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林清远不傻,只是有些心思单纯,他点了点头道:“我知道了大兄。”
  “哥哥,再不走可要迟了,阿远,小白和鸽子都没喂呢,我和哥哥得赶紧出发了,就麻烦你帮帮忙。”谢谌道。
  “好,我马上去。”林清远迅速跑远了。
  “哥哥可是担心陛下……”谢谌欲言又止,林书阁“嗯”了一声,“宫变时从武库署调火药虽然是陛下的旨意,但那时阿远和老张都属于不按规矩办事,你说一切事毕,陛下会不会怀疑我们以后会再一次不守规矩。”
  再说,相里谷从前是他心腹,火药的问世又几乎是他一手促成。如今局势,还是趁早撇清关系得好,这样既能保全他们几人,对相里谷也好。
  谢谌叹了口气,“猜疑是祸事的开端,他若执意如此,我们也无法。不过还没到如此地步,留着我们还有用呢。他要想当明君,也不会想背上冤杀忠臣的名声。”
  林书阁自然也知道,只是终究心有戚戚,看来他终究不适合这些你来我往,尔虞尔诈。
  接下来的日子过得飞快,为了此次出征,整个帝国飞速运转,以极快的速度将战争军备准备完毕,又征调二十万大军,准备全力出击匈奴。
  这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阳光照在林书阁身上有些闷热,他却恍若不曾察觉,眼睛一眨不眨看着眼前一身戎装的谢谌。
  “虽说你已身经百战,但终归还是要小心,战场上切勿放松警惕。”林书阁将头盔帮他戴好,仔细看了看,见没什么不妥,临别的不舍如同决堤的洪水般涌上心头,这次相隔万里,有什么事自己也不能及时知道。
  谢谌看着他眸间的湿意,笑道:“有哥哥这一遭,我就算是死也值了。”
  刚说完就被林书阁狠狠批评了一顿,又一遍遍念着:“诸天神灵,不要听他满嘴胡说……”
  谢谌笑得越发爽朗,“神灵说的不算,我说的才算,”他握着林书阁的手,在他嘴角亲了亲,“我一定会平安回来。”
  林书阁踮脚抱住他,“仲宣,西北路途虽远,我会在这里等着你回来。”
  “比起求神问卜,哥哥不如再给我个甜头。”谢谌将他搂入怀中,在他耳侧说道,“上次出征,哥哥答应我会告诉我你的来历,这次若是我凯旋,我们就成亲如何?”
  “好,等你回来,我们便成亲。”林书阁偷偷将眼泪抹到他袖口。
  谢谌哭笑不得,微微放开他,抬手摸了摸他泛着红意的眼角,“回来再赔我一件衣服。”
  林书阁也笑了,“赔你十件八件。走吧,今日出征,陛下也会亲临送行。”
  “好。”
  两人出门时,老张和何歆同样也是一身戎装,已经在外面侯着,“大人,士卒已经整顿完毕,现在就能出发。”
  “走,出发。”谢谌翻身上马,带着几人策马而去。
  燕都城外长亭。
  永元帝身着常服,从中官手上接过酒杯,对谢谌道:“谢爱卿,万望你能直捣黄龙,大破匈奴,将蛮夷驱逐出我大燕,待大军班师回来,朕亲自为你庆功。”
  谢谌俯身回道:“臣必定竭尽全力以击匈奴,不负陛下期望,”说完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回头看了林书阁一眼,便上马道:“全军听令,随我远击匈奴。”
  “是。”士卒随即响应,马蹄声响彻云霄,大军行过,踏起阵阵尘土。
  林书阁久久望着谢谌远去的背影,旁边永元帝道:“爱卿,你觉得此战当如何?”
