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她首先问的是坐在办公室靠左边办公桌的年轻女人,对方穿着件蓝色无袖连衣裙,长发披肩,看着气质很不错。她年纪也不大,二十五六的模样。
  听说年轻姑娘要借钱,她抬头看了眼门外等着的林青青问:“你不是给她买了馒头?怎么还要给钱她?”心里觉得这人也忒得寸进尺了。
  年轻姑娘一听就知道她是误会了,解释说:“是她把钱给我了,但是整钱,多了几分。就两个馒头,我总不能挣人家这几分钱吧,乔姐你有没有零钱,我拿了还给人家。”
  乔语听她这么说,神色稍霁,从抽屉里拿出挎包,拿出卷着的钱数出三分递给年轻姑娘。
  年轻姑娘拿了钱出去给林青青,又告诉她怎么出去,看人走了才回到办公室。一进办公室就听乔语问:“人走了?”
  “嗯,已经走了。”
  “你也是热心,人家跟你非亲非故,你也帮她买吃的。”
  “我就是顺手帮忙,再
  说了,她不是把钱还我了吗?”年轻姑娘说着往门口看了眼,压低声音说,“而且我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帮的,她做试卷的时候我站她旁边看了会,答得挺好的,说不定能成咱们同事呢。”
  乔语嗤笑:“我看那试卷不该送到隔壁批,该让你来。”
  年轻姑娘以为她是不相信自己的话,辩解说:“我是说真的,宣传部出的试卷不有一道大题……”说着将钢厂搞活动,林青青写的答案跟乔语说了,说完了问,“她的答案再扩充一下,都能当成活动模板了。”
  乔语起先没觉得林青青真能把答案写出花来,但听到后面也不得不承认,这人有点本事。
  但乔语不像年轻姑娘那么单纯,说道:“也未必没有比她写得好的。”
  年轻姑娘摇头:“我看难。”
  她全场都看过了,好些人卷面都写不满,就算有人写完了试卷,也少有像林青青这样逻辑清晰,轻重分明的。
  年轻姑娘对林青青信心满满,觉得她肯定能进宣传部,却不想等宣传部改完试卷,送到人事这边登分的时候,林青青的试卷连及格线都没过,当时就愣住了。
  之后年轻姑娘又登了几分试卷,发现好些大题才写两三行,根本找不到重点的试卷都能过及格线,心里难免觉得奇怪。她拿起林青青的试卷,起身想问问她们部门领导,但她才刚起来就被乔语叫住。
  “乔姐?”年轻姑娘疑惑转身。
  乔语把她叫到身边,压低声音问:“怎么了?”
  年轻姑娘将林青青的试卷递给乔语,弯腰在她耳边说明了情况,低声说:“这判卷也太不规范了。”
  乔语斜了年轻姑娘一眼:“判卷的是宣传部主任。”
  年轻姑娘低下头,她觉得就算是宣传部主任,也没有这样瞎判试卷的。乔语看出她的心思,拉住她说:“你跟我过来。”
  两人一起出了办公室,绕道办公楼侧面宽敞的位置问:“你是不是想找主任说这件事?”
  “当然得跟主任说明情况,你也看到了,答得根本不在重点的试卷都能有六七十分,可她却只有五十五分,这根本不合理!”年轻姑娘看乔语一脸不认同,说道,“难道你觉得她答得不好?”
  “她答
  得当然好,”乔语无奈说道,“她就是答得太好了,分数才会这么低。”
  年轻姑娘愕然:“为什么?”
  “你分数登完了吗?”乔语问了句不相干的话。
  “登完了。”
  “最高分多少?”
  “八十二。”年轻姑娘不甘心说,“这份试卷答得还不如林青青同志的好。”
  “我这边也登完了,最高分是九十六。”
  年轻姑娘心里惊讶分数之高,她来钢厂两年,文职招工考试很少有能上九十分的。但惊讶过后又有些疑惑:“这跟林同志的分数有问题有什么关系?”
  “我认为他答得也不如林同志好。”
  “那他怎么能有这么高分?”年轻姑娘更疑惑了,“那为什么林同志分数这么低?”
  乔语说道:“最高分是一车间主任的侄子。”
  年轻姑娘瞪大眼睛,乔语拍拍她的肩膀说:“现在你明白,为什么林同志分数那么低了吧?”
