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但她不仅不怕,又念叨着她那没影的接生馆事业,还担忧起她的安危来。
“你娘白混这些年了?”
因着她现今接生的人家都不算简单,莫母对这些尤为注意,若不慎接触到阴私,真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你担心我,还要同我学?”莫母另辟蹊径,继续劝道。
“我开接生馆让她们来我这儿生,不仅接触不到这些,还能多救她们的命呢!”莫婤振振有词。
“哼,还是童稚纯真,天马行空呢,若真有那日,阿娘定支持。”
莫母笑笑亦随她去了,她这闺女常常有些奇思,若能成真,自是女子们的福音。
毕竟,若没有不靠谱的稳婆、乱指挥的婆母、心术不正的“身边人”,女子这“鬼门关”应是要好闯许多罢。
因着高府今岁囤粮、杀猪、宰羊,大伙儿皆过了个富裕年,开春都壮了不少。
莫婤在槐花树下一量,竟长了一寸,脸也长开了些,愈发有美人模样。
春日是生长播种的季节,容焕阁又迎来了高峰。
多为备孕或已孕的娘子们,提前来添置物件,以免坐月子没法出门挑到自己喜欢的花样,还同小神仙抱怨为何不能送货上门。
大隋有名的绣房,皆是能上门丈量尺寸。
起初多因高府的关系,大家碍于面子情,在开业时象征性的捧场。
哪知,一入容焕深似海,从此就离不开了。
日日都念着容焕阁又出了什么新宝贝,有了什么新花样,因而皆愿亲自来。
来了有医女们深入浅出地讲解,或养娃、或养生,或产后调摄、或娩身之宜忌,还有小神仙随机掉落的蟠游发糕,因而尚未有人提出这点。
现今大家忙着备孕,这点就又被提了出来。
“承蒙大伙儿抬爱,但您瞧我这店,就这么些人手,务以质胜,可不敢再将人派出去。”莫婤赔笑拒绝。
这妇人环顾一周,见铺子人流这般大,众人皆忙得脚不沾地,亦认同的点点头。
况这铺子才开,恐方盈利,她断不好嚷着让人家多招人手,遂作罢。
待日后扩大规模,送货上门自是可的,但现今莫婤更想让众人亲自来买。
她已同医女们商量过,多说些产育知识,潜移默化间养成众妇人的求知欲。
习惯养成后,她们再顺势开启孕妈妈课堂,从传播科学生产知识的方面,降低产妇们的死亡率。
因着莫婤赔笑着作陪,妇人愈发满意,家中人还说她拈酸,你瞧别人怎么一幅她说得颇有道理的模样?
被捧舒服的同时,又多添置了两套,一旁走过去的晴姐儿对莫婤击节称赞。
因着每七日便需盘账,莫婤就同王娘子商量将此日定为休沐。
当日一早莫婤便同掌柜、铺娘们一道上值,店铺打烊后,方独自盘存。
自知莫婤休沐日,要亥时初方回高府,长孙无忌很是担忧,皆要陪同。
一人盘存无聊透顶,四周全是货物,但凡出一点动静,就让她心中毛毛的。
她还将狼崽子也带来陪她,但它这般小,也不抵用,还是心存恐惧。
现在有人陪,还能多个人说说话,自是好的。
况且,长孙无忌从最初便送她回家,她早已习惯他的陪伴,很是安心。
只是不知从何时起,李家二公子李世民,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
第41章
李二郎来就罢了,还搬了个双陆棋盘放在库房角落。
每每莫婤挑灯奋战,瞧着一旁席地而坐,悠闲对弈的二人就气得牙痒痒。
也不客气,上去一人一个后脑勺拍了才舒爽。
就算将来是皇帝,现在也是在他面前讨打的臭弟弟。
是的,虽然李世民比莫婤大了几月,但实际年龄三十多的莫婤仍以姐姐自居。
“阿婤何必这般粗鲁,辅机你说,将来可怎么办啊?”
李世民一幅老大哥为不懂事的小妹操劳的口吻,听得莫婤头更疼了。
“有我等护
住,怕甚。“长孙无忌又下一格,不甚在意道,“婤婤这般挺好的,别让人欺负了去。”
“也是,不服就打到服!”
