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食味 第19节
没等人全到,三妮带着一大一小两孩子就来了,她一来就动手把箱子打开了,女人们也干活了,纷纷围拢上来看,看安然到底还带了啥?细棉布!整整一箱子细棉布!
“都是洋布,细密轻薄,颜色还好,你们看这分!”安然说完又去逗弄陈嘉怡的小女儿慧妍,这丫头太招人稀罕了!
另一箱子则是毛巾、香皂、袜子、刀剪、打火机等生活用品,女人的香粉盒,小镜子,男人的皮带、皮帽子、烟丝盒——
小箱子里还有漂亮的绢花,发簪珠花等等首饰,想怎么分就怎么分,手提箱不能动,那是她的私人物品!
第43章 女人欣赏着东西问安然这几年在哪?“开始在河南,后来去了安徽,再后来就到了浙江沿海,那边有外国怠
女人欣赏着东西问安然这几年在哪?
“开始在河南,后来去了安徽,再后来就到了浙江沿海,那边有外国的商船,我给一家商号老板做事,主要与洋人打交道——”安然絮絮叨叨这外面的事。
“那些外国船大不大?”
“大,很大,有咱们三四个院子大,而且很高,比两三个房子摞起来还高,上面可以住上千人。海上航行都要一两月,有的要半年。”
众人张大嘴巴——
“小姑姑,洋人长什么样子?”
“什么样子的都有,我们经常看到的就是白皮肤黄头发蓝眼睛的洋人,也有黑头发黑眼睛黑皮肤的洋人。”
“那样的不是人,是鬼!”小侄子睁大眼睛道。
“是洋鬼子!呵呵呵”
张氏一看闺女还是姑娘装扮心里叹口气,人多她没问什么,等男人们回来饺子已经做好了。安然吃了很多,同样的饭菜一个人吃与一家人吃就是不是一个味!
安舒信安舒齐还在外面,一年回不了几次家,好在她是姑娘,男人们只是问了问外面做的事便没再问什么。倒是对安然带回来的东西很是感兴趣,虽然安舒信兄弟每次回来也带一些洋货,但安然这次带来的很多他们是没见识过的,或者说更好。就如香皂、面霜、蛤蜊油、打火机、甲剪、锡罐,琉璃瓶水晶杯等等。
老爷子更喜欢安然送他的貂皮帽子,虽然孙子也送了一顶,但各尽各心,出去又有吹得了!
安然弄到的毛皮不多,还是自己怕冷买了两件裘皮大氅。
张氏李氏做主将东西分了分,现在两家算是分家过了,东西自然分开。虽然各家都不缺什么,但安然带回来的东西实在是让人稀罕,李氏也没谦让,该分走的都拿走了。
等剩下自家人后安然才打开自己的行李箱,给张氏两个嫂子和三妮都准备了一些首饰,珍珠玛瑙翡翠和金银的宝石的。
“你在外面这是发财了?”三妮往手上套了一只镯子忍不住问。
“也算不上发财,这几年弄了几千两!”安然本来想说几万两,怕他们不相信,只好改成几千两,即使这样安家人依旧不相信她在外几年会赚了这么厚的身价。
众人被几千两雷了一下,“几千两?你干了什么赚那么多?”
“跟洋人做买卖,洋人的钱好赚,好了,别看么看我,爹,娘,你们要多少?”
张氏有些迟疑,老大老二赚的钱大部分交*家,可两人加一起也没安然多啊,这怎么说?安炳绪道:“你给家里一千两,剩下就自己拿着,家里不缺钱。”铺子生意好,每年也要分钱。
陈嘉怡是没问题,大嫂柳氏没表态,她能说什么?怎么一个个都这么利害!
安然翻了翻箱子,给张氏一千两银票,家里看着过得是不错,一家人商量着是不是买些地?在哪儿买?
“买地也好,我知道有些地方作物产量很高,据说一亩地能产一千斤的玉米,几千斤的红薯土豆,几千斤的南瓜,就是小麦亩产也很高。”安然道。
“是听说过,不过咱们这儿还没弄到种子,倒是官家老爷亲眷有,卖的非常贵。”
很正常,安然暗自点头,看来自己撒出去那么多粮食终于有了成效。
“这个交给我,我能买到。”
“要是那样真的可以试试!”一家人算是全票通过。
张氏突然听出味了,急道:“你还想出去啊?”
