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所以,李三娘的第二种药就是专门卖给富人,那些手中有不少闲钱的豪门世家贵族的补药。
  要知道,富人最怕什么?
  他们最怕人死了,钱没花完。
  所以,补药包装好了卖给富人那是绝对有发展前景的。
  再说了,这补药方子也是真的要用宫中秘方来制作,保证确实有效的,可不是那些花架子糊弄人的。
  用一个噱头--圣人都在吃的补药,他们能不想买?
  然后再分几个档次包装一下,这装药的盒子是红木,还是梨花木,或是雕花什么的,越是量小的越贵,就不信他们能不买!
  而且,这吃补药是要天长日久不断地,那随之带来的利益就足够大药商来弥补平民成药所带来的亏损的了。
  陈雁芙是越看越高兴,只觉李三娘的这个脑子是怎么长得,怎的就那般多的主意来。
  “按着三娘子所说,这往后药材的需求量也大了起来,那种植药材一事也能提上日程了,如此那些山民也就有了出路,往后种植药材也能养家糊口来的,可真的一件大好事来!”
  “是,这确实是一个方面,不过,得先看这医师交流会的发展,若是能行,引得那些中小药商也能行动一二,可是再好不过了的。”
  陈雁芙把李三娘那报告里的事一一讲给了唐明月听,唐明月一边听着这眉头就皱了起来,然后又展开,再皱再展开,陈雁芙在一旁看得当真是觉得有些好笑。
  “如此,三娘子的意思该是用这医师交流大会引出那些个手中藏有秘方的人的注意?
  毕竟一家秘方藏着掖着也就是小部分能用,就是能赚取钱财又有多少呢?
  再说了,这要是能在太医署的面前留个好样子,以后大概也是行事方便许多的。
  三娘子她当初可不就是靠着无偿把那数种技法教授给太医署的疡医科,这才得了机会以女娘之身去参加医药联盟的考核来的么?
  他们若是想要家族之中有人出仕,若是想走这个路子倒也无不可。”
  陈雁芙连连点头,然后最后以一句:“这事儿我过后想了想,当真还是只能是三娘子能做得了。”
  陈雁芙提壶给自己又倒了一杯茶,她再次压低嗓子对着唐明月小声道:“要知道,也就是三娘子了,那是在圣人面前留过名号的。
  若不是这般,谁又能让太医署和联盟听她说话呢?”
  夫妻二人聊过之后,他们的饭食也上桌了,两人填饱肚子后,又续了一壶茶,就着这医师交流会的事又说了一会子,直到二人下午当值的时辰快到了,这才离开。
  第850章 都行动起来了
  唐明月先是送了陈雁芙回妇产堂当值,然后才抬步往医药三堂而去。
  他一回到医堂,就铺纸提笔写信,匆忙的写好了信,他临出门前和七里招呼了一声:“七里,我出门去寻个商队寄信来,一会子就回来。”
  “唐医师,要不我替你去?”
  唐明月摆摆手,摇了摇头,就疾步往外走了。
  一刻多钟之后,唐明月这才回来,老李医师和崔医师已然到位了,同两人打了招呼后,唐明月赶紧坐下给自己倒了一杯茶,这一路跑得他着实是有些口渴了。
  老李医师起身来到唐明月跟前,直接开门见山的问:“我听七里说唐医师你去寄信了?”
  唐明月倒是没想藏着掖着,他觉得这种事实在没必要打马虎眼,就直接冲着老李医师拱拱手道:“正是往家寄的,我家族中行医的人也不少,长安城里召开这般医者盛事,可不得让家里人都出来瞧瞧看看,也好长长见识来?”
  老李医师捋了下胡子,对着唐明月点点头表示认可,然后才说:“唐医师说得是,像你们这般名家出身的子弟,这有了好事阖该让族里都知道知道的。”
  老李医师说过这话,心中不无感慨。
  “是啊,可不是么?
  哪里像我这般,虽也是从小学医,可不过就是花了银钱拜了个普通师傅,用了十几年功夫才稍稍掌握了些许门道。
  又赶上了机会,这才入了长安,进了医药联盟。
  唐明月这般出自医药世家,家中世代行医的家族,他这一辈应是就有不下十几个医师了吧。
  唉,比不了啊,比不了。”
  崔医师在旁也接了话应和道:“是了,过去得家族荫庇,这有了好事是不该忘了家族的。
  下月初八才开那大会,这二十余天的功夫,若是离得近快着些往长安赶来应也是来得及。”
  唐明月的家信比他预计的还要提早了两天就送到了唐家,门房领着送信人进了唐家正堂,唐明月的大兄唐明光接了信,问了两句,递上了感谢银子。
  唐明光拿着信去了后院,寻了正拿着鱼食在喂家中花园子荷塘里头的一群锦鲤的唐家父母。
  “明月又来信了?”
