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一个大男人爬个山喘成这样,宁八娘取笑,“我一个柔弱小娘子都比你体力好。”
  被一个小娘子耻笑,范晏嘉脸胀的通红,“我从早上骑马一路跑过来,都快半天了,现在又爬山,铁人也经不住这么折腾啊!”
  “我也是骑马然后再爬山呀!”
  “我……”范晏嘉说不过小娘子,一气,“不跟你讲了。”说完,接过小厮的水囊,咕咕就喝了半袋。
  明明看着很斯文,怎么跟她哥哥一样,喝个水跟个土匪似的,宁八娘撇了眼,目光忍不住就移到如谪仙的赵小郡王身上,看人家,温尔文雅,如明月清风,看着就赏心悦目,怎么就被苏二娘捷足先蹬了呢!
  不满的朝她瞪了眼。
  被瞪到的苏若锦:……你们两个吵,跟我有什么关系呀,咋火烧到她身上了。
  赵澜与宁七郎二人临风而望,看向对面的皇陵,三个月前,圣上还在这里守陵,三个月后,他已经是大胤朝皇帝。
  二月里,山上枝丫光秃秃的还真没什么好看的。
  看见就要中午,苏若锦提醒他们下山。
  范晏嘉走不动,他坐在石头上,“中午,就在山顶上野炊,岂不是美哉妙哉?”
  “野什么野,要吃一肚子风吗?”宁八娘不同意,刚爬上来时,风吹着正好,站久了还是挺冷的。
  苏若锦也不想在山头吃,再说了,就算在山头野炊,啥也没带,吃什么,难不成喝西北风?
  赵澜与宁七郎也觉得山头冷,还是回去吃。
  只有范晏嘉一个,他只好跟着大家一起下山。
  赵澜与宁七郎二人边走边聊,苏若锦跟在后面,原本宁八娘跟她并排的,不知怎么的,她与范晏嘉走到了一排。
  这两人不知是不是八字不合,下山的路上,两人掐了一路,不仅如此,宁八娘生气时不小心扭到了脚,这笔账也算在范晏嘉头上,害得他不得不搀扶着宁八娘下山,原本他就没什么力气,还要被人奴役,氛围可想而知,差点打起来。
  走在前面的赵澜与宁七郎:……
  想帮忙被甩在后面的苏若锦:……
  到山脚下,范晏嘉才甩掉这个泼辣的大将军之女,气的满脸通红,一个正月没运动,乍骑马爬山,小腿肚疼的发抖,好不容易才爬上马。
  又被宁宁一顿取笑,“七哥,你看他,上个马都要小厮扶,丢不丢人。”
  丢人的范晏嘉:……今天出门没看黄历,怎么遇上个这么泼辣的小娘子,以前觉得苏二娘脾气大,现在看,苏二娘不要太温柔。
  苏若锦:……我就是这么被对比出好的?
  回到小木屋,也没啥心情做什么饭菜了,苏若锦直接做了个瓦罐饭。
  在北方,吃大米的机会并不多,苏若锦前世是南方人,苏言礼也是南方平江府的,所以苏家吃米饭的机会比一般汴京城人多。
  先把大米浸泡洗净,然后铺在沙锅里;加水,加一勺食用油,搅拌均匀,再将砂锅盖上盖端上灶,大火煮开后,改成小火焖。
  焖米的过程,准备好腊肠、姜丝等,再烫一下鸡毛菜;取一个小碗,把葱姜蒜酱油等调成料汁备用。
  米饭焖至表面基本水干的时候,打开锅盖,此时如果怕糊锅的,可以沿着锅边淋一圈油,如果不淋油,也没啥问题,根据情况把握,铺入姜丝,再铺上腊肠盖上盖焖一会儿。
  再打开盖子铺上萝卜干等小配菜,再找个地儿打个鸡蛋,盖上盖子,继续小火焖到蛋八九成熟。
  再开盖子,铺上青菜,淋入调味汁,再盖上盖焖半分钟,就大功告成可以开吃了。
  最后揭开盖子,大米的甜香、腊肠的咸香,咸甜香气在小木屋内流动,勾得人味蕾生津,直咽唾沫。
  就算是大家闺秀宁宁也忍不住深吸一口气,“阿锦,你的厨艺太好了吧,真是太香气了,怪不得瑾哥哥非要娶你为妻,就这香气,我要是男人我也愿意。”
  范晏嘉嗤笑一声,“可惜你不是男人。”
  “你……”人家就是这么一说,这人怎么这么较真,宁宁气的嘴直鼓,要不是哥哥与赵小郡王在边上,她气的就拧过去了,“你给我等着。”找个没人的时候,非把这个仇给报了。
  范晏嘉一副我就要这样说,看你能把我怎么样。
  赵澜像是没看到二人斗嘴,他站在苏若锦身边,弯腰看向灶眼上的瓦罐饭,笑的温和,“阿锦,这跟野炊一样,挺有意思的。”
  只要阿锦想做,每次都能不重样,赵澜心道,宁八娘那句话也没说错,以后一辈子他就有口福了,想想就幸福。
  苏若锦见香气完全出来,笑道:“好了。”
  毛丫与春晓拿来湿抹布,把几个小瓦罐一一端上小圆桌。
  真是太香了。
  范晏嘉夹了个腊肠嚼得满口香,“阿锦,还是你做的腊肠好吃。”
  那当然,没辣椒之前,她做的腊肠总是少那么点味道,现在有辣椒了,就算放再少没有辣味,可放点辣椒能去猪肉的腥味啊,腊肠当然更香了。
  一小瓦罐都没够范晏嘉炫的,他抱着小瓦罐,“阿锦,晚上还做这个,好不好。”
  苏若锦故意道,“啊,晚上我想煮饺子,晏嘉哥哥不想吃吗?”
