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专业亏钱人 第132节

  什么座谈会?
  她儿子何德何能还配参加会议了?
  pd在边上解释道, 这是政府的专班小组召开的座谈会。
  在知道节目组来到富强村拍摄节目的时候,当时的文旅局非常重视,特地要了节目组之前已经录制剪辑好的前两期节目, 并在看完之后,深感节目中出现的内容其实政府部门都有义务要帮忙解决,于是特地成立了一个改造富强村的小组,汇集了各个相关部门,来到富强村,专门召开座谈会,讨论富强村的下一步改造之路。
  而作为已经参与到这个村子生活中的杂货铺店长,佩佩、石大少爷和节目组也理所当然的被邀请参加这一次的座谈会。
  自家儿子居然被邀请参加一个政府会议,这是石妈妈没想到的。
  因为节目组本身也在列席会议的名单里,pd很直接的分了石妈妈一个名额,和摄像大哥一起进去,旁听了这一次的专题讨论会。
  专题讨论会直接在村委会的会议室里召开,各个部门和村里参加讨论的村民、村干部、以及杂货铺两位老板坐在圆桌上,列席会议、授权录制拍摄的节目组则在后面坐着。
  等到人来齐了,一名农业农村局的小姐姐率先开口,放ppt的同时,和大家介绍起了富强村的情况和这个村子治理的难度。
  之前也说过,富强村实际上是由四个周边的村子合并而成的一个村子。
  这就注定了,这个村子在合并的时候,整个村子的氛围不会很融洽。
  理由很简单——因为这是四个本身就相邻的四个村子!
  你在城市里看见的新农村,村民们个个勤善和美,村子与村子之间有各种交流,还会出借文化礼堂给另一个村子的村民结婚用,仿佛和谐得不得了。
  但那是生活富足、资源充沛的地方。
  如果你所在的整个村子环境就是生存条件恶劣、生活资源不足的,那么村子与村子之间难免会因为种种原因产生摩擦,特别是相邻的村子——你要知道以前为了争水源,村子和村子之间是会发生械斗的!
  械斗那放在以前都是要死人的!
  所以说这四个村子之间往上数三代有血海深仇,那还真的不是什么夸张手法!
  这种情况下,当四个村子合并,最后所谓的选出来的村长,实际上不过是四个村子里村民人数最多的那个村子的曾经的村长,你能指望他说的话,另外三个村子的人听吗?
  同样的道理,虽然村委会的驻村干部都是上面派下来的大学生村官,但这么年轻的村官,你觉得村民们对他们信任吗?
  如果是别的这类村子,政府还能想想办法,通过村规也好,通过政府命令也好,让这四个村子的村民不得不做某件事,从而冰释前嫌,融合成为一个村子,但偏偏这四个村子里还有一个是少数民族的村子!
  众所周知,很多事情吧,一旦带上少数民族,仿佛就村子本身的自主性就变大了,各种禁忌也出现了,你想通过外部的方法去破难反而会束手束脚。
  这就是为什么政府这边不是不知道富强村既不富也不强,却在促进民族融合、和一些基础性建设工作中少有作为——
  讲道理,能用两年多的时间把一个贫困村变成一个温饱村,其实政府部门做的已经很多了。
  当然他们自己不觉得。
  以前工作没有做好,是各方面条件不具备,但随着他们看了《偶然的店长》,他们开始觉得,也许条件已经具备了。
  节目组:“……”
  节目组:“具备什么了?”
  小姐姐表示,实际上在杂货铺存在于村子里之前,四个村子的村民走的是老死不相往来的路线的。
  事实上他们也确实不会有什么交集。
  除了要走同一段路上下班上下学之外,四个村子的田地在不同的地方,相互之间没有交叉,平时生活也不需要其他村子村民的帮助,大家已经很习惯各过各的了,宛如四条平行的人生轨迹。
  但当杂货铺出现之后,四条平行线仿佛出现了一个交点——
  四个村子的人都会到杂货铺买东西了。
  而因为店长的笨手笨脚手忙脚乱,他们又不得不帮着一起打理这家店。
  在并不知道内情的节目组、佩佩和石大少爷的眼里,是好心的村民们帮他们喂了鸡,教他们炒花生炒瓜子,让家里的孩子帮他们一起整理快递包裹。
  但在政府部门的眼里,却是a村和c村的村民为了把散落开的鸡关到一个鸡舍里,不得不放下包袱通力合作,b村和d村的阿婆们为了在杂货铺吃到想吃的花生瓜子,一起帮着佩佩炒花生炒瓜子,以前都分散在各自村里玩的孩子们因为要整理快递包裹,成为了新一代的好朋友……
  “特别是鸡蛋饼事件。”看过两期节目的农业农村局的科长评价道。
  其实四个村子在学龄的孩子早就已经私底下关系很好了,但在此之前,他们的家长们可并不知道自家的孩子和别的村子的孩子玩很好这件事,直到孩子们吃了巨便宜的鸡蛋饼,几家人不得不聚在一起商量要怎么解决,这才发现——
  什么?!