“娘,我在那边给别人做事,这次回来就是请假的,怎么能不回去?”
张氏知道这闺女心野了,不知道怎么劝干脆抹眼泪!两个嫂子不好说她,三妮沉脸数落道:“你不知道爹娘有多惦记你吗?尤其逢年过节娘背地里都会哭一次,你去看看柜子里,娘和嫂子给你做的衣服,每年都做,都给你攒了一大箱子了!你都二十了,还出去干啥?咱们家不缺你赚的钱,娘只要你找个好人家安安生生嫁了!你知道不?”
安然默然,让她安安生生嫁人实属不愿,脑袋里飞快旋转,支吾一阵才喏喏道:“我嫁人了!”
安家众人这回齐刷刷看过来,连张氏都不哭了。
“只是那人老家有妻子!”安然补充。
这是给人家做了小?真是一个雷接着一个雷!张氏再也忍不住怒起:“你这是给人家做妾了?你不说宁做穷人妻不做富人妾吗?还以为你是个有骨气的,原来还是给人家做了妾!那人呢?你嫁了什么人?”
“那人老家徐州的,在上海做生意,一年只回家一次,我们在上海——”安然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你这是给人家做了外室?”三妮道。
安然点头,一家人都沉默不语了,木已成舟,怎么说?最后还是安炳绪开口说孩子可回来一次就别说了,好好让孩子在家过个节,张氏这才收起情绪,又问了问那男人对她好不好?有没有孩子等等?
安然一一回答,总算熬过了这一关。安然心里愧疚,最后还是转到种子上,“我这回回去就找人买,过年的时候我不回来也找人捎回来。”安然又拿出一千两银票,让家里多买一些地,顺便在那边盖宅院,万一世道不好到乡下躲躲可能更安全。
说到土地安炳绪心情激荡,“以前咱们家也有土地,后来连着大旱,没办法你爷爷带着大伯跟着贩驴的老板做了脚夫,再后来卖了老家的地也跟着赶上几头驴才赚到了钱,咱们家也搬到了这里。如果跟你爷爷说买地,你爷爷一定很高兴!”
那就买吧!一家人又聊了好一阵子,晚上跟陈嘉怡睡一起又是一阵好聊,只是安然始终没敢说实话,也计划着将来怎么圆谎。
真被安炳绪说中了,老爷子对土地依旧有着执念,尤其越老越强!他不想客死异地,尽管青龙镇与老家并不远。买地建宅没有一个反对,尤其知道安然还能弄到高产粮种后更想尽快去买。
老家,土地,祖宅,老爷子就有了想法,按说继承祖业是老大,但这钱却是老二出,还是老二提出来的。老爷子与两个儿子大孙子商量这事该怎么好?
安舒齐并不愿意接手铺子生意,而大房就这么一个儿子,“老二啊,我是想要不这边铺子就给舒衡,让你大哥一家回老家?”这样说老爷子感觉很亏心,但事就该这样。
第44章 安炳绪没想到是这样,自家操持买地建房怎么成了大哥的了?安炳贵是愿意的,随着年龄增加他很想安定下来,买……
安炳绪没想到是这样,自家操持买地建房怎么成了大哥的了?安炳贵是愿意的,随着年龄增加他很想安定下来,买地做地主却是不错的主意,尤其儿子不愿意接手铺子,现在陕甘一带一直不安宁,附近的驴越杀越少,生意越来越难做。“要不二弟你们就负责买地,建房的事我们建。”
百亩地约莫一千两左右,两处食铺价值一百多两,食铺一年收入差不多也有七八百两,赶上时候好了也能到一千两。也就是二房用一百亩地买断了铺子所有权,铺子土地都是年年有收益,土地按正常年月却也能赚到七八百两,要是产量高可能更多。
可铺子有四成是二房的,方子也是二房的,土地价值千两,铺子价值百两,老爷子心还是偏向于大房。
安舒衡与安炳绪已经做惯了驴肉生意,父子一商量算是同意了,回来张氏冷哼:“爹永远偏心大嫂那边,这些年要不是舒信带回来的钱哪里翻盖起大屋?哪里办的起食铺?就是那些方子还不是妞妞的嫁妆?这么些年就是咱们家在养一大家子,到头来我们还得出一千多两给他们。主宅怎么说的?是不是还要给舒齐?”
