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若做小吏我又没有陆县丞那样的大才,估摸着只会泯然众人,但农耕之事虽说另辟新道,但我看林大人极为重视, 说不定是一条坦途。不过这段时间以来,我也觉得种种地,让土豆长苗是一件极为有趣的事。”吕复在纸本上唰唰记了几笔, 轻声道。
  “你看,这根土豆苗还是一块粮种时我笔下便记录了它,到现在它已经长到一寸多高, 我这里记录着它所有的痕迹,等到它成熟丰收,我便能记下它长了多少果实,这不是很有趣吗?”
  “行行行,有趣有趣。”穆远舟理解不来他的乐趣,敷衍了几句。
  “穆大人来我这里可是有事?”
  “林大人传来消息,县衙学堂快要建成了,让我通知漠水的百姓,家中有子女的可以将子女送到学堂了,令妹不是想去学堂当夫子吗?我便来通知你一声。”穆远舟声音沉稳,想起谢谌从前的话,心中有些感慨。
  他存了私心去找谢谌,不料被他识破,本以为要做谢谌手中的刀,没想到被派到林书阁手下,在这里他接触的是两族百姓,从刚开始的困顿沉沦到现在的安然自在,他也如吕复一样,眼中只是让百姓过得好一些。
  从前的富贵生活好像是在梦中一般,若不是还有血海深仇,他倒宁愿在这里,远离权力场的波谲云诡,也乐得逍遥。
  “多谢大人,我马上去跟阿姝说,她准备好久了。”吕复将纸本收进怀中,朝他行了一礼之后一溜烟跑了。
  穆远舟看着他的背影,笑着摇了摇头。
  吕复和吕姝来到学堂之时,因还未开始上学,学堂里只有陆樾川带着几名夫子在四处转。
  他跟着差役一路走了进来,只见学堂修得十分齐整,道路两旁房屋林立,分别设置了好几个区,除了正常上课的教区以外,为习骑射的校场、为夫子提供的住宿区等等,都已经规划好了。
  吕复注意到了一间奇特的屋子,应该是一间普通的教室,里面摆放着一排排桌椅板凳,最前面是一大块似石非石的板子,他敢保证在原郡前从未见过。果然,这位林大人总有奇思妙想,不知这个板子又是做什么的。
  “见过陆县丞。”吕复向陆樾川行礼道。
  陆樾川奇道:“林大人不是让你在漠水乡看着土豆,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听闻学堂欲招女夫子,舍妹吕姝虽说不是学富五车,但也粗通经义,想试一试学堂夫子一职。”吕复行礼道。
  吕姝也上前道:“见过陆县丞,各位夫子。”
  “吕娘子若想来学堂,还需考核一番。”陆樾川道。
  “这是自然,敢问大人何时考核?”吕姝问道。
  “难为你们来这里一次,择日不如撞日,那便今日吧,吕娘子随我过来,我有一女学生文才不错,让她负责你的考校。”陆樾川旁边守着的差役招了招手,让他去县衙找林萱过来。
  差役领命,大步走了出去。
  “多谢陆县丞,我同这位大人一起去吧,土豆的近日生长情况还需向林大人禀告。”吕复躬身行礼。
  陆樾川点了点头,挥手让他退下了。
  吕复到达县衙内堂时,林书阁正在与燕主簿核对入学人数,见吕复进来,“今日怎么来了,你让人带给我汇报表我看过了,做得不错,亲自到鲜艳难不成有什么事发生?”
  “回大人,没什么大事,我这段时间比对了一下给土豆浇水和施肥的量,得出了一个量会更适合……”吕复将手中的册子拿给林书阁。
  林书阁接过来,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每日浇水施肥的量,每根植株都单独列了出来,这可真是细心啊,他不禁感叹没用错人。
  “就按你说的办,其实土豆十分适合在西北种植,但因从前没有传到大燕,还没有进行驯服,所以需要我们做第一个种土豆吃土豆的人。”林书阁说完顿了一下,“你确实有才,想要什么奖赏,若我能办到自会满足你。”
  林书阁见他神色带着些郁郁,像是在为什么事发愁。
  “多谢大人,我家中有一幼妹,今日来县中想应招学堂夫子,她被我和母亲惯坏了,若是有离经叛道的行为还望大人多担待。”吕复躬身行礼。
  “原来你今日找我是为了这个?”林书阁笑道,“吕子兴,你觉得学堂招收女学生够不够离经叛道?”
