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专业亏钱人 第133节

  他们打算延长两条公交车线路。
  一条线路是直接道镇上的学校那里停的,这样可以方便村里的孩子们上下学,从以前上下学加在一起步行四小时,变成上下学加在一起步行一小时,算是个不错的改变了。
  另一条路线更长一点,途中会在镇边缘停留一下,然后往市里开。这条线是提供给石大少爷反映的那些想要去镇上和市里很困难的村民们的。
  “如果要到镇上,就可以在这一站下车,然后直接转公交车到18路公交,镇上的大商场、医院、镇中学都在这条线路上!”
  虽然转公交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但对比之前的徒步来讲,公交车显然已经是一个进步了。
  另一个是道路整平的事情。
  这个交通局直接就答应下来了,他们会用沥青重新把这条路给整一整,这个成本可比两车道变四车道的成本要低得多!连上一个方案人家财政局都默许了,这个方案财政局更不会有意见了!
  而只要钱到位,就没什么问题了!
  除了石大少爷这两个意见,佩佩小姐姐也提了几个建议。
  比起这段时间更多的注意力还是集中在孩子上的石大少爷,佩佩显然和村民们相处的更多一些,走的是润物细无声那挂的,她提出的很多点也非常细节。
  比如她建议要给村民们做政策普及的宣传——不是那种走形式主义的宣传,村委会要搞点有实质意义的。
  村里人如果发现停电了,他们可以打哪个电话求助?
  都什么年代了,还让村民徒步走好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到村委会这也太傻逼了吧?
  村里妇委会是管什么的?要是嫁到隔壁村的小媳妇发现自家老公婚前有pc的行为气得回了娘家,想要离婚,但隔壁村有意见,这件事妇委会到底管不管的?
  村里狗狗那么多,狂犬病疫苗啥的卫生院有吗?如果被咬了能去卫生院嘛?
  再比如杂货铺除了卖商品之外可不可以提供租拖拉机和租自行车的服务呢?
  前者是租给村民的,面对地多人少的局面,这时候确实需要先进科技出面解决一下问题了;
  后者是租给村子的小情侣们的,她算是发现了,村里的当代小青年,因为交通不便的问题,谈恋爱一天到晚除了逛她这个杂货铺,还是逛她这个杂货铺!她这个杂货铺就这么点点大,来来往往还这么多人,小情侣们没意见她自我代入下都替人家尴尬!不如提供一下租车服务,扩大一下小情侣的活动范围,让他们有其他地方可以选择。
  如果这些能提供,那还有什么证得办嘛?
  她最近是真的被这些个证件给整怕了。
  整个村子随着这些提议一点一点在变充实。
  杂货铺的职能也为了配合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发生着改变。
  前面佩佩小姐姐提到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剩下的还包括:
  杂货铺原先的鸡都得重新换掉了,农业农村局说他们最近从隔壁市那里找到了一种更加适合在他们这块地方饲养的鸡种,你强行让村民们家家户户换一种鸡养,人家不一定高兴,所以需要杂货铺配合一下,先把鸡给换了,村民们看到这个品种的鸡更加活泼、更加少病,他们就会自发购买新的品种鸡。
  嗯,所以杂货铺现在得新增一个功能叫养殖动物采购。
  就是村民要买新的鸡新的鸭新的猪新的牛,他们得登记下来,然后联系政府找公司买。
  杂货铺后院要扩建成交易市场了,以后农业农村局会定期联系农作物采购商,让他们定期来杂货铺,村民们可以把自家种了的产物、加工了的农产品运过来卖。
  减少运费,降低交易成本,政府担保,提高商家信任。
  等到整个会议结束,已经是晚上八点半了。
  石妈妈跟着自家儿子回到了杂货铺,吃了一个她儿子专门为她摊的鸡蛋饼——这个鸡蛋饼居然是熟的!
