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就抱抱。”赵澜温声哄人,低头,下巴抵在小娘子瘦削的肩头,像个要糖吃的大少年,缠人的很。
  跟个弟弟似的,奇妙的感觉让苏若锦不知不觉停止了挣扎,伸手搂住了他的蜂腰。
  少年胸膛宽阔而温暖,在午后阳光下,让人安心极了。
  “瑾哥哥……”
  “嗯!”
  “不会有人看到吧?”
  “看到就看到。”
  赵澜毫不在意,抱自己的未婚妻怎么了,他自豪。
  大概是前世没谈过恋爱,苏若锦心虚的很,悄悄朝小木屋方向看过去,发现被树挡住了,“瑾哥哥,你故意把我带到这里来的吧。”
  “谁让那些跟屁虫那么讨厌。”让他连亲小娘子的机会都没有,真令人郁闷。
  听到某人不爽的情绪,苏若锦不地道的笑了,“哈哈……哈哈……”幸灾乐祸的很。
  赵澜用力揽她。
  “啊!”少女正在发育,搂得太紧,可不就是……幸好冬天衣服多,要不然真尴尬,苏若锦气的又要挣脱他的怀抱。
  “对不住,对不住,我轻点。”赵澜松了松胳膊搂的劲,低头耳语,哄人。
  苏若锦被他下巴在肩上拱啊拱的,那还生气,瞬间忘了刚才的不高兴,“瑾哥哥,我哥哥在国子监里怎么样?”
  “来之前我去看了他,挺好的。”
  “那就好。”苏若锦道,“等你回京城时,我做些吃食,你帮我带给哥哥。”
  “哼!”某人又委屈上了,“那我的呢?”
  “有有,都有。”
  “不行,我要跟安之的不一样。”
  连兄长的醋都吃,苏若锦也是服了他,“行,行,给你做不一样的。”
  赵澜刚想问做什么不一样的,宁八娘不知什么时候跟了过来,“阿锦,那我的呢?”
  苏若锦吓得瞬间推开了赵澜,“宁姑娘,你走路都没声的吗?”
  “哼哼!”宁八娘背着手,从树后转过来,“不是我走路没声,而是你们两个抱得太投入没听到。”
  苏若锦:……
  赵澜瞥过来,不怒自威。
  跟他父亲一样,看得宁宁头皮发麻,好像爹就要拿着戒尺打过来似的,“好好,我不当烦人精,这就走。”
  刚走几步,她又转头,“阿锦,听者有份,我也有哟,要不然……哼哼……”目光朝二人身上游移,一副我把你们抱抱的事说出去。
  苏若锦:……无语望天,怎么这么幼稚,确定比她还大一岁?
  赵澜再次望过去。
  可惜,宁宁逃得够快,一赤溜又回到了小木屋前。
  宁七郎朝远处大树看了眼,又看了眼探到八卦的妹妹,摇头失笑,继续与范晏嘉下棋。
  第258章 不白拿 放下
  第二日,苏若锦便开始制做小吃食,从糕点到面食,再从果酱到油炸食品,整整忙了三天,搞了近十个易存方便食用的零食。
  宁宁最喜欢的是红枣发糕与野果酱,一个宣软一个酸甜可口,吃到停不下来。
  范晏嘉最喜欢的是迷你型的方便面——干脆面,嚼的嘎嘣脆,一口气能连吃三袋,不带停的,“阿锦,食方给我呗。”
  苏若锦直接翻了个白眼,“这当中还有你亲手做的,整个过程你都知道,还要什么方子。”
  “嘻嘻。”范晏嘉笑道,“就算全程参与了,那料的配比我也没记得精准,你就帮我写下吧,阿锦妹妹。”这说话的腔调好像弟弟跟姐姐撒娇。
  赵澜睨过去。
  范晏嘉讨好一笑,“我们一起跟阿锦长大,你娶她当婆娘,我认个妹妹还不行嘛。”这样以后,美食也有他的份。
  赵澜没再表示什么,宁宁不答应了,“你脸皮厚不厚,食方子是随便能给的嘛?再说了,就算拿了人家的食方子,总得表示表示吧,你就空手拿,你也好意思?”
  “我阿锦妹妹都没说什么,你在这里叽里呱啦干什么?”
  两句不到,两人又杠上了。
  “你脸皮厚,人家阿锦妹妹不好意思说你,我一个旁观者看不过眼,路见不平,拨刀相助不行啊?”
