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林书阁被他亲得有些痒,偏了偏脑袋, “你不也忙吗?等忙完春耕,我们去打猎如何?”
  谢谌闭着眼睛点头,又讨了好些甜头才放过林书阁, 二人洗漱完毕直接骑马朝平乡而去。
  平乡这几个月也忙得热火朝天,士卒分工明确,有开荒耕地的,有搬运杂物的,还有沤肥的,林书阁二人到的时候率先就闻到一股难以言说的味道。
  粟种已经种下,唯独土豆是个精贵物,士卒实在不敢拿主意,一直等等林书阁过来。
  平乡选的种土豆的一块地此时已经开垦地十分平整,土壤干燥绵密,士卒早一个月前就已经铺上了草木灰,后来林书阁又让士卒将沤好的肥料撒到了地里,现在正好适合用来种土豆。
  林书阁一看,地里已经起好了垄,他蹲下捏了一把土,西北的土壤正好适合种植土豆,他拿起一块生了芽的土豆,种到了半尺多的坑里,然后盖好土,一颗也就种好了。林书阁又交代让士卒注意一下苗与苗之间的间距,便让士卒一起干活了。
  谢谌在旁边看得新奇,问道:“为什么要设有一尺半的间距?”
  林书阁直接吩咐士卒做了同等长度的木尺,士卒用木尺量好种植深度和植株间距,速度明显快了很多。
  “因为种得太密植株会争土里的营养,太稀疏就会浪费,”林书阁和他一起走在田垄间,见周围的人都忙着种地,戳了戳谢谌的胸口,笑骂道:“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哥哥可错怪我了,我一天还不够勤快吗?五谷我也是分得,只是没种过地而已。”
  “那可不好,若是以后致仕了,你都没种过地,我们不得饿死。”林书阁想着和谢谌一起变老的样子不觉笑出声。
  “饿不死,大不了我去给人家当长工,总能养活你我。”谢谌见他眉眼俱是笑意,也跟着说道。
  “你不是卖给我们家了吗?怎么还要去别人家?”
  “哦,那正好,以后有哥哥养我,我卖力伺候哥哥就行……”
  林书阁赶紧打断他的浑话,周围这么多人呢,信口胡说什么,他急忙拉着谢谌往漠水乡而去。
  原郡百姓户籍已经登记完毕,因居住地在漠水谷地,所以将此地命名为漠水乡。
  这里地势平坦,属于河谷地区,林书阁二人到的时候,百姓们正在忙着春耕,多是家中几人配合,一人用曲辕犁犁完地之后,另一人在后面用耧车播种。
  耧车和曲辕犁配合使用,一会儿便种好了一垄地,虽然辛苦,但百姓脸上都是笑意。
  林书阁刚走过来,远处的穆远舟便急急跑了过来,“见过二位大人。”
  “不必多礼,春耕情况如何?”林书阁向他询问道。
  “一切顺利,大人让工匠送来的犁和耧车十分好用,百姓用得顺手,早就不像刚开始那般抱怨了。”穆远舟晒得脸上发红,林书阁看着他虽然黑了不少,但精神头比刚来清泉时好多了。
  “大人,有百姓还跟羌人买了牛羊,说是这边水草丰美,想学着放牧。羌人也想学着大燕百姓种地,我也不敢将曲辕犁借给他们用,不过锄头之类的便让他们自己学着做了,木锄石锄总能用。”穆远舟有些小心翼翼。
  林书阁看向他,没鼓励也没责怪,只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了一声“你用心了。”
  羌人刚刚收服,还不知以后会如何,想等这几年稍微同化以后,再传授他们这些东西,不然铁器传过去会很麻烦,林书阁想到羌人在前朝叛了降,降了叛一百多年的历史,任重道远啊。
  穆远舟反应了半天,知道林书阁这是同意的意思,心中顿时涌上喜意,正准备与林书阁说些什么,转身看到谢谌的眼神,立马冷静下来。
  “大人说的土豆和棉花已经在种了,陈娘子正在那边,我带大人去看看。”穆远舟恭敬道。
  穆远舟选的地看着不错,棉花种植要引水灌溉,因而周围得有水源,漠水乡正适合不过。
  因这边不少百姓穆远舟虽然与他们说过这种粮食产量要更高,棉花种出来也能做衣卖钱,但绝大多数百姓还是不敢拿口粮冒险,只有极少数人从穆远舟这边购买种子,准备回去试一试,因而这块地被林书阁称作试验田。
  田里多是雇佣的经验老道的老农,加上几个官吏,便组成了整个试验田的基层组织。
  “大人,我们已经种得差不多了,请大人检验。”陈元容走过来行了个礼,声音清脆,笑靥如花。
  “陈娘子在这边倒是如鱼得水,你父亲托我告诉你一句,母亲生辰,希望你不要忘记。”林书阁调笑道。
