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第84节

  可这个是测试极限,赢了也依旧要继续。
  小许依然还在按照老师的吩咐,不停往上调整着幅度:“138……140!”
  不同于刚才因为紧张而出现的暂时停顿,直播间的评论又开始刷屏了:
  【好紧张,我腿都软了,谁来扶哀家一把?】
  【刚刚林教授是不是说过之前国内测试过的极限承重是多少来着?】
  【145!马上就要达到了!】
  【拜托拜托!上帝佛祖老君……一定要让我们超过这个极限啊。】
  路晓琪也忍不住在心里祈祷,拜托了。
  苏隽紧紧盯着场中,脸上是一贯的温润如玉,云淡风轻,只有看到他垂放在两侧的手上爆出来的青筋才知道他有多紧张。
  每个人都在紧张。
  “144!”小许的身影都沙哑了。
  无事发生。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146!”
  依然平静。
  【超了!超了!创纪录了!】
  【我就说了吧,这个榫卯看上去就是最牢固的!】
  直播间里又有不少的人开始刷起了嘉年华,烟花的特效在屏幕上炸开,然而大家都无暇理会,甚至开骂:
  【别刷了,看不清屏幕了!】
  【要刷等待会儿结果出来了再刷!】
  场内的人根本没人看直播,大家都在等待,等待小许的出声,等待那一声细微的声音响起。然而,小许一直加码到了156,那个精美的斗拱都依然沉默。
  千斤顶继续向下。
  “158!”小许的声音破音了。
  其他几支建筑队的工匠们捏紧了拳头,眼中都露出了兴奋之色。向家村人一开始挺淡定的,到了现在这个关头也忍不住激动起来。
  “160!”
  随着小许的声音落定,终于,所有人都听到了那一声传感器和麦克风放大的“咔嚓”!
  在承受了将近16吨半的重压之后,这个没有用一个铁钉一滴胶水,纯木制,靠着榫卯固定起来的斗拱终于发生了一点变化。他的木料开始顺着纹路发生了纤维断裂。
  在164千牛的时候,它的昂嘴发生了不可避免的弯折。
  即便如此,它坚持到了168千牛,才最终在17吨的重压下爆裂然后垮塌。
  路晓琪长长地出了一口气:“17吨!”
  向家村的工匠们都跳了起来,即便是最沉稳的几个也都面带笑容,明显松了一口气。
  场中,几支建筑队的工匠们纷纷上前对向家人贺喜;刘蝉和小助理还有一些观众高兴的叫喊声充斥了直播间,林教授和几个研究生们则带着另一半的观众在鼓掌。
  然而,这些混乱并不会是直播间的粉丝们感到不快,他们也正在享受这种快乐。
  【牛!】
  【破纪录了!】
  【撒花!鼓掌!】
  【我紧张得手都出汗了。】
  【我直接没敢看。】
  陆风坐在休息室的沙发上,看完整个直播的他忽然觉得这种喜悦感竟然完全不输于他今天谈下一个大单。想也不想的,他刷了一个嘉年华。
  这次,嘉年华的烟花完全占据了整个屏幕,接连不断。
  清河大学建筑系的宿舍里,忽然响起了一声大喊:“牛逼!”
  路过的学生被他们吓了一跳,茫然地问身边同学:“咋了?国家队进球了?”
  他不记得今天有球赛啊。
  身边的同学惊恐至极:“别乱说!这可是国运平衡器来着。”
  ……
  省城中医院。
  王竹今天陪母亲赵月英来中医院看诊。
  在科室门口等候的时候,她自然而然刷起了手机,然后就看到了首页推荐的清河古镇的直播。等候的时间最无聊,王竹开小小声饶有兴致地看了半个小时,看到测试结束正好听到广播喊母亲的名字。
  “走了,走了。”王竹带着母亲推开诊室的门,里面迎接她的正是张仲景和专家组的几位评审。
  专家组决定将临床的考核放到中医院,选了内科的一个诊室让张仲景坐镇,看十个病人便算是结束。
  王竹看到这么多人,而且还都是一幅极有经验的老中医的模样,下意识的以为自己走错了,立刻退出去:“不好意思啊,医生。”
  她扯了扯赵月英的袖子。
  赵月英也有点糊涂:“咱们这是走错了?”
  其中一位专家笑呵呵说:“赵月英是吧?是的话就没走错。”
  赵月英狐疑忐忑地点点头:“是我。”
  王竹如临大敌。怎么回事?这么多医生……众所周知,如果医生态度冷漠,说几句话就让你走,那肯定你没啥病;如果医生态度如春风拂面,那你反倒要紧张起来了;可如果医生不仅春风拂面还摇了不少一看就是大佬的人,那……
  她觉得自己的腿都软了。
  “我妈就是想来看个更年期,她没什么大事吧?”王竹的声音都慌张起来。
  不对啊!她们这才刚进来,还没检查过呢……
  看母女俩一脸雾水,这个诊室原本的主治医生连忙笑着解释了一下来龙去脉,然后问她们是不是愿意。母女俩看他搬了个小凳子在一边坐着,在这些大佬面前就像个乖巧学生,就知道这些大佬的实力。
  那当然愿意啊!
