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韩颂眸子很亮,蓄着清浅笑意:“追月亮吗?”
  “追!”储方歌不假思索道。
  他把稳方向,有求必应:“好,那就追。”
  月光比之街角路灯还不足以称之为明亮,但特有的光辉却在这光怪陆离的城市工业里脱颖而出,悬于天边,却又近在眼前。
  “月亮真好看。”储方歌专心调着手机相机参数,意图用镜头记下流光。
  “是啊。”韩颂在红灯前停下,偏头看她,“怎么看也是不够的。”
  第12章 你愿意过来吗?
  合祁一夜入秋,最高温也逼近个位,一起风,便又有了过冬天的感觉。与此同时,海森作息表也换到了冬季,变成了早十晚七。
  没了长时间通勤的烦恼,储方歌睡了个十分满足的觉。
  韩颂已经去上班了,餐桌上摆着准备好的饭盒,上面还贴了便利贴,写明了今天的菜品,另外还加了句,“天冷,记得穿外套。”
  会做饭的室友在此时的重要性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了。
  她美滋滋地拍了照,发给卢琬。
  “看见没有,这都给姐做上饭了。”
  卢琬没回复,按照她的生物钟来说,应该是刚写完连载,正在睡回笼觉。
  储方歌默默装了一波,将便利贴小心撕下来,放回房间抽屉保存好,拎着饭盒也出了门。
  新的一周,新的破事儿。铭姐飞去了青岛,月例会就由二把手全权负责。
  二把手姓周,单名一个远字,做人事出身,储方歌当初就是被他选进来的。年纪不算大,也聊得来,什么都好,就是开会的时候效率低下,总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
  储方歌全程听得昏昏欲睡,只有在汇报小组工作进度和计划的时候才提起了些精神。
  “行。万娱这个单子,务必好好做。”周远对她点点头,“方案尽早提交,摄制组也好提前准备。”
  好像人事面对自己招回来的人,总会有一种类似老师的心态,希望对方干好工作,这样也能反过来佐证自己眼光真的不错。
  储方歌点头如捣蒜,直说:“好的好的。”
  整个公司,她需要客气对待,不能撕破脸的,只有三个。
  一个李月铭,老板地位自然不言而喻,作为直接关系到生死钱财的人,让她满意是第一要义。
  另一个是张总,铭姐的未婚夫,主力战场在青岛和福建,偶尔来公司一趟,看看情况。
  剩下一个就是周远,比起其他两位,好说话,对摸鱼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每个人做了些什么,他心里也是门清,那些实在不行的,他也不吝啬于去两位大神面前告上一状。
  除此之外,储方歌在公司里,对着部门经理都敢直接说 no。
  工作是要就事论事的,个人职责分配好以后,目标就是为了圆满完成手头的任务,什么亲疏远近也都可以让一让,基于此出发点,不利于工作的因素属于必须排除的。
  储方歌一直严格按照这个底层逻辑来工作,凶猛的很,除了性格,还因为周远和李月铭在其中撑腰的缘故。
  比起跟老板做朋友,为公司带来实际的好处显然更加重要。
  这也是项恒犯过很多蠢却还没被开除的原因。公司需要一个混过大组的文案,以此来提升 level 也让客户看到噱头。
  于是他拿着文策的工资,分配到边缘化的项目,被留下来当一个活字招牌,成为介绍公司 ppt 里的那一行“大热 ip 项目编剧”。
  *
  一场会议开到了中午,储方歌走位灵活地钻进餐厅,打开冰箱,抢先热饭。
  储方歌把饭盒端到餐桌上打开,香味儿直往鼻子里钻。
  两菜分隔,还有一个汤杯,在一众外卖里脱颖而出。
  “这是谁家的外卖?”拎着外卖到达的吴仪敲了敲玻璃饭盒,“下这么大血本包装。”
  储方歌拿出筷子和勺:“什么外卖,做的。”
  旁边的同事一脸惊讶:“储老师自己做的?”