  我家孩子居然是和那个村的那个谁家的孩子每天一起上学的?!
  如果就一次鸡蛋饼也就算了,等到后面,石大少爷还一天到晚开着拖拉机接送孩子,晚上还留孩子在杂货铺做作业,佩佩还给他们检查作业,这一桩桩一件件,让本来想老死不相往来的那些个家长们,不得不为了接孩子送孩子教孩子养孩子经常性的见面。
  见面多了,交流就多了。
  交流多了,就发现其实虽然大家在不同村子,但家里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孩子方面的问题其实都差不多!
  哪怕是少数民族,其实和汉族又有什么差别呢?
  政府部门也好,村委会也好,因为四个村子里有一个是少数民族的村子,就对它格外的束手束脚,各种不一样,但实际上,你以为的优待,对少数民族村落的人来讲,是你没把他们当自己人,对汉族村落的人来讲,是你把人家当自己人,反而把他们当外人,这样一来,反而里外不是人。
  但节目组的杂货铺,因为当初贝总和苟董的疏忽,没有把“这个村子是个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混居的村子”这件事告诉他们,他们反而是对待所有村里人最公平的一个地方。
  其实人和人的差距哪里有那么大呢?
  当你真的和这些人接触的时候,你就知道,人与人,其实本质上是差不多的。虽然行为习惯可能有所差别,但希望过上好日子的心却是一样的。
  而当政府部门和村委会敏锐的发现这其中关键的时候,那些之前因为种种顾虑没有开展的基建工作,就打算随着《偶然的店长》这档节目一起开展——
  利用某些大型活动的举办,趁势把自己城市的基建工作做做好,这是华国政府办事的老传统了。
  因为有些基建工程,你在平时如果要搞,从申请到审批到最后动工,要花费的事件和要满足的条件是非常多非常慢非常难的,但当遇到大型活动举办的时候,往往政府就可以成立专班,特事特办,反而很多经费和工程就可以顺势获得审批,得以开展。
  大城市是如此,小村子当然也是如此。
  交通局就提出,他们可以给村子门口这条一路通到镇上的路给修一修,把双向道改成四车道,路面拓宽了,以后车来车往就方便了;
  农业农村局则提出,他们市其实有试点搞过某经济作物的种植,经过试验,这些改良过的经济作物十分适合在这种有山的地方种植,接下来政府本就有打算要扩大推行新作物的种植,不如把富强村也纳入扩大试点上来,农业创收!
  教育部门则说,他们打算给镇中心小学安排校车,以后孩子们就可以在村口坐校车上下学……
  一个个部门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后,就轮到参加座谈会的村民代表和石大少爷、佩佩发言了。
  先发言的是石大少爷。
  石大少爷一上来,就是给了全场众人一个大逼斗。
  石大少爷说:“两车道改四车道有必要吗?这个村子连个小轿车都没有!四车道改了给谁用?有这点功夫,还不如把路面搞平整一点,再在路边设置围栏!我每次开车送孩子们上学的时候,觉得最难受的就是车子的颠簸,最担心的就是一不小心万一车子侧翻陷进了边上的沟里面出现安全问题!”
  石大少爷又说:“村子里大部分的中年人都已经在镇上甚至在外地打工了,本村本身就没多少能够种田的村民,你们这个说的什么经济作物,它种起来难吗?费劲吗?你们觉得村子里还有足够的劳动力,在拾掇完自家的田地之后,还有余力种别的经济作物吗?”
  石大少爷还说:“校车当然很好,可以让孩子们上下学轻松一点,但是如果只是校车,只是接送孩子,那村子里其他人怎么办?花阿婆想要去镇上看望自己嫁到村子里的女儿,还是要提着篮子,挎着三十个鸡蛋,走两个多小时的路吗?你们不能就因为看节目里孩子们上学累,就只想到要解决孩子的上学问题,村子里孩子是小部分,所有的村民才是大数!”