  唐父瞥了一眼后就没太在意了,倒是唐母拍了拍手看向唐明光问:“别等你二弟了,快拆开看看,明月都说了什么?
  这一月一封的平安信,这月的已然来过了,怎的这会子又托人送信来了?
  怕不是他在长安遇上什么麻烦了吧?”
  “阿耶?”
  唐明光仍旧是出声问了一句唐父,唐父放下手中的鱼食罐子,对唐母和唐明光说:“走,去正堂里头读吧。”
  “……如此大好机会,阿耶可让大兄二兄带着小妹都来,若是家族里其他支脉的族人想要来,那直接结伴而行就是了。
  我在长安等着兄长,屋舍也定会提前赁好的,莫要担忧。”
  三人均是没想到唐明月竟是带来了这么个好消息来,唐父低头沉思了不过几息的功夫,就抬起头冲着唐明光道:“明光,你现在就去把你二弟从医堂里头叫回来。
  你再去族里说一声,让你二弟去打发人去咱家的姻亲那里告知一声。
  就说明日巳正(9:00)有意要去长安的人来咱家正堂商议此事。”
  而这一幕不仅仅发生在唐家,要知道长安城里的医师,先不说太医署里的,光是长安医药联盟里头就不止三百人了。
  谁又能没个姻亲故旧呢?
  就是李三娘她自己,也是在征得了梁老医师的意见之后,逐一给她的那几位在大唐各地为官的师兄写了信的。
  哪怕离着长安远的地方,这信也是寄过去了的。
  盖因着就算他们赶不及参加长安城的第一届医师交流大会,也有机会可以参与四月上的义诊。
  更别说之后还会有平民成药、富人补药要做。
  而且,今年年初之时,长安城的人们通过各坊的坊正就已经知道今年十月的万寿节是武帝整寿,不仅要大办,而且为了庆祝在南地战争的胜利(也就是李大郎在外所参加的对占国的局部战争),要大开万国来朝的盛事!
  如此来说,离着长安有些距离的州府,提前几个月来长安,等着观看万国朝会这般盛事,其实也是很合理的。
  这会子,李三娘带着秋香和宋茯苓和孙医正、宁医正三人一起等在崇文馆的大门外。
  他们在等的人就是工部的郎官。
  这长安城第一届医师交流大会已然定下就要在下月初八于崇文馆的那往日里给众学子讲学的大殿里头开展。
  可这毕竟是讲学的地方,若是想要开医师交流会,有些布局就是要改改的。
  这不就得联系工部的人找工匠赶紧修改了么?
  工部江侍郎身后跟着两个郎官并十几个匠人,一行人急匆匆的往崇文馆这边赶。
  与李三娘他们所站方位的对面,是一脸不虞面色的崇文馆郎官。
  李令史领着韦典史并三个直学士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看着对面的李三娘他们。
  “若不是圣人下令,这般圣地,哪里容得医师这般人等进来?”
  李令史心里是不痛快的,他身为崇文馆的令史,一直以自己所在而清高自傲。
  可这回太医署要举办什么交流会,没有场地,竟是把主意打到了崇文馆来了。
  要知道这崇文馆可都是皇亲国戚以及长安城里高官家的子弟在的。
  在李令史心里,这地方可高贵着呢,哪里是低下的医者能来的地方?
  心里再是不愿意,面对来自大唐最高统治者武帝的命令,李令史还是不敢反抗的。
  毕竟,当初在大朝会上,太医署王署正在百官面前提起医师交流会此事的时候,就有文官站出抵制来的。
  可当时就被李三娘的三言两语给怼了回去,用李三娘的话说就是:“人吃五谷杂粮,怎可能不生疾病?
  再有,国战之时,保卫大唐的是将士们,可救了将士们的性命的可是太医署的医师!
  如此,谁敢说医师没资格进崇文馆?”
  更别说,当时就有不少武将出声赞同李三娘的话,后来武帝更是直接一锤定音,就敲定了要在崇文馆借场地举办这医师交流大会来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