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林书阁知道他这是同意了,“陛下仁心,此朝中文武百官和万民之幸。”
  “行了,朕不吃你这套,起来吧。”永元帝抬手道。
  林书阁这才站起来,永元帝见他不疾不徐,奇道:“你今日就不怕朕治你不敬之罪?”
  “陛下乃明君,断不会如此。”林书阁嘴角噙着一丝笑意,落日绚丽如火,光影打在他身上,端得玉树临风。
  永元帝恍惚想起来面前这人好似一直未成亲,“爱卿可曾婚配?”
  林书阁心中惊讶,不知永元帝怎么突然拐到这上面了,但还是回道:“还不曾,不过臣已有心悦之人,只待来日便要成亲。”
  “好像从未听爱卿说过。”永元帝道,他竟不知林书阁已经有了未婚妻,不过以他的长相和才华有未婚妻倒也正常,不知是那方天仙能入了林书阁的眼。
  “这些年事忙便也没想这些。”林书阁只能敷衍过去。
  永元帝见问不出来,便也不再讨嫌,与他又探讨了一番南方边郡的开荒之事,便让他退下了。
  黑夜吞没了最后一丝余晖,永元帝站在窗外看着云福宫外,有人出声道:“陛下,用饭了。”
  阮夫人提着食盒走了进来,永元帝连忙上前接了过来,二人如平常夫妻般说话,永元帝朝阮夫人抱怨林书阁今日所言,阮夫人却笑了一声,“陛下看着并没有生气,反倒有些高兴。”
  永元帝道:“他太过年轻,又太过善良,还需再历练几年,遮遮锋芒才好。”
  阮夫人只含笑静静听他说着,不时为永元帝布菜,没有再插一句话。
  第215章
  谢家事了, 林书阁每日当值,下值后回家与谢谌等人吃吃喝喝,日子过得十分滋润。
  今日是休沐, 他一人在家闲着,谢谌军中有事, 谢凝带着林萱赴宴去了, 自从宫变时林萱救了一众京中贵女和夫人, 林萱一跃成了燕都最受欢迎的女郎,请柬纷至沓来, 林萱日日去赴宴,忙得不可开交。
  林书阁自认为是个开明的家长,与朋友聚会而已,他自然不会干涉, 反正大部分时间谢凝等人也在, 他也不必担心有什么危险。
  况且就算有,林萱自己也应付得来。
  至于林清远,当日他砸晕了张令丞, 事后林书阁带着幼弟上门赔罪,张令丞受了永元帝褒奖,自然没将此事放在心上。不过林清远是个老实孩子,自觉心里过意不去, 日日过去探望,竟与相里谷等人打成一片,专研火药等武器去了。
  林书阁躺在椅子上昏昏欲睡, 小白在旁边用爪子将他的衣袖勾了一条长线,林书阁无奈,只能将它抱进怀里, 摸着它柔软的肚皮,享受好不容易清闲下来的日子。
  不过,天不遂人愿,屋外立马响起了一阵脚步声,仆从在外道:“大人,贵客上门。”
  这时候什么人会上门?林书阁将小白放到软垫上,稍微整理了一下仪容,走了出去。
  “何人到访?”林书阁问道。
  “好像是梁王殿下。”仆从跟着林书阁出去的时候见过梁王一次,故而有些印象。
  梁王找自己何事?林书阁心中疑惑,跟着仆从走到了大堂。
  大堂内一名年轻男子正负手而立,盯着一处发呆,林书阁连忙上前行礼道:“见过梁王殿下。”
  梁王转过身来,抬手道:“林大夫不必如此多礼,今日是本王有事叨扰,还望林大夫莫要嫌本王烦。”他性子温和,仿佛还是跟着尹宏安种地的小吏。
  二人寒暄一二,梁王开门见山道:“本王听闻林大夫建议皇兄开辟南郡边地,特来向林大夫请教。”
  见林书阁面上犹有疑色,梁王笑道:“本王欲往南方协助各郡开辟边地。”
  “殿下不可,南地多有瘴疠,前朝大将出征南地时,士卒感染的人不计其数,殿下身份贵重,切不可只身涉险。”林书阁怎么也没想到这位殿下竟然有这等心思,若真出了什么事,自己这“始作俑者”可吃不了兜着走。
  梁王轻笑一声,“林大夫太过小心了,本王也不是要现在就去,至于瘴疠,皇兄已经广招医者悉心研讨预防的方子,不过本王却觉得林大夫这里说不定也有良方。”
  “殿下谬赞了,我并不通医理,只是听说常山、青蒿等物可能有效,但成效如何,我并不清楚,只能说如果殿下真想去,必得注意防范,饮水尽可能煮沸,平日里也要佩戴艾草来防蚊虫。”林书阁回忆了一下后世对于疟疾、血吸虫病的防治,但要完全根治,以现在的医疗水平几乎不大可能,只能平日里吃穿用度注意一些。
  梁王细细思考着他说的话,“这些我会告知医工,让他们也听听。不过我倒想问一下林大夫,从西北传来的棉花、土豆这些南方可种得?”