  饺子在大胤朝叫扁食,主要是水煮,且馅料比较单一——基本都是酸菜的。
  去年秋天种了几亩韭菜,才二月中旬,还没长出来,只能用菘菜、肉、香茹等包了,要不然可以多包一种馅料。
  今天晚上,她准备一部分蒸,一部分煎,吃个过瘾。
  范晏嘉曾在苏家吃过苏若锦做过的扁食,就是她口中所说的水饺,一口一个,塞的满满的,那感觉巨满足,想想就要流口水。
  “好,阿锦,吃水饺。”
  作为北方人,在坐的各位还是更爱面食。
  吃过瓦罐饭,再喝上一碗人参苟杞老母鸡汤,清淡有营养,滋味又好,宁家兄妹各自又添了一碗,直喝的鼻尖冒汗,浑身通泰。
  吃过午后,五个年轻人在小木屋门口无聊,搬出小圆桌下棋。
  范晏嘉想跟赵澜下,赵澜没兴趣,他只好跟宁七郎下。
  两个小娘子围在边上。
  苏若锦只观不语。
  宁宁就忍不住了,看到哥哥吃掉对方一子,高兴的话一箩筐,要是被范晏嘉吃掉一子,她就气的直嘀咕,反正主打一个就是不让范晏嘉好过。
  宁小娘子实在太闹腾了。
  赵澜头疼,起身去散步,伸手拉人,苏若锦便跟他一起去散步。
  宁八娘拽住不让她走,被她哥瞪了眼,不情不愿的松了手。
  小娘子不高兴,范晏嘉就高兴,一高兴就吃了好几个子,他得意的挑眉,“赶紧给你哥哥鼓劲,要不然我可就赢了。”
  “哼,我哥跟我说话分了心,你这是趁人之危,小人行径。”
  “我怎么就小人了?”
  ……
  二人吵吵闹闹,听的苏若锦直摇头,心道,难不成宁八娘是专门来克范晏嘉的?她一会儿为范晏嘉默默点个蜡烛,一会儿又觉宁宁挺有意思的,一点也不像个大家闺秀。
  走上石子小道,离小木屋有点远了,苏若锦才问赵澜,“宁姑娘是不是跟宁大将军去边陲住过?”
  赵澜回道:“宁家的小娘子,在十二岁之前跟儿郎一样养。”
  苏若锦啧嘴,“难怪宁家能传承这么多代屹立不倒。”
  一个家族传承不倒,肯定有他的过人之处。
  二月春风似剪刀,今天下午的春风就比昨天来得暖和,苏若锦一面享受春风,一边问道,“瑾哥哥,你休几天假?”
  赵澜伸手牵住小娘子,正捏她软绵绵的小手,听到这话,转头,“阿锦又赶我走?”
  苏若锦:……她什么时候赶他走了。
  “没……啊,我明天开始泡辣椒种子,要是瑾哥哥呆在这里,说不定能看到它发芽。”
  睁着眼说谎。
  赵澜伸出另一只手捏她小鼻子,“还赶不赶我走?”
  苏若锦被他捏得喘不了气,只能张嘴呼吸,伸手扯他手。
  小娘子嘴巴里热热的气息喷到了赵澜手腕皮肤上,被风吹过,又温又凉,感觉奇妙极了,忍不住拉过她手,低头亲了下。
  吓得苏若锦花容失色,连忙拽回手,紧张的左顾右看,幸好丫头小厮离的比较远,他们刚好又站在一棵大树下,刚好挡住了范晏嘉他们下棋的小木屋。
  “瑾哥哥!”苏若锦瞪他,“我才十四岁。”
  可他都二十岁了,别人家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
  赵澜一脸幽怨的看着小娘子,“十四岁成婚的小娘子也很多。”
  苏若锦:……
  好吧,古人早婚早育。
  她还是哼了下,转身准备回小木屋,再次被赵澜拉住,避到大树后,伸手搂住她,“这总可以吧。”
  这又不是现代,大白天搂搂抱抱,苏若锦不答应,挣扎要离开赵澜的怀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