  “哎呀,阿父他总是这样,阿母的生辰我怎么可能忘了。”
  林书阁笑笑没说话,和谢谌走在田间,土地有些湿润,应是刚浇了水的缘故。
  “大人,原郡有一百姓名叫吕复,他向我买了些种子,我将大人说的种植方法传授于他,他听说这边试验田需要小吏每日记录作物生长情况,向我毛遂自荐,我见他谈吐文雅,做事细心,想向大人举荐。”穆远舟踌躇半天,才对林书阁道。
  “叫他过来,若真如你所说,倒是可以一用。”
  “是,大人。”
  穆远舟感激地看了他一眼,撩起袍子朝一边跑去。
  “哥哥真要见?”谢谌问道。
  “反正这会没什么事,见一见也无妨,若是沽名钓誉之徒也就罢了,但若真有见识,正好用来帮我种地。”林书阁道。
  等穆远舟带人过来时,林书阁正蹲在田埂上用手埋土,谢谌在一旁帮他。
  “大人,吕复带到了。”穆远舟见到两人的动作后微微一顿。
  “你是吕复?你有何才能让我任命你为县中官吏?”林书阁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
  “我观大人这段时间劝课农桑,所行之事皆有利于民,农事又为国家之本,我虽不如多年种地之人精通农事,但从大人种植新粮种特意告知百姓的事宜推断出来一些事。”
  “哦,是何事?”林书阁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吕复咽了咽口水,斟酌片刻后道:“大人告知百姓种植新粮的各种事宜,我从中看出来几点,其一,大人得到的粮种应该极为难得,但百姓心中求稳,不敢冒险一试。其二,这些粮种应该是首次在此地种植,大人需要新粮种种植后的各种情况,所以才会招募老农和识字的官吏。其三,我虽然不知新粮种习性如何,该如何种植,但据我观察,此物喜干喜阳光,不宜温度过高或者土壤过湿。”
  林书阁被这个时代的能人惊到,“前两点你能想到不足为奇,第三点你是如何想到的?”
  “大人命人选址时我发现这里的土壤要比其他地方干燥一些,而且这里太阳每日照到的时间要长一些。”吕复冷静道。
  林书阁眼神锐利,上下打量着他,忽然笑出了声,“很好,你很不错,你便留在此地替我好好种新粮吧,对了,新粮的生长情况每日做好记录隔几日派人告知我,若是今年丰收,我重重有赏。”
  “谢大人。”吕复拜服在地。
  “行了,起来吧。”林书阁将他扶起来,“此物关系到百姓温饱,一定要小心,不可大意。”他忍不住又叮嘱了几句。
  “仲宣,我们再去看看棉花种得如何了?还有辣椒,今年定要多种些。”
  吕复看着二人相携而去,不由得长出一口气。
  “都跟你说过,林大人爱才,若你有真本事,他自会用你。”穆远舟见他刚才明明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这会倒是知道怕了。
  “多谢大人举荐,大家都说林大人性情温和,但我等升斗小民,见到官吏总会紧张的,不过大人,我刚刚表现如何?”吕复问道。
  “自然是不错,不卑不亢,对答如流,我都有些佩服你,好了,既然大人留你在此,赶紧干活去吧。”穆远舟拍了拍他的肩膀。
  “是,大人。”
  穆远舟送走他,看见土豆已经种得差不多了,便回到了他平日里临时办公的屋子,一推门,有人惊喜道:“阿兄,你忙完了吗?”
  穆远舟摸了摸他的脑袋,“忙完了,今日的课业可有不懂的地方?县中近日出现了一种新鲜吃食,等我忙完这一阵,便带你去吃。”
  第139章
  微风不燥, 初春的寒意已经消退,人们已经换了厚重的袍子,换上了轻薄的春衫。
  漠水谷地满目青绿, 流水潺潺,春意盎然。吕复走在田垄上, 土豆已经长出了一寸多的植株, 他拿着墨笔, 仔细在纸上记下今日植株生长的情况,若有发现坏苗的及时进行补苗。
  “子兴, 今日所记如何?”穆远舟从棉花地里晃过来,看到吕复正低头看着一根土豆苗。
  “长势不错,不知林大人从哪里找到的粮种,比麦苗粟苗好伺候, 有些没出苗的后来补上后长得比其他慢一些, 但也长得很快。”吕复神色认真,汇报般道。
  穆远舟笑出声,“从前还以为你想去县中干个文职小吏, 谁知你还真做了这漠水农夫。”而且看这架势竟是极好此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