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不远处屋檐上立着他的好搭档白鹤。
少年孤寂地站在残缺不缺的尸体中间,染满血迹的衣袂轻扬,指尖延伸出的丝线丝丝缕缕绕在尸体周边,同时也将他自身困在其中。
借助零落的月光,池镜花发现两具男尸的伤口异常平整,其中有个人正少了只臂膀。
“奚……”
池镜花震惊地吞了口口水,正要喊他,奚逢秋却早已经察觉她的靠近。
月华倾泻而下,给站在月下的少年镀上一层清冷的白,他稍稍偏头回望,脸颊沾上不知名的血迹,同样染血的发丝轻划过颈间,在苍白的皮肤留下一抹艳丽的红。
奚逢秋唇畔轻扬,在她找过来的瞬间,四周的戾气瞬间被刻意敛起,只余下一副乖巧的神情。
“你是来找我的吗?”
不知怎地,在他出声的那一刻,萦绕在池镜花心间的恐惧烟消云散。
她面不改色地跨过残尸,衣摆无意染上尸体上的血迹,快步来到奚逢秋面前,微微仰起头,月光直直坠入眼底,发出淡雅的光辉。
“当然了,除了你我还能找谁!”
说罢,池镜花放下灯笼,踮着脚尖,伸出双手按住他的脸颊,不由分说地在他脸上胡乱地摸,只要沾上血迹的地方都认真检查一遍,想看他究竟有没有受伤。
不管她如何乱来,奚逢秋似乎都很高兴,伸手轻柔地握住她的手指,指腹轻轻摩挲她的指尖,贪恋她的肌肤温度。
奚逢秋另一只手慢慢抬起,自然而然地替她抚平被风吹乱的头发,分明站在尸海中,语调却相当温柔。
“不好奇我为何要杀他们吗?”
池镜花淡定地垂眸看了一眼。
她以为,死去的会是庞氏兄弟二人,毕竟她一直有种感觉:奚逢秋跟庞氏兄弟二人之间有着某种不为人知的联结。
但并非他们,而是两个生面孔。
越来越复杂了。
池镜花想不明白他们与奚逢秋的关系。
与其乱猜,不如问当事人最为妥当。
池镜花眨眨眼,月光下的乌
黑睫羽如翩翩欲飞的蝴蝶。
“好奇啊,那你愿意告诉我吗?”
回想起他们在客栈刚见面,对方却执意要求他跟他们离开的场景,像是土匪,又或者是受什么人指使,为了完成某个任务。
奚逢秋陷入回忆时的目光依旧停留在她身上,并不觉得杀了先动手的他们有什么不对,况且,他还贴心地为他们挑选了个最佳的死亡之地。
“他们,好像是来抓我的。”
但他却不清楚这些人为何要抓他。
第63章 迈入生机的春。
紧闭的门窗几乎隔绝夜间萧瑟,只能听见冷风无情叩击窗棂发出的怪异响动,在空荡而寂寥的房间里回想。
池镜花将褪下的衣裙随意搁在桌上,赫然可见其衣角沾上的鲜红血迹,在冷白的月下隐隐泛着细碎的光。
因方才半夜发生的一切,她躺在床上扯着被子盖住下半张脸,眼睛却亮如星昼,怎么也睡不着,一直在思考那两具尸体跟奚逢秋究竟有何联系。
难不成是之前接悬赏令时结识的仇家?
她思来想去只能想到这唯一的可能性。
还不一定准确。
对了,还有黄衣女子,貌似跟奚逢秋一样知道她身份上的疑点,可当她询问奚逢秋具体情况时,他微微思考片刻,温柔地替她拂去耳鬓碎发,表示不认识黄衣女。
他没理由骗她。
回想起不久前她站在奚逢秋门前注视时的样子,还有询问自己关于奚逢秋的情况,池镜花总觉得黄衣女很了解他。
自从踏入丰朝县,围绕在她身边的怪事越来越多,前一个尚未解决,下一件接憧而至。
大脑过度负荷,池镜花在迷迷糊糊中睡去,翌日天一亮醒来,想着要在辰时赶去悬赏司,一顿鼓捣就赶紧下楼了。
尽管阳光明媚,但飘来的冷空气令池镜花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去往客栈一楼,池镜花一眼便瞧见安静坐在角落里的奚逢秋。
点点日光打在少年俊美的侧脸,几道模糊的光影从窗外投在他的脸颊,他眼眸微微低垂,在察觉池镜花正在靠近时,才抬眸露出个微笑。
男主赵星澜则坐在他对面。
一见她下楼,赵星澜腰间的玉佩晃了晃,站起身高喊了句“池姑娘”,迫不及待地招呼她坐过来。
“池姑娘,好久不见,我听奚公子说你们是昨夜回来的,在邑水村可还顺利?”
