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第86节

  他们甚至还采访了非遗保护中心的专家,总之就是各种夸。
  在现场的画面中,路晓琪作为观众一闪而过,大概能有个两秒的镜头。
  她也是很佩服自己的爸妈,这样也能发现她……
  她也没想到一场因为意外而衍生出来的直播竟然就这样让清河古镇一跃而上,进入到了官方视野。
  刘蝉第二天高兴地告诉她,他们的视频号包括向家村工匠们的个人号都涨了很多粉,有很大一部分就是看了新闻之后跑过来的。看来虽然现在传统媒体式微,但国家电视台的号召力依然不容小觑。
  而且,这件事的影响并不单单只是涨粉,它在其他方面的意义显然更为重大——任志娇也很快打了电话过来:
  “你们这次做得很好啊,局长在开会的时候都点名表扬了清河古镇!”
  第57章我们的直播,在外网的观……
  任志娇最近一段时间春风得意。
  她被分配到旅游管理股市, 还正好负责安平县,其实是被人穿了小鞋。但人的事业运一起来,就算是天崩开局也阻拦不了。很快, 清河古镇就开始筹备开业了, 然后就是这段时间的频频出圈。
  这下倒好, 直接上国家电视台的新闻了。
  局长在开会的时候点名表扬了清河古镇,说它给整个清河市都长脸了。要知道, 靠着文旅上新闻, 而且是这么积极正面的新闻, 这对清河市来说可是头一遭。连带着, 负责那一片区的任志娇自然也被夸奖了。
  原本给她穿小鞋的几个人在开完会之后脸色都不怎么好看, 任志娇心里爽死了, 一开完会就直接给路晓琪来了电话。
  路晓琪现在和她也很熟了,当即打蛇随棍上:“任姐,别光说不练啊, 市里就没有什么实际点的支持?”
  任志娇的笑声从电话里传来:“就知道你要问我这个。”
  路晓琪哭诉:“那没办法啊,你想想我现在压力有多大,那么多工人那么多项目要开工。”
  任志娇认真和她说:“首先,补贴你暂时不要想。不过, 我可以保证,你顺利开业后,市里的补贴和省里非遗的补贴肯定是有份的,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市里其他的景区你完全不用担心。”
  路晓琪早就知道,立刻问:“其次呢?”
  “其次,其实你可以要求其他方面。”任志娇意味深长地说,“比如交通。”
  “我正想和您说呢!”路晓琪心领神会, “我想要求市里面开通从市中心还有高铁站到清河古镇的专线旅游大巴,然后从市里到安平县的公交班次多增加一些,再加上清河古镇这一站,这不过分吧?”
  “合理诉求。”任志娇点头,“打个申请报告来,我来给你交上去。”
  安平县会很开心的。
  “景区门口那条公路可以再修一修吗?现在的宽度,过大巴窄了点。”路晓琪继续试探。
  任志娇:“局里面可以研究研究。”
  路晓琪本来不太懂这些打太极打官腔,但听到任志娇轻松的语气,忽然就懂了,这大概是有戏。
  “古镇门口开设一个消防站和警务站也很合理吧?”她继续提要求。
  任志娇:“……合理。”
  就算是她不说,到时候安平县应该也会要主动去做的。
  路晓琪得寸进尺:“那,税务减免可以吗?”
  任志娇笑了起来:“这个问题,需要等清河古镇开业之后再研究,文旅局只能提出来,但没有决策权。”
  路晓琪懂了,这个是市里面决定,估计到时候也要看看清河古镇给安平县甚至是清河市带来了多大的经济效应,甚至是解决了多少本地就业。
  “那就麻烦任姐了!”路晓琪愉快地挂了电话。
  上电视可真是太好了!
  她想起昨晚告诉自己的父母,拿出手机来犹豫着要不要打一个电话回去。现在清河古镇和之前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她在想要不要适度坦白一些东西,除了系统之外。
  总觉得,要是让肖美云女士和爸爸从别人嘴巴里知道这件事,那就不太妙。
  肖美云接了电话,又在打麻将。
  “肖女士,麻烦你少打一点麻将好吗?”路晓琪无奈地说。
  打麻将算是她妈最大的且唯一的爱好了。
  肖美云哼了一声:“你在那么远还管到我头上来了?有本事结婚生个小孩儿给你妈我来带一带,那我肯定不再打麻将。”
  路晓琪:“……那你还是继续打吧……哎哎哎,别挂,我是想说你和爸爸要不要来清河市看一看啊?要不你们今年来这儿过年吧?”
  肖美云有点惊讶:“你今年不回来了?”
  路晓琪:“我肯定不能回啊,清河古镇估计就是在年前开业,忙都忙死了。来嘛来嘛,你和爸爸来陪我一起过年。最好提早两个月来。”
  她撒娇,肖女士就吃这套。
  “行了行了,我和你爸商量一下。到时候再和你说。”肖美云敷衍了两句,全部心思都放在了麻将上,说了两句就挂了。
  路晓琪放下手机,长长吁了一口气。
  先把人叫过来吧,这件事情肯定得当面说,而且她得想想要怎么说才好。
  稍微休息了一会儿后便到了中午饭的时间。路晓琪叫了外卖,她打算今天翘一天班,就不去清河古镇了。老板翘班,简直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天经地义的事情!
  但是,老天爷可能看不得她闲下来,宇文恺打了电话过来。
  路晓琪很惊讶:“你是说应府木塔那边来人了?”
