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李医师来了,快请坐。
  虽不是在长安城内,但此处茶寮子的粗瓷大碗儿茶也是别有一番滋味的。”
  李三娘刚落座,茶寮后头就有另一个伙计进来示意秋香和老十跟着她去一旁的桌子去坐。
  秋香见那伙计指着茶寮子外头西侧靠官道那边儿的位置,刚想拒绝,就见李三娘点点头,秋香想着这也不算太远,若是李三娘在内里真的出什么事儿,她和老十两步路的功夫就能翻身进来救人,且李三娘他们这些人该是会谈事儿的。
  如此,秋香才和老十对视一眼,两人跟着伙计去了外头。
  李三娘与毕琼岚是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过了一刻多钟后,这官道上才又有了动静。
  邢瑜和常思远两人结伴用着同一辆马车到了这茶寮子。
  至于邢瑜的家人自然是安顿在了离这儿有一段儿距离的庄子里头,不过,邢瑜倒是带了七八个好手在身旁。
  这一行十数人是两辆马车并七八匹马,倒是给此处安静的过分的茶寮子带来了点儿新鲜气儿。
  对于茶寮外头坐着的秋香和老十,邢瑜自是认识的,他倒也知趣儿,直接就让保护他的七八人也在茶寮外头自找了位置坐下了。
  然后邢瑜才和常思远不紧不慢的进了茶寮里头,见到了毕琼岚和李三娘后,二人赶紧躬身行礼。
  四人之间话还没说两句,茶寮外头就又是一阵响动,丁安柏和丁明轩也到了。
  邢瑜在内冲着常思远挤眉弄眼,小声儿对着常思远说:“我看啊,他俩估计就跟在咱俩身后呢,看着咱俩进来了,这才从暗处蹦出来了。”
  常思远没有回答邢瑜的话,只笑着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而在茶寮门口刚下了马车,丁明轩就看到了茶寮外头坐着的两拨人了。
  秋香是整日里都和李三娘在一处的,丁明轩自是知晓这么个人的。
  而和秋香与老十隔着一个桌子围坐的七八人,看着那样子,丁明轩就明白这必是邢瑜花钱请的那些保护他的江湖镖客了。
  其实,邢瑜还真的是猜错了的。
  丁家在长安城外自是也有农庄的,这兄弟俩是昨儿个下午头儿出的城,当夜就住在了农庄上。
  还真不是跟在邢瑜与常思远的身后,只不过就是无巧不成书,正正好在邢瑜与常思远刚到茶寮的时候,他们就拐上了官道,如此才在邢瑜和常思远后边到的这茶寮。
  未等丁明轩和丁安柏说上两句话,就听到官道不远处有奔马的动静儿,二人往那出处一看,竟是认识的人。
  蒋以荺策马扬鞭而来,穿着朱红的圆领袍,梳着高髻,倒是一副飒爽英姿的模样。
  “吁~”蒋以荺控着缰绳来到得茶寮近前,动作利落的下了马,对着此时站在门口的丁安柏和丁明轩两人拱手行礼,不等二人回礼,就跟着跑过来的伙计往草棚去安顿自己的坐骑了。
  等蒋以荺栓好了马,来到茶寮里头的时候,丁明轩和丁安柏已然落座,端起了大腕儿茶杯喝了起来。
  该来的都来的,不该来的谁知道是在哪儿藏着呢。
  毕琼岚见人到齐了,众人也都互相寒暄见过礼后,毕琼岚就站起身,对着众人行了一礼。
  “诸位能来赴约,我是十分感激的。
  虽然前两次咱们见面的时候,最后都闹得不怎么愉快,但是,此时此刻,诸位能坐在此处,当也是命运使然,是我们之间的缘分。
  话不多说,我就直接和大家直入正题。”
  说完,毕琼岚拍了两下手掌,茶寮后头就有两个伙计搬着一不小的立板过来了。
  往次跟着毕琼岚来回折腾的皮肤黝黑的男子,也就是毕琼岚此时的长子毕大郎,他也捧着一摞儿四尺长见方的纸张一步步走了过来,站定在伙计架好的立板前,把这用麻绳儿订好的一摞儿纸挂了起来。
  李三娘一看这架势,立刻就明白了。
  这不就是简易版的ppt么?
  “看来,毕琼岚这是要给我们作报告了?
  就好像那次我发帖邀请众人前来参与牛痘相关事宜的时候一样?”