池镜花捧着奚逢秋递过来的白粥,低头喝了一口。
“嗯,挺顺利的。”
“那就好。”
赵星澜若有所思地点头,又分别看了一眼两人,感受到两人自然又亲密的相处,指腹轻轻摩挲玉佩,或许真如纪望慕所说:他对男女之事过于迟钝!
池镜花早已习惯于男配的服务,全然不觉得哪里不对,况且,每一次都很合她的心意,她还有什么可抱怨的。
正想着,乌泱泱的一群人下了楼,正是昨夜的戏班成员,他们找了几个空桌开始叫客栈伙计上早餐。
同样是替游神会工作,赵星澜与他们属老相识,见到他们不由联想到游神会。
“对了,我目前在游神会做护卫,为期一个月,所以恐怕得一个月才能再次动身前往京师,若是二位着急的话……”
“不急不急。”
怕赵星澜说什么分别的话打乱原著剧情,池镜花忙不迭地摆手,截断男主的吟唱。
“没关系,我们可以等的,对吧,奚逢秋!”
墨色发尾在风中轻盈地摇曳,少年单手支脸,稍稍偏头注视着身侧之人,见她毫无防备地吞食着自己准备的食物,唇边扬着愉快的笑,不忘配合地轻轻应声。
“嗯,一个月,不算长。”
见状,赵星澜也不好再说什么。
池镜花吃得差不多后放下瓷碗,一脸认真而探究的神情盯着赵星澜。
“赵道长,这个游神会究竟是什么呀?”
赵星澜迅速将自己了解到的信息全盘托出。
原来所谓“游神会”,不过是讨好傩神的节日,由当地豪绅百姓自发组织,在傩神殿举行,为期一个月。
据说傩神喜爱人间悲欢离合的戏码,所以他们专门请人写剧本,邀戏班每日表演剧本,不过这种表演专供傩神欣赏,普通人看见据说会被傩神诅咒,所以才需要他们这样的护卫,保证外人无法踏足傩神殿。
男主解释得言简意赅,池镜花却觉得疑点重重。
他们用一个月的时间费尽心血地组织游神会,故意演戏给傩神看,且不说傩神喜不喜欢能不能看见,傩神究竟存不存在还不一定呢!
池镜花努力回想原著剧情,发现原著似乎没说傩神是什么。
既如此,那就安心等游神会结束,他们就可以离开这里。
池镜花似懂非懂地点头。
正说着话,昨夜见到的戏班领主缓步走到赵星澜身旁,礼貌提醒他时辰到了,他们该前往傩神殿,为傩神准备表演。
赵星澜轻快地应了一声,起身朝二人告别,随后跟戏班一块离开客栈。
池镜花盯着窗外落寞萧瑟的秋景发了会儿呆,直到视线中飘下枝头上的最后一片黄叶才使她回了神,想起还有要紧事没处理。
“对了,我们也去悬赏司交任务吧。”
语毕,她干脆地拉住一直微笑着、视线不曾离开她半步的奚逢秋,与他一同穿梭在拥挤熙攘的街道。
许是在游神会期间,街上尤为热闹,活泼天真的小孩子蹲在路边,找块破布披在身上表演傩神,随行的几人附和着喊他“小傩神”,一时间,欢声笑语充斥街头巷尾。
当两人找到位于隐秘角落里的悬赏司时,每日负责扫洒的老婆婆正在门口清扫落叶。
阳光微微刺眼,眼神不好听力极佳的老婆婆远远听见有脚步声接近,不由抬头,看见两道模糊的身影,认出是他们,诧异于两人办事效率还挺高。
池镜花笑喊一声“老婆婆”,取出悬赏令,同时交出去的还有吴村长的亲笔信,如此才能证明他们真完成了任务,并非骗赏金。
“二位请稍等。”
老婆婆接过池镜花给予的一切,再三确认没出错,才取出赏金交给池镜花。
如此,这则悬赏令可以就此封存了。
池镜花将银两收好,扭头看见奚逢秋站在窗边的案板前,正低头细细打量着各类悬赏令,片刻后,他望向老婆婆,态度友好地开口询问。
“最近有特别的悬赏令吗?”
老婆婆一时未能理解他话语中的含义。
“何为特别?”
“这个。”
当奚逢秋的目光寸寸扫过少女白皙的脸庞,一路向下,如玉的苍白长指指向被风吹落在池镜花脚边的一则悬赏令。
“就很特别。”
阳光投进屋内地面,池镜花好奇地弯腰将其拾起,看见上面写了几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