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不过,他们对于李大郎,该是真的很看得上眼了的。
在场的人就没有愚笨的,单单只看郭四郎一人的态度就可知孙红娘和郭家待人如何了,因此别说黑了脸的李三娘,气的狠了的李大郎那拳头可都是握的筋骨作响了。
想了又想,李三娘正想开口再说几句缓和的话,就听身后左侧一声儿突兀的轻笑传来。
“哈哈,哈哈,”一直和隐形人似的李二郎丝毫不在意正堂里头这尴尬又紧张的氛围,就这么自在的笑了起来。
李三娘回过头去看李二郎,看着他那一副狐狸样儿,就觉得他在憋大招。
“你!你笑什么笑!”
郭四郎年纪小不经撩拨,李二郎不过露了个嘲讽表情又故意笑了两声儿,就惹得郭四郎直接站起身,再次伸手指人了。
不过,这一回指的不是李大兄的鼻子了,转而变成指着李二郎的鼻子了。
李二郎正眼都没看郭四郎一眼,只漫不经心的看向一直坐着没说话但一脸难看的郭三郎:“哟?
我这在自己家里头笑两声儿还不行了?
郭家如此厉害?
竟是连长安城里的事儿都能管了?”
李二郎根本不给郭三郎说话的机会,他的这句话的话音刚落下,就直接看向还站着的郭四郎,李二郎的脸色一下子就变的肃然起来。
他盯着郭四郎,冷言冷语道:“郭家是远离长安,就没得教养了么?
不说我阿耶是戍守长安护卫天子的金吾卫,单单他是你郭四郎的舅舅这一点上,也不是你这等没教养的孩子能指点的!”
李二郎的话像是飞驰的箭羽直射郭三郎和郭四郎的脸面,郭三郎赶紧冲着郭四郎呵斥了一声:“四郎!不得无礼!”
说过这话,看郭三郎那样子就要起身,李三娘在旁瞧着该是想要为郭四郎的无礼对李大兄道歉的样子。
但是,李二郎的话可还没说完呢。
“哼!
我虽不仅仅是你郭四郎的表兄,而且我还是兵部协理司的九品郎官!
官职再小,也不是你这等无官无职之人可以指点不敬的!”
说着这话的李二郎也从椅凳上站了起来,本就遗传自李大兄和李大嫂的好体格,哪怕是走了文官的道路,也不是郭四郎这等少年郎可以比的。
郭四郎被李二郎这般居高临下的看着,他此时此刻也是有些怕了,刚才他愤怒不已指指点点那可都是仗着自己是郭家子才敢做的。
这会子听着李二郎不过三言两语之间就把他说成了没有教养还不敬舅舅和表兄,且对大唐郎官无礼的浪荡子,他这才害怕起来。
官与民的不同,郭四郎身为官家子自然是知晓的,毕竟过去在边城时,他没少仗着自己是郭家幼子而嚣张行事。
李三娘坐在一旁可是好好看了这一场戏,只觉李二郎简直不要太可爱,可是把李家人刚刚受的委屈都给找了回来。
眼见的李大郎的神色都放松了不少。
最后,这场戏自然是以郭三郎压着不情不愿的郭四郎低头对李大兄和李二郎行礼赔罪道歉而结束。
李家今天这一顿晚食吃的当真是让人有些难以下咽了,也就露珠儿他们这些孩子吃的开心,李三娘看着从李父李母到李大兄李大郎一个个的脸色都臭臭的,吃饭也是没有往日里品尝美食的那般样子,只不过就是果腹罢了。
食不知味的吃完一顿饭,各自捧着一碗茶,在正堂里头就着昏黄的烛光,李大兄咽了口唾沫,看向上首的李父李母,又去看李二兄和李三娘,然后他就说:“这个决定是我做下的。
阿耶待我如亲子,我是必给阿耶养老送终!
三娘所说分户不分家我知是最好的选择,但我心里不愿。
我不想离开阿耶,哪怕就仅仅是分户,儿也不愿!”
李父看着李大兄,只觉心里酸酸涨涨的,要不是孩子们都在,李父怕不是能直接哭出声儿来了。
“三娘明儿个还在家是吧?”
