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公子。”
祝英宁转头,对上一名看上去像是习武之人的青年,“这是?”
“我外祖父家的护卫。”
祝英宁又见对方身后不远处停着华美马车,说道:“你先回去罢,我们过些天再见。”
说完,就要去拿剩下的布匹。
马文才问道:“你的马车呢?”
祝英宁抬抬下巴,示意他看另边在拱脸吃草的马,“那,再见?”
“英宁。”
祝英宁转头。
“记得回信。”
他疑惑一声,很快点头。等祝英宁上了马车,马文才才提着自己那盒茶叶回去。
“公子,方才那人便是老大人之前提过的祝公子吗?”护卫问道。
马文才道:“是他。”
“看着文质彬彬,模样也好,像是老大人会喜好结交的那种文人墨客。”
“你认为外祖父会很中意他?”
护卫没听出更深层次的意思,直白道:“我认为是的。”
马文才嘴角又翘了两分,“走罢,回去向外祖父交差。”
“是。”
两辆马车平行移动,在某处分道扬镳。
祝英宁再望不见车影,恋恋不舍地放下帘子,对身旁还在喝茶的祝英台道:“你刚才把我吓了一跳。”
“究竟是我吓人,还是马公子吓人?天,我当时感觉心都快从嗓子眼里跳出来了。”
祝英宁道:“只能说,人在受到惊吓的时候,潜力真的无限大。你这次的速度可比之前在书院里参加体测时要快多了。”
祝英台:“……”
“那我是不是还要谢谢马公子?”
“我看行。”
祝英台嘁了一声,又道:“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照旧是贵公子啊,而且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他们总说穿狐裘最能检验气质,他穿着是真好看。”
祝英台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开了口,“谁问这个了?我说的是那位布坊里的姑娘。”
“啊?”
祝英宁惭愧笑着,脑子飞速运转,结果就记得人家戴着头巾,旁的却是想不起来。
“这么说来,你是对人家完全没有兴趣。”
祝英宁道:“哪有一见面就感兴趣的,我成什么人了?又不是流氓。”
“但我看人家对你倒不是没兴趣。”
“可不敢胡说啊,人家女孩子要名声的。”祝英宁说,“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人家真对我有兴趣,又不代表就要跟我在一块。恋爱自由,货比三家。”
祝英台轻笑,“难怪夫子总说你适合修道,这随心所欲的样子还真有几分道家风范。”
祝英宁跟着笑,“实在是太抬举我了。”
三四里地本就不远,兄妹俩还东拉西扯,路程感觉就更短。
接过布帛,祝夫人见四下无人,问道:“你们在布坊可有见过什么人?”
祝英台反问:“您问男人还是女人?”
“只要见过什么人都说说罢。”
祝英台道:“在那儿就见着三人,三男一女,三个是布坊中人,还有一个是客人。”
“后来呢?”
“娘,你有话直说吧。”祝英宁道,“一个两个都开始打哑谜,现在又还没到元宵节。”
祝夫人道:“若要直言,这话又不好说说出口。”
祝英台:“无非是想问大哥对那个布坊女儿的印象,对罢?”
祝夫人尴尬一笑。
祝英宁道:“回绝表姨母吧,那姑娘值得更好的。”
“你话说得不对,你哪里不好了?”祝夫人嗔道。
祝英台说:“因为马文才也光顾了那家布坊。”
“马公子?当真?”
祝英宁点头。
祝夫人敛下眼,忖道,倘若是马家公子的话,自己这儿子着实有可能会低人一头。
她又一想,马公子的亲事当是门当户对,不见得会与那小女儿结连理。
怕就怕在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祝英宁道:“娘,这心您也别操了。要是我命里真有这么个人,迟早会出现,强扭的瓜不甜。”
“主要是你表姨母盛情难却,我想着见见也没什么。既然你无心于此,那就暂且不提。”
祝英台道:“我也没这个心思。”
“好好好。”
祝夫人又问起他们偶遇马文才的经过,一提这事,祝英宁的话就多了不少。
“你这孩子当真奇怪,提那姑娘三棒子打不出一个响,提马公子怎就有这样多的话能说?”
祝英宁道:“因为文才是我的好朋友,那姑娘又不是。”
“罢罢罢,听到你能交到个好朋友,娘也为你高兴。有机会的话,务必要请马公子来家里做客,我定给他做一桌拿手菜。”
“好。”
祝英台问:“那山伯呢?”
“梁公子也一样,既是你们的朋友,我们家自会好好招待。”
兄妹俩异口同声地夸赞起自己的娘亲,祝夫人一手摸一个头,揉了又揉。
再待上半个时辰,祝英宁一家动身回家,不留这儿吃晚饭。
回到家后,祝英宁忙去问祝威有没有收过寄给他的信,祝威说收到十来份封,都给放桌上,但祝英宁没在意。
祝英宁回去一看,难怪不甚在意,居然有好几封是匿名写来骂他的,骂他是祝家的大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