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沉寂间,帘子动了。
众人只看见,帘子上方的流苏轻轻一晃,随后一张明艳大方的脸,便出现在了她们面前。
嚯!
陈家大少奶奶愣了一下,脑子里冒出一句“这不可能吧”,嘴巴却快于脑子,小声呼了一声。呼完,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她又看向婆婆,陈家大夫人王氏。
王氏正领着众人给徐妙容见礼。
徐妙容……她表面微笑,笑中带着高冷,实际却一心二用。一边借着众人见礼的功夫,快速扫过每个人的脸,另一边,心思却落在正朝着她走过来的朱楹身上。
她有些奇怪,他来干什么,他走那么快,又是因为什么?
“下次可以晚一点再下来。”
朱楹停在了她面前,而后,说了这么一句。
徐妙容愕然。
所以他走那么快,是想搀她下马车?他闲得慌吧。
看一眼不远处十根手指头数不完的人头,她给了他一个“男客们都在等你”的眼神。可朱楹,却恍若未闻。
视线落在她脸上,他垂眸,而后眸光一转,落在高处的陈家门楣上,极快地一扫,才道:“方才娄知县同本王说,陈家养了一只孔雀,你可要先去看一看?”
不看。
徐妙容本能地想摇头,那玩意,早就不稀奇了。动物园里多得是,她小时候已经看腻了。可,话到嘴边,她却咽了回去。
“好呀。”
应了一声,她又道:“那咱们现在就去吧。”
现在?
陈家大少奶奶本来在认真当陪衬,闻言险些惊掉下巴。她想说,初次登门,不是应该先去喝茶,先去说说话吗,怎么就要先要去看孔雀了?
那根据应天贵妇人们喜好挑出来的花,她已经叫人摆好了。那按着应天人口味来的茶,她也已经叫人备好了。
甚至那为了投安王妃所好,特意从《三国演义》和《水浒传》里挑出来的选段,她也叫人排成了戏,准备今日开演。
花不赏,茶不喝,戏不看,开门见山,就要去看孔雀。
孔雀有那么好看吗?难道应天城里,皇宫里头,没有孔雀?
心里头微微有些郁闷,只她到底不敢造次。知道贵人在前,婆婆也在前,这等场合没有她说话的机会,她便聪明地闭嘴不言。
她不言,王氏却不能不言。
王氏道:“王妃想看孔雀,是孔雀的荣幸,也是我们陈家的荣幸。民妇这就前方引路,王妃这边请。”
说着这边请,她却看着提起孔雀这茬的朱楹,和听到要去看孔雀,明显有些兴奋的朱瞻基,犯了难。
男客女客,今日本是分开招待的。此等场合,兰溪大小官员及其家眷都来了。陈家宅院大,大家分开吃饭,自然是坐得下的。
可,这么多人,若是一起去看孔雀,那养孔雀的园子,却是站不下的。
她有些为难。
徐妙容却看向一旁的朱楹,问:“王爷,你……”不会也要去看孔雀吧?
早晨知县夫人跟着知县一道来驿馆的时候,同她说过今日的流程。按流程,这会他应该跟着男客们去正厅吃茶。
可瞧着他的样子,不像是要去吃茶。
她问了出来,虽只起了个头,朱楹却知道她想说什么,点了点头,他道:“路途颠簸,许久不曾玩乐,看个孔雀而已,碍不了什么事,咱们这就去吧。”
路途颠簸?
还许久不曾玩乐?
徐妙容开始怀疑自己的记忆了,从应天一路南下,走的是官道,王府的马车不比牛车驴车更舒坦,他怎么就被颠着了?
还有,昨晚在房中,他不是挺快乐的吗?初到兰溪,大晚上的,他竟然还有精力折腾。折腾完,他倒是神清气爽了,可她累如老狗,方才在马车里,她的哈欠就没停。
要不是今日不得不出面,她真想躺在床上,舒舒服服地睡上一天。
鄙视地看了他一眼,她猜,他可能真的癫了。
发癫的颠。
不想理他,朱瞻基却从他背后冒出个小脑袋,对着她呲着个大门牙笑,“四姨奶奶,你说,孔雀喜欢吃什么呢?”
徐妙容真想回他一个大白眼。她知道,朱楹不去,这孩子不一定会去。可朱楹去了,这孩子就一定会去。
去了,就会问她一堆问题,到时候她的耳朵又不得清静了。
“我想喂孔雀。”
朱瞻基又说了一句。
一旁王氏闻弦歌知雅意,连忙接口道:“小公子想喂孔雀,里头就有现成的吃食。”
“是什么?”
