特产那回,一块带来的,是听说了你想学习绘图,就把他上学时用的课本找给了你,他怕单独给你,有人说三道四的,就把这本书给了我,委托我给你。”林玉峰又拍了下脑袋,头顶上不甚浓密的头发跟着一颤一颤的。
  “对不住啊,这书在我这儿放了快一个月了,今天看见你才想起来,耽误你学习了。”
  颜丹霞摩挲着那本书,心脏跳得有些快,将书抱进自己怀里,笑了笑说:“没事儿,麻烦主任了。”
  她还能说啥?主任都一再表示歉意,还能如何?骂他或者抱怨都不能改变什么,况且,这是车间领导,平时对自己非常照顾,往大了说是有知遇之恩的,她不可能因为这点小事儿就生气的。
  林玉峰见她没生气,心里头稍稍舒坦了些,但又想弥补自己的过失,忽然想到什么,问着:
  “我家你嫂子昨天还问我,你跟那个黄健,处得来不?”
  这话一出口,便觉得自己一个大老爷们跟一个女同志谈论这种问题不合适,忙又接着说:“这样,你晚上来家,让你嫂子给炒两个菜,改善下生活,完了你俩好好聊聊。”
  林玉峰今年四十六岁,足足比颜丹霞大了二十来岁,又跟颜丹霞的父亲共事过,是叔叔辈儿的,两人常来常往的,倒也不奇怪。
  颜丹霞正好也想跟林主任的媳妇何嫚说说这事儿,便痛快地答应了。
  第8章
  晚上下班后,颜丹霞将用报纸精心包好书皮的《机械制图学》放在工厂统一发的深蓝色粗帆布挎包里,在车棚里骑上自己的自行车,先去了趟购销店。
  购销店在生活区这一侧,靠着马路的位置,面积很大,分成了相通着的三个门市,一个是副食日用百货,一个是粮油米面,一个是肉、菜。旁边紧挨着的,是饮食店,全天营业,赶上食堂没饭了,可以来这边吃饭。
  颜丹霞先去副食店,买了两斤槽子糕,本来想再买些水果的,但看着只有橘子和国光苹果两种,抽抽巴巴,品相实在太差,便又称了一斤水果糖。
  槽子糕和水果糖这两种都算是高价商品,不用票,被售货员用油皮纸包好、系上纸捻儿,纸捻儿上留了圈口,颜丹霞收好找回来的零钱,拎上点心和糖,将圈口穿过车把,又往下拉了拉,确定不会散开,便骑上车子继续往里走。
  林玉峰家,位于生活区的西边,沿着男生宿舍楼一直往南,沿着用煤渣铺过的,大概可以容纳三四个人并行的大路往前走,经过几户人家,便到了。
  厂区和生活区都是按照规划建造的,家属院结构非常规整,横平竖直的,一座座尖顶平房。
  因着颜丹霞刻意避开下班时间,稍晚些才往过走,路上并没有碰见几个认识的人,倒是有很多背着书包、系着红领巾的孩子在路边玩耍。
  林玉峰居住的独门独户,一共两间房,加起来能有个二十五平米左右,带着个大概十平米左右的院子。宽宽的窗台上摆着些杂物,一根电视天线在房檐上随风轻晃着。
  院子靠墙的位置搭个小棚子,小棚子里面,泥土、砖头砌成的灶台前,林玉峰的妻子何嫚系着围裙,正在弯腰炒菜。
  木门敞开着,这里是海州厂,治安没问题,很少人家会在家里有人的时候锁门,颜丹霞便自己走了进来。
  “嫂子。”
  何嫚听见声音,立时将铲子插进锅里,将锅盖盖上,直起腰来转头,笑呵呵地在围裙上擦擦手,迎上来两步,说:“小颜,你来了,快进来。瞧你这客气的,来就来,咋每次都买东西,你这么客气,下次不叫你来家吃饭了!”
  颜丹霞顺势将手里的纸包递过去,说:“给孩子们买的,一点心意。”
  何嫚接过来,“你真是,他们不缺吃的,你走时候拿回去,晚上学习饿了垫补垫补。”
  颜丹霞没继续这个话题,问:“孩子们呢?”
