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苏若锦得意一笑,“你老人家确实没见过。”
  “是什么?”里正急死了。
  说了他也不懂,苏若锦让花平把荷袋里的辣条拿出来一个递给了老里正,“尝尝看。”
  里正早就看到花平时不时从荷袋里捏一个出来吃,早就眼馋了,接过就往嘴里放,瞬间被辣的直咳:“咳咳……咳咳……咳”好不容易才停止,涨着一张脸,难受的紧,“小娘子,茱萸长这样?”
  他没见过,不要骗他呀!
  苏若锦大笑摇头,“阿伯,它不叫茱萸,叫辣椒。”
  老里正虽咳的不轻,可见花平跟吃白开水一样,实在忍不住,又小翼翼的咬了一口,这次吃,注意方式,没呛到嗓子,然后是越嚼越香,嘿,不要说,果然好吃,今天回家,估计能吃干两个大黑馍。
  吃得高兴了,他又问,“小娘子,能……能给我几棵吗?”
  “可以。”苏若锦大方的很,“凡是来帮工的,除了工钱,每人还发三棵辣椒,我告诉你阿伯,要是三棵辣椒都长好了,结出的种子能长一亩地,到时你们卖给我,我都收了。”
  里正听的双眼发亮,激动的问道,“那……那多少钱一斤?”
  “这个……”苏若锦起身,这个东西是新鲜物,价格不能低,“新鲜的最低五文,晒干的至少十五文。”
  老里正感觉这东西比种粮食赚钱,心跳加快,盯着小娘子:“那一亩地能收多少新鲜的?”
  苏若锦想了想,“至少五百斤吧?”要是在现代,一亩地最少也得一千斤,一般情况下能达四、五千斤,可这是古代,她不敢说这么多,还是保守点,估计八百到一千斤,应当没问题。
  五文……五百斤……岂不是二两多银子,老天爷,果然比种粮食值钱,他激动的手都发抖,“小娘子,三棵辣椒的种子明年真能种一亩地?”
  苏若锦点头,“要是不能种到一亩,到我这里买种子,只要你们想种。”
  “想,太想了。”老里正高兴的要死,连忙跑走,把好消息告诉村人,村人们听到也高兴的直跳,从去年冬天开始,他们陆续有工做,手头渐渐活泛,已经让他们的日子变好了,没想到明年还能种辣椒赚更多的钱,一时之间,她们把苏若锦奉为小财神。
  一百多亩,花了三天时间全部种植完,待水浇足,根稳了,苏若锦才想起再过十来天就是小叔的婚礼,便留了赵澜带过来的一个懂农事的嬷嬷,让她带领山沟子村人管理这一百多亩的辣椒地。
  三月春暖花开,也是韭菜上市之时,苏若锦的几亩韭菜接上空档,开始往京城运,韭菜这东西,只要施肥得当,一茬接一茬,有的卖的。
  她带了几捆回县城家,给家人做韭菜饺子、韭菜盒子,韭菜饼,第一茬新鲜的,鲜嫩多汁,吃的能舔手指。
  苏四郎吃的摸小肚子,“阿姐,同样的东西,为何你做的就好吃呢?”
  苏若锦也不知道,她笑笑,“或许阿姐的手有点食成金的功能。”
  “哈哈……”苏三郎被逗笑了,乐不可吱。
  裴先生也吃的满嘴冒油光,整整吃了三大个韭菜盒子,“好吃。”
  苏言礼也吃的点头,“阿锦,西边的菜地都种上了?”
  “都种上了,只要伺弄的好,就会丰收。”她得隔三差五去看看,可马虎不得。
  程迎珍问,“阿锦,你小叔跟公主成婚,咱们除了一般的礼仪外,还送些什么好。”
  这个还真费脑子,苏若锦下意识看向上官屿,左右看了看,才发现他没来。
  “咦,三郎,不是让你去叫上官公子了嘛,怎么没来?”
  苏三郎是叫了,可回来时玩的昏头了,忘了讲,挠挠头,“上官公子说,他正在准备学堂书籍,有点忙,就不过来了。”
  苏若锦与他爹相视一眼,父女二人心知肚明,这是怕触景伤情啊!
  她起身,“爹,我去看看上官公子。”
  苏言礼点点头,“去吧,要是还要需要什么,让他尽管到县衙里找我,该拨款的就拨款。”
  他说这话时,苏若锦注意到裴先生望了眼他,一脸难的样子。
  苏若锦直接问道,“爹县衙的财政……”
  “去年灾荒还没接上,现在又是春天青黄不接之时,所以……”只能等夏收了。
  确实只能一步一步来,苏若锦想说什么,想想又没说,去找上官屿。
  私塾的房子是收缴的获罪小吏的住处,一处幽静的小院,正适合做私塾学堂,苏若锦到时,上官屿正在抄书。
  “你就忙这个?”