朱瞻基又问了。
王氏笑了笑,卖了个关子:“小公子见到孔雀,就知道了。”
王氏神情和语气都极是温和。
虽然她并不知道,安王妃外祖家的具体姻亲情况,却知道,安王妃外祖姓谢。这位谢小公子,与安王妃颇有几分挂相。
只是性子,忒活泼了一些。
一个小孩子而已,她并没有放在心上,只当给安王妃几分薄面,便随口招呼了几句。
她提到有现成的孔雀粮,朱瞻基立时便待不住了。等到稀里糊涂地进了园子,见到那只孤独又美丽的孔雀,徐妙容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朱楹已经清退了人。
刚才那些人里,除了东道主陈家人和作陪的娄知县两口子,剩下的都被有池一句话,“定”在了外头。
之所以说是“定”,是因为有池只说了一句“这么多人跟着,像话吗”,娄知县便乖觉地把人全拦了。
可是大家又不敢走,便只能像萝卜一样排排站着,等在外头。
想想那幅场景,她感觉,啐向他们两口子身上的口水,可能更多了。
“哇!好漂亮的孔雀啊!”
朱瞻基惊呼了一声。
徐妙容看了他一眼,心说,至于吗?你爷爷手底下又不是没有专门养动物的机构,一只孔雀而已,别说你没看过。
可,朱瞻基的样子,像是真没看过。
“孔雀,开个屏吧。好久没见你,怪想的。”
朱瞻基盯着孔雀,眼里满是期待。
徐妙容看得直摇头,一旁王氏却笑着问了一句:“小公子家里,也养过孔雀吗?”
“没有呀。”
朱瞻基摇头,“我们家哪有那钱。”
“那小公子方才说,好久不见。”
“是好久不见。”
朱瞻基点头,琢磨着,他是看上了禁苑里的一只孔雀,爷爷也的确说了,要让他把那只孔雀带回府里养。可他爹不同意,说孔雀有嘴,要吃饭,他们府上没钱买孔雀的饭。
所以到现在,那只孔雀还在禁苑里养着呢。
“我看上了一只孔雀,但我们家最近,手头有点紧。”
他模棱两可地回了一句。
王氏了然。
这买孔雀要花钱,养孔雀更要花钱。谢家虽然家底不俗,但毕竟不是徐家。谢小公子家中周转不开,不愿买一只孔雀,也是情理之中。
这么想着,她看着朱瞻基的眼神就慈爱了许多,“小公子要是喜欢的话。”
她张了口。
徐妙容心里一动。
朱瞻基的心也跟着一动。
婆孙两个脑海里不约而同冒出同一句话:不会吧,她要送孔雀给他/我了?
“明日再来吧。”
王氏把话说完了。
小公子要是喜欢的话,明日再来吧。
来干什么,来看,来喂。
朱瞻基:呵呵。
他就知道,天上没有掉孔雀的好事。憋屈地看了孔雀一眼,他强颜欢笑,问:“孔雀粮呢?”
他话音落,王氏便示意下人将那所谓的孔雀粮端上来。
徐妙容本来没在意,可,待看清那粮长什么样,她险些一句卧槽直呼出声。
壕!实在是壕!
这陈家,可真是壕无人姓!
胡椒,在后世是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调味品,可在这时代,却是价值千金的硬通货。宝钞易得,胡椒难求,她记得,大明的皇帝们还把这玩意折现,当工资给大臣们发呢。
就是这么一个硬通货,竟然成了孔雀的口粮?孔雀,也爱吃胡椒?
它……不嫌辣吗?
疑惑又好奇地看向孔雀,不,先看向了朱楹。结果朱楹并没有什么表情,他眼中只有些许惊讶,似是对这种富人的奇怪行径,司空见惯。
“这孔雀的口味,倒是奇怪。”
他没说什么,只似感慨一般,说了一句。
陈老爷一直随同在他身侧,闻言忙道:“正是呢,这孔雀,口味怪着呢。”
说着怪,他还意有所指地朝着园子外头指了指,而后似无奈又似好笑般道:“说起来,王爷许是不知道,这孔雀啊,是小民为家中老太爷寻的。老太爷上了年纪,身边没个说话的人,小民恐他寂寞,便特意寻了这孔雀给他解闷。可谁知,这孔雀不吃肉也不吃草,只吃裹了胡椒的菜叶子和胡椒拌过的甜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