  感动不已的石妈妈泪眼汪汪,连忙掏出手机视频连线了自家女儿和老公,对着老公和女儿说着“再也不用担心我们家崽崽把自己饿死了”的话,感叹着儿子变化特别大,变得黑了但也变得成熟懂事了,今天在会上光芒万丈好得不得了!对着被夸得一脸自豪的石大少爷则说的是:
  “之前妈妈还觉得,你姐姐说得不对,咱家积累这么多的钱,有的是办法、有的是老师能把你教好,教成一个成熟的大人,不需要参加这种节目,去到这么农村的农村,但是现在,妈妈觉得你姐姐说得还挺有道理的。”
  她难道不知道慈母多败儿嘛?
  她难道不知道自家儿子在来这里之前确实还是个不懂事的生理上的成年人、心理上的未成年嘛?
  她又不傻,她当然知道。
  以前是狠不下心来历练自家小儿子,但如今,小儿子都从猴子进化到类人猿了,再努力努力就进化成人了,这时候把孩子带回去,谁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有契机从类人猿进化成人类?
  当然,当面石妈妈不会把这个类人猿和人类的比喻说给自家儿子听。
  她说的是这档节目对这个村子的意义,是她儿子对这个村子所作的改变——
  “你难道不想亲眼看到自己的努力争取对村子的改变吗?”
  石大少爷很想说自己其实不想。
  要亲眼看很简单啊,我就解除这个什么折腾人的嘉宾合同,然后直接在市里面订个好点的酒店长期入住,经常开车到村里看看不就行了?
  我干嘛非要折腾自己,每天起早贪黑不说,还要莫名其妙学这个手扶拖拉机驾驶——他看着像能考过考试的人吗?!
  但对石妈妈很了解的石大少爷也知道,他妈都这么说了,那就是心里有打算了,这时候和他妈据理力争,那只会把他妈推到他姐那一边去(是的,在他眼里他姐姐那就是阶级敌人,非要把他摁在富强村接受改造的那种),所以最好的选择是表面上附和他妈妈的话——
  “我也觉得我这段时间变化挺大的,和村里人相处了这么久,突然间让我走,也是挺舍不得的……”
  但实际上还是要暗戳戳给自己留一点发挥空间——他发挥儿子独有的撒娇技能,让他妈妈多留几天,陪他去学拖拉机,陪他去参加手扶拖拉机驾驶证的考试!
  等他妈妈亲眼目睹了自家儿子在考拖拉机驾驶这件事情上的艰难之后,相信他妈就知道,他真的不是能留在村子里的料,然后心疼他一次次被教练骂(拖拉机考试的教练和学车的教练真的有异曲同工之妙),就像当初心疼他上奥数班一样,把他从培训机构拯救出来!让他逃离苦海!
  石大少爷想得非常完美,并向他妈提出了这个请求,他妈妈也予取予求一般答应了。
  但当第二天,石大少爷和佩佩准备出发去练习拖拉机驾驶的时候,石妈妈又一口反悔了。
  她说:“我今天去不了啦!”
  她说:“你不知道,隔壁村的小花结婚没到一个月就哭哭啼啼跑回来啦!”
  她说:“就是因为她发现自家老公婚前婚后都在pc!”
  她说:“现在小花想离,但是婆家不让!据说今天,婆家要带着村里人到小花的村里去闹!”
  她说:“这么重要的事我怎么能不去帮忙!”
  她说:“我都和老姐妹儿们约好了!”
