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真是一只难伺候的孔雀。”
朱瞻基小声嘀咕了一句。
朱楹伸手,拈掉了不知何时飞到他头上的一根孔雀毛。捏着那孔雀毛,他也不急着扔,口中却道:“你倒是孝心可嘉。”
“王爷谬赞了。”
陡然被夸,陈老爷有些不好意思。他觉得自己应该说点什么,于是他就说了点什么:“只要老爷子高兴,小民做什么都愿意。别说胡椒,这孔雀要吃银子,小民就是再不舍,也要想办法换银子来。”
“老爷!”
王氏见他越说越不像,忙提醒了他一句。
他撇撇嘴,没说什么。
朱瞻基却被这番对话伤到了,他仰着头,看着陈老爷,动情地说道:“如果有来生,我真想变成一只孔雀* 。”
嗯?
陈老爷的脑子没转过来,虽然挺不耐烦的,也挺不想搭理这位外四路的徐家亲戚,可当着朱楹的面,他还是尽量耐着性子,和气问了一句:“为什么?”
“因为,我也想吃胡椒。”
朱瞻基的眼睛好干净。
陈老爷好似被蛊惑了一样,心中突然豪情万丈,“这个简单。”
说完,又大嘴一张,大手一挥,“来者即是客,相逢即有缘,一会回去的时候,我让他们给你一包就是。”
一包!
朱瞻基的眼睛瞪的比葡萄还大。
王氏已经傻了,想提醒,却来不及了。
徐妙容也在心里叹了一句:好一个冤大头!
不,好一个大善人。
陈老爷,果然有着和他爹一样的善良。就是不知道他爹知道,会不会气得想把孔雀杀了。
想了想,她觉得,不会。
善良的人怎么会杀孔雀呢?又怎么会拦着自个儿子行善呢?陈老爷,分明有着一颗金子一样的心,这颗心,陈老太爷,甚至陈家上下,都一定舍不得伤害。
是吧?
她看向身旁的王氏。
王氏的笑有些勉强,她不明白,为何安王妃看着她的眼神有些热切。想到那送出去的一包胡椒,她心中悲痛。
虽然陈家很有钱,可一包胡椒送出去,她也是会心疼的。
一时间有些后悔,早知道刚才老太爷说自己体力不支,她就该抢在安王开口让人在外头歇息之前,让人把春凳抬来的。
不过这也只能是想想了,当着安王的面,坐在春凳上,他陈家怕是不想好了。
想到这些,心中更添一丝憋屈。
及至看完孔雀坐在饭桌上,这丝憋屈才稍稍减淡。知县夫人玲珑八面,又与王氏相熟,再有陈家大少奶奶并其他几位官员夫人插科打诨,一顿饭吃的,倒也算其乐融融。
徐妙容独自一人坐在上首桌上,其实觉得……有点寂寞。
在平山堂里,没人时,她会叫月桃们坐下来跟她一起吃。后来朱楹住回了平山堂,虽然不是彻底住回,因为大部分时候,她找借口把人撵走了。
可,住在平山堂的时候,他也会和她一起吃饭。
突然一个人坐在单独的饭桌上,她竟然品出了一丝,人生真是寂寞如雪的无聊。
陈家的饭,其实挺好吃的。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风味,今日的菜,应了两个词,名贵、特色。陈家人舍得花钱,桌上的菜,花样百出。
一开始又有知县夫人和王氏在旁伺候,时不时地还给她讲解菜品,她嫌麻烦,便叫人下去了。
吃了一会,她放下筷子,把玩着那根孔雀毛。
瞥见她的动作,所有人齐刷刷放下了筷子,知县夫人道:“古人云,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1]。王爷倒是意趣天然,真叫臣妇好生羡慕。”
她说的,是朱楹送她一根孔雀毛的事。
徐妙容着实哭笑不得,其实她也不知道朱楹为什么要送她孔雀毛,那孔雀毛,她亲眼看到,是他从朱瞻基头上拈下来的。或许他以为她很无聊,所以给她一根毛玩玩。
但她觉得,他挺无聊的。
没接话。
知县夫人却眼珠子一转,扯到了别处:“说到孔雀,臣妇突然想到一个谜语,这谜语说起来,还与王妃有关,不知王妃可要,猜上一猜?”
“你说。”
徐妙容并不拒绝。
知县夫人便道:“孔雀收屏,打一谜语。”
“关羽?”
徐妙容很快就猜出来了。
知县夫人抚掌:“王妃可真是绝顶聪明!”