李三娘有点儿意外,这怎么又突然点到自己了,不过她仍旧立马回答:“是,大兄,明日就是我最后一日在家了,后日就得回去当值了。”
李大兄点点头,他看向对面坐着的李二兄,见李二兄点头,这才环顾众人道:“明儿个上午,咱们同去玄都观,我请了道人为我的亲阿耶做法事。
到时,我自是会把今日所做、我心中所想都告知于他。
如此,这事就算解决了。
不论郭家还是孙……”李大兄停顿了下,才继续说:“不论是郭家还是红娘还想做些什么,也没什么用了。
我只会这么办,不必再理会他们。
我是长安的金吾卫,二郎(李二郎)是兵部的,和郭家那个在边城施家军下做团练使的可没什么交集,影响不到我们。
大郎虽是施家军下的兵士,但他也说了他所在特殊,与郭团练使可没什么关系。
往后,”李大兄看向上手坐着的李母,“往后只当一门远亲处着就是了。”
李家人这边定好了往后行事的基调,仍旧住在李家的郭家兄弟可要是愁眉不展了。
“兄长,咱们这要如何是好?
阿娘让咱们做的事可是都办不成了!”
郭四郎泄愤般的把手中茶盏往桌子上摔,小小茶盏哪里受得住这般力气,不过在桌子上颠了一下就直接摔到了地上,“啪啦”一声儿直接碎成了数瓣。
住在郭家兄弟隔壁的王大胆和高海平听到这摔杯盏的动静,两人眉眼一对,王大胆伸出手指虚空指了指隔壁,高海平点点头,两人挤眉弄眼的好一会子,但也确实没说出声儿来,很怕被隔壁郭家兄弟听见。
第769章 玄都观作法
李三娘在家的最后一天可真的是起了个大早,五更天刚过,就着最后一遍梆子声李三娘在被窝里头抱着露珠儿蛄蛹了好一会子才起来。
按着昨夜商议好的,留李二嫂在家带孩子,李家其余人等皆跟着李大兄一起去往玄都观。
李二兄是个放得下身段儿的,他去郭家兄弟住的屋子外头敲门叫人的时候,完全看不出他昨儿个在李家正堂里头冲着郭家兄弟争辩的生气愤怒的样子。
要说,这一点上,李三娘就是比不上李二兄来。
李三娘自然也是能做到去叫人的,但能像李二兄这般面色上完全看不出生气,一点儿也不甩脸色是不可能的。
李二兄安排的甚是妥当,除了本来就是为李三娘上下当值所用的马车之外,他又在外头叫了两辆马车。
从李父李母,再到李大兄一家四口,算上李二兄和李三娘,以及跟着李三娘的秋香和老十,并郭家兄弟,一行十数人坐着三辆马车是连早食都没吃,就往坊门去。
玄都观在任何时候的人都是不少的,所以,为了赶着约定好的时辰,李家一众人这才早早的就出门了。
和李三娘同坐一辆马车的李母、李大嫂两人的面色都不怎么好看,李三娘一看两人眼下的青黑,就知道她们昨夜必然没睡好。
“给,阿娘和大嫂吃上一颗吧。”
李母看着递到眼前的糖块儿,对着李三娘的眼神,虽然并不怎么饿,但还是伸手捻了一颗糖出来。
李大嫂见状也就跟着拿了一颗糖吃,李三娘这才把自己的糖袋子往秋香面前放,秋香跟着李三娘久了,早就与李三娘亲密无间了。
秋香也不二话,她自己拿了两颗,一颗直接顺手撩起车帘给了车辕上坐着的老十,一颗直接放到自己嘴里去。
李三娘自己嘴里也含着一颗,她感受到嘴里的甜味儿,早起的心情就变得好多了。
“阿娘何故去想?
大兄做下的决定,轻易不会更改。
再说了,大兄既然如此做,那必有大兄的理由,既然大兄这般做了,必是他觉得这是最合适的法子的。
阿娘实不必担忧,大兄已过而立之年,虎头也长大了,他们可以的。”
“唉,我知道,我知道。
只这心里,觉得不对劲儿。”
李大嫂懂李母的心情,她伸手握住了李母的手,一切尽在不言中。
李母对于李大嫂那是满意的很,她反手握住了李大嫂的手,“瞧我,我这个当阿娘都心焦的很,更别说你这个做人娘子,做人阿娘的了。
梅娘,听三娘的,咱们啊,别想了,事情已然到这个地步了,想再多也无用了。”
这一路上,李三娘他们这十数人各怀着不同的心情,马车悠悠,终是一个多时辰后到了玄都观门前。
其实,这能立马约上玄都观的道人,那还真是一件赶巧了的事。
因着之前李大郎送回的李家的家信说出在边城遇到了找上门认亲的孙红娘和郭家这一事,那个时候,李大兄就提过要去道观里给孙大头点一盏往生灯了的。
至于为何往日里没点灯?
头一个原因自然是因为李家过去经济上并不宽裕的缘故,毕竟供着四小只在书院读书实在不是一笔小的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