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是锦绣坊,离这儿大概三四里地,到了地方直接报你爹名号便是。”
  祝英宁应下,携妹妹过去,路上祝英台提及那天在祠堂里说过的事。
  “应该没这么巧罢?而且,要不是你说,我都已经忘记这件事了。”祝英宁道。
  祝英台:“无巧不成书,等到那儿之后不就知道真伪。”
  到得布坊,祝英宁只觉惊奇,以前只在电视剧和纪录片里看过布坊,没想到有机会身临其境,他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二位客人是来买布吗?”少女的声音打断祝英宁思绪。
  他朝发声处看去,只见一位戴蓝方巾的少女缓缓掀布走过来,模样瞧着倒挺清秀。
  “姑娘,我是上虞祝家庄的人,来取祝员外的货。”
  “祝家庄?”少女悄然打量一番祝英宁,回道,“你是祝家公子么?”
  祝英台:“你认识我大哥?”
  “你是祝英台?”少女又是一笑,“听相识的长辈提过。”
  她很快回神,说道:“请二位进屋稍候,我去取布。”
  少女领二人去了待客用的小屋,倒上两杯茶,又送来一小碟干果,礼貌俯身,往另边走去。
  “不会就是她罢?看着倒挺懂礼数。”等人走远,祝英台说道。
  祝英宁道:“不管是不是,我们今天的任务只是取布,不想其他。”
  说话间,他听到不远处也有动静,对祝英台道:“好像还有其他客人在。”
  “人家开门做生意,有客人上门不是很正常吗?”
  “不过,”祝英宁面露纠结,“我怎么觉得这声音有点耳熟?”
  祝英台道:“是不是哪个认识的叔叔伯伯?我记得爹有个朋友就是裁缝,常会到各个地方买喜欢的布料。”
  “不大像,算了,可能就是音色相似。”
  正说着,那少女去而复返,交付货品,祝英宁依照母亲教授的方法简单检验。
  因着还有一道对阳光检查的步骤,便往外走,找到合适地方核查。检查无误,他颔首对少女致谢,与祝英台一人抱三匹,就要动身离开。
  突地,不远处走出来两个人,看清其中那个少年长相后,祝英台抱着布拔腿就跑。
  祝英宁站在原地傻眼,心想妹妹不会在外头招惹了别的桃花债,不然怎么会跑得这么快?
  还在困惑,那少年却已将目光投来,带上几分喜悦唤道——
  “英宁。”
  祝英宁抬眼,于飞扬的绛红染布间望见少年清俊不凡的脸,同样欣喜。
  “文才!”
  第22章 对文才可比对其他人上心多……
  陡然相逢的喜悦冲散三匹布带来的沉重感,祝英宁快步过去,问道:“你怎么在这儿?”
  “您二位认识?这位公子看着面生,是头回前来?”
  祝英宁看向开口的中年男人,又听少女唤了一声爹,回道:“您是这布坊的老板吗?我是上虞祝家庄祝老爷的长子,祝英宁,与文才同在万松书院求学。”
  “原是祝公子,久仰大名。”中年男人用赞许的眼神和语气应对,“这布,我想起来了,是祝员外年前定的罢?”
  “是。婻風”
  老板又道:“怎的只有公子一人前来?”
  “同行人有事先走了。”祝英宁客气一笑,又看向马文才,“你来这儿又是为什么?”
  马文才道:“外祖父馋老板这儿的茶,嘱我来取,顺道为二老挑些合适布料裁新衣。”
  祝英宁点点头,“那你忙完了么?要是忙完了,我们可以一起走。”
  “走罢。”
  二人告别老板父女,往外走去,马文才要帮着分担,被祝英宁阻止。
  “要是被人知道,我们祝家可就要成为众矢之的了。”
  马文才顾自拿走全部布匹,“要说便说,我不在乎。”
  “但还是有一定影响吧?你知道的,舆论是把看不见的刀,刀刀扎人心。”
  马文才:“我们是朋友,这不过是分内之事。”
  祝英宁想了想,还是选择妥协,问道:“会重吗?重的话,就给我拿,你可不能受伤。”
  “无妨。你既在意所谓的舆论,那就帮我提这盒茶叶,两人手上都有东西,看旁人还能说什么。”
  祝英宁接走茶叶,想了想,还是从他那儿抱走一匹布,“我还是觉得有点过意不去。对了,你接下来要去哪里?如果没什么事的话,可以去我外婆家,她应该会很愿意看到我的朋友拜访。”
  而祝英台,就她这次跑得比兔子还快的架势,想必不用太担心了。
  “你要带我去见你的家人?”马文才问。
  要是放在之前,人一邀请,他只要有空,即刻就能去。可自打得出祝英宁或对自己抱有不一样的情感后,他反倒有点矛盾。
  会不会有点快了?
  这样想着,无意间也念了出来。
  祝英宁道:“快吗?我觉得不会,我爹娘时常提起你,我家里好些亲戚也总夸你,还想着有一天能一睹你的风采。”
  “是么?”马文才嘴角上扬,“你真的希望我去?”
  “来都来了,见见呗。当然,要是来不及就不用刻意过去,你的事更要紧。”
  主要是,他也挺担心自己那群亲戚万一一个没收住,给人留下坏印象就不好了。
  马文才道:“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