“说这些干啥?这不都是亲兄弟吗?除了主宅这回都给咱们家了,你也有两儿子,你说你将来会不会偏心哪个?”安炳绪皱眉道。
张氏不由看向两媳妇。老二能赚钱,老大在家尽孝,这手心手背都是肉,嗨!她知道最后得便宜的一定是大儿子,尤其柳氏给她生了大孙子。
安然暗笑,她觉得安舒信不会在意这些,小两口私房也不会少,‘爹娘,我觉得如果建祖宅倒不如你们也回去建一座院子,或者买上几亩地先让大伯帮着照看一二,要是你们老了想回老家也有地方住,万一再遇到荒年兵荒马乱也有地方安身不是?”
“五妮这个提议好”安炳绪当即道,家里有银两,放着倒不如买房置地,万一真如安然说的有高产粮种买地可就是大有赚头的。安炳绪决定自家也多买地,张氏是赞同的,安炳绪和安舒衡再去去了主院。
安然回上海时安家真的买了田地和宅基地,还是在安家的老家,那边据说还有族亲。就是不知道有没有按她说的弄两个地下室藏东西用。
她依旧没看到安舒信,说是这次去了东北那边了,安然给家里留了上海的住址回来继续做她的生意。没想到走了一段时间还有那么多人想她,一个个老友过来拜访,查尔斯给她送了一盒菲律宾雪茄,詹尼斯给她带了一大桶咖啡,丹尼尔送了两瓶红酒,沈军送了一条貂皮围脖一条狐狸围脖,沈大山送了一大盒干鲍鱼和一盒燕窝让她补补,经常关照的花子们都送了一大筐大闸蟹,说是他们自己抓的!就连怡翠楼的老鸨都来看她了——
安然没想到自己人缘这么好,她决定在家里办一个小型宴会答谢众人,邀请函一发出安然就头疼弄些什么?这几年被紫玉逼得倒是跟菜谱学了一些菜,可自己做实在是累!叫外卖?
于是她一家家定餐,鲍参翅肚必须的,那是档次高的标配,高档甜点酒水可以装门面,定好时间都送来即可。当然她也准备了一些东西,就如驴肉板肠,驴肉饺子。临来她让她爹帮着做了几头驴的煮肉说是带来送人,还有找人宰杀了一批空间驴收进空间。这回倒是派上用场了。
大闸蟹这时候是百姓吃食,不能上,紫玉喜欢吃蟹黄包,那些都留给他!
安然最拿手的菜就是番茄大虾、清蒸鱼,清炒虾仁。芝士虾球要上,还有金沙鸡排、炸鲜奶、小酥肉、盐酥鸡、千丝万缕虾、糖醋里脊——这些是空间囤积的半成品,只要稍微加工即可!
各种水果她多的是,还有火腿、那是她从意大利买来的,真正的帕尔玛生火腿,可以生吃的火腿,配上香瓜面包等,那就是绝味!还有乳酪奶油等等,那里的乳酪和火腿都有淡淡的松香味,安然决定烤一些披萨,这个她在行!
蔬菜水果沙拉,她囤积的那些水果种类足够震撼到客人!还有空间里那么多的半成品,原来她的东西还真不少呢!