  “去他们舅舅家了,回了我们老家华县一趟,弄了海鲜回来,叫孩子们过去吃饭了,你今天有口福,嫂子给你弄虾干吃。”
  华县是海州地区下属的一个县,靠着海,有码头,是北方重要的产盐地,也是林玉峰、何嫚两口子的老家。
  他们两位都是海州大化厂基建之时从本地招工招过来的,是元老级的人物了,可惜,林玉峰脾气太好,,为人和气、老实,不太能管不住下属,是个好人,却不是好领导。他也不是多有大志向的人,只希望能保住车间主任的位置,等到孩子们进厂接班,能带一程就可以了。
  何嫚在厂子基建的时候,虽然年纪也不小了,但跟男人干一样的活儿,出一样的力,带着一队娘子军,多次受到领导的表扬,还得到过“劳动模范”的奖状。
  这会儿那张奖状还被裱在镜框里,在堂屋的墙上挂着呢,一抬眼就能看见。
  厂子建成后,何嫚先是被安排去了一线车间,但随着年龄渐长,就被安排去了二线,这会儿在备品库,做了小头头。
  在海州厂里,夫妻都是双职工的家庭,都过得不错。
  何嫚边说,边拉着颜丹霞进屋,让她坐下就要给倒水。
  一进门是个大房间,被隔成三个空间,分别是客厅兼餐厅,还有孩子们的房间,这就显得有些逼仄了,何嫚让孩子们去舅舅家,也是为了给腾出些空间来。
  “嫂子,我能帮你干点啥?”颜丹霞没让何嫚给倒水,撸了下袖子问。
  “不用你,我都弄好了,炖好这个菜,再闷个干虾仁就行。你别出来了,不然隔壁那个娘们看见你,又该没完没了的了。”
  一听这话,颜丹霞翻下袖子,顺从地坐下来。
  何嫚出去,继续炒菜。
  不多一会儿,外面传来吵架一般的聊天声。
  颜丹霞微微伸头去看,见一个四十来岁,黄黑脸庞,一张大嘴快要咧到耳根子下面的妇女正趴在墙头,脖子使劲儿往前抻,鼻子翕动,眼神朝下,努力地往何嫚的锅里头瞧着,嘴巴也没闲着。
  “你这做的啥好吃的?我在屋里头就闻着了,我们家孩子馋得直哼哼,我做的饭都不想吃了!”
  何嫚声音不冷不热:“就家常饭呗,多搁了点油,有啥香不香的,瞎吃。”
  那妇女不知道说了什么,颜丹霞没听清,怕这妇女看见自己,正要坐到靠里的地方去,却听见那妇女不阴不阳地问:“你们家老林车间的小颜,那个叫颜丹霞的,现在咋样了,有对象了没?”
  颜丹霞抿抿嘴唇,听见何嫚说:“当然是过得好呗,眼看着就能长7块钱的工资了,维修车间车间选举,总共二十多人,她一人得了17票!啧,就她那技术,谁不服?”
  那妇女不屑地“切”了一声,说:“技术好算啥,涨工资能咋?还不是个二十五六都没对象的老姑娘?”
  何嫚:“呦,说人家老,你老人家多大?”
  “我跟她比啥?我有男人,有孩子!”妇女声音陡然高了些。
  何嫚的声音依旧很平稳,带这些嘲讽,伴随着锅铲碰撞声,“你有男人有孩子,你男人的工资还没她个小姑娘高呢!”
  “你这话说的,咋这难听!我这不也是替她着急嘛,你就说,我上次给她介绍我娘家侄儿,要个头有个头,要模样有模样,工作也不错,过两年他师父退了,他就是食堂一把勺,这么好的小伙子,这么好的条件,她还看不上,把她牛气的,我看是要上天!”
  “你可拉倒吧,我看你是瘌痢头的儿子自家好!你那侄子脑袋大、脖子粗,长相跟你像个十成十,说话嘟嘟囔囔,才到小颜肩膀哪儿,工资也就是她的一半,你管这叫条件好,别说小颜不答应,就是她答应我都得给搅合黄喽!”
  提起这妇人给介绍的对象何嫚就一肚子气。
  之前小颜来家的时候,被这妇人给看见了,之后就提出说是要给介绍对象,何嫚跟这妇人边挨边的住了好几年了,太知道这妇女的品行了,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她认识的能有什么好货色,便找借口给拒绝了。
  谁知道,在某天小颜又来家里的时候,这个妇女带着个大小伙子直接上门来了,走到颜丹霞面前就说给介绍对象。
  把何嫚给气够呛,连推带搡地把那姑侄俩给弄走了。在那之后,这妇女就认定了颜丹霞是她侄子的对象,还去维修车间找过颜丹霞,被颜丹霞厉声拒绝后,她又跑来找何嫚,说何嫚是媒人,得负责把两人撮合在一起。
  何嫚本就憋了一肚子气,见这妇女还惦记着颜丹霞不消停,就决定不忍着了,掐腰骂她:“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什么样”,然后就威胁她,“要是敢再缠着小颜,别怪我大嘴巴抽你,找工会领导举报侄儿耍流氓!”