  判卷的虽然是宣传部主任,但总经理会过目排名前十的试卷,所以林青青的试卷注定进不了前十。但过去也有考试人数少,总经理让人把及格线以上的试卷给他过目的例子,为了避免风险,所以林青青的分数连及格线都过不了。
  想起之前和乔语说起试卷时她的态度,年轻姑娘恍然大悟:“这件事你是不是早就猜到了。”
  “我认识一车间车间主任的侄子。”乔语含蓄说道。
  都说招工考试是为了公平公正,可这世上哪有什么真正的公平公正。她们辛辛苦苦学习考试,不及别人亲爹一句话,乔语早就看透了。
  乔语拍拍年轻姑娘的肩膀说:“你还年轻,不懂,等过几年你就明白了。”
  说完乔语便回了办公室,将登好分的册子和试卷交给她们主任。这期间年轻姑娘一直没有回来,直到快下班,她才红着眼眶走进办公室,回到工位后她拿起林青青的试卷……
  从她进门乔语就在关注她,看她拿起试卷眉头皱起,在她经过身边时拉了下她的衣角,但年轻姑娘恍若未觉,径直走到主任办公桌前说:“曹主任,我有件事想跟您反应一下。”
  ……
  钢厂后勤部发生的事,林青青全然不知。
  考完试后她就不再多想这件事,只等
  着结果出来在看去哪上班。而且目前她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拿转户口的结果。
  其实结果周二就出来了,但林青青临时有事耽搁,所以周三上午才去派出所。
  说来也是巧,她坐车都能碰见李春英,心里有些稀奇,便跟李春英说起来。李春英听后直笑:“这不正说明咱俩有缘分?”
  林青青是不太信缘分这东西的,但这实在太巧合,不得不点头说:“想想的确是这样。”
  “你之前考试怎么样?”李春英记得林青青上次坐车是去钢厂考试。
  “自我感觉良好,但成不成还得等通知。”
  “有信心就好。”李春英觉得林青青就是没考过也没什么,进供销社也挺好,也是抢手工作哩,又问林青青这一趟是去干什么。
  “之前转户口,派出所户籍民警让我今天去拿结果。”
  “哎呦,这可是好事,”李春英说,“正好革委会在派出所隔壁,你领了新户口本,可以顺道去革委会把粮本煤本那些领了,你家现在有煤炉用吧?”
  “找谢巍战友借的炉子。”
  李春英说:“那还是赶紧领了煤本买自己的比较好,你知道蜂窝煤在哪买不?”
  “还没问,打算炉子买了再找人打听。”林青青说道。
  李春英点头,又说了地方:“你要买蜂窝煤找我,我叫人骑辆三轮车帮你把蜂窝煤拖回来,省得你自己挑。”
  “那多谢您了。”林青青笑道。
  “咱们有缘分嘛。”和林青青是无神论者不同,李春英很信缘分,而且她看林青青也的确顺眼,上下嘴皮子一碰的事,她也乐意帮忙。
  派出所户籍部门人还是那么少,不用排队,林青青很快就领到了新的户口本。从派出所出来后,她也像李春英说的那样去了革委会,找人领粮本煤本。
  只是派出所人少,革委会办公室里人就多了,林青青等了好一会才领到粮本和煤本。
  粮本和煤本一样大,只是一个红色一个蓝色,封面是塑封的,写着“靳市城镇居民粮食供应证”几个字,里面是一页页表格,每次买粮都得登记。粮本是一年一换的,今年用完了明年得来革委会换,要是丢失了还得来补。
  煤本则是蓝色的,封面写的是
  “靳市居民购煤票”,凭煤本不但能买每月定量煤炭,还能买煤炉。
  看着手里的两个小本本,林青青心情舒畅,和工作人员道了声谢,转身往外走出。
  出去正碰上家属安置办的陈主任,看她手里拿着的本本,陈主任问:“户口转过来了?”
  “哎,转过来了。”林青青回答说。
  陈主任听后点点头,和林青青一起往外走,边走边说:“供销社高主任那边给我回复了,说对你很满意,你是打算去那里上班?”
  “我想等钢厂结果出来再定。”林青青说道。
  陈主任心里有些纳罕:“你还是想去钢厂?”家属安置办给随军家属安排工作,不是说把人安排进去就结束了,还得随时跟进家属在单位做得怎么样。所以她昨天刚去了一趟青山供销社,向高主任了解面试情况,得知高主任对她很满意,并且开出了非常优渥的条件。
  “我其实没有特别倾向,但既然报了名,就想等结果出来再定。”林青青说道。
  知道从她这里问不出什么,陈主任便不问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