  (第469章情节)
  众人都没说话,只看着毕琼岚到底是要同众人说些什么。
  毕琼岚掀开第一页纸,指着上头画的的简易的地图,就是那种只是有个轮廓,并未表明山川河流、道路城池的那种最最简单的地图,她拿起炭笔,当着众人的面,在其上圈了几处地方。
  “我过去是个搞农业的,主要就是种麦子的,今生我就还是个种麦子的,我以后也只会是个种麦子的。
  诸位,杂交小麦了解一下?”
  第549章 死去多年的高中生物知识攻击了我!
  李三娘一听毕琼岚这话,心中就是一句:“哟呵儿,果然就是讲这事儿的。”
  在场的就没笨人,其实大家在接到毕琼岚的请帖的时候,心中已然就都有了模糊的想法,想到了毕琼岚可能得目的。
  此时此刻,听到毕琼岚说到这“杂交小麦”四个字,众人只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众人看着这简易的应该是此时的大唐的疆域图,都没有说话,心中对于毕琼岚刚刚拿炭笔画圈的几个地方有了猜测。
  毕琼岚也不需要众人说些什么,只拿着炭笔指着那几个圈圈道:“大唐此时疆域辽阔,是你我皆知的。
  我不知咱们是不是来自同一个时空,但我相信咱们之间基于相似的文化背景下的对华夏民族的认同该是有的。
  如此,我就直接说了。”
  毕琼岚点着那几个圈圈,“这几处是最适合种植小麦的地方。且也都是在武帝手中控制着的。
  其实,越是往南,种植水稻才是最好的。
  但我本人的主要是在研究杂交小麦上,对此就不多话了。
  倒是以后,我是可以把杂交的法子交给其他人,让他们研究下杂交水稻来的。
  只是,你们该是明白,其实这杂交小麦并杂交水稻都是取人需要的优势性状,来得到更好的子代,可进一步的满足人的需求。”
  毕琼岚掀开了第二页,上头满满的字儿和公式。
  李三娘一看那上面写的东西,顿时就觉得自己的脑子被攻击了!
  被什么攻击了?
  被死去多年的高中生物知识攻击了!
  接下来毕琼岚就给众人上了一堂生物课,从基本原理讲到了怎么做,如何做才能够成功。
  “不瞒诸位,我是早就来了此处的,今年该是第十个年头了!
  我今年才入司农寺,是因着我一直在做的研究有了实验成果了!
  这才被武帝安排进了司农寺,要我带着里头的人把杂交小麦种满全大唐!”
  “嗝儿”的一声十分突兀的出现在了当场,别说毕琼岚了,满场所有人都往邢瑜所在的位置看去。
  是了,这打嗝儿声来自邢瑜!
  邢瑜是受了惊吓,刚才又没少喝那大碗茶,这才在毕琼岚讲说的时候突然打了嗝儿。
  “我,我,我这是意外,意外。”
  邢瑜讨好的看向毕琼岚,“毕奶奶不必理会我,我喝口水压压就好了,你继续,继续。”
  毕琼岚翻开下一张纸,上头写着自己的实验成果。
  “当然了,虽然已是做出了一些成果,但此时此地并不比我在的那个世界,有些知识没有发展起来,整个基础建设不完备,这些成果自是不能与我原来在的那个世界相比。
  不过,此时此地,我毕琼岚敢拍着胸脯说,我这杂交小麦的良种,必定是此时单亩产量最高的!
  且在其他性状上,比如抗倒伏、抗虫害,抗旱上都有一定的优势。
  若是再给我十年的时间,我有信心定能培育出更好的良种来!”
  “所以呢?
  所以,毕奶奶你叫我们来此是为何?
  就是为了告诉我们你研究出来的成果?”
  丁明轩的声音止住了毕琼岚的话,李三娘不禁也想不明白,“既然有了成果,又是如此专业的领域,那毕琼岚叫众人前来是为了什么?
  炫耀?
  这就很不必了,且也不是毕琼岚的一贯作态。”
  常思远此时心中倒是有了一些想法,“毕奶奶该是早就跟着武帝了,或者说武帝应该是最早就穿越过来的,然后直接建立了《异人录》,也早就开始在大唐各处监控各种各样的异人。
  十数年之前,武帝的探子就发现了毕奶奶,那时候二人该是就有所接触了。
  纵观最近几年的政策措施,这个武帝该是个务实、心有天下的人。
  而杂交小麦的成功,就像毕奶奶刚才所说,产量出众,那就代表能够养活更多的人!
  而人,不论是在哪个时空,都是最基础最重要的。
  此时不是混乱的五代十国,也不是大灾小难天气异常的时候,反而是太平盛世,甚至就前段时间的城外大军开拨去攻讨西突厥这件事来看,根本就是在扩张领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