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一个有爱有恨有身份有容貌有头脑又豁得出去的女人,刚刚好就出现了。
  蔡妍的眼中渐渐有了光,这些年,眼前这位女子如何引领荆襄氏族的吃、穿、用、行,她都一点点看在眼里。
  如果这些变成生意,绝对可行。
  她一咬嘴唇,双膝跪下,大声道:“我愿意学,请妹妹教我!”
  宝钗扶她起身,笑道:“生意要做,但姐姐须得依我三件事。”
  蔡妍道:“莫说三件,三百件妹妹也只管说!”
  宝钗道:“第一件,你得读书认字。男子为何能做大事,不过是因为他们走得出去门,读得进去书!”
  蔡妍含泪道:“我小的时候,母亲总夸我书比弟弟读得好,可惜她去得早……”
  她仰起头:“我愿意读书认字!”
  宝钗道:“第二件,你得动手做活。不论咱们卖什么东西,你都得知道它是怎么做出来的。”
  蔡妍点头:“理当如此!”
  宝钗坐下,低声道:“第三件,你得把如今的差事给卸下来。”
  蔡妍面颊绯红:“我是被女儿的事伤心得糊涂了,才信了姑妈那些话。你放心,我这就写信告诉她,你与诸葛先生情比金坚……”
  “不!”宝钗伸手止住她,笑道:“我那位好姨妈定在家里翘首以待,等着姐姐拿下我夫君的好消息呢!若得了这个消息,岂不着恼?”
  “她是荆州主母,若有心给咱们使绊子,只怕一间商铺也开不起来。”
  蔡妍默然,良久才点头道:“依妹妹说,咱们该怎么办?”
  宝钗微微歪头:“信还是要写的,只是方向要改一改。”
  蔡妍讶然:“你是说……”
  宝钗微微一笑道:“你就写,诸葛先生今日的笑容极是温柔……”
  诸葛亮再回家时,蔡妍就很少在他面前出现了。
  她不是呆在偏房里,照着宝钗列的单子读书写字,就是坐在后院,淘弄胭脂,编制竹椅子。
  天气愈来愈冷,滴水成冰。
  曹操南撤回了许都,倒是没有立刻发兵,只以天子口吻发了一封斥责刘备的明诏,然后被刘备以衣带诏怼了回去。
  在冬季第一片雪花落下时,宝钗感受到了胎动。
  似蝴蝶飞掠花海时,翅膀拂带过一片花瓣,轻而柔,像一个梦。
  宝钗手中的笔瞬间停止了。
  蔡妍正凝神看她运笔,见她突然顿住,还以为是有了灵感,等半晌却无动静,不由得道:“怎么,可是这几个字有问题吗”
  宝钗搁下笔,扶着腰道:“你先自己写一会儿吧,我到塌上去坐一坐。”
  “不舒服吗?”蔡妍扶她到榻上,关切地问:“是肚子?”
  宝钗斜倚着靠枕,低声道:“可能是错觉,似乎动了一下。”
  “是了,”蔡妍含笑道,“四个多月,可不正是能感受到胎动的时候嘛!”
  “真的吗?”宝钗略坐起了些,本想详细问一问,忽见蔡妍眉目间黯淡了下去,便换了话题道,“你去接着写吧,我略歇一会儿。”
  至晚饭前,她又感受到了三次。
  诸葛亮回来时,已过三更,他轻轻脱了外衫,简单洗漱下,另外取了条被子,在床外侧展开躺下。
  刚迷迷糊糊睡着,他忽感觉到自己的手被碰了一碰。
  然后,妻子细软的手勾住了他的小指,一点点拉出被子,钻进香软的绸被,摩挲过妻子光洁的细腰,落在微微凸起的小腹上。
  诸葛亮睁眼,窗外雪光映照下,妻子的长睫鸦翅一般垂着,似乎仍在沉睡,雪白的面颊,玉白的耳廓,却隐隐晕着一抹绯红。
  他担心压到孩子,手心虚虚笼着,却被在手背轻轻一点,手掌整个覆了下去。
  诸葛亮尽力擎着手劲儿,仍有些担心,在妻子耳边低语:“会不会压到......”
  “别动,”宝钗埋首在枕头里,手指仍与他的勾在一起,“就放一会儿。”
  她语气柔软,带着一丝屏息凝气的感觉。
  诸葛亮也不由得开始屏息凝气了。
  过了许久,什么也没有。
  想来,是这阵子回来得太晚,妻子想要亲近一些。
  诸葛亮刚要抬起身子,将妻子揽进怀里,手心下似是被轻轻挠了一下。
  世界静止了一瞬。
  诸葛亮开口道:“是你的手指吗?”
  宝钗在他手背上轻敲一记,傻了,放在手背上的手,如何挠得到手心?
