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露珠儿所坐的马车后还跟着两辆骡车,上头装着行李、药材和一些准备带去玉门关的紧缺物资。
  露珠儿他们的马车前头和骡车后头还都跟着护卫的镖师。
  车轮滚滚,一路向西。
  这条路,李三娘三年前走过,如今她的女儿,将要沿着她的足迹,再次踏上征程。
  路途远比想象中艰辛。
  虽有镖师护送,镖师的经验老道,但漫长的旅途、变化无常的天气、迥异的风土人情,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露珠儿他们这些没出过远门的人。
  露珠儿第一次见到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也第一次经历了沙尘暴袭来时天地昏黄、呼吸维艰的恐惧。
  不过,在这一路上,露珠儿她却显示出了惊人的韧性和适应能力。
  她不仅很快学会了如何在颠簸的马车上稳住身形看书,还跟着老三(不良人)学习如何辨识方向、应对突发状况,甚至她跟着伍娘子(不良人二十五)学了几手简单的防身术。
  每晚宿营,她都会拿出过往李三娘寄回长安的家信,就着篝火反复阅读,仿佛如此就能从字里行间汲取来自母亲的力量。
  她更是坚持每日温习医书,和唐大郎、李三郎切磋医术,将沿途所见所闻的疾病、草药都一一记录下来。
  唐大郎将露珠儿的一切努力看在眼里,钦佩之余,更多了几分怜惜与敬重。
  一路上,唐大郎想要离着露珠儿近一些的时候,李三郎就总是让孙燕霞往前凑,那是一点儿都不让唐大郎有机会与露珠儿独处。
  一回两回的还好,这三回五回的下来,唐大郎他又不是傻的,自也就明白了李三郎的意思。
  如此,唐大郎他倒也是守礼,不过,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他还是见缝插针的单独守着露珠儿说上两句话去。
  经过两个多月的跋涉,露珠儿他们终于抵达了瓜州。
  在瓜州修整了两天,众人这才上了马车,奔向此行的最终点——玉门关!
  离玉门关越近,空气中的肃杀和苍凉感就越重。
  沿途开始遇到的异族商队也越来越多,见到的骆驼有时候比人还多。
  露珠儿的心也越发揪紧,她既期盼又害怕。
  终于,在一个黄昏,那座巍峨、斑驳、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的雄关,出现在了地平线上。
  关门紧闭,关墙上下,巡逻的兵士盔甲鲜明,旗帜招展,戒备森严。
  关墙之下,检疫营的帐篷连绵成片,一切倒是井然有序,却又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冷硬。
  他们的车队被关隘守军拦下。
  一名穿着盔甲的士兵上前,厉声盘问。
  李三郎上前交涉,递上了他们的户籍贴,并开口表明了他们这一队人的身份和来意。
  那士兵一听是李医正的亲眷,严肃的表情瞬间缓和了许多,甚至还带上了一丝敬意;
  不过,士兵仍旧一丝不苟的要求他们全部进入检疫营,进行为期七日的观察和消毒。
  “对不住,李医正立下的规矩,任何人,无论身份,入关必检。
  我等不敢违背。”
  士兵对着李三郎抱拳道。
  “应该的,应该的!我们这就去!”
  李三郎连忙应下,毫无怨言。
  等他们在分了男女的检疫营中安顿下来,快要天黑的时候,李三娘就得知了他们来了的消息。
  李三娘她和秋香、以及老十,三个人一路快马,就从隔离区来到了检疫营的门口。
  她勒住马,下了马,在检疫营的门口登记后,就疾步走了进去。
  她的目光急切的在人群中扫过,最后,李三娘终是把目光牢牢定格在了刚从马车上搬物什下来的少女身上。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了。
  露珠儿也看到了李三娘。
  面容清瘦,肤色是常年风吹日晒后的微黑,眼角眉梢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但李三娘的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仿佛蕴藏着星辰大海。
  三年不见,李三娘瘦了太多,也黑了,看起来那么辛苦;
  可那眼神,那身影,刻在骨子里的熟悉,让露珠儿她瞬间就认了出来。
  千山万水,三年分离,无数个日夜的思念和担忧,在这一刻汹涌而至。
  露珠儿的嘴唇颤抖着,想喊上一声“阿娘”,可她的喉咙这会子却像是被什么东西死死堵住,发不出一点声音,只有眼泪毫无预兆的汹涌而出,瞬间模糊了视线。
  李三娘冲着露珠儿的方向就跑了过去,脚步因为急切而有些踉跄。
  她一步步奔向马车,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自己的女儿,仿佛是怕自己一眨眼,眼前的人就会消失一般。
  她走到车前,看着泪流满面的露珠儿,伸出微微颤抖的手,似乎想碰碰露珠儿的脸,但又怕这只是幻觉。
  “……露珠儿?”