徐妙容:……
好假。她猜,知县夫人还能再假一点。
不想再玩这些虚与委蛇的游戏,知县夫人却像知道她在想什么一样,聪明地把话题扯到了关羽身上。既说到关羽,便少不得说到《三国演义》。
知县夫人道:“臣妇看过那《三国演义》,王妃润色的,真真是好。”
“是呀。”
王氏接口,也道:“民妇也看过《三国演义》,赵子龙千里走单骑,实在让人敬佩。”
咳咳。
在场有谁咳嗽了一声。
“千里走单骑的,是关羽。”
知县夫人慌忙提醒了一句。
王氏面上笑容一滞,忙道:“是了是了,民妇一时嘴瓢,说错了。关二爷千里走单骑,义胆忠肝。不过民妇最喜欢的,还是诸葛亮骂死魏延一段。诸葛亮口才了得,这一段,实在解气。”
“诸葛亮的确骂死人了。”
徐妙容开了口,而后,看了一眼刚才咳嗽之人,又道:“可他骂死的,是王朗。”
王氏:……
她恨她为什么要开口,也恨知县夫人为什么要提起关羽,更恨安王拈起来的那根孔雀毛。
深吸一口气,她强行挤出一抹笑,顾不上去看众人的表情,先说了一句“民妇学识浅薄,叫王妃见笑了”,然后话锋一转,才道:“早先民妇便听闻安王妃才思敏捷,名动应天。今日有幸得见,才知,传言非虚。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日民妇,受教了。”
徐妙容眉头微挑。?她刚刚,好像没说什么,这王氏,怎么就受教了?
疑惑地看着王氏,王氏正要开口,外间突然有小丫鬟偷偷来给陈家大少奶奶递话。不知道丫鬟说了什么,陈家大少奶奶面上惊疑不定。
告了一声罪,她便要说与婆婆王氏听。
可,“有什么话,是我听不得的吗?”
徐妙容的语气,平平淡淡的,她甚至还带着笑,可陈家大少奶奶立马就慌了。
在心里骂了一句“你这个王妃,怎么什么都好奇”,陈家大少奶奶张了张嘴,想说话,却叫王氏拦着了。
王氏道:“不是什么要紧事,只是怕说出来,污了王妃的耳朵。
“哦?”
徐妙容好像来了劲,她说:“你们家,一向好名声在外,今日我与王爷,也在此,竟有人胆大包天,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吗?”
她的表情,俨然一副谁闹事,你说出来,我替你做主的样子。
王氏没辙,只得一五一十地说了:“是附近有个叫王铁牛的人找上门,问我们家一个奴仆要钱。”
“要钱?”
徐妙容面上有些惊讶,王氏本以为她要说出什么,是他勒索你们家,还是你们家欠了人家的钱之类的话,却不妨:“你们家的奴仆,一定也很有钱吧。”
王氏:……
她知道,这话是在说,你们家有钱,所以老爷眼睛眨也不眨地给出了一包胡椒。你们家的奴仆也有钱,所以别人才会要钱要到你们家奴仆的头上。
可那是......
知道真相的她有些心累,回想方才种种,只觉得,这接风宴结束,自己可能要短命了。
她心力交瘁,徐妙容倒是心满意足。
只是,一回到驿馆,关了门,徐妙容便收了笑,说了一句:“这陈家,不对劲。”
第82章 到底姓陈还是姓胡
“四姨奶奶, 怎么了?”
朱瞻基正在数胡椒,小朋友一颗一颗捏着胡椒,笑得跟吃饱了的松鼠一样。一边数, 他一边抬头看向徐妙容。
徐妙容瞥了那胡椒一眼,脑子里冒出猪肚鸡、黑椒牛柳、烩羊肉等等等等。
将各种和胡椒有关的美食挥散,她道:“你跟我说说, 陈家为什么不对劲。”
“陈家……为什么不对劲?对呀,陈家为什么不对劲?”
朱瞻基顾不上数胡椒了, 他很不明白, “四姨奶奶,你怎么问我?”
装。
你就装吧。
徐妙容强忍着“抢”胡椒的冲动,道:“你同我说了, 明天我还你一张大明宝钞。”
“啊?”
朱瞻基啊了一声, 他好像有些不乐意。
为了不让四姨奶奶嫌弃他, 他主动把那十张大明宝钞交上去了。四姨奶奶说,他说了,明天就还他一张大明宝钞。
可, 其实他并不想要宝钞来着。虽然那宝钞, 本就是他的。
如果有可能, 他还是想要胡椒。
在胡椒和宝钞中纠结了半天,他决定, 全都要。胡椒已经是他的了, 宝钞能回来多少,就回来多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