  “医生啊,我就是绝经后到了更年期,时不时就觉得身上一阵热,然后衣服都会被汗湿,还经常心悸心慌,晚上也失眠……”
  赵月英一脸苦恼,更年期综合征谁都避免不了,但她都好几年了,还不见好。
  她去看过西医,无非也就是说这些,窦性心律不齐,雌激素缺乏什么的,解决手段就是给她开雌激素以及失眠药。赵月英吃了后没什么好转,思来想去还是打算来看看中医试一试。
  问清楚情况后,张仲景让她伸出手来。
  在他背后的几个专家组评审立刻精神一振。
  赵月英也精神一振,现在会正儿八经把脉的医生可不多了。这医生看来真的很厉害。
  “脉细数,整体偏快,但细弱如丝……”张仲景一手搭在她的脉上,缓缓说着,一旁的主治医生连忙用笔记本记下来,“寸部浮而略数,按之少力,尺部沉细无力,几近于无。”
  主治医生抹了一把汗。还好他的理论知识很扎实,否则这些术语听下来得要抓瞎。
  他虚心地问:“那,张大夫,寸脉和尺脉都很虚浮啊……”
  这听上去好像差别不大?
  寸部指的是心,尺部指的是肾。
  张仲景摇摇头:“寸脉浮,尺脉沉,区别还是很大的。”
  后面的专家评审心思蠢动,取得赵月英同意后也开始给她把脉。他一搭上去就觉得赵月英脉细,就连他也很难辨别出其中区别,但沉下心思来之后发现的确和张仲景所说不差。
  他松开赵月英的手,对其他几位评审点点头,然后笑着对相对年轻的主治大夫说:“你要练到和张大夫一样,那还得多花上一些时间才行。”
  这句话却是在肯定张仲景的把脉结果和医术了。
  王竹听不懂这些,焦急问:“这个什么什么脉,代表了什么?”
  “说明你母亲心肾不交,真阴大亏而未得滋养,自然便会心悸心烦,失眠难当。”张仲景问赵月英,“是不是夜间或者安静的时候,更容易感觉到心悸?盗汗也应该是在夜间发作,或许还会伴随着耳鸣?”
  赵月英越听眼睛越亮,最后一拍大腿:“对对对!就是您说的这样。”
  神了!
  “不算什么大问题。”张仲景从容笑了笑,“我给你开三个疗程的汤方,上面会写具体怎么熬,你回去照着方子吃,会好转的。”
  王竹陪着妈妈赵月英去抓药,见缝插针地看起了直播。
  赵月英翻了个白眼:“天天只知道看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王竹这次十分理直气壮:“哪里乱七八糟了?这可是传统文化!”
  算了算了,老妈更年期,不要和她争辩。她索性戴上耳机,在一旁等着老妈排队抓药。
  刚才的比试已经结束了,直播显然进入到了尾声。
  但评论区不知道为什么,却陷入到了争吵不休之中。王竹秉持着吃瓜看戏要吃全的心态,赶紧往上翻,然后才看到事情的起因。
  是一个叫“纽约的风”的id发了一个评论:【就算是承重再厉害有什么用?到了现代还不是被西方所发明的钢筋水泥混凝土取代了?有那么多时间还不如赶紧去研究研究怎么在现代建筑上超越别人吧,天天赢来赢去的,真是看了都想要发笑。】
  王竹翻了个大白眼。
  网上就是很多这样莫名其妙的人,什么都是国外的东西最好。吹也就算了,还非得要捧一踩一。国外什么都是好的,国内什么都是差的。如果国内的好,那就是“那又有什么用?”“那么代价是什么?”
  果然很多网友都在怼他。
  【我先说,那么代价是什么?】
  王竹忍不住扑哧一笑。
  【有用啊,让你这样的人看着很不爽就是很有用了。】
  【看出来你很不想让华夏赢了。】
  【你这么推崇西方,那恐怕不知道,你嘴巴里的西方其实也一直在研究榫卯吧?好东西大家都抢着要,偏偏家里的不肖子孙却觉得是没用的东西,真是可悲。】
  【楼上,谁和他是一家啊?他家户口本上只有他一个。】
  赵月英凑过来:“看什么呢?这么认真。”
  王竹取下耳塞,手舞足蹈和妈妈讲了一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