  石大少爷:“……”
  这样不留情面的带有指责的建议,让刚刚在场上发言的众人都有些羞愧,和石大少爷关系最好的佩佩小姐姐在石大少爷边上捂住了脸——弟弟社会阅历浅,说话真的是一点委婉都没有,好歹你开头先夸一下人家再提建议啊,还是太年轻。
  但在石妈妈的视角里,她却觉得,她家这个孩子,仿佛是一夜之间长大了……
  第159章 赚钱的第一百五十九天
  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是, 一个人的成长和他的个人经历、和他的所见所闻关系匪浅。
  比如对于一个生活在富足地带家庭的孩子来讲,在他/她眼里的贫穷,可能就是他/她背着书包上下学的路上见到的卖炸臭豆腐的阿姨或者叔叔;
  他/她认为的困苦的生活, 可能就是上大学的时候不能过单纯的大学生活,周末的时候为了生活费或者学费还要出去勤工俭学,并申请学校的助学金……
  很多的生活上的细节, 你没见到过, 是不会在脑袋里有这么个概念的, 就像石大少爷。
  他以前从来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哪怕经济实力不如他, 也会希望在相处的时候能够与他平等;
  他也不知道原来有的村子,光是去镇上买个电池,在他们这个杂货铺出现之前, 那都要徒步两个多小时、来回四个多小时才能买到;
  他更不知道, 他曾经在书上看到的“只有读书能够改变你们的命运”这种宛如心灵鸡汤一样的话,在某些城市,在某些地方, 居然是事实……
  而光看到是不够的。
  这个世界上多的是看到却视而不见的人,也多的是明明自己就是这样的出身,却在富贵之后全然忘记的人。
  石妈妈感叹的儿子长大了和他看到了这些贫穷无关, 和她儿子不仅看到了, 还愿意为这些人发声有关。
  他看到了问题;
  他思考了问题;
  他解答了问题。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 你可以说他想的简单, 你可以说他作答幼稚,但可以看出他依旧善良的心和对那些痛苦的感同身受。
  这是真的长大了。
  她的儿子从一个连自己的未来都无法负担的人, 在慢慢变成一个愿意在未来的路上扶他人一把的人。
  这是她,也是石家的其他人一直希望能够在石大少爷身上看到的变化。
  那么问题来了——
  既然都看出石大少爷正在改变的途中,那她现在如果把孩子从这个成长的环境中抽离出来……
  这孩子会不会进化到一半然后就不进化了?
  猴子要先变成类人猿再变成人, 她儿子这条进化之路会不会卡在类人猿这一步就结束了?
  这不得等她儿子进化成人类再把人给接走?
  这边石妈妈在想自家儿子进化成人类的事情,那边,节目组正非常激动的在拍摄整个讨论现场。
  从娱乐圈的角度来讲,某国政府因为看了某部反应社会现实的电影或者电视剧,然后在决策中作出相应的改变,这也是屡见不鲜的事情。
  但一个政府,在看了一档综艺节目之后,决定根据综艺节目里体现出来的内容对一个村子进行改造!
  那真的是很少见了!
  如果这一幕能够存在在《偶然的店长》这部综艺上……不说观众到时候看了之后会有什么反应,光是把这件事情在广告招商(现在这部综艺只有个冠名赞助商)和电视台竞拍会上那么一说,这个钱可不就滚滚而来嘛!
  而很显然,随着讨论的一步步变激烈,各个部门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石大少爷率领富强村小分队以毒舌的方式一次次或驳回或采纳,等到讨论会进行到晚上六点时(他们五点一行人吃了个快餐又继续开会),整个富强村的改造方案终于定了下来。
  导演组在看到这一段的时候,决定让后期到时候在这块要配上一幅动态图来展示这个村子的变化。
  改造方案主要分成两块,一块是规划更为长远的部分,比如发展产业群啦,比如完善当地的医疗社保体系啦,比如再次对村子进行部分搬迁啦……
  当然这个部分都会进行的很缓慢,基本上是以年为单位在进行,对节目本身没有影响,但如果真的透露出去,反而会影响到整个村子的未来,所以这段讨论虽然有拍,但节目组到时候会全部剪掉。
  留下的就是另一块规划更加快速的部分,属于等到石大少爷和佩佩两位嘉宾考完拖拉机驾驶证的时候,大概率村子就能改造好的部分。
  石大少爷提出的两个提案都入选了,一个是解决村民们去到镇上出行难的问题,公交公司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script>read_xia();</scrip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