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李母自然是看见了李二郎的样子,她顿了一下后想了想这才对着李大兄说:“我当初也想过为何一个行商家的女娘能嫁予你阿耶?
我也问出了口,这才知道,想当年你阿翁还活着的时候,是军中旅长,因着这层身份,红娘外家这才把自家女娘嫁予给了你阿耶。
谁曾想到你们阿翁后来死在了战场上,可那时已经有了红娘了。
不过,你们阿耶厉害,做了伙长也能好好养活妻女,只红娘其母身子不健壮,得了病,边城那般地界儿,哪里能有什么好医好药?
病了许久,终是没撑过冬天,撇下红娘去了。”
李大嫂与李大兄两人互相对视一眼,李大兄心里想的是:“我竟是还有个同父异母的阿姐?”
李大嫂想的是:“不知这大姑现下可还活着?”
李母接过李父递过来的杯子,喝了两口后放下,继续对着众人说:“后面的事儿,早前我也与你们说过了的。
后来,我有了身孕,本以为可以顺顺利利的生下孩子,平平安安的把这日子过下去。
没想到战争又起,你们阿耶是那日夜里就被喊回军营里去的。
当下我就有不好的预感,可我一个妇人在这般时候也没什么可以做的。
日日数着日子过,连生大郎都是隔壁的婶子带着她家的小孙子给我烧了热水。
可都等我出了月子了,你阿耶也只叫人带了口信儿和银钱回来,人却是没回来的。
等你半岁了,才见了你阿耶第一面。”
李大兄努力的回想,也没想起来自己六个月的时候的记忆,实在是那时太小,记不得什么了。
“如此,每一两个月你阿耶能来家一回,你周岁的时候,你阿姐的外家还给捎来了贺礼。
可是好景不长,在你一岁半时战争又起。
我最害怕的事发生了,你阿耶死在了战场上,他的同袍带回了他的尸身。
我背上背着你,用家里仅有的钱财办了丧事。
雪上加霜,不过月余,我阿娘也去了。”
想起这些,李母再也忍不住了,直接呜呜咽咽的哭了起来。
李父拿出帕子上前,伸出手握住了李母的手,好一会子,李母这才缓了过来。
擦干了脸上的泪,李母看着担忧的望向自己的李大兄他们:“无碍,阿娘就是想起来心里难受了些。
这些事本也早就该告诉你们,但我总想着咱们就在长安过活,日子平平安安的就好,实在没必要让你们去承受这些去。
但这回虎头要去边城,我想了想还是得说予你们知晓。
万一,到了那边儿……遇上了红娘也是有可能的。”
李大兄点点头,他明白了李母今夜叫他们前来的主要目的了,是让他们了解自己这一房的旧事,主要是让李大郎知晓,万一以后李大郎到了边城,遇到了红娘,别当做是陌生人,那是亲人。
第646章 阿耶他就是长这般样子的!
“阿娘,那后来呢?”
“后来,日子也是要过下去的,我就带着你靠给人浆洗缝补过活。
但不过月余,城门失守,敌人进了城,城里人心惶惶,宵小闹事,我紧闭门户不出,想等唐军出来维持局面。
倒也真的让我等到了,可那已是三日之后的事了。
我带着你是躲在了家里早前就挖好的地窖里头才活了下来的。
等我从地窖里头出来,城中十不存一。
那时城中处处都是死尸,根本就没法子住人了。
官家给了消息,剩下的人可以跟着返回长安的大军去往长安落籍去,也可以选择拿抚恤银子在隔壁州府落籍。
我选了去长安。”
这一点儿上,众人都是理解李母所做的选择的。
毕竟当时李母是孤儿寡母,若是选了那抚恤银子去隔壁州府落籍,那就是小儿持金过闹市,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了。
所以,李母选择带着当时不到两岁的李大兄不远千里的去往长安城落籍,实属正确选择。
“临行前,我有想过去找红娘外家说上一声儿的,我去求了官家的吏员,官家只道战乱刚过,还不算太平,劝我还是老实等着,跟着大队人马去往长安才好。
无奈,当时口信儿也没留,就这么走了。”
说到这儿,李母抬头看向李大郎认真的说:“所以,虎头,若是你去了那边儿,倘若有人找上你来,你印证印证,可是你那大姑寻来的?