  在妇女印象中,何嫚一直是个挺和善的人,可没想到骂起人来这么凶狠,且耍流氓的罪过可大可小,妇女一下子怂了,这才作罢。
  不过,她也一直关注着颜丹霞,就想着,我侄子条件那么好你都看不上,我倒要看看你能找个什么样的?过了很长时间了,颜丹霞还是单身一人,她心里头就幸灾乐祸起来。
  自从那次事件后,何嫚对那妇女就再没了好气儿,说话也是毫不客气,那妇女习惯了,竟然一点都不生气,还跟以前一样,该打招呼打招呼,该搭话搭话。
  这不,今天在路上远远瞄见了颜丹霞,便又过来背后说坏话来了。
  被何嫚刺儿了一顿,又缩回去了。
  何嫚见妇女回屋了,也赶紧进屋。
  “那妇女就是个脑子糊涂,办事也糊涂的,你别往心里去,她侄子那样的,就是嫁不出去也不能嫁!”
  颜丹霞点点头,笑着说:“嫂子,我没往心里去,谢谢你帮我说话。”
  她真心地感激着。她知道自己因着技术好,在普遍是男性们的车间里脱颖而出,很不受某些人的待见,但她不会因为顾虑这些人,而掩盖自己的光芒。
  她也知道自己因着二十五六岁了还没有对象背后被人指指点点。
  这些人背后怎么说她,其实她不是很在乎,大风刮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论短长。但她对肯维护自己的人发自内心地感激,心中倍感温暖。
  “嗨,这哪儿用说谢谢?就是别人被胡说八道,乱造谣,我也想多插两句嘴,更别说她讲究的是你了。再说,这事儿多多少少是因为我,那女的要不是我邻居,你也遭不了这事儿。他侄子那样的配不上你,照比着黄健差多了!”何嫚说道。
  颜丹霞今天过来,本来就是跟何嫚说黄健事情的。
  第9章
  黄健是合成氨车间的领料员,经常跟何嫚有工作上的接触,一来二去的,她觉得这个小伙子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就介绍给了颜丹霞。
  颜丹霞在何嫚的陪同下,在饮食店见过一面,之后又单独在阅览室里见过一面。
  黄健这个小伙子确实不错,长相好,人很诚恳、实在,也蛮有上进心的,可是,颜丹霞却对他喜欢不起来,她也犹豫着,要不要处处看。
  何嫚以过来人的身份劝她,有没有感情不重要,又不能当饭吃,最重要的是人好、会过日子就行,结婚后,处着处着,自然而然就有感情了。
  但考虑了再考虑,颜丹霞还是觉得不行,不想耽误黄健,便跟何嫚这个介绍人说下,让她跟黄健转达一声。
  本来打算吃完饭后说的,偏这个妇女出来打岔,颜丹霞索性就顺着这个话题把自己想说的都说了。
  何嫚听完,有些失望,有些不解,“为什么,那小伙子条件多好啊,人好,家庭条件好,父母都是工人,他是家里唯一的儿子,不光没负担,还能帮衬你们。”
  颜丹霞提前想好了借口,说:“我比他大,我觉得不合适……”
  何嫚就劝:“人都说女大一抱金鸡,再说,你只比他大一岁,那也不叫大呀。”
  颜丹霞便低下头去,不说话了。
  何嫚知道她的脾气,这就是打定好主意了,只好叹口气,说:“咱们厂里,比你年纪大,还没有结婚的,条件比黄健还好的,可不多了,你这对象啊,除非去别的单位找。”
  颜丹霞自然知道自己在婚姻上的困境,但着实没有办法将就,跟不喜欢的人结婚过日子。
  何嫚心里头真是又气又急,厂里虽然单身汉特别多,但像是黄健这样条件好的,还是很抢手的,颜丹霞这头不行了,肯定很快就有人给介绍别的姑娘,错过了这个,可就再难找更合适的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