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如此,有了能够养军队,养黎民的产量出众的杂交小麦,武帝根本就是不可战胜的存在。
  那毕琼岚今日所做,应该是为了摊牌,或者说是为了震慑!
  为了让大家做出正确的选择,跟上武帝的步伐,共同在这片天空下成就自己。”
  毕琼岚没有正面回应丁明轩的话,转而是翻开了下一页纸。
  上头画着在现代是常见的曲线图、柱状图,“其实这杂交小麦,我是研究出了数个品种的,其中有一晚麦,就是最近才收割的。
  这几日我都带着人去附近的村子里头看收割和产量,你们看这图,是我在附近七个村子里统计出的数据。”
  李三娘光看那曲线图,心里就明白毕琼岚说的绝对都是真话,毕竟数据很难作假,且沉甸甸的麦穗可不会骗人。
  并且,李三娘昨儿个跟着李家人去吴家分在山脚下的晚麦地里,带着露珠儿捡拾麦穗的时候,可是亲手摸过那麦穗的。
  确实是饱满的沉甸甸的都压弯了腰,且李三娘也听到了吴老翁同李父的对话,吴老翁一个种了几十年地的老把式都说这晚麦的产量惊人,那毕琼岚的话又怎会有假?
  “我一会儿正要带了人去离这儿十几里的吴家村称量,诸位若是有兴趣自是可以跟着我前去。”
  毕琼岚翻开最后一页纸,在其上是标着建立和发展一个国家的最基本的需求,从最最基础也是最最重要的农业,到其他百业,皆有渉略。
  “我今儿个和大家交个底儿,自然是为了让大家都能够好好的在这个时空活下去。
  能够在此处相见,是我们的缘分,也是我们的机会。
  能够在这盛世之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儿力量,也不枉咱们穿越一场。
  且,你们就看这些,哪怕只是做出一丁点儿的成果来,对于大唐的发展都是跨越了十几年、几十年的壁垒。
  你们信我,武帝不是那等小气的人,跟着她,走正道,自能得到功名利禄。
  想要理想,有;想要成就,可;想要钱财,更是简单。
  诸位,奶奶我最后一次说这话,你们啊,切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好好把握此次生的机会,才是真。”
  第550章 各有思量
  说过这些,毕琼岚一个眼神,毕大郎就上前收拾立板和那四尺长的纸册。
  “诸位好好想想,一刻钟后,我就要启程去吴家村,若是想要一同去的,只管在后头跟着就是了。”
  说罢,毕琼岚就不再多说什么,直接离开了茶寮子,留下李三娘他们在桌上面面相觑。
  李三娘想到了毕琼岚邀人前来是为了说这杂交小麦的事,但李三娘是真没想到毕琼岚是为了通过杂交小麦的高产,来说明武帝这方的强大,让丁明轩他们那头心有异议的人考虑清楚与武帝对着干的下场。
  这倒是可以说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炫耀了,或者可以更直接点儿说,这应该叫作下最后通牒。
  “老实人跟着我干,功名利禄随你挑。
  可你要是想跟我对着干,那就做好死无全尸的准备。
  我们要粮有粮,要军队有军队,可不怵你们这些没有兵权的小东西。”
  李三娘想着,大概就是这意思了,这就是武帝通过毕琼岚向众人传递的消息。
  李三娘与身旁的邢瑜、常思远两人进行了一番眼神交流,一切尽在不言中。
  李三娘这等本就是在不良人内的人,自是明白毕琼岚说的那些话应是对着丁家两人讲的,她倒是不害怕,还想着一会子正好可以跟着毕琼岚回吴家村去。
  常思远就更不会害怕了,他本来就是投靠了武帝这方的,印刷术都献上去了,还得了工部的官儿,本就是体制内的人,怎会害怕?
  常思远应该高兴,武帝越强大,他跟着这般厉害的君主,不才能更好的获得自己的利益么?