若是,你给家里来封信;若不是,只当世道如此,你在外保护好自己就是了。”
所以,此时此刻,李大郎面对郭团练使这一番讲述,心中已然有了七分肯定,这郭团练使的媳妇,就该是小名红娘的那个自家阿耶同父异母的阿姐了,也就是他自己的大姑母。
“郭团练使,我有一问想要问问郭团练使来。”
“尽管说,尽管问。”
李大郎看着郭团练使手中的小像,然后抬头看向郭团练使:“郭团练使之妻的名字可否告知予我?
若是我想见上一面可否?”
“啪啪”两声儿,郭团练使直接大巴掌打在了李大郎的肩膀上,“好说,好说!
除夕日那天军营给兵士都放假三日,除夕那日你跟我回家,可好?”
李大郎自然没有拒绝,出帐子前,李大郎特意要了那副小像凑近仔细的看了几遍后才还给郭团练使。
所以,今儿个晚上,回到营帐之中躺下的李大郎闭着眼睛,是真的没睡着了。
这回没睡着不是担心和挂念远在长安的李家人,而是对于过后要去郭团练使家认亲这一事带来的忐忑和不安才使他睡不着了。
时间过得飞快,没等李大郎想个明白,就到了除夕。
李大郎提着前几日托人买来的四样礼出了军营大门,刚出来,就在右边看到了站在马车旁的郭团练使了。
而郭团练使身旁还站着一个满脸稚嫩的约莫和李三郎差不多大的少年,李大郎猜测这该是郭团练使的幼子了。
到了近前,李大郎行了礼后,就听郭团练使说:“我骑马,你和万副使还有我家这小郎坐马车去吧。”
李大郎自然应了这话,那小郎很是有眼色,先是对着李大郎行了礼,不待李大郎还礼,就伸手去接李大郎手里提着的礼物,满脸笑容的看着李大郎口称:“表哥,我来。”
李大郎对于这称呼很是有些不适应,不过大概率他自己就真的是人家的表哥,他也不好拒绝这份善意。
只得模糊着应了一声儿,跟着这小郎君上了马车。
而在这马车去往郭团练使家的路上,万副使十分好心的与李大郎仔细讲了郭团练使家的状况。
郭团练使与红娘是少夫老妻,是的,红娘比郭团练使要大上五岁。
这其中故事万副使自是没说,只是大概和李大郎交代了一句。
“嫂子她与团练使生有四子,这个就是最小的那个。”
边上坐着的小郎君不愿意听这话了,赶忙对着李大郎道:“表哥,我不是那个,我叫郭江。”
万副使笑了笑,对着李大郎继续说:“郭大郎早已娶妻生子,一家子不在此地,在另一处边城里头。
郭二郎就在咱们这处城外的边军之中,已是旅长。
郭三郎与你差不多岁数,不过因为他不通武艺,一直就住在隔壁州府的外家,是个读书人来。
郭四郎就是这个了。”
“万叔叔,我叫郭江啊!”
过了一会子,马车就停了下来,郭团练使也在外喊了几人。
等李大郎提着礼下了车,就看到马车是停在一个小门脸的铺子外头的。
“家里开的铺子,走,快进去吧。”
李大郎不过跟着郭团练使走了两步,就从铺子里头跑出一个头戴银簪穿着一身儿靛蓝色衣衫的妇人,只见这妇人的眉心处,正是有一颗朱红色小痣!
是红娘!
是李大郎的大姑母!
红娘跑到铺子门口,就看到了李大郎,红娘停了脚步,就那么站在门槛前看着李大郎,不过几息的功夫,红娘就泪流满面,浑身都是悲伤的气氛。
李大郎呆愣住了,他此时此刻,实在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的好,只好什么也不做,就那么笔直的拎着礼物站在铺子门口了。
未等郭团练使出言安慰,红娘一下子就来到近前一把抱住了李大郎,口中喊着:“孩子,好孩子,像,真像!
阿耶,阿耶他就是长这样的,就是这样的啊……”
当然了,这父子或是祖孙之间长的像是有道理的,也是常见的事。
可红娘这般认定,多半还是她几十年来的心病罢了。
李大郎浑身僵硬,他感觉得到红娘是真的悲伤,也是真的看到他感到高兴,但李大郎也是真的不知道自己是该说些什么,还是做些什么。
总之,场面一时有些尴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