  吕复抬头看了他半晌,“我明白了大人。”
  “明白了就好,好好做事,替我种好田就行,有我在,你妹妹不会有什么麻烦事,让她安心教书,不过她得过了考校才行。”
  “这是自然。”吕复回道。
  等他再次回到学堂时,听到了一阵笑声,他急忙走了进去,只见吕姝同一娘子相谈甚欢,陆樾川在旁边指着二人大笑。
  “这么快就办完事了?”陆樾川听到声音后回头,“恭喜,吕夫子已经顺利通过考核,让她过几日来学堂便是。”
  吕复惊喜地看着妹妹,吕姝朝他一笑,又点了点头。
  “我们阿萱说了,吕夫子博学多才,气质高雅,来学堂当夫子真是屈才了。”陆樾川朗声说道。
  “陆县丞说笑了,阿萱才是我等楷模,我这点才学在陆县丞和阿萱这里都不够看的。”吕姝连忙道。
  “还有几位女夫子等过几日你就能见到,希望你们能够细心教导学生,一应奖惩制度到时会告知你们,有些事需得知晓。”陆樾川没说得太明白,学堂开学之时,会有羌人学生来上学,怎么教他们,应该教他们什么还得说清楚。
  “是,大人。”吕姝心中虽有疑惑,但还是回道。
  等学堂的事情办完之后,吕复和吕姝准备先回去收拾东西,县城距离漠水乡太远,平日来回跑也不是很方便,虽说学堂为夫子们提供了住处,但吕复还是担心世人一张嘴,因而想着在县中先租一间房让妹妹住着。
  吕姝听到他说租房子,便知道兄长是为她着想,便也点头答应了,每月赁钱也不多,她有俸禄也够了。
  “阿兄,我觉得这里很好。”吕姝抱着从街上买的纸笔。
  吕复点了点头,“阿姝,我总觉得林大人很奇怪,他好像知道很多事,不过以他之才,怎么会在一个边境小城?”
  “我倒是觉得林大人待着这里挺好,你看,这里百姓安居乐业,虽说还有强敌环伺,但不是还有卫大人在此屯田驻守吗?阿母这几日还找人买了些羊绒,说是可以制成毛线做衣服。兄长,棉花我们家种了一小块地,你说真能做冬衣吗?”
  吕姝这段时间不止和吕母种了常见的粟和菽,土豆和棉花都种了好些,每日忙个不停,幸好现在已经出苗了。兄长在县衙做事,她要去学堂,剩下的活吕母不可能一个人干完,只能花钱请人干了。
  “自是可以的,我负责种植土豆,据我这些时日的查看,这个粮种要好存活,不过林大人说过,虽然它产量高,但只能作为补充粮种。咱们今年种了粟和土豆,等到秋日再种一季麦,又有我们每月的俸禄,吃喝肯定不用愁了。”吕复想着粮食丰收的日子,脸上染上了一层笑意。
  刚来这边时,好些原郡百姓包括他心中都担忧温饱问题,虽说朝廷免税三年,但若地里种不出粮食,官府又不管你的死活,苦的只有他们这些百姓,幸好遇到的是林大人。
  吕姝闻言也笑起来,其实最高兴的是她,她空有一腔才情,但因是女子,身在闺阁,不能像男子一般建功立业,扬名后世。但现在她可以去教书,让这里的女子也能读书认字。
  ……
  学堂已经开学几日了,林书阁这几日太忙,一直没顾得上去,正好今日手上的公务都没什么紧要的了,便同忙完春耕无所事事的谢谌来到学堂参观。
  学堂里面书声琅琅,二人来到一间教室外,竟是吕姝在教羌人学生识字,林书阁早就将拼音教给了学堂的夫子们,正好可以用来启蒙认字。
  羌族孩童大多不懂汉话,吕姝倒是语言天赋不错,跟着封古和先罕学了些常用的,可以和这些孩童简单交流。
  林书阁在外面听着拼音儿歌,轻笑一声,谢谌从前不在甘州,没听过这些,觉得有趣,听了许久才开口,“哥哥,这个法子倒是比字书识字快一些。”
  那是当然,后世儿童学习汉字都是从拼音入手,利用这一手,解决了多少文盲不识字的问题。
  不一会儿,有铃声响起,孩童蜂蛹般跑了出来,原来是下课了。
  吕姝从教室出来后一眼就看到了二人,连忙走了过来,“林大人,卫大人。”
  “不必声张,我们过来看看。”林书阁朝她摇了摇头,他走向一群还在练习拼音的羌人小孩,他们见到林书阁有些羞怯,有小孩看到了远处的谢谌,吓得脸色发白,林书阁只好让谢谌站在一边,谢谌冷哼一声没走过来。
  林书阁给他一个安抚的眼神,问了几句羌族小孩还能不能适应,学得怎么样。谁知几个孩子仿佛在冷宫等待多年的妃子,七嘴八舌地跟林书阁说汉字太难学了,拼音他们倒是学得可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