  而邢瑜他自己虽然并未与官家有直接的牵扯,但邢瑜与李三娘、常思远交好,也不是那等想要上天入地搏场大富贵的人。
  邢瑜就是一个满足于现状,享受在和平的环境下赚钱的乐趣的商人,还可以说是个有点儿济世安民的大义心态的商人。
  而全场心头骇然的估计就只有丁明轩和丁安柏两人了,光看着他俩此时在桌上皱着眉头、脸色冷然的样子,就知道他俩心中必不好受来。
  李三娘看了一眼丁安柏身旁坐着的蒋以荺,见她仍旧是那副带着点点笑意的样子,心中觉得有些奇怪。
  “要知道,那次可就只有蒋以荺是留了下来,陪着丁家兄弟在屋里不知说些什么的。
  可现下她这般神色,可不是那害怕、担心的样子。”
  不过,李三娘也只是脑中晃过这么个想法罢了,她更多的精力还是放在了自己身上。
  “我家有姻亲就在吴家村,正和毕奶奶同路,诸位,咱们下回见。”
  李三娘是第一个站起身对着众人行了一礼的人,李三娘这身子还没转过去,就听紧跟着李三娘站了起来的邢瑜笑呵呵道:“哎,我可有不少田地,对于毕奶奶这麦子很是感兴趣啊,三娘子等等我,我与你一起跟着去啊。”
  常思远也起身行礼,但并未说什么话,就同李三娘、邢瑜一起出了茶寮子。
  桌上现在只剩丁明轩、丁安柏和蒋以荺在了,丁明轩虽然面色不佳,但还算沉得住气。
  倒是丁安柏这心七上八下的,顾不得蒋以荺还未离开,当场就看向丁明轩,“兄长,咱们……”
  “嗐,要上哪条船也不急在这一会子决定啊。”
  蒋以荺站起了身,直接打断了丁安柏的问话,她转身离开桌子走了一步后,转过头来,看着丁明轩,但话却是对着丁安柏说的:“走哇,难道你们俩不想跟着去瞧瞧那麦子?”
  所以,最后在茶寮外头,今儿个来赴约的人一个不落的都跟在了毕琼岚坐的马车后头。
  李三娘刚才上马车的时候,在外头可是瞧见了,毕琼岚那马车附近是有武人装扮的人在的。
  待得李三娘上了马车,秋香才坐在李三娘身边小声说:“她身边应该都是兵士,虽然没穿盔甲,但那脚上穿的该是军中制式的靴子。
  且他们几人那站位明显是军阵,这也倒是很能解释为何老十能在草棚那儿看到马蹄印了。”
  秋香抬头看向李三娘:“三娘子,我猜着在附近应该是有一小股兵士是隐在暗处护着她的。”
  李三娘拍了拍秋香的手,没有多说什么,只点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我要是武帝,这般大才我肯定也得安排好保镖护住了啊。
  这保住了毕琼岚,就是保住了饭碗,有了饭碗,才能保住兵权,如此才能保证大唐的稳定,才可在稳定中发展,甚至是向外扩张。”
  带着各自的思量,一行人在官道上虽不是疾速驰行,但也不算慢了,过了小半个时辰后,就到了吴家村村口。
  李三娘辅一下马车,就在吴家村村口看到有一群人在旁等着了。
  等李三娘走近了,打眼一瞧就明白了,站着的两个男子穿的衣裳该是捕快制式,想必是京兆府派出来专门协作毕琼岚的吧。
  至于其中那长衫老者,应该就是里长了,再一旁的李三娘倒是真的认识,是吴家村的村长,与李二嫂娘家吴家有亲。
  李三娘算了算,这吴村长是吴老翁的堂侄子,关系还在五服之内,算是亲近。
  本来老实的站在里长和捕快身后的吴村长,随便往毕琼岚那边扫了一眼,再是没想到竟然看到了李三娘来。
  吴村长能认出李三娘来,还是因着昨儿傍晚因着李家众人是留宿在吴家的,吴老翁特意请了吴家村这任的村长来家陪客。
  这客自然是李家人,主要就是李父、李二兄两人来。
  如此,当时吴村长去吴家的时候,李三娘正和秋香并老十,看着露珠儿在吴家的院子里头同吴家小三郎玩儿呢。
  这就叫吴村长瞧见了,李三娘自是隔着几步远对着吴村长行了一礼,才让吴村长有了些许印象。
  所以,这回吴村长看到李三娘竟然是和女农官一块儿来的,心中诧异的很。
  李三娘自是感觉到了落在自己身上的眼神,回望过去见是吴村长,就行了个揖礼。
  “这李医师家的女娘竟然这般厉害,还能和女农官在一处!”
  毕琼岚是实干风格的人,村口寒暄过后,就直接要去晒坝上看近几日吴家村人打下来的麦子了。
  第551章 转胎丸
  李三娘和邢瑜他们跟着毕琼岚去了吴家村的晒坝,看到了晒坝上晾晒的成片的金黄还带着壳儿的麦子,也跟着看了毕琼岚他们称重。
  毕琼岚甚至让毕大郎现场挑了一斗麦子,直接舂了起来,然后借了吴家村晒坝上的石磨给当场就磨成了粉。
  半下午的时候,李三娘被分了一个饼子,是用新麦磨成的粉做的,全白面,一点儿没掺和其他杂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