  上官屿瘦多了,一脸虚弱,好像连笑都失去了力气。
  苏若锦都不忍看,“上官公子,是我小叔……”
  一提到苏言祖,上官屿连忙摆手,“二娘子,跟少白没关系。”
  “可他辜负了你。”苏若锦替他难过。
  上官屿再次摆手,“阿锦……”他欲言又止。
  苏若锦朝身边的毛丫等人看看,示意他们到外边,毛丫看了看周围环境,跟叶怀真二人出了书房。
  上官屿请苏若锦坐下,叹口气。
  苏若锦给他倒了杯热水,他连忙道,“谢谢。”
  她安静的作了倾听者。
  喝了热茶,上官屿发青的嘴唇好了些,他道,“其实从家乡逃出来时,我曾对自己说过,我不主动寻死,但不管是饿死或是冻死、生病死,我都顺其自然,每当病发作时,我总觉得自己活不过明天,可是因为少白,我一次次从黑白无常的手里逃出来,现在更是因为少白,我的老病根居然好了,所以……二娘子不必替我难过,他有现在的归宿,就是我一直以来所求的,上苍听到了,所以我感激上苍,祝福少白余生一切都好。”
  苏若锦:……人家早就放下,她白操心了?
  “那你现在……”怎么形容枯槁的?
  上官屿摇头失笑,“我是为银子愁的。”
  苏若锦瞪大眼,“什么?”
  “慈幼局需要银子,办私塾也需要银子,可现在行情不景气,不管是我的画,还是蜀锦都没市场。”
  一句话,他没赚到银子。
  大胤朝这两年一直动荡,再加天灾,确实不好赚银子,这两年,她也没赚到什么银子。
  “等过了今年,一切都会好起来。”新帝并不像曾经看到的那样平庸,这是个有想法的皇帝,肯定会改变现状,让天下重新安定繁华起来。
  上官屿点头,“我相信。”
  上官屿没心结,不知为何,苏若锦好像替小叔打开了心结一样,她的心情瞬间好起来。
  “学堂的书,你一本本的手抄啊!”她真是服了。
  “那怎么办?”越是年景不好,书越贵,一本普通的学字识文的书都快要半两银子,弄个几十本,大几十两去掉了。
  苏若锦:……
  “别抄了,过几天我就去京城,到时找个印刷的铺子,批发一批教材回来。”
  “这……”上官屿显然不好意思。
  苏若锦道,“上官公子,我爹都说了,教育不是一个人的事,这是尉州县之事,县衙出银子不是应该的吗?”
  上官屿叹气,“上任留下的烂摊子,大人也不好过呀。”
  “上官公子,有你这句话,值了。”
  书本解决,苏若锦提议上官屿带她去看看学堂。
  二人一起去学堂,三个班的书桌椅都已收拾停当,在物质匮乏的尉州县,弄这么多套桌椅,上官屿是花了精力的。
  “初、中、高级三个班。”上官屿道,“正月里这段时间,我联系了几个秀才,有两三个有意愿,只等春种结束过后,就过来上课。”
  “打杂的,看门的都找到了吗?”
  上官屿点头,“想干活的人很多,这个好找,主要是看人品,挑了几个老实能干的。”
  上官屿出生富贵,这些事对他来说不难。
  苏若锦又看了看瘦弱的他,从荷包里掏出一个交子,“买些好吃的,没有好身体怎么能实现心中抱负呢?”
  上官屿本不想收的,被她这么一说,不收不行了。
  仆从秋山替他收过五十两交子,“多谢二娘子。”
  “秋山哥哥,你们还是得找个会做饭的丫头或是婆子,光你们两个就算有银子也做不出什么。”
  这倒是实话。
  秋山委屈,“不烦二主,二娘子,那你帮我找一个呗。”
  “好。”苏若锦干脆的答应了,正要让毛丫把热乎乎的韭菜盒子拿过来给上官屿主仆,于水莲不知从什么地方跑过来,好像听到了他们的对话,扑嗵一声跪到苏若锦面前,“二娘子,我愿意给上官公子烧火煮饭,请给我一个机会。”
  这少女,苏若锦记得,就是巷子里弟弟被欺负的那个,见几回对她有几回恶意,这次倒是怪了,居然跪到她面前求人。
  她从不居高临下看人,可她非要跪着,苏若锦看向上官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