  诸葛亮明白过来:“是......”
  他一下子坐了起来:“是我们的孩子!”
  见妻子也坐了起来,他忙拉起被子,将妻子整个裹在怀里,抱着重新躺下。
  窗外的雪,簌簌地落,床帐内温暖如春。
  宝钗躺在诸葛亮怀里,两人身体相贴,呼吸交融,心跳可闻,十指相扣挨着宝钗的小腹,睡意已经消影无踪。
  史书上记载,长子诸葛瞻出生时,诸葛亮已经四十六岁了,为稳固刘禅的政权鞠躬尽瘁,呕心沥血,日夜劳碌。
  而如今,他只是刚过弱冠之年的年轻人,助刘备连夺曹操三城,娇妻在侧,意气风发。
  他还有许多的心力,用于惊喜胎儿的每一次细微动静。
  雪落下的声音渐渐小了。
  诸葛亮在宝钗鬓边吻了吻,柔声道:“睡吧,让小家伙也早点儿安睡。”
  次日,天已大亮,一向勤谨的诸葛军师竟然还未出现。
  刘备止住要去探问究竟的赵云,呵呵笑道:“军师这一向辛苦了,不如就放他休息一日吧!”
  孙乾从外进来,带着刘表的使者,向刘备送上公文。
  片刻后,刘备叹了口气,挥手道:“兹事体大,速请军师前来!”
  诸葛府上,宝钗替夫君挽起发髻,用发冠固定,笑着调侃他:“孩子刚有些动静,就让你闹到后半夜才睡,等真正让你抱在怀里,岂不是要彻夜失眠吗?”
  诸葛亮摇头微笑:“看来,为夫定力还有待继续修炼呢!”
  正说笑间,门外有兵士道:“军师,孙策以水师围攻江夏,刘荆州使人求援,主公请军师速去商议!”
  诸葛亮道:“知道了!”
  他转身笑问宝钗:“此事,夫人怎么看?”
  连问两声,宝钗却并没有反应。
  如今已是建安七年,孙策竟还在执掌江东,难道,江东也出现了能改变历史的人.......
  宝钗心下一个激灵,这个可能性,她竟从未想到过。
  诸葛亮看她出神,以为是有孕易累,起身扶她坐下,轻捏了下她的面颊:“你再回去睡一会儿,我须得去见主公。”
  说罢,他转身要走。
  若江东也有人知道历史,她是不是应该早些坦白过去未来,以免贻误了先机......
  “夫君!”宝钗拉住了诸葛亮的衣襟,抬眸,触及他信任爱怜的眼神,她的话又咽了回去。
  来自未来的灵魂,说出来,当真不会被当做妖物吗?
  到底要不要全盘托出呢?
  她思量片刻,换了语气道:“夫君,江夏之事,咱们各出一策,晚上见面对照如何?”
  “好!”诸葛亮大笑道,“夫人向来智谋了得,亮偶尔也觉不服,今日咱们就比一比!”
  他指着案桌上的镇纸道:“我今日恐怕又要晚归,夫人有身子熬不得夜,写完只管压在那镇纸下。”
  “待为夫晚上回来,自行对照。若输了,就任夫人差遣三月,如何?”
  宝钗道:“好!”
  她缓缓道:“若我输了,就给夫君讲一个最精彩的故事。”
  故事的名字,叫做三国。
  第111章
  天晴了一天,满城屋脊上仍顶着白白的积雪,街道上雪已化得干净,雪水混着污泥冻成冰,被行人踩的黑黝黝的。
  整个樊城,皆是白与黑的世界,冷而分明。
  诸葛府门口,两盏暖黄的灯笼,照亮门前的路。
  诸葛亮下了马,当值的门房立刻打开大门,将他迎了进去,并送上暖暖的手炉。
  丈余之地,又是一盏小灯,摇曳着挂在树梢,一路引向内院。
  外间小厅里温着饭菜,童子池墨和衣躺在榻上,听到先生进门的声音,立刻起身,先倒一盆热水,再将饭菜盛出来。
  诸葛亮进门时,热水可以洗去一天劳累,饭菜也是刚好可以入口的温度。
  他几乎每夜晚归,从门房到一路的灯,洗漱热水,可口饭菜,每一样妻子皆安排得妥妥当当。
  卧房里留着一盏小灯,被褥已铺好,暖暖地放着两只汤婆子。
  爱妻面向内,裹着被子,阖目睡得香甜。
  若非她怀了身孕,要护养腹中胎儿,每夜守着饭菜与灯光的定是她本人了。
  诸葛亮心底又暖又软,轻轻踮脚走过去,拉开一角床帐,看了眼妻子的睡颜,才轻手轻脚走到桌案前,拿起镇纸,拂开上面的竹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