忙了半天后知后觉好像自己很缺仆人啊!安然感觉人手实在不够用,干脆雇了两个厨师帮忙,订餐餐馆的小二都雇了几个,好在这些人训练有素,没用安然怎么操心,倒是将客人伺候的周到细致。
中餐西餐大杂烩,还好都是精品,安然的番茄大虾清蒸鱼很受欢迎,驴肉蒸饺和板肠是沈大山和沈军的最爱,英国人喜欢吃炸薯条就番茄酱,烤肉烤鱼烤披萨和沙拉也是他们的最爱。琳琅满目的水果拼盘足以秒杀这里任何一场宴会——
这次聚会安然请的人里有公共租界里的管理者,英美法商人,有市政委员会的人,也有长期在上海从事买卖开厂子的商人,还有**上的人。吃喝畅快之际,怎么赚钱依旧是主体。
公共租界需要繁荣,市政厅需要卖地收税捞好处,商人需要利益最大化,**的也想得到好处,利益综合起来这群人居然商议出要建一处仓库,集资兴建,到时候再分配额。
只要在这儿做生意的没有不需要仓库的,而这里地方潮湿,经常下雨,人流混乱,他们的确需要一处这样安全敞亮干燥的地方。
安然入了股,她更需要仓库用来装物资。饭吃完事也谈完,宾主尽欢,送走客人沈军却留了下来。沈军就是安然在码头上遇到的那个布商,这几年两人走得很近,他的老家是徐州的,有妻子,人却在上海,据说养了一个外室,却没带出来过。安然跟家里说的那个商人就是以沈军为原形编造的。万一家里人过来她就用这人挡一挡。
沈军在建织布厂染布坊,他要从国外买坯布,买纱线,做成成布销往全国各地。这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头脑的商人,他劝安然入股,安然便入了股。
喝了酒的沈军眼睛有些迷离,略长一些的脸很有菱角,刚三十几岁已经续上了小胡子,也不知道是喜欢还是装老成!安然给了他一杯咖啡,一支雪茄。
“帮哥哥点上”沈军随意地坐在沙发上对安然道。
安然过去帮他点上烟,也给自己弄了一支很细的香烟,些年她学做男人学会了喝酒,学会吸烟,也学会了应酬。
“你知不知道今天的宴席很杂乱?没一点章程?”沈军吸了一口烟微笑着点评道。
“知道啊,咱们这群人就是杂牌军,口味杂你让我怎么准备?中?洋?”安然吸烟很优雅,沈军每次都多看几眼。
“呵呵,有道理!都说字如其人,我看菜也如其人,就像你随意自在,没章法,却道道精品,让人意外!”
“谢谢,我当你在夸我!”安然笑。
沈军朝着安然扔了一块橘子皮:“你长点脑子好不好?”
“长脑子干啥?我觉得我这样就很好!”
“也是,在商场混着混着都成了狐狸,希望你能保持几年!不过你该养两个仆人,看你这日子过得!”
“你有合适的人推荐?”她是要考虑人的事了,首先就要培养一个厨娘,一个打扫的,或者还需要一两个跑腿的。
第45章 沈军还真给她介绍了一个徐州老乡,“她男人在码头干活,儿子做一个小货郎卖东西,一个女孩也能干活了。徐……
沈军还真给她介绍了一个徐州老乡,“她男人在码头干活,儿子做一个小货郎卖东西,一个女孩也能干活了。徐嫂很勤快,手脚干净,做饭口味偏北方,却也会南方菜。你既然会做那么多就教教她。徐嫂很聪慧,很多饭菜一学就会。女孩叫小香,已经十岁了,打扫没问题。”
安然见了两人,随后家里干净了,整洁了,她也清闲了。母女俩晚上做完饭就走,晚上不会留宿,这点安然很满意。一月一百斤大米,一百斤玉米面,她们要求用粮食结算,这点安然更满意,对方一样满意。
徐嫂很会做面,各种面,尤其面条,她不但会切,更会拉面。据说拉面是跟家里学的,她们家就做拉面生意。安然无事便与她学拉面,一斤面,一碗水,一勺盐,经过醒面后就那么揉啊揉,拉阿拉,直到面在手里拉伸自由。一条面便开始在两手间伸展拉长,上下翻动,打在案板上啪啪作响。
一变二,二变四,四变八——,很快幻化出千丝万缕!雪菜肉丝的浇头一浇,一碗劲道爽滑的雪菜肉丝拉面就出来了!
徐嫂会做很多浇头,雪菜肉丝、香菇肉丁、酸笋肉丁、鸡汤面、牛肉、大肠、西红柿鸡蛋打卤面——,就连小香也练就了一手拉面,据说那父子俩也会拉。
徐嫂在厨艺上很有天赋,她在一些大户家做过活,主家地域不同饮食习惯不同,她便与厨娘学,学了就做,倒是练了一手好厨艺。
安然便将驴肉蒸饺和各种炒菜的做法教与她,以后想吃了就吩咐一声。被人伺候的日子蛮好!现在就缺一两个跑腿的,安然偶尔会叫徐婶的儿子小强跑跑腿,每次都给几个铜钱,她省力男孩开心。
洋人在修路,在建筑,商圈在扩大,哪里有机会人就往哪里扎,走在外面,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人随处可见,他们寻找活的机会,生活对这些人实在是太艰难!温饱仿佛一直是这时代的主体,有战争因素,天灾因素,不得不说也有土地产量因素和人为因素。
安然不知道将来该干什么?或者为民族大义做一份贡献,或者找一个地方独善其身,但现在她知道该做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