  第160章 赚钱的第一百六十天
  《偶然的店长》换嘉宾风波, 就这样在所有人都不知道、只有石大少爷本人心中狂风暴雨的情况下结束了。
  石妈妈探班探了三天,自家孩子的拖拉机培训课是一次没去,倒是妇委会帮助小花离婚的事情她全程参与。
  这一段因为涉及小花个人的隐私, 节目组虽然也去看了,但还是没有录,导演已经想好了, 到时候剪辑“石妈妈来探班”这一期内容的时候, 关于妈妈上午的去处, 就直接通过两个留在杂货铺的临时店员和来店里的村民的对话去展示。
  比如:
  “昨天晚上好像石店长的妈妈来探班了!”这是消息灵通的店员a。
  “探班了?!就是那个刚刚端走了一份早餐的那个美女姐姐吗?天呐她居然是石店长的妈妈?!我还以为石姐姐!”这是嘴巴超甜的店员b。
  “我们要去打招呼吗?好歹是店长的妈妈, 应该要去打个招呼吧?”这依旧是店员b。
  “等晚上吧?我听pd说店长妈妈吃完饭就急着要去探班儿子的拖拉机培训课呢,现在去打招呼不合适吧?”a说。
  这是当时石妈妈一觉睡醒的第二天,当她在外面吃早饭的时候, 给她做早饭的两个临时代班嘉宾在洗碗池的对话。
  “……石妈妈不是说要去看望石店长吗?怎么这都十点了还没出发?这还聊上了?”b一转头, 发现一个多小时过去了石妈妈还坐在外面,整个人一脸疑惑。
  “嘘!别说话!”a一脸严肃的打断他。
  “人家现在正讲到关键点上呢!”
  再比如:
  “石妈妈今天去哪里了?”店员a第三天没看到石妈妈在外面和老姐妹儿八卦的身影,略有些好奇。
  “她和俺家那口子去小花家啦!”这是来买电池的某村民。
  再再比如:
  “石妈妈怎么说好的今天去探班又没去?昨晚我看石头哥还不太开心来着?今天再不去更不开心了吧?”店员b一边整理快递货架一边说道。
  “不中啊, 那男的六点多跑小花家去啦!说是死活不同意离!俺妈气得大早上带着家伙喊上俺姐俺姑俺姑父就去啦!”这是又一个来买淀粉的某村民。
  再再再比如:
  石妈妈在村子的最后一天,和她一起去小花家“战斗”过的老姐妹儿们都来到了杂货铺。四个不一样的村子曾经也有不一样的美食,在那一天晚上, 每家的老姐妹儿都盛了一碗自家的特色菜, 有的是卤鸡爪, 有的是羊汤, 有的带来的则是家里自己酿的酒,一起为自己的姐妹践行。
  小花没有来。
  但小花的妈妈来了。
  带着一首他们民族的特色欢迎远方客人到来的歌曲(讲道理这首歌有点不太应景, 但他们民族确实没有欢送客人的歌曲)。
  导演组在剪辑这一期的时候,用这首歌的名字给这一期起了一个小标题,叫“欢迎你, 远方的客人”。
  石妈妈回去后,石大少爷的第一次手扶拖拉机驾驶证果不其然的没有通过,但可能是因为这一次他也知道自己是不可能摆脱这个节目了,这个考试是无论如何也得过了,于是大少爷终于是认真了起来,在第二次考试中考出了证。
  考出的当天(证是考试一结束就会颁发的),石大少爷意气风发地坐上那辆赞助商提供的拖拉机车,赫赫扬扬地从杂货铺出发,绕着整个村子、挨家挨户的门口兜了一圈,想要昭告天下自己考出了的事情——
  然后就发现这村子里上到八十岁的阿婆,下到四岁刚学会扔炮仗的小孩子,全特么知道他上一次考试没考过!
  然后村里人深刻的认为他这一回是考试补考通过了。
  石大少爷:“……”
  就怎么说呢?
  第二次参加考试,和补考,那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还是不一样的好不好?
  而且这个村子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他没考过这件事情回传得这么远?他不要面子的吗?
  但是当他晚上从好几个来杂货铺玩耍的孩子手里拿到了熟鸡蛋,通道孩子们口口声声说,这是家里的传统,要给考试考得好的孩子奖励一颗熟鸡蛋的时候,原本的郁闷立刻烟消云散。
  就,
  其实吧,
  在这个村子里多住个一个月也没什么的。
  ……
  ……
  当《偶然的店长》配合政府的工作在不紧不慢的录制素材的时候,双黄丸公司其他的项目组工作那真的是紧锣密鼓。
  正如秦贝当初对这个季度下的定义一样——这一整季,主打一个折腾。
  整个公司上上下下,那真的是全员奔跑式前进。
  <script>read_xia();</scrip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