  林书阁恭敬道:“此战必定会青史留名,陛下也会成为万世之君。”
  永元帝轻笑一声,拍了拍林书阁的肩膀,“那便承爱卿吉言,我们回去。”
  林书阁躬身行礼,待他离去才慢吞吞往回走,结果还未归家,就被梁王半路截住。
  第218章
  “林大夫不必这样看着我, 本王今日找你是为了岳林园农事。”梁王看了一眼面带怒意的林书阁笑道。
  林书阁皮不笑肉笑道:“那便好,我就怕殿下又有什么石破天惊的想法,陛下雷霆之怒, 我可承受不来。”
  “林大夫是在怪我明明答应你此时不掺和南方,却转头就与皇兄陈情吗?”梁王长相俊秀, 垂着一双眼睛更显无辜, “唉, 我也是身不由己啊,这其中各种缘由, 林大夫必然也是清楚的。”
  林书阁装傻:“殿下怕是高看我了。”
  梁王晓之以情:“其实不止是因为那些,我确实喜好农事,能亲眼看着贫瘠的土地里种出果实,确实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林书阁看着他, 还未说话, 马车外面的仆从道:“殿下,岳林园到了。”
  林书阁从马车上下来,现在的岳林园一片绿意, 目光所及之处尽是长得十分茂盛的庄稼。近处的麦苗和粟苗整齐排列着,远处是已经抽出叶子的土豆苗和辣椒苗,叶片上的露珠晶莹剔透,四周都是清新的绿植和泥土气息, 一切生机盎然。
  “今年春耕按照你说的方法试着种了新粮种,确实长势更好了,等过段时间就可以种棉花了。”梁王蹲下来, 摸着一株翠绿的枝叶道。
  “今年皇兄也在燕都放出去一批土豆和辣椒的种子,等会带你去看看,长势都很好, 尤其是辣椒,自从这东西从西北传过来,备受人们追捧,刚开始因为稀少,只能贵族和高官府上享用,后来多了,平民百姓家中也都能种上一种。”
  “陛下仁德,这是百姓之福。”林书阁捏着手上湿润的泥土道,脚下的地还微微带着湿意,应该是刚刚浇的水。
  “林大人更是心怀仁爱之心,燕都百姓如今耕种用的曲辕犁,浇水用的筒车,做饭用的鼓风机,这些皆是出自你之手。其实,定远郡守的文书到的时候,有关这些的奏报皇兄也会让我看,我时常在想,能想出这些东西的会是怎样一个人,直到我那次在岳林园中亲眼见到你,就知道传言非虚。”
  “殿下谬赞,我身为一方官员,自当为百姓做些实事。”林书阁自觉担不起这样的评价,回道。
  梁王却没理他的话,继续道:“若不是皇兄肯定不放人,我定要拉着你去南边。”
  林书阁微微一笑,不敢回答这样的话,他自然不可能与藩王扯在一起。
  “林淮亭,你与谢校尉可是真感情?”梁王突然道。
  林书阁心中咯噔一下,瞥了一眼梁王,试探道:“殿下何意?”
  梁王看着他面色平淡,仿佛并不知情的模样,“本王近日听到一个传言,是有关你与谢校尉的,传言说得有模有样,说你二人弱冠之年,却一直不肯娶妻,是因为你二人做了夫妻。”
  林书阁脑子轰的一下有些发蒙,他倒不是在乎这些流言,他在乎的是这些流言背后的始作俑者想做什么。
  “多谢殿下,我知晓了。”林书阁回了他一礼,“我还有事要处理,先告退了。”
  “等等,林淮亭,断袖分桃之事又有何稀奇,此事你不必放在心上,民间议论过一段时间后谁还会记得这些。只是,谢校尉刚刚出征,就有人在这节骨眼上强污你二人名声,明显有所图,你需得小心。”梁王又道。
  “多谢殿下提醒。”林书阁真心道。
  林书阁走出岳林园,边走边思索此事当如何解决,若只有传他与谢谌的关系也就罢了,大不了直接认了,怕就怕后面会引发其他的事,不知这背后捣鬼之人有什么目的?
  “阿洵,你去查一查这传言的源头来自何处。”林书阁说道。
  “是,大人。”阿洵应声道。
  之后的几日,燕都百姓皆在私底下议论纷纷,古往今来,这种八卦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等林书阁反应过来时,竟然闹得满城风雨,连林萱和林清远都听说了此事,还跑来安慰林书阁。
  林书阁笑道:“知道又如何?我与仲宣行得正坐得直,又没有做违背良心之事,让他们说去吧。”
  “就是,谁要是敢在我面前说大兄和二郎,我就狠狠揍他们。”林清远张牙舞爪。
  林萱因平日里多接触燕都贵女,又因为两位兄长的长相才干,经常被她们询问林书阁和谢谌定亲与否?可有意中人?这次被这个惊天传闻惊到,自然要与林萱打听传言是否为真,林萱摸不准林书阁和谢谌此时的心思,只能敷衍过去。
  “大兄不知,这几日我被她们堵住要问个究竟,好些姐姐已经相信了最近的传闻,伤心得厉害,不过有些却剑走偏锋,认为大兄与二郎的长相,若要真是这样,倒也赏心悦目。
  林书阁听着林萱自述最近的烦恼,安慰道:“顺其自然吧,若真到那一天,我与仲宣自然不会否认。”
  等双胞胎离去后,林书阁嘴角的笑意淡去,这几日一直未能查到传言的源头,不知是何人有如此能力,就跟当年仲宣身世的传言一样让人防不胜防。
  等等,仲宣身世的传闻,难道是?
  “大人,大人。”大堂外传来贺青燃的声音,紧接着便看到他的身影,他跑得气喘吁吁,身后还跟着一脸为难的仆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