  李三娘的声音沙哑的厉害,带着一丝不确定的哽咽。
  “阿娘!”
  第979章 “但我现在,不是一个人了。”
  露珠儿的这一声呼喊,终于冲破了阻碍,带着无尽的委屈、思念和重逢的狂喜,这些情感直接向着李三娘扑面而来。
  露珠儿她几乎是跌下马车的,手里抱着的物什也不要了,就那么扑进了李三娘的怀里头去。
  李三娘她紧紧的抱住露珠儿,手臂用力得几乎要将露珠儿揉进自己的骨血里。
  她把脸埋进女儿带着风尘气息的颈窝,贪婪的呼吸着这熟悉又陌生的气息,滚烫的泪水终于决堤,无声的浸湿了露珠儿的衣襟。
  三年了。
  她的露珠儿,长大了,来到了这风沙之地,来到了她的身边。
  夕阳将母女相拥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光。
  玉门关的风依旧呼啸,却吹不散这浓得化不开的骨血亲情。
  李三郎和孙燕霞在一旁默默擦泪,唐大郎看着相拥的母女,眼中也满是动容。
  周围的人们也都默默的看着眼前这一幕,他们都知道,这位近乎不眠不休守护了玉门关三年的李医正,终于等来了她最大的慰藉。
  良久,李三娘才松开露珠儿,她小心的捧着露珠儿的脸,仔细端详,泪中带笑:“长高了,也瘦了……路上很辛苦吧?”
  露珠儿用力的摇头,但她的眼泪依旧止不住;
  豆大的泪珠一串串的从眼角流出,她带着哽咽之音给李三娘回话:“不辛苦,阿娘……你才辛苦……”
  再次抱了抱自己的大宝贝,李三娘这才抬眼看向旁边的李三郎、孙燕霞和唐大郎,以及另一边等在一旁的商队管事与镖头,她对着众人哑声道:“三郎,燕娘,世林,你们……你们都来了……”
  还是缓了好一会子,李三娘的情绪这才恢复正常。
  她整了整衣袖,对着一旁的商队管事和镖头行了一礼,“这一路多亏了你们!
  回头等你们出了检疫营,我必定好好请你们吃一顿!
  总之,多谢了!”
  “三娘子,言重了!”
  商队管事是个会说话的,倒是那个镖头没有多言语,只是对着李三娘抱拳回了一礼。
  然后,李三娘这才有精神去瞧送露珠儿过来的李三郎、孙燕霞与唐世林三人。
  “小姑!”
  李三郎上前,他的声音也有些哽咽。
  “小姑!”孙燕霞跟着李三郎上前,对着李三娘福了一礼。
  唐大郎他更是郑重躬身行礼:“小婿唐世林,拜见岳母!
  岳母为国为民,坚守边关,辛苦了!”
  李三娘看着已然成长为可靠青年模样的唐大郎,欣慰的点点头:“好!好孩子,一路多亏有你照应。”
  她又看向李三郎和孙燕霞两人,“三郎,燕娘,你们这一路辛苦了!
  要不是为了送珠儿,你们夫妻俩也不必遭这个罪!
  三郎,阿爹阿娘他们……可都好?”
  “好!都好!
  家里人就是都惦记你!
  阿翁阿婆身子骨硬朗着呢,就是天天念叨小姑你!
  大家都想你想得紧!”李三郎赶忙道。
  李三娘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涌的情绪,这才恢复了惯有的冷静,只是通红的眼圈暴露了她的激动。
  她拉着露珠儿的手,对着几人道:“七天!七天过后,我亲自来接你们!
  李三娘又深深的看了露珠儿一眼,用力握了握她的手,这才出了检疫营的大门,再次登记过后,她和秋香老十两人站在大门外,对着里头看着她的露珠儿柔声道:“阿娘在关内等着你们。
  七日后,阿娘亲自来接你们进去。”
  见露珠儿满眼含泪的点了头,她这才翻身上马,调转马头,策马奔回关内。
  这出入过关的人,都得在检疫营中呆满七天,规矩是她定的,她必须带头遵守。
  露珠儿在检疫营内望着李三娘消失的背影,抹去眼泪,眼中充满了理解和坚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