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这差不多就是一个医师在此时的最高点了,这可是能够在家族族谱里独占一段话,甚至是一整页的。
一个男子医师都不一定能做到的成就,李三娘她一个女娘做到了!
要知道,在李三娘之前,太医署里的女娘最大成就无非就是个医女,是替男医官给后宫里有品级的娘娘们看诊、熬药、按摩做杂事的存在啊。
要不然,为何代代行医的人家里竟然还是没出几个女娘学医来呢?
一自然是家里的女娘培养出来,就算进了太医署,那也只能做个最低等的医女而已;
耗费那般大的力气培养女娘,最后收获不了什么,家族如何愿意继续培养?
二嘛,当然是女娘最后都得出嫁,哪怕像陈雁芙和之前的李三娘那般出嫁前家里能给陪嫁几个药方子,就已然是对孩子好的了;
更多的不过是给些银子,这就很不错了。
因为女娘出嫁了,在此时的观念里那就是成了别人家的人,这行医的窍门和经验,自家代代总结出来的药方子和技法,总不能白白给别家做嫁衣吧?
如此,为了家族,自然就是只会传男不传女的。
要不是太医署还有着教育医师的功能在,民间的医堂哪里会有几家?
但出了个李三娘!
如此,老李医师就琢磨上了:“我家女娘是已经过了年岁了,可我那小孙女还尚小啊!
若是往后专心培养我那孙女,将来给她招赘个儿郎,那不就还是我家的人?
说不得往后我家也能出个女官来的。”
抱着这般的美好期愿,老李医师就向唐明月询问起了李三娘来。
“……那日和我家娘子去看她,没什么事,受伤的是她的那个女弟子。
不过,那箭伤现下应该已经好的差不多了的。
现下三娘子出行都有专人护卫,那公主之子又落得那般下场,这毕竟是长安,想必以后应是不会再出这般的事来。”
唐明月不是那等不懂人情世故的,他三言两语的解释了李三娘的事,看着老李医师和崔医师脸上的表情,他就温和的笑了笑继续说:“嗐,她已然做了官,管着那么一大摊子的事儿,挺忙的。
不过,我上回听她提了一嘴,说是太医署要联合联盟搞一个医师交流会来,到时候咱们都去参加的话,该是能与她见上一面的。”
听唐明月这么说了后,老李医师紧接着就问:“哦?医师交流会?
听着这名字的意思该是指咱们医师之间交流下如何治病的事儿?”
未等唐明月点头应话,从内室里走出来的高医师在几人身后就接过了话头说:“我还想着跟你们说说这事,没想到唐医师倒是早就得了消息来。”
三人对着高医师行礼,高医师回了一礼后就继续说:“正好,赶巧了,趁着这个功夫我就把这事儿同你们说一说。”
“三日前,我去联盟,联盟和太医署在李医监(李三娘)的提议下决定在下月初八于崇文馆举办第一届长安医师交流大会。”
高医师对着急于问询的三人摆摆手继续解释道:“这第一届交流会为期一月,虽说是开展交流会,但并不是长安城里的所有医师都能同一时间去。
具体章程还在商议,但我估摸着,该是分批次的前去参加。
也有可能联盟里会选人前去参加,具体如何做,这我也不知道,都得等联盟说话来的。”
“啪啪”两声来自老李医师拍手的动静,“好啊,这可太好了!
我在长安行医这么多年,若是有幸得见太医署的那些医官讲学,那可真就是太值了。”
“是否有太医署的那些高位医官讲学还不一定,但我听着那意思,该是会有一些诊脉看病上的技巧交流的,哪怕没有讲学,能从这之中习得一二,也是好的。”
唐明月点头后接话道:“三月初八,又是为期一月,那岂不是要和这上半年的义诊撞上了?”
崔医师一想,他拍了下手:“是啊,咱们往常都是四月上就行义诊,这回怕不是真要撞在一块儿了?”