  苏若锦:……一个小小的零食,都上升到行侠仗义上了?哎呀姐姐,犯不着犯不着……
  眼看两人就要掐上,苏若锦连忙把小娘子拉开,“宁姑娘,咱不急眼,红枣发糕的方子给你,让你回去做给祖母吃,这个最适合年纪大牙口不好的,保管一吃一个欢喜。”
  大胤朝也有类似的蒸糕,但是苏若锦用了接地气的做法,用芦苇叶垫在抽屉里蒸,清香与甜味相结合,甜而不腻,好吃的很。
  宁宁:……她不是变相的要食方子啊,就是单纯看不惯姓范的白拿的样子。
  苏若锦笑道,“歇气歇气,赶紧挑好喜欢吃的,要不然可要被小郡王挑完了。”
  宁宁:……谁敢跟小郡王挑呀!
  宁七郎喜欢油炸的馓子,不管是干吃,还是煮肉汤,都好吃的停不来了。
  苏若锦提醒道,“七公子,吃这个容易上火,每次吃时搭配菊花或是金银花茶,要不然脸上爆痘,不要逃婚,小娘子看到都要避开三丈。”
  正吃的欢的宁七郎瞬间觉得馓子不香了,虽然他也生的英武俊俏,但架不住身边站着个貌美如花的赵小郡王啊,幸好他心有所属,要不然在京中他都得捡赵澜挑漏的。
  “哦……哦……”说着就让他小厮给他泡金银花茶祛火。
  苏若锦:……大哥,到也犯不着。
  赵澜一如既往喜欢口味重的,苏若锦做了些辣条给他当零嘴,平时没事时磨牙。
  辣条是一种广受欢迎的零食,家庭自制,用豆腐皮即可,然后再准备好辣椒粉、花椒、桂皮、八角、姜、糖、料酒、酱油等。
  制作过程:豆腐皮切条用开水烫一下,以去除腥味。锅内放油,用八角花椒麻椒爆香后弃之。加入辣椒粉、酱油、白糖、干红辣椒、盐调味。
  最后加一碗清水,放入豆皮煮至汤汁浓稠收干即可。
  从制作豆腐皮开始到最后做成辣条,还挺费功夫的,前前后后做了两三天,才做二斤,不过这东西不压称,二斤看上去挺多的。
  苏若锦打包好,“瑾哥哥喜欢吃,下次过来我再做。”
  这么忙人,赵澜才舍不得让小姑娘做,也问她要了食方子,下次爱吃,让酒楼里的大厨做。
  宁七郎:……
  好像就他没要食方子。
  “那个……阿……锦妹妹,能不能把葡萄酒的……”
  “不行。”
  赵澜与范晏嘉齐齐不同意。
  “为什么?”宁宁不服。
  酒跟其它小食不同,虽然小食也会进入商业流通环节,但也就是普通吃食,可酒就不一样了,清酒是朝庭重要的税收来源,由国家垄断,其它什么果酒之类也一直被世家贵族垄断,或成为某个贵族的标志,或是某个世家的主打庶务。
  说完后,宁宁后知后觉的意识到,尴尬的朝他哥哥看了眼。
  宁七郎笑道:“古诗有云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一直以来,葡萄酒都是西域贡品,这次在阿锦妹妹这里吃到,突然觉得他跟我们宁家很配,所以……当然,我宁家不白拿。”
  说完,一脸期待的看向苏若锦。
  赵澜与范晏嘉也看向苏若锦,二人与她从小一起长大,知道她是个小财迷,可也懂她,知道她什么时候会财迷,什么时候不财迷。
  果然,苏若锦笑笑,“葡萄酒的方子我可以无偿的给宁七公子,但我有一个要求。”
  前一句,让宁七郎很震惊,小娘子居然白给她,可是下一句……他眉一扬,一脸探究的笑意,等着她开什么口。
  苏若锦道,“宁家选择种植葡萄的村庄或是山头时,给种植葡萄的老百姓让出足够的利益,让他们能养家糊口,不必为生计发愁。”
  就这?他们家庄子上的佃农哪家没有吃的,要是没吃的,岂不是饿死,饿死了还怎么种田种菜?宁八娘心道这是什么条件,说了跟没说一样嘛?
  这是什么条件,说了跟没说一样嘛,难道小娘子的爹是县令了,所以她也有县令思维了?小娘子学大人,想想都觉得好笑。
  笑着点头,“好。我答应。”
  一看这样子就没懂她的意思,不过苏若锦不介意,懂了也罢,不懂也罢,反正是个人情,便笑道,“好,等下我写给你。”
  终于把小公子小娘子们送走,苏若锦开始育辣椒苗。
  二月底时,辣椒苗出了有二三寸长,可以移种了。
  移种那天,周围村子里的人都过来看热闹,从去年冬天开始,一百多亩地就开始陆陆续续种上了各种蔬菜,人们见得最多的是菘菜,据来帮工的人讲,这些看着不值钱的菘菜,运到京城去卖,一车都有好几两银子,馋得村人们都想种菜。
  特别是一直帮工的西沟子村,里正厚着脸皮过来问,“小娘子,你种的是什么呀,我们怎么没见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