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所以陛下最后肯定会同意梁王的请求的,对不对?”林书阁又道。
  谢谌起身走过来,将他手上的书拿开放在桌上,目光炯炯地看着他,林书阁被他看得心慌,“好好说话呢,做什么?”
  话音刚落,便被谢谌抱了起来,直直往床的方向走去,“现在还是白天,你这……”
  谢谌低头堵住他的嘴,过了半晌后才道:“阿远和阿萱又不在,其他人哪个这么没眼力见敢来打扰我们。”他一边说着手上也不老实,“哥哥,好长时间没碰你了,你就不想我?”
  林书阁老脸一红,嘴上硬气道:“不想,又不是两地分居,天天在我眼皮子底下晃。”
  谢谌将他重重抵在床上,整个压在林书阁身上,手指顺着衣衫一寸寸往下探去,因在内室,林书阁只穿着单薄的外衫,谢谌透过衣物感受着掌下身躯的温热,眼神逐渐变得炽热。
  突然,他仿佛发现了什么似的,“哥哥骗人,你明明也很想我。”
  林书阁羞耻万分,双腿不经意间夹住他的手,“别动了。”
  “好啊,我不动了,哥哥主动亲我一下如何?”谢谌说完侧躺在林书阁旁边,果然不动了。
  林书阁被撩得不上不下,见这人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猛得扑上去亲上他的唇角。
  谢谌感受着他毫无章法的亲吻,忍了又忍,才翻身回吻过去,一时间整个屋子只有唇齿交缠和喘息的声音。
  就在两人都意乱情迷准备做点坏事的时候,门外响起一阵疾呼:“大人,宫中传唤,西北急报。”
  什么?林书阁仿佛夏日间被泼了一盆凉水,连忙将还压在他身上的谢谌推开,一边整理衣衫一边道:“究竟怎么回事?”
  “我也不知,宫中来人十分焦急,让两位大人即刻入宫,不得延误。”
  难道匈奴又有动静?林书阁看向谢谌,“我们快进宫。”
  第216章
  “不必多礼, 西北军报,匈奴又有动静。”
  林书阁和谢谌刚进云福宫,永元帝便道。
  果然是匈奴, 林书阁心中咯噔一下,匈奴不是被仲宣打得元气大伤吗?怎么又有动静。
  “靖远侯的书信提到, 自木邪单于身死, 左贤王大部被谢爱卿击溃之后, 匈奴各部一盘散沙,一直没有余力与我大燕一战, 只偶尔过来侵扰,被边军屡屡击退。可是今日靖远侯得到消息,木叶单于次子呼尔克通过政变杀死兄长和左贤王,自立为单于, 又联合右贤王迫使左右谷蠡王臣服, 统一各部。”永元帝道。
  若是匈奴各个组织层级各自为政的话,便可逐一攻破,可如今又让其一统各部, 估计下一步就是磨刀霍霍而来了。
  果不其然,永元帝接着道:“探子的消息,呼尔克正整顿军备,调度大军, 想一雪前耻,为父报仇,这是不将我大燕放在眼里啊。”
  “陛下放心, 此子看着来势汹汹,可匈奴大多不事生产,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缓过来没那么容易, 况且靖远侯镇守西北,定会让匈奴有来无回。”林书阁听完后道。
  若林书阁是匈奴人,自当趁着现在赶紧休养生息,等待来日,而不是在大燕兵强马壮之际铤而走险,不说西北有能征善战的靖远侯,谢谌还在呢。以匈奴如今的实力,何必与大燕硬碰硬,这无疑是以卵击石。
  “根据定远侯的情报,匈奴人貌似准备趁虚而入,他们探得消息,谢爱卿已经被朕下狱,朝中争斗频繁,西北边军被急召入京。若他们此时进攻,大燕必定分身乏术,只能靠剩下的西北边军。如此,对于匈奴而言胜算极大,而且,就算不能攻破城池,抢夺百姓、钱粮也算是收获。”永元帝笑道。
  林书阁心中窃喜,老天也帮着大燕啊,“依陛下的意思,是想直接永除后患?”不然也不会急召他和谢谌进宫。
  永元帝负手而立,“匈奴向来是我大燕边境的头号敌人,大燕边境百姓深受其害,数代帝王要灭匈奴却不得,到了朕这里,必然要将犯我大燕者悉数灭去,也算是告慰祖宗英灵了,让你们二位入宫是想与你们商讨这次如何对战匈奴。”
  林书阁看永元帝胜券在握,知道此次出征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便道:“一应粮草军备陛下得尽快让各部准备,不知陛下想让哪几路大将出征?”