  ……
  叶世安和自己的师弟,也就是中年男人陈世豪走在清河古镇里。
  一号区现如今已经很热闹了,这儿除了专门做古建的建筑队之外,还有普通的建筑队。清河古镇到底不是纯正的古建筑,除了几个重点建筑比如清河楼和部分宅院民居是纯仿古建筑之外,其他的大部分都是古建的外观现代建筑的芯子。
  所以,他们能看到一群工人正在抹水泥刷腻子。
  陈世豪从晋省这样的古迹古建大省过来,自然看着觉得很不顺眼,嘀咕道:“这怎么混搭得乱七八糟的……”
  叶世安不以为意:“它只是个现代景区,又不是真正的古镇,不能用古迹的标准去要求它。”
  他不是古建筑原教旨派,私心觉得如果要符合现代人实用和舒适的各种标准,其实结合现代建筑和古建筑的双方优点才是正理。清河古镇这种做法实际是很聪明的。
  往里走一走就走到了河道区,夹杂着一点点水汽的轻风吹来,毫无腥臭之味,只觉得清凉舒适。晋省干燥,而清河市的盛夏很闷热,被这样的风一吹两人简直有了重回人间之感。
  “这水倒是好极了。”陈世豪忍不住夸赞,低头看向旁边的河道和不远处的湖,水质清澈可以见底,还隐约可见其下茂密的水草。
  这水映衬着两边的亭台楼阁,很有江南水乡的韵味,让他这个久居晋省的人也都觉得别具一格。
  这时,有人匆匆从后头赶过来:“叶先生,陈先生,我们老板到了。”
  “你们想要见一见向齐师傅他们?”路晓琪好奇地看着眼前的两人,她敏锐地注意到这两人手上的茧子,心中有了计较,这应该是应府木塔修复团队一线的人,大概率也是工匠,“可以冒昧问一下原因吗?”
  叶世安没有想到清河古镇的话事人竟然是个这么年轻的女孩子。
  他还没说话,陈世豪已经抢先一步了:“之前我们看直播,发现向齐师傅他们做的榫卯和应府木塔上的榫卯有些相似。”
  路晓琪有些不解:“这也很正常吧?榫卯的结构本就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
  苏隽在一旁提醒她:“他们说的应该是千叶莲心榫和秤杆活昂榫这些失传的榫卯。”
  这才值得这些人大老远跑一趟。
  叶世安点头,决定坦诚相告:“路老板应该知道应府木塔的事情,它的倾斜程度已经逐年增加,我们一直都想要维修但却下不了决心,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斗拱十分复杂,其中有一些榫卯结构因为磨损和腐朽以及位置的关系,即便是现代的扫描仪器也难以看到里面的全貌。”
  它作为国宝中的国宝,经不起一些闪失,所以决策方根本下不了决心。
  路晓琪明白过来:“向师傅他们展示的榫卯正好就是其中之一?”
  “对。”
  事关国宝,她也没敢拖延,立刻带着他们去见了向齐和向明。在向家村的工匠里,这俩肯定是经验和见识最广也最深的。
  叶世安和陈世豪过来原本只是想要碰碰运气,其实也没有抱太大的期望——能知道一两个失传的榫卯已经很了不得了,总不可能所有的榫卯他们都知道吧?
  他们带了大量的照片过来。看到两个老工匠拿着平板横着竖着研究,陈世豪以为他们也没看出来什么东西,心中颇有些失望,连忙说:“两位师傅,也不需要有太大的压力……”
  没想到,向明和向齐放下平板,抬起头来一脸平静地点了点头:
  “就这个?我知道啊。”
  “你们慢慢看,慢慢想……”陈世豪最后一句话还没说出口呢,就被他们打断了,接过平板的手都哆嗦了一下,差点没掉到地上。
  他声音高了八度:“知道?!都知道?!”
  叶世安也差点没反应过来,一脸震惊地看了过来。
  “知道啊。”向齐轻描淡写,“又不是什么很难做的东西。”
  他们都做过,而且做过不少。
  叶世安追问了一句:“真的都知道吗?”
  向齐瞥他一眼,将平板拿了过去,用手指了指:“喏,这个是九曲连环榫,很麻烦,做一个都得好几个月;这个应该是船底浪榫改过来的,原本是用作海船底板,防水抗风;这个嘛……”
  “是锁风榫咯。”向明凑了过来,一言断定,“这个结构一看就知道了。”
  叶世安和陈世豪面面相觑。
  叶世安脑海中灵光一闪,失声追问:“可是《鲁班经》里写的“窗棂锁风榫,三冬不透隙”?”
  向明点点头:“的确是。”
  他看向叶世安的眼神中透着赞赏,觉得这人还不错,有点见识。
  陈世豪:……
  路晓琪在一旁看着,嘴角忍不住往上翘,很辛苦才忍住笑。
  向齐点评了一句:“将锁风榫运用到斗拱里,听闻以前晋地造塔时尝试过用此构造,只是没有亲眼见过。”
  他说的以前自然是明朝之前。
  叶世安和陈世豪对望一眼,都有些恍惚。这事儿就这么解决了?
  又有些怀疑。
  但看这两位师傅言之凿凿,十分确定也十分淡然的样子,必不可能是撒谎。见没见过,会不会,造一个就知道了,撒谎没用。
  叶世安只觉得困扰在心头几十年的一个难题忽然就没了,一时之间喜忧参半,说话都有些卡壳艰难:“向师傅,二位,二位可不可以随我去晋省看一看?”
  向齐和向明想都没想就拒绝了:“那不行,我们这儿还在赶工呢,可没时间。”
  而且,他们也不能出安平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