李二郎听罢亦是赞同,辅机次次能说中他心坎。
听着两个小伙伴甚至幻想起如何帮她找回场子,莫婤又叹了口气。
抱起一旁正瞧他们起劲的狼崽子猛吸一口,回了库房内的书桌上,头脑风暴地算起账目来。
因盘腿席地而坐,莫婤总是勾腰驼背,怕身子长坏了,便将宋代才出现的书桌捣鼓了出来,但她一直苦练的转笔技能还未完全掌握。
为了不让这门手艺失传,她对书桌藏着掖着不敢推广,想着至少不能让这绝活是断在她手上。
但亲近之人总能发现,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家中现皆安上了书桌。
莫婤只好又苦口婆心地劝,声情并茂地点明害处,诉说转笔书写的优美。
幸而他们皆为自律之人,每日仍勤加苦练书法,自然包括转笔。
日日操心这门手艺,莫婤都觉待李世民上位后,定要同他讨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大使的名头。
心中一面吐槽,一面算得飞快,还好小时被小姑逼着学珠心算,现是起大用了。
正一心二用着,一抬头眼前立着两道人影。
“你俩干嘛呢?又想挨揍?”
莫婤猛地被吓了一跳,火气又上来了。
“每每看到阿婤这般技能,都觉惊奇。”
李二郎不理她,顾自感叹着。
“我不是都教会你们了?”
莫婤翻了个白眼,她这点技能早被他们掏干净了,还同她在这儿装。
“婤婤还有多少,我帮你算些。”长孙无忌给她顺毛。
莫婤欣喜点头,拉他坐下,分了一本账目给他,李二郎也捡了本,帮忙算起来。
送莫婤回高府的路上,李世民同长孙无忌讨论着案子。
“阿兄,办的何案?”
莫婤好奇追问,原不愿她担忧的长孙无忌,方同她讲起始末。
原是上次莫婤和长孙无忌在东市发现的那座荒院,果真是贩卖孩童的窝点。
在莫婤去报官时,他们正收拾东西准备转移。
见状,猫在院外一颗歪脖子树上的长孙无忌,只好趁他们未留意之际,翻进院子欲阻止。
还未等他出手,人贩子们七嘴八舌闹起了分歧。
为躲避官府的追查,他们欲分成四波逃走,东西都收拾好了,却为着分人僵持不下。
他们皆想要自己那队,多带走些貌美的胚子,卖去青楼为妓,或卖去大户人家做丫鬟,皆是笔不菲的收入。
几方谁也不愿吃亏,吵得越发不可收拾,长孙无忌趁机狠狠射出几枚石子。
“你他娘的,还敢偷袭!”
“傻大个,你还动手!”
“谁先动的手,别不认账!”
“我还怕你们不成?”
皆是些膀大腰圆的懒汉,抡起拳头来却像是发疯的公牛,直打到了官差们围了院子。
因着都没跑掉,官差们连诈带打,竟问出他们在长安城还有别的据点。
连夜打击,端掉好几个窝点,但衙门似有他们的内应,还是让人贩子头头跑掉了。
为了能将他们抓捕归案,他们又找到长孙无忌,询问其是否记得更多的细节,还想让他当饵引出逃走的人贩子。
长孙晟因着儿子能为朝堂做贡献,很是满意,爽快应下,还敲打长孙无忌定要好生表现,争取早日入军营,夺军功。
长孙无忌无所谓地应下,心中却暗自庆幸莫婤不在长安城内,方逃过了当诱饵。
待莫婤回长安城后,长孙无忌仍不放心,除了暗中派人手保护,日日护送外,又叫上了李家二郎。
“不过婤婤亦不用太过担忧,他们约莫已远遁。”
长孙无忌见莫婤若有所思,便出言安慰。
“搜了这般久,衙门若真有他们的内应,他们定已逃出长安城。”
李世民亦猜测道,只是这般,再想抓他们,可就难了。
“那些孩童,都找到亲人了吗?”
她低声询问,古代可没有寻人启事,若孩子不记事,可难觅亲人了。
“大些的都找着了,小些的难啊。”长孙无忌亦是苦恼。
“那如何处理?”莫婤忙追问,大隋可没有孤儿院啊。
“往我家塞了四个!”李二郎仗义道,“没事,我都塞我娘院中了,至少饿不死、冻不着。”
“也是没有法子了,我还同我娘和我妹妹一人院中塞了四个了。”长孙无忌也很无奈。
这次救出许多孩童,三四岁的亦不少,皆不记得家在哪儿,官府塞不下,又让他爹帮忙,他爹说着锻炼他,只将这麻烦甩给了他。
他拉着李世民都快成这些孩童的“大理寺卿”了,一面破案找家,一面还要安抚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