  “那是自然,你们入宫前朕已经让阿昀去办了,粮草军备不是问题,林爱卿你这段时日便辅助阿昀去办此事吧。至于主将,自然是以谢爱卿为首,定远郡守和定远侯各率一路大军夹击匈奴,此战,必得将匈奴驱逐出积微山以外,让我大燕不再有匈奴扰边之事。”永元帝对二人道。
  “随行武将朕会从朝廷选善战者,谢爱卿,朕等着你凯旋而归啊。”永元帝眼中尽是信任,对谢谌道。
  “臣定不负陛下厚望。”谢谌俯身道。
  “有两位爱卿在,朕自然高枕无忧,不过林爱卿,阿煜不知与你谈了什么,怎么突然跑来与朕说要去南方边郡?”永元帝突然转了话题,目色沉沉道。
  “冤枉啊陛下,殿下喜好农事,只是问了臣有关土豆、棉花在南方能否种植的问题以及一些在南郡如何防治疫病的问题,臣可是尽力劝殿下南郡十分危险,千万不可轻易涉险的。”林书阁语气是十足的委屈。
  谢谌也道:“哥哥在家中听说梁王殿下闹着要去南方,忧愁得不行,就怕陛下以为是他撺掇的,要治他的罪呢。”
  永元帝爽朗一笑,“朕自然不会怪罪爱卿,只是阿煜这孩子还是不信朕啊。”
  这话两人都不敢随便乱接,林书阁思考片刻后道:“陛下与梁王殿下手足情深,臣知道陛下一片爱护之意,不想殿下去此凶险之地。殿下也是,开拓边境,以农事造福于民,这也是殿下在为陛下分忧啊。”
  永元帝看了他半晌,林书阁攥了攥手心,不敢再多说,永元帝这才道:“爱卿说得极是,朕就这么一个弟弟,自然要对他好点,可孩子长大了,也由不得我,罢了罢了。”
  林书阁从云福宫出来的时候还在想永元帝说的话,谢谌见他神色怔怔,开解道:“哥哥刚才回答得天衣无缝,怎么这个表情?”
  林书阁笑了笑,也觉得自己何必想这么多,还是操心眼前这人出征的事吧。
  大军出征,要准备的多着呢,不想与自己不相干的了。
  “走吧,我们回去,不知道阿远和阿萱回来了吗,这两人整日不见人影,竟然比我们还忙。”林书阁舒展笑颜,对谢谌道。
  谢谌接着宽大的袖口拉着他的手,低声道:“不回来也好,回去我们继续。”
  林书阁刚开始还没反应过来他在说什么,抬头见他神色暧昧,这才明白这人简直不可理喻,“我们还在宫里呢,你能不能要点脸?”
  “哦,在哥哥面前,我何时要过脸?”谢谌大言不惭。
  林书阁没这么厚的脸皮,这里来来往往的都是人,他急忙拉着不要脸的某人回去了。
  云福宫内,永元帝对一名官员道:“你说,林淮亭此言可是实话?”
  那人恭敬道:“林大夫不是会说这种谎的人,以他二人的品行,自然不屑于卷入皇室纷争中去。”
  永元帝冷笑一声,“你倒是敢说。”
  另一名官员却道:“陛下,若此次出征匈奴大胜,谢校尉回来必定得再升几级,不知陛下要封他什么官职?”
  永元帝面上尽是寒意,“爱卿此言何意?难道朕便是此等不容臣下之人吗?谢爱卿于国于民有功,自然该封赏,岂容你等多嘴?”
  “可陛下,若只是谢校尉一人倒也罢了,若再搭上个林大夫,此人在西北极得民心,就连军中火药也出自此人之手,先前引丁党下水之时玩得一手好计谋,又是民意,又是仕林影响,便知此人心机城府一概不缺。关键这二人关系极为亲密,据微臣所知,此二人相处仿若民间夫妻,不分彼此啊。”
  永元帝登时大怒,“朕身边容不得你这等污蔑贤良之辈,来人。”
  殿外士卒立即冲了进来,这名官员却道:“臣所言句句属实,林、谢二人若忠心陛下,这也不算坏事,可若其中一人有二心,丁党就是前车之鉴。”
  “还不动手,将这等小人给朕拖下去。”永元帝厉声道。
  “是。”几名士卒将他拖了下去,官员却一直大喊:“陛下,微臣肺腑之言,今日所说都是为了陛下,为了大燕江山啊。”
  “给朕将他的嘴堵住。”
  殿内渐渐没了声音,只有永元帝和刚开始说话的官员二人在。永元帝动了大怒,此时正努力克制怒气,官员自然感受到他的怒意,默不作声等着他慢慢消气。
  “你可有什么要说的?”永元帝道。
  “杜大人所言却有夸大其词的嫌疑,林大夫与谢校尉为人,我等有目共睹,观其言行,所作所为,皆为了百姓。只是……”
  “只是什么?”永元帝目光锐利,仿佛一把利剑般看着他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