  “自然,土豆虽喜干旱,但南方也可种,不过需要注意光照、土壤等问题。至于棉花,南方种植正得宜,说不定等南方广泛种植之后,殿下会看到不一样的景象。”
  林书阁想到后世南方棉纺织业十分发达,盛产的棉布还能供给全国的盛况,突然意识到此时说不定是将棉花传到南方的好时机。
  “哦?林大夫的意思是南方也能种,还能种得更好?”梁王眼睛一亮,期待地看着林书阁。
  林书阁点点头,“除了地理条件外,南方水路发达,应当兴修水利,便于商业往来贸易。另外,南方水热条件好,更有益于产粮,若开发得当,就是鱼米之乡。”
  “大善,怪不得先生让我来找你,今日一谈,果然茅塞顿开。”梁王喜道,“对了,先生让我与林大夫说一声,岳林园今年春耕要开始了,先生想让林大夫过去看看。”
  林书阁语塞,尹大人这是要将他作为编外人员了,还派出梁王来当说客,自己也不敢拒绝陛下亲弟啊。
  他在心中咬牙切齿,面上仍带着笑意,说自己得空定会前去,又叮嘱梁王南方边郡还未开发之前,千万不要贸然前去。
  梁王答应得好好的,转身回去就向永元帝讨旨,说是自己身为皇室子弟,理应为万民尽一份力,如今开辟边地之事便是他想尽力的方向。
  永元帝自然不同意,梁王平日里性子和软,从未见他与人起过冲突,这次却一反常态,坚持要去,与永元帝僵持不下。
  林书阁听到后简直一个头两个大,这位殿下这么叛逆的吗?他明明千叮咛万嘱咐的。
  他在屋内唉声叹气,旁边无所事事的谢谌看着他这幅模样,好笑道:“哥哥可是为了梁王殿下之事烦忧?”
  “是啊,你说这位殿下是想做什么?南方瘴病可真不是闹着玩的。”林书阁将盖在脸上的书拿下来,对着谢谌道。
  谢谌没说话,片刻后才道:“哥哥,依你来燕都后的观察,你觉得陛下与梁王关系如何?”
  关系如何?以林书阁来看,梁王与永元帝尊敬有余,亲近不足,否则以梁王作为永元帝唯一活着的弟弟,也不至于整日跟着尹宏安种地。
  虽说以前因丁言何之故,梁王需要暂避锋芒,可如今丁家已经覆灭,梁王却要闹着去南方,难不成?
  “就是哥哥想得那般,梁王与陛下并非同出一母,当年因为陛下年长且母族不显,所以丁岩何拥立陛下登基称帝,而梁王为了保全自己不得不谨小慎微,能不参与政事便不参与政事,整天与农人打交道,朝中好多人只知道梁王却从未见过梁王长什么样。”谢谌娓娓道来。
  “而如今陛下大权独揽,以梁王殿下的聪慧,定要扫除陛下的疑心,西北边郡一不小心会被人说染指军功。南方边郡就不一样了,山多而林茂,又有瘴疠的危害,朝中大臣没人想去,他应当也是想到这些才决定要去南方边郡的。”
  谢谌说完,看着林书阁一副你们心好脏的表情,好笑道:“最是无情帝王家,先帝生了七八个儿子,如今只剩今上和梁王,可这大燕江山,只能有一个主人。不过陛下还年轻,又斗赢了心腹大患,小皇子也在平安长大,不会对一个没有威胁的兄弟如何。”
  但如果有威胁,就是不一样都结果了,林书阁在心里接上这句话。
  “梁王殿下未就藩可是因为丁言何的缘故?”林书阁问道,大燕从太祖以来就有藩王就藩的规矩,梁王如今年纪还未去封地,只能是丁家并未让其就藩,难不成丁岩何曾经也有立梁王的心思?
  谢谌点了点头,“先帝驾崩之后,立哪位皇子便成了当时最大的事,几名年长的皇子母族显赫又已经成年,早早被排除在外,年纪最小的便是陛下和梁王,丁党官员也有推举梁王的,后面丁岩何一锤定音选了陛下,再后来陛下亲政后与丁岩何争锋相对,就有人提议废陛下而立梁王。”
  林书阁腾地睁大了眼睛,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
  若他是梁王,还不如早早去封地过得自在,如今陛下大权在握,但还未开口要梁王就藩,梁王只能为自己打算,南方边郡又如何,先消除兄长疑心才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