  “我哪有这个本事。”储方歌敲掉叶晨晨伸过来的“黑筷”,“别,意义特殊,恕我难跟你分享。”
  “啧啧啧。”叶晨晨也不恼,“有情况啊这是。”
  储方歌低头干饭:“等真有情况了再说吧。”
  午休结束,邮箱里新的文策发来的内容创意也已到位,储方歌点开仔细读起来。
  文章不长,写成了剧本和短篇小说两种形式,着墨重点都不在爱情,而在于家国的刻画。
  “麓”从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里鲜活起来,立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英雄。
  储方歌读完,心头盘踞着八个大字:行云流水,酣畅淋漓。
  媲美卢琬的人,她出现了。
  文策组办公区在另一头,中间隔着媒介和摄制,比起全盘谋划给出方案对接客户的项目策划和拥有演员资源,风里来雨里去的摄制组,文策是整个部门里相对来说最安逸的一个部门。
  有客户任务就过来按要求写写稿子,再配合影视编导写写脚本分镜头。没有单子的时候,就维护公司官网,更新一下公众号。
  也因为这样,文策组的人在公司存在感并不高,只要配合摄像剪辑做出修改,交付最终版脚本到拍摄,他们的责任到此就为止了。后续拍摄如何,剪辑效果怎样,成本收益比较,自然有全权把控的策划担责。
  项恒正用电脑刷着短视频,看到储方歌过来,第一时间切屏。
  “项老师忙啊。”储方歌笑眯眯地,也不戳破。
  大家都不是小孩子了,就算再讨厌对方,只要利益暂时没有冲突,都是可以面上亲如一家的。
  项恒略敷衍地回了个笑:“嗯,找灵感呢。”
  储方歌都不好意思拆穿他,看同类型的东西找灵感,也不怕悄摸摸成洗稿了。
  “是万娱的事儿吗?稿子有什么问题?”项恒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跟老干部似的。
  “是稿子的事儿。”她视线环顾一下,没看到生面孔,“甄理呢?”
  “她去楼下柜子拿快递了,估计一时半会儿的回不来。”项恒眉头稍蹙,很快又展开,“你是要给东西,还是说什么啊?交东西的话,这就是她工位。”
  他眼里闪烁着精光,难得地热心肠:“要是说事儿,要不然你先说,我一定一字不差地转告给她。”
  储方歌平静地看了他一眼,语气带笑:“这恐怕您转告不了,我还是等她回来吧。”
  拉了把长椅,往甄理工位前头一坐,顺势打量起来。
  甄理来公司才一个多月,干得最多的就是配合美工写写海报文案、公众平台发布词。总的来说,不忙。
  她桌上摊开放了本笔记,电脑屏幕上暂停了网课。看得出确实什么都不懂,所以笔记也是事无巨细从微电影的构图开始研究画面和镜头。
  难怪交稿的时候还顺便叫了剧本版的,光看内容还真看不出她是个新手。
  项恒多少年的人精,就是猜也知道事儿跟自己有关,也不“找灵感”了,转着椅子看储方歌。
  “你说这闹得,偏这时候拿快递,还让你等,要不然我打电话催一下她吧。”
  “不用。”储方歌好整以暇地坐着,“我也正好算忙里偷闲是吧,您也不用管我,继续找灵感就成。”
  项恒干笑两声,转而打听起其他的事情:“我听说,我们文策要合并到你们部门去,是这样吗?”
  “是吗?我不知道哎。”储方歌装佯是做得滴水不漏。
  项恒在想什么,她再清楚不过了。
  文策并组,不仅意味着文案工作以后分组别进行,更意味着以后文策的薪资构成里,将加入项目分红。
  能接到大单的组,文策分的就多,反之就少。这样一来,几个能力强的组就成了香饽饽。
  储方歌不才,正是能力略高一筹的组别。但是项恒想来养老,门儿都没有。
  项恒还准备继续试探,甄理已经气喘吁吁拿着快递回来了,“项老师,你的快······”
  “哎哟,别说快递了,快来,策划组的储老师找你呢。”项恒无比热心地把大小纸盒子接过。
  甄理长了张跟身高不相符的娃娃脸,头发梳成马尾,这会儿跑上跑下的有些塌,额头渗出些薄汗。看到储方歌,有些惊讶还有些拘谨:“啊?哦,储老师,您找我有什么事儿吗?”
  储方歌抽了张纸巾递给她,声音放柔:“不着急,你先歇会儿。”
  甄理擦了汗,端起桌上的杯子,仰脖灌下,瞬间回血,语气都落在了实处:“好了,储老师,什么事儿?”
  “你交的稿子很好,修改意见我也标注了你需要做一些改动,毕竟以后要全平台投放,要考虑到过审问题。”储方歌对项恒好奇的打量视若无睹,“然后就没事了。”
  “就,就这些?”甄理有些惊讶。
  “怎么?你还想听我说些什么?”
  “不,不是。”甄理把嘴边散落的头发捋掉,斟酌着说出揣测,“我还以为,您是来退稿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