“应是不会,中间该是能有一旬的日子间隔,总得留些时间给义诊来的。”
几人就着这事儿又说了一会子才各自散开去吃午食。
唐明月出了医堂的门就往妇产堂赶去,他站在门口等着自家娘子陈雁芙出来。
两人见了面,唐明月就拉了陈雁芙去一旁的酒楼去了。
他俩的孩子都在书院读书,书院那是管这午食这一顿饭的,如此两人中午都不怎么回家去吃,多半都是在外找了馆子或是酒楼吃上那么一顿。
得亏二人家底不薄,有些资产,要不然学他们夫妻俩这般吃,可真的是经不住花。
点了两道菜,又叫了汤饼后,唐明月就迫不及待的和陈雁芙分享了关于高医师所说的有关医师交流大会的事儿。
慢悠悠的饮了大半杯茶水后,陈雁芙这才不紧不慢的对着唐明月道:“你说这事,我倒是早就知晓了。”
第849章 平民成药,富人补药
陈雁芙看着唐明月那期待的目光,抿唇微微笑了一下,然后她低下头凑近唐明月小声道:“那日咱们去瞧三娘,当时只是听她提了一句这医师交流会的事儿。
七日前,三娘来妇产堂巡查,半下午的时候与我们讲学,过后寻了我单独说话。
那会子,她同我细讲了这医师交流会的事。
其一自然是真的想让长安城里的医师都能技艺加深,这是为长安城所有人好的事;
其二该是太医署想要再次摸个底细,上一次核验行医资质已是五年前的事了。
如今长安城是越加繁华了,来往的人比过去都要多上双倍来,尤其是域外那边也有不少与众不同的巫医来的。
举办这么个交流会,少不得会与这些人打交道,摸摸底来。
这第三嘛?”
陈雁芙笑着点了点自己面前的茶杯,唐明月十分上道的赶紧提壶给陈雁芙倒上了大半杯茶。
“娘子细说,这第三是为何?”
陈雁芙想起当时在妇产堂的学习室内李三娘是这般同她解释的:“阿芙姐姐,就算我们在长安和洛京(洛阳)两处都建立了妇产堂,可真正的能帮助到的女娘妇人也是有数的。
咱们女医的数量还是太少了些,这技艺的学习总是要看些天分的,哪怕一个平庸的女医,也是需要至少五年的时间才能出师的。
所以,我想着,若是想要帮更多的人,那出成药是一件最划算的事。”
陈雁芙不是那等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儒家文官人家的女娘,她是行医世家出身,又早早跟随唐明月来到长安当值,她理解李三娘的心情,但并不看好她所说的这件事。
“三娘子,这事做起来着实不易。
太医署和联盟这么些年了,也不是没人提出过做成药这事来,只大多不过起了个头,就不了了之了去。”
李三娘点点头,她对着一旁的宋茯苓点点头,宋茯苓转过身从一旁的医箱里头拿出一卷册子来。
“我知你说的困难,但总不能因为这事难就不做了不是?
你瞧瞧,这是我用了许久仔细琢磨写下的,之前已经找了王署正(太医署署正)、清阳郡主看过了,可行性还是有的。”
李三娘这么一说,陈雁芙就起了心思,她当时心里想着:“说不得三娘子能行呢?
要知道,我如今可要是有品级的女官,这不就是托三娘子的福么?”
抱着这般的想法,陈雁芙就打开册子看了起来。
不过才看了个开头,陈雁芙就惊奇的抬起头冲着李三娘看去。
“……三娘子这想法着实可行啊!
这话说得好,一切不过就是利益!
若是圣人准了的话,再加上这可以来钱的肉挂着,那些大药商如何会不上钩呢?”
是的,李三娘提出的法子就是“劫富济贫”,换句话说就是资源再分配。
太医署联合长安医药联盟中的大药商,用药方子换分成,大药商做成药售卖。
而这药就分为两种,平民拿着户籍可以买到常用成药,像是风寒、头风、泄泻、跌打损伤等,在这其中李三娘决定把妇人病常见的痛经、崩漏、乳癖等,以及孕产妇常有的几种疾病用药都添加上;
这种药定是不赚钱的,甚至就是要赔钱的。
要不是这几年大唐向外扩张,陆上和海上的商贸繁华,又有毕琼岚的杂交高产小麦在大唐各地,尤其是北方境内得到广泛种植,产量喜人的话,李三娘是不敢提出这法子的。
因着上头说得那几样事,大唐的赋税这几年当真是多收了不少上来。
有足够的税收做基础,又能让人吃饱饭,可不就是能往更高处想了么?
但哪怕武帝愿意让自己的子民的医疗保障提高,愿意顶着压力用武力逼迫